公元前后的西域
公元73年,班超第一次踏上了通往西域的路程。彼时的西域与汉朝断绝联系已有很长时间了。就像212年前张骞出使西域一样,西域又重新回到北匈奴的控制之下。
班超在出使西域的两年内,便用计让鄯善、于阗、疏勒三国向汉朝称臣,这三个国家都建在天山山脉的山麓地带,是当时北匈奴在西域的势力范围的极限。耐人寻味的是,两百年前张骞从蓝氏城返回长安的路线,与班超出使西域的路线多有重合,而张骞当初选择这条路线的目的是——避开匈奴人控制的地区。
公元前129年,张骞逃出匈奴人的监禁之后,一路向西,经大宛国,来到了他此行要出使的大月氏。然而大月氏已西迁匈奴人的势力范围之外,加之国土丰饶,没有了收复故土的必要,他们拒绝了联合汉朝共同抗击匈奴的提议。张骞经过大夏的蓝氏城,于次年动身回国。
在202年后班超出使西域时,大宛国、大月氏、大夏这些国家依然存在,不同的是,此时的西域出现了诸国并立的混乱场面,北方更出现了一个新的势力——乌孙国。除去那些环绕着西域腹地的大国家,这些城邦人口稀少,整个西域不过22万人口,与当时中原腹地的6400万人口相距甚远。
班超到达西域后,他的主要工作便是将匈奴人的势力挤出西域,让西域重新回到汉朝的控制。
可以说,虽然二人都是为汉朝的政治需要服务,然而,张骞出使西域多为文臣之责,班超出使西域则为武将之任。从更广阔的方面来看,是汉朝与匈奴的政治较量的延伸。
汉朝在西域设置的西域都护府,更多的作用是联系西域诸国、维护汉朝与西域诸国的朝贡体系、对抗匈奴人在西域的势力。若说西域在汉朝已是中国的领土,则不大正确。如今,中原王朝与西域进行了两千年文化、经济、政治交流的那段历史已经结束了,新疆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而新疆的少数民族则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班超在出使西域的两年内,便用计让鄯善、于阗、疏勒三国向汉朝称臣,这三个国家都建在天山山脉的山麓地带,是当时北匈奴在西域的势力范围的极限。耐人寻味的是,两百年前张骞从蓝氏城返回长安的路线,与班超出使西域的路线多有重合,而张骞当初选择这条路线的目的是——避开匈奴人控制的地区。
公元前129年,张骞逃出匈奴人的监禁之后,一路向西,经大宛国,来到了他此行要出使的大月氏。然而大月氏已西迁匈奴人的势力范围之外,加之国土丰饶,没有了收复故土的必要,他们拒绝了联合汉朝共同抗击匈奴的提议。张骞经过大夏的蓝氏城,于次年动身回国。
在202年后班超出使西域时,大宛国、大月氏、大夏这些国家依然存在,不同的是,此时的西域出现了诸国并立的混乱场面,北方更出现了一个新的势力——乌孙国。除去那些环绕着西域腹地的大国家,这些城邦人口稀少,整个西域不过22万人口,与当时中原腹地的6400万人口相距甚远。
班超到达西域后,他的主要工作便是将匈奴人的势力挤出西域,让西域重新回到汉朝的控制。
可以说,虽然二人都是为汉朝的政治需要服务,然而,张骞出使西域多为文臣之责,班超出使西域则为武将之任。从更广阔的方面来看,是汉朝与匈奴的政治较量的延伸。
汉朝在西域设置的西域都护府,更多的作用是联系西域诸国、维护汉朝与西域诸国的朝贡体系、对抗匈奴人在西域的势力。若说西域在汉朝已是中国的领土,则不大正确。如今,中原王朝与西域进行了两千年文化、经济、政治交流的那段历史已经结束了,新疆作为中国的一个省份,而新疆的少数民族则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