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卫国 《治水政治:清代国家与钱塘江海塘工程研究》
《治水政治:清代国家与钱塘江海塘工程研究》在全面梳理清代钱塘江海塘修筑历史的基础上,将清朝政府的治水活动作为完整、生动的政治过程加以审视,通过政治史的视角(或曰“国家的视角”),系统考察政府治水理念、政府政策及治水行为的调整演变,深入分析政府治水职能和角色的发展变迁,不仅拓展了水利史研究的视野,也为政治史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
目录
绪论
研究对象
学术史回顾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重提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努力
二 中国政治史究竟应该如何研究
三 “水利社会”与“治水政治”
史料说明
第一章清代以前的钱塘江海塘工程
第一节唐宋海塘初筑
第二节元代议筑石塘
第三节明代兴筑石塘
一修筑海盐石塘
二 两组施工案例分析
三编征塘工夫银
四 历史特点及局限
第四节钱塘江南岸海塘修筑
第二章 江海变迁与官民初步应对:康熙年间的海塘修筑
第一节康熙前期的治水
第二节康熙晚期的塘工
一 水势北趋及政府初步应对
二 南岸修筑石塘
第三章“天神赐佑”与“尽人之力”:雍正朝“天人感应”理念下的钱塘江海塘
第一节世宗的治水理念
一 “一劳永逸”的目标
二 “天人感应”的理念
第二节雍正中后期的海塘修防及制度建设
一议筑石塘未果
二 扩大岁修范围
三 建立抢修制度
四 添设职官与专设塘兵
五 加意维护旧塘
第三节雍正晚期治水之争
一 议定方略
二 专注治河
三 延至乾隆初年的争议
第四节雍正十三年的全塘溃坍
第四章“一劳永逸”的理想:乾隆朝政府全面介人后的治河与筑塘(上)
第一节“修筑鳞塘,一劳永逸”的理想
第二节 “民修”转“官修”:政府政策的根本调整
第三节嵇曾筠临危受命
第四节涨沙后的改筑石塘之争
一 问题提出
二 不同声音
三 开河之议
第五节水归故道十二年
一 水归中小亹
二 实施后期防御
三 筑塘与治河小议
……
第五章“一劳永逸”的理想:乾隆朝政府全面介人后的治河与筑塘(下)
第六章 困局与危局中的政府行为:道光朝的大工兴举
第七章“初复”与“中兴”:同光之际的海塘修筑
第八章积弊与变革:光绪、宣统年问的海塘工程与塘制改革
结语国家的视角:公共工程、政治理念与政府行为
参考文献
后记
目录
绪论
研究对象
学术史回顾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重提中国政治史研究的努力
二 中国政治史究竟应该如何研究
三 “水利社会”与“治水政治”
史料说明
第一章清代以前的钱塘江海塘工程
第一节唐宋海塘初筑
第二节元代议筑石塘
第三节明代兴筑石塘
一修筑海盐石塘
二 两组施工案例分析
三编征塘工夫银
四 历史特点及局限
第四节钱塘江南岸海塘修筑
第二章 江海变迁与官民初步应对:康熙年间的海塘修筑
第一节康熙前期的治水
第二节康熙晚期的塘工
一 水势北趋及政府初步应对
二 南岸修筑石塘
第三章“天神赐佑”与“尽人之力”:雍正朝“天人感应”理念下的钱塘江海塘
第一节世宗的治水理念
一 “一劳永逸”的目标
二 “天人感应”的理念
第二节雍正中后期的海塘修防及制度建设
一议筑石塘未果
二 扩大岁修范围
三 建立抢修制度
四 添设职官与专设塘兵
五 加意维护旧塘
第三节雍正晚期治水之争
一 议定方略
二 专注治河
三 延至乾隆初年的争议
第四节雍正十三年的全塘溃坍
第四章“一劳永逸”的理想:乾隆朝政府全面介人后的治河与筑塘(上)
第一节“修筑鳞塘,一劳永逸”的理想
第二节 “民修”转“官修”:政府政策的根本调整
第三节嵇曾筠临危受命
第四节涨沙后的改筑石塘之争
一 问题提出
二 不同声音
三 开河之议
第五节水归故道十二年
一 水归中小亹
二 实施后期防御
三 筑塘与治河小议
……
第五章“一劳永逸”的理想:乾隆朝政府全面介人后的治河与筑塘(下)
第六章 困局与危局中的政府行为:道光朝的大工兴举
第七章“初复”与“中兴”:同光之际的海塘修筑
第八章积弊与变革:光绪、宣统年问的海塘工程与塘制改革
结语国家的视角:公共工程、政治理念与政府行为
参考文献
后记
-
kya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0-20 2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