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代——9年的小说电影,是青春也是回忆
![]() |
![]() |
对于郭敬明不多说什么,不想说他好或者不好,毕竟当初也喜欢过他写的小说,至少在喜欢的时候,他的每本小说我都买过。到了高中也就不怎么喜欢他了,更喜欢韩寒,韩寒文风犀利自嘲,所以之后把韩寒的小说都买了一一读了个遍。我只能说,人在成长,心态思维方式都在变化,喜欢的人或物自然也会改变。
小时代4已经上映,口碑有好有坏。我还没来及的去看,男朋友在忙着准备国赛,朋友都有恋人相伴,不想去做电灯泡,小妹有自己朋友圈,不想过多干涉。其实自己是难过的,毕竟小时代1 是和男朋友一起看,小时代2是和朋友男朋友四个人一起在西塘游玩的时候看的,小时代3是和小妹一起看。而最后一部,却没人陪着看一个人看电影终究有点孤单。可是,还是会选择去看。
讲了那么多的废话,说说我自己对小时代的想法吧。
我现在是大二刚结束,小时代是我读小学的时候就开始了的。到我读高中,最后一本刺金出版,在新华书店上市的时候,我们由于不是周末还在读书,但还是执着地请通校的同学去书店买了这本,第二天,从早自修开始,一遍上课一遍看小说,午觉都没有睡,下午的整整4节课都用来看这本书,也看完了。然后晚上晚自修下课回寝室后又打着手电筒把刺金看了一遍。(这个是个人习惯,我基本上所有的书都会至少看2遍,第一遍粗略看个故事情节,第二遍再仔仔细细看)。从折纸到虚铜到刺金,连载整整5年,追了整整五年,坚持每个月都买最小说,不为别的就只是为了小时代。到刺金出版,觉得追书结束了。在我高三毕业那年,郭敬明又当起导演,小时代1上映了。(小时代也有被翻拍成电视剧,电视剧我是一集都没有看过。)接下来就是小时代2,小时代3 ,以为小时代3就是结局了,可是真的不是,又等了一年 。小时代4要落幕了。
说这些只是说小时代在我的青春里真的占了一定的比重,追电影看电影,不是盲目地跟风,有些人根本没有看过小说,直接就去看电影,其实他们是看不懂什么的,就像很多人没有看懂小时代4电影最后的结局。我男朋友就是没看过小说的人,他纯属于陪着我看电影,对于他而言就是我要看而已,他有时间就陪我没时间就不看,这个小时代就是个电影,对他没有任何的意义。可是对我真的不一样。
可能当时的我在看小时代的时候,会觉得郭敬明文笔很好,故事很精彩。而现在的我看来,小时代的故事就是朋友的故事,只是郭敬明放了太多的奢侈品进去,带上了拜金的色彩。就我自己来看,小说提到的很多奢侈品牌子,我都没听过也不认识更买不起。所以抛却奢侈品这块,小时代就是朋友之间的故事。4个闺蜜,各自有男友有喜欢的人,生活中的琐碎小事以及摩擦,然后吵架和好吵架和好反复循环,最后都死了,只留下最平凡的一个——林萧。
能羡慕的是和闺蜜读同一所大学住同一个寝室,能希望的是朋友住旁边恋人在身边,能感动的就是4个人之间的友谊,在多少次争执翻脸之后还能有一方妥协和好。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也能有这样的闺蜜。而事实上是不可能的,所以需要在电影里去找希望。
我自己也有这样一个4人小圈子,只是不怎么吵架不怎么争执,高一是同一个班的,高二文理分班,4个人在4个班级,读大学她们3个都在杭州,一个下沙,一个在西湖,一个在萧山,我在宁波,当初说好一起读同一所大学的我们,因为高考分数的关系最后各奔东西。
小时代的小说可能没有那么好,但是电影真的是好的,至少它还原了小说,比起盗墓笔记电视剧匆匆那年电影什么的,不知道要强上多少倍。郭敬明,对他也是感激,他卖了电视剧版权,毁了小时代,他拍了电影,成就了小时代。
对于看电影是自己的执念。就像我看过的小说,被拍成电影电视剧都会去看,太垃圾的除外——小时代电视剧版。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小时代,每个小时代被赋予的意义都不一样。如果你我意见不同,没必要多争执,各抒己见而已。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