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庞德的旧皮鞋
理查德·艾尔曼:《乔伊斯传》节选之(3)
七年来,埃兹拉•庞德一直在向乔伊斯描述T.S.艾略特的形象,到这一年的八月中旬,乔伊斯才第一次直接收到艾略特的音信。艾略特从伦敦发来电报,说庞德托他带一个包裹给乔伊斯,他将在8月15日把它带到福地饭店。"我希望那天晚上您能来与我共进晚餐。"他还周到地说,"希望您能来。您没有时间给我回信了,但是请您一定来。""其实艾略特不是独自旅行,还有温德姆•刘易斯与他同行。刘易斯的书《塔尔》和《写照》一样,也是由唯我主义者出版社出的,乔伊斯在苏黎世读过,而他的短篇小说《坎特尔曼的春伴》,又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外唯一使《小评论》遭禁的作品。乔伊斯对刘易斯的小说印象不错,但是对艾略特的诗还不很肯定。
艾略特拖着庞德的那个笨重的包裹,下了火车上轮船,下了轮船又上火车,终于和刘易斯两人准时抵达旅馆。乔伊斯带着小乔治前来拜访,见到刘易斯感到意外,也很高兴。他照例伸出软弱无力的手和他们握手。人们从后来刘易斯的精彩描述中可以看出,乔伊斯这时总算已经甩掉了他那双网球鞋:"我看到的是一个怪模怪样的人:穿着漆皮鞋,戴着深度的大眼镜,蓄着一小绺姜饼胡子。他带来一个愁眉苦脸的少年,对那少年说话一半都是流利的意大利语。他耍的爱尔兰佬劲头似乎有些过火,不过他那种有意做作的样子倒还是有趣的。""当时乔伊斯的举止态度,似乎比他的人品本身给人的印象还更突出。会见的气氛是庄严的,够得上神话中的巨人会谈场面,但这种气氛被庞德的礼物破坏了。刘易斯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然后我们大家都坐了下来。不过只坐了一会儿。
乔伊斯从身后拉过一把硬木椅子坐下,向后一靠,架起一条腿,像假肢似的横搁在另一条腿上,一只手臂搭在华丽的椅背上。他漫不经心地晃着他的草帽,一顶标准的硬草帽。我们宾主面对面分坐在桌子的两边,桌上摆着那个神秘的包裹。
这时艾略特站起身来,走到桌旁。他扬起一根眉毛,伸出一个指头指着,对詹姆斯•乔伊斯宣布:这就是他在电报里提到的包裹,他受托带来,现在正式送交给收件人,完成任务。
"啊,这就是您在电报上提到的包裹吗?"乔伊斯问。他显然是十分疲惫,因而神态显得文弱缓慢,他在努力克制自己。艾略特回答说是,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詹姆斯•乔伊斯想打开包裹,可是多心眼的老埃兹拉系了好些个复杂难解的老太太扣。过了一会儿,乔伊斯气冲冲地用意大利语向儿子要小刀,而他儿子用更加气冲冲的声调回答说没有小刀。这时艾略特站起来说:"您要小刀?恐怕我也没有!"最后,我们总算找出了一把指甲刀。绳子终于剪断了,乔伊斯有一点局促不安地打开包裹。那位好心肠的美国佬在他的礼物上包着一层又一层皱巴巴潮乎乎的英国牛皮纸。纸包全打开了,里面除了有几件难以名状的衣服之外--一我的印象是没有裤子--还露出一双棕色的旧皮鞋,样子倒是挺不错的,摆在那张豪华的法国式桌子中央......
詹姆斯•乔伊斯轻喊一声"喔",抬起了头。我们大家都盯住那双旧皮鞋看了一会儿。我也随着叫了一声"喔",笑了一笑。乔伊斯不再管桌子上那一堆乱七八糟的牛皮纸和纸堆上立着的那双皮鞋,自己转身坐了下去,把左脚抬起来横搭在右膝上,用手捏了捏,又放了下去。
艾略特操着拖腔拖调的波士顿口音,问客人是否愿意和我们共进晚餐,说话时脸上浮现出一丝比他的口音更加微妙的笑意(他的神态俨然是位年轻英俊的美国总统,外加蒙娜•丽莎式的神秘微笑)。乔伊斯转过头去,对他儿子说起意大利话来,快得像连珠炮。看来乔伊斯对家里人总是说意大利话的。他叫儿子回家告诉妈妈,晚饭爸爸不回家吃了。对,爸爸接受人家的邀请,不回家吃晚饭了!懂了没有?去告诉妈妈,爸爸--然而儿子看来很不愿意被派回家送信儿,虽有外人在场,也只是稍微犹疑了一下,就气冲冲地对父亲回起嘴来。乔伊斯不动身色地把那双不体面的皮鞋递给儿子。这一来,儿子的火气更大了,用更响亮的意大利语顶撞起来。这个让人恶心的破包裹,没有它还好些,加上它就更无法忍受了。父子俩在一旁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争论了好一会,活像两个那不勒斯小贩吵架,只不过是比较文明的那一类那不勒斯人。最后,他们终于分手了,儿子满面通红,眼睛里露出南方人特有的凶光,胳臂下夹着那双鞋冲了出去。不过,冲出去之前还是尽力克制自己,向我深深一鞠躬,彬彬有礼地握了握手。这一幕发生在我们离开小旅馆之前。"
乔伊斯向刘易斯和艾略特提议,到附近一家他熟悉的饭馆去吃饭。从这一刻起,乔伊斯成了招待他们的主人。到了那家饭馆,乔伊斯挑选一张桌子,大家坐下来之后,他说:"看来在我们三人中间,我占了一个令人伤感的优势:年纪最大。"然后他叫了精美的晚餐和酒,吃完付款时还给了丰厚的小费。他们在巴黎逗留期间,乔伊斯一直是这么热情好客。刘易斯说:"只要我们和乔伊斯一起坐出租车,他总是抢先下车,我们还没下好车,车钱早已付清,司机已经到手一笔多得不成比例的小费。每次在咖啡馆里,不论是谁要的啤酒或咖啡,付钱的都是那位收到一双旧皮鞋的名人。"
乔伊斯对艾略特的态度是礼貌周到而冷淡的。他和刘易斯说话时提到艾略特,总是说:"您的朋友艾略特先生。"艾略特觉得他这种态度有些好玩,对刘易斯说:"他不大理我。"但乔伊斯那种"神气活现的谈话"艾略特并不讨厌,不过也使他有所保留。艾略特和刘易斯单独在一起时,刘易斯说:
"我觉得咱们这位朋友......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只是稍稍有点做作,你同意吧?"然而艾略特却认为他很沉重,傲慢......"我不觉得他傲慢。"我说......"也许他表面上并不傲慢!"艾略特操着波士顿口音,气哼哼地嘟嚷着,"对,可能从表面看去并不傲慢。"
"你是不是认为他像路济弗尔一样骄傲?"
"我可不会说路济弗尔!"艾略特听到我这样随便提到魔鬼的名字,立刻警惕起来了。
"你不会说路济弗尔?哼,恐怕他自己就认为自己像路济弗尔一样骄傲呢,或是像爱尔兰沼泽地来的类似魔鬼的家伙。这些乡巴佬,听听他们的侉调!"
"乡巴佬,对了,"艾略特不假思索地表示同意,声调里有些鄙视,"就是乡巴佬!"
"不过,他倒是挺有礼貌的。"
"他是有礼貌。"
"出门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办法请他先走,你怎么样?他总是您先请。他是谦让专家!"
"可不是吗,他是有礼貌,非常有礼貌。但是他又傲慢得要命。骨子里。所以他才那么讲礼貌。他要是不那么讲礼貌,我倒还痛快些呢。"刘易斯是不大喜欢爱尔兰派头。
然而艾略特在1920年对乔伊斯的客套所作的批评,正和斯坦尼斯劳斯•乔伊斯在1903年对他的批评一样,当时他就说他不诚恳。乔伊斯把礼貌当作社交中的主要防御性武器之一,在巴黎经常求助于它。尽管如此,这三个人还是以他们特有的方式交上了朋友。艾略特不得不处于似乎略逊一筹的地位,因为乔伊斯几乎从来没有显示出他读过艾略特写的一行诗。只有一回乔伊斯算是说了这么一句:"今天我上了植物园,向您的朋友河马致敬。""(在一个笔记本上他称艾略特为"河马主教"。)但是他读了《荒原》之后,曾对一位友人说:"我真还没想到艾略特是个诗人。"她答道:"我也喜欢这诗,可是我读不懂。"乔伊斯反问了一个艾略特本人也会问的阀题:"您非要读懂不可吗?"51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乔伊斯反对《荒原》的注释。后来他在一封信中和《芬尼根后事》中都对《荒原》作了戏谑性的模仿。他在一个笔记本上写道:"T艾略特给女士们心目中的诗送了终。从这句话看来,乔伊斯看到的契合处比他口头上承认的多。至于刘易斯,他与乔伊斯的亲切关系一直保持到二十年代后期。有几年他和艾略特一样,每次去巴黎都去找乔伊斯。不过,乔伊斯有一点使他难受,那就是乔伊斯一心只管乔伊斯,对同时代人包括刘易斯本人在内的作品,都采取一种刘易斯认为是居高临下的态度。"
------------------------------------------------------------
注:我感觉庞德之所以为那包裹系了那么多道扣,就是怕路上松开了被别人看到,会为乔伊斯感到难堪。但是没有想到乔伊斯不是把包裹拿回家,而是直接在客人面前就打开了。老庞德的善心真可以比得上福楼拜在《一颗纯朴的心》中老女仆费莉西泰那颗心了。
海明威终生只对两位同行尊敬有加,就是庞德和乔伊斯。
![]() |
七年来,埃兹拉•庞德一直在向乔伊斯描述T.S.艾略特的形象,到这一年的八月中旬,乔伊斯才第一次直接收到艾略特的音信。艾略特从伦敦发来电报,说庞德托他带一个包裹给乔伊斯,他将在8月15日把它带到福地饭店。"我希望那天晚上您能来与我共进晚餐。"他还周到地说,"希望您能来。您没有时间给我回信了,但是请您一定来。""其实艾略特不是独自旅行,还有温德姆•刘易斯与他同行。刘易斯的书《塔尔》和《写照》一样,也是由唯我主义者出版社出的,乔伊斯在苏黎世读过,而他的短篇小说《坎特尔曼的春伴》,又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以外唯一使《小评论》遭禁的作品。乔伊斯对刘易斯的小说印象不错,但是对艾略特的诗还不很肯定。
艾略特拖着庞德的那个笨重的包裹,下了火车上轮船,下了轮船又上火车,终于和刘易斯两人准时抵达旅馆。乔伊斯带着小乔治前来拜访,见到刘易斯感到意外,也很高兴。他照例伸出软弱无力的手和他们握手。人们从后来刘易斯的精彩描述中可以看出,乔伊斯这时总算已经甩掉了他那双网球鞋:"我看到的是一个怪模怪样的人:穿着漆皮鞋,戴着深度的大眼镜,蓄着一小绺姜饼胡子。他带来一个愁眉苦脸的少年,对那少年说话一半都是流利的意大利语。他耍的爱尔兰佬劲头似乎有些过火,不过他那种有意做作的样子倒还是有趣的。""当时乔伊斯的举止态度,似乎比他的人品本身给人的印象还更突出。会见的气氛是庄严的,够得上神话中的巨人会谈场面,但这种气氛被庞德的礼物破坏了。刘易斯描述了当时的情形:
然后我们大家都坐了下来。不过只坐了一会儿。
乔伊斯从身后拉过一把硬木椅子坐下,向后一靠,架起一条腿,像假肢似的横搁在另一条腿上,一只手臂搭在华丽的椅背上。他漫不经心地晃着他的草帽,一顶标准的硬草帽。我们宾主面对面分坐在桌子的两边,桌上摆着那个神秘的包裹。
这时艾略特站起身来,走到桌旁。他扬起一根眉毛,伸出一个指头指着,对詹姆斯•乔伊斯宣布:这就是他在电报里提到的包裹,他受托带来,现在正式送交给收件人,完成任务。
"啊,这就是您在电报上提到的包裹吗?"乔伊斯问。他显然是十分疲惫,因而神态显得文弱缓慢,他在努力克制自己。艾略特回答说是,然后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詹姆斯•乔伊斯想打开包裹,可是多心眼的老埃兹拉系了好些个复杂难解的老太太扣。过了一会儿,乔伊斯气冲冲地用意大利语向儿子要小刀,而他儿子用更加气冲冲的声调回答说没有小刀。这时艾略特站起来说:"您要小刀?恐怕我也没有!"最后,我们总算找出了一把指甲刀。绳子终于剪断了,乔伊斯有一点局促不安地打开包裹。那位好心肠的美国佬在他的礼物上包着一层又一层皱巴巴潮乎乎的英国牛皮纸。纸包全打开了,里面除了有几件难以名状的衣服之外--一我的印象是没有裤子--还露出一双棕色的旧皮鞋,样子倒是挺不错的,摆在那张豪华的法国式桌子中央......
詹姆斯•乔伊斯轻喊一声"喔",抬起了头。我们大家都盯住那双旧皮鞋看了一会儿。我也随着叫了一声"喔",笑了一笑。乔伊斯不再管桌子上那一堆乱七八糟的牛皮纸和纸堆上立着的那双皮鞋,自己转身坐了下去,把左脚抬起来横搭在右膝上,用手捏了捏,又放了下去。
艾略特操着拖腔拖调的波士顿口音,问客人是否愿意和我们共进晚餐,说话时脸上浮现出一丝比他的口音更加微妙的笑意(他的神态俨然是位年轻英俊的美国总统,外加蒙娜•丽莎式的神秘微笑)。乔伊斯转过头去,对他儿子说起意大利话来,快得像连珠炮。看来乔伊斯对家里人总是说意大利话的。他叫儿子回家告诉妈妈,晚饭爸爸不回家吃了。对,爸爸接受人家的邀请,不回家吃晚饭了!懂了没有?去告诉妈妈,爸爸--然而儿子看来很不愿意被派回家送信儿,虽有外人在场,也只是稍微犹疑了一下,就气冲冲地对父亲回起嘴来。乔伊斯不动身色地把那双不体面的皮鞋递给儿子。这一来,儿子的火气更大了,用更响亮的意大利语顶撞起来。这个让人恶心的破包裹,没有它还好些,加上它就更无法忍受了。父子俩在一旁你一言我一语,激烈地争论了好一会,活像两个那不勒斯小贩吵架,只不过是比较文明的那一类那不勒斯人。最后,他们终于分手了,儿子满面通红,眼睛里露出南方人特有的凶光,胳臂下夹着那双鞋冲了出去。不过,冲出去之前还是尽力克制自己,向我深深一鞠躬,彬彬有礼地握了握手。这一幕发生在我们离开小旅馆之前。"
![]() |
弹吉它的乔伊斯,乔伊斯眼睛不好,他模仿的荷马就是个盲人。 |
乔伊斯向刘易斯和艾略特提议,到附近一家他熟悉的饭馆去吃饭。从这一刻起,乔伊斯成了招待他们的主人。到了那家饭馆,乔伊斯挑选一张桌子,大家坐下来之后,他说:"看来在我们三人中间,我占了一个令人伤感的优势:年纪最大。"然后他叫了精美的晚餐和酒,吃完付款时还给了丰厚的小费。他们在巴黎逗留期间,乔伊斯一直是这么热情好客。刘易斯说:"只要我们和乔伊斯一起坐出租车,他总是抢先下车,我们还没下好车,车钱早已付清,司机已经到手一笔多得不成比例的小费。每次在咖啡馆里,不论是谁要的啤酒或咖啡,付钱的都是那位收到一双旧皮鞋的名人。"
乔伊斯对艾略特的态度是礼貌周到而冷淡的。他和刘易斯说话时提到艾略特,总是说:"您的朋友艾略特先生。"艾略特觉得他这种态度有些好玩,对刘易斯说:"他不大理我。"但乔伊斯那种"神气活现的谈话"艾略特并不讨厌,不过也使他有所保留。艾略特和刘易斯单独在一起时,刘易斯说:
"我觉得咱们这位朋友......挺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只是稍稍有点做作,你同意吧?"然而艾略特却认为他很沉重,傲慢......"我不觉得他傲慢。"我说......"也许他表面上并不傲慢!"艾略特操着波士顿口音,气哼哼地嘟嚷着,"对,可能从表面看去并不傲慢。"
"你是不是认为他像路济弗尔一样骄傲?"
"我可不会说路济弗尔!"艾略特听到我这样随便提到魔鬼的名字,立刻警惕起来了。
"你不会说路济弗尔?哼,恐怕他自己就认为自己像路济弗尔一样骄傲呢,或是像爱尔兰沼泽地来的类似魔鬼的家伙。这些乡巴佬,听听他们的侉调!"
"乡巴佬,对了,"艾略特不假思索地表示同意,声调里有些鄙视,"就是乡巴佬!"
"不过,他倒是挺有礼貌的。"
"他是有礼貌。"
"出门的时候我从来没有办法请他先走,你怎么样?他总是您先请。他是谦让专家!"
"可不是吗,他是有礼貌,非常有礼貌。但是他又傲慢得要命。骨子里。所以他才那么讲礼貌。他要是不那么讲礼貌,我倒还痛快些呢。"刘易斯是不大喜欢爱尔兰派头。
![]() |
Pound & Joyce |
然而艾略特在1920年对乔伊斯的客套所作的批评,正和斯坦尼斯劳斯•乔伊斯在1903年对他的批评一样,当时他就说他不诚恳。乔伊斯把礼貌当作社交中的主要防御性武器之一,在巴黎经常求助于它。尽管如此,这三个人还是以他们特有的方式交上了朋友。艾略特不得不处于似乎略逊一筹的地位,因为乔伊斯几乎从来没有显示出他读过艾略特写的一行诗。只有一回乔伊斯算是说了这么一句:"今天我上了植物园,向您的朋友河马致敬。""(在一个笔记本上他称艾略特为"河马主教"。)但是他读了《荒原》之后,曾对一位友人说:"我真还没想到艾略特是个诗人。"她答道:"我也喜欢这诗,可是我读不懂。"乔伊斯反问了一个艾略特本人也会问的阀题:"您非要读懂不可吗?"51也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乔伊斯反对《荒原》的注释。后来他在一封信中和《芬尼根后事》中都对《荒原》作了戏谑性的模仿。他在一个笔记本上写道:"T艾略特给女士们心目中的诗送了终。从这句话看来,乔伊斯看到的契合处比他口头上承认的多。至于刘易斯,他与乔伊斯的亲切关系一直保持到二十年代后期。有几年他和艾略特一样,每次去巴黎都去找乔伊斯。不过,乔伊斯有一点使他难受,那就是乔伊斯一心只管乔伊斯,对同时代人包括刘易斯本人在内的作品,都采取一种刘易斯认为是居高临下的态度。"
------------------------------------------------------------
注:我感觉庞德之所以为那包裹系了那么多道扣,就是怕路上松开了被别人看到,会为乔伊斯感到难堪。但是没有想到乔伊斯不是把包裹拿回家,而是直接在客人面前就打开了。老庞德的善心真可以比得上福楼拜在《一颗纯朴的心》中老女仆费莉西泰那颗心了。
海明威终生只对两位同行尊敬有加,就是庞德和乔伊斯。
NULLAND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生活中并不存在守望者 (17人喜欢)
- 2024 年终总结 | 书和电影 (7人喜欢)
- 《商贩》| 【英】A·E·科伯德短篇小说推荐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