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朋友
小胖是我去北京时认识的第一个室友,人如其名,脸圆圆的,身体肉嘟嘟的,顶着一头樱桃小丸子的发型加上说话的声音软软糯糯,标准的南方姑娘。在那个比较狭窄拥挤的宿舍里,感觉呼吸都略有困难,可只要小胖在宿舍,总能为宿舍吹一股清新的风。原因没有别的,就是她很逗,即使不说话,只需扭一扭肉呼呼的身子,就充满了喜感,何况她还是一个话唠呢。而我作为宿舍里最不熟悉北京的新人,初来时被无形的压力与恐惧笼罩着仿佛要窒息,而她每次吹来的风又让我在垂死挣扎时感觉到些许氧气,从而又有了呼吸的动力。兴许她的喜感于我而言就是一台呼吸机,总能隔绝外界的雾霾,给我一些新鲜的东西,虽不能让我蓬勃生存,却也不至于就此沦陷,失去生机。
我平时不太喜欢话很多的人,因为我总认为行动的力量要大于言语。但小胖是个例外。我对小胖的好印象始于她对我打的第一个招呼。来北京的第二天,告别了老爸,从研究所里出来,看着华灯初上的街景,心情却无比沉重。街上车水马龙,鸣笛声此起彼伏。我一路看着街上的车辆走走停停,到了宿舍门口,我的脑海里竟然还盘旋着“北京的交通状况何时能改善”这种问题。即将推开宿舍门的那一刻,我突然惊醒,我这是在干什么?我已经来到北京了,应该有准备迎接新生活才对,一路浑浑噩噩是什么鬼?即将推开的这扇门里 将有一群新的人,没有蒋蒋,没有潇爷,没有Cherry,没有帅帅,没有钱姐,没有那些熟悉的人,却也是我要接受的人。我该怎样和她们打招呼呢?伴着脑海里乱七八糟的想法,我颤抖着打开了门。宿舍里很安静,放眼望去,一个女孩安静地躺在床上玩着手机,其他几个床位貌似是空的,看来床位的主人们还没有回来。那个女孩看了我一眼,继续玩着她的手机,我正尴尬得考虑要怎么打破冷场时,手边突然传来一个糯糯的声音:“嘿,朋友”。我一惊,低下头,发现靠近门边的床上还坐了一个胖胖的女孩,手里拿着一包巧克力,她仰头看着我,嘴边似乎还有巧克力留下的印记。她朝我笑了笑,将巧克力递给我:“要吗?我朋友从韩国带回来的。”“哦,谢谢。”我连忙接过,并也朝她露出了我自认为比较灿烂的笑。我不记得巧克力是什么滋味了,但是记得当时小胖的眼睛特别亮。看着她的眼睛,我原本烦躁的心也稍微平复下来了。后来,一切都顺理成章起来,我们互相介绍了自己,才知道原来小胖在北京没有读书,而是北大的一家咖啡店的店员,每天为北大的学生老师们做做咖啡,却也结交了许多高智商高情商的朋友。北大的学生喜欢来小胖的咖啡店喝咖啡,讨论问题,小胖也经常见缝插针的和学生们聊着天,从此结识了许多全球各地的人。有些国外的学生在北大毕业后,回国还不忘给小胖寄一些家乡的东西,比如这包巧克力。一提到她的工作,小胖就异常兴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她的咖啡店的同事如何逗比,北大的学生如何牛逼会玩,老师们如何帅气有才。她满脸通红,如同一个染了红色颜料的大南瓜,不停地翻滚着拉着我给我看她的朋友们送给她的小玩意,眼睛里全是光。听着听着,我终于忍不住笑了,似乎是被她快乐的气息所感染,也似乎是她的摸样实在太耍宝。看着她的手舞足蹈以及因为激动红透了的脸,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热爱,什么是希望。
清明放假三天,所里没事,小胖就带着我在北大转了一圈。她带我来到了她的咖啡店,请我喝了一杯咖啡。我终于理解小胖为什么如此喜欢她的工作了,因为店里的员工和她一样耍宝。一个帅气的小伙子见我跟在小胖身旁,立马如同变戏法一样变了一盘点心放在我面前,故作潇洒地甩了一下他额前的刘海,眨着桃花眼,笑嘻嘻地对我说:“请这位美女的。"小胖一巴掌拍在帅哥的脑门上,”我的呢?” 帅哥一副嫌弃样:“这么胖,还吃?”“滚犊子!”小胖毫不留情一脚踹在了帅哥的屁股上,在帅哥幽怨的眼神和哀嚎声中,我俩哄然大笑。后来,小胖问我她的工作环境怎么样,我环顾了一下四周热火朝天的讨论氛围,以及她忙碌的同事们,看着周围的学生们或认真,或激动,或沉思的神情,心里突然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动,“真的挺好的。”我由衷地说。小胖开心地笑了。
在北大转了一圈,我俩在未名湖边找了一个石凳坐了下来。吹着湖边的风 ,看着湖景,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惬意。我望着湖面发着呆,直至小胖略带低沉的嗓音传进我的耳朵里,“你说我的工作环境好,我干的也开心,但我知道我不会干太久。”“为什么?”我立即扭头看着她。"有时会很难过,”她顿了顿,继续说:“其实我们的咖啡店就像是一个客栈,没有住客是永远待在客栈的。最多五年的时间,他们就会离开。我每年看着学生们进入这个园子,又走出这个园子。有新生进来,就有老生离开。是,我和许多北大的学生交情都很好,可我知道,他们不会永远来我家喝咖啡。总归是要离开的。"我好像明白了小胖的感受,也沉默下来,不知说什么好。小胖继续说道,”去年有一个毕业生回母校看看,来咖啡店看到了我,很惊奇地问我,'你怎么还在这?!’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知道笑。”我看着小胖,脑中描摹着当时的情景,我想小胖的笑应该是苦涩的吧。没有人会甘之如饴地享受着离别,就像小胖说的,“我不会总是去送客”。追梦的路上难免分歧也就难免离别。就像坐一列火车,车上的乘客的目的地不尽相同,提早提晚下车,都是一场场分别。我们可以在一小段旅程里一起享受车窗外的风景,但却不是永远。想要的永远有多远,没人知道。有些朋友就是用来说再见的,而有些再见也是为了下次能更好的相遇。
就好像我的下一站会是北京,潇爷的下一站会是广州,Cherry 的下一站是上海,岑姐姐的下一站是深圳。而小胖的下一站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有她自己知道。在不同的地方下车,并不代表着我们的友谊结束,而是预示着我们会认识新的人,会有不同的人陪我们看新的风景。也许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笑着对你说“嘿,朋友”的人,遇到一个爱耍宝,爱斗嘴的人,遇到一个愿意和你分享各种好玩的事的人。嗯,也许Ta就是下一个陪你旅行的人。不求永远,但求记忆之深。
嘿,朋友,去往自己目的地的路上,你并不孤单。
我平时不太喜欢话很多的人,因为我总认为行动的力量要大于言语。但小胖是个例外。我对小胖的好印象始于她对我打的第一个招呼。来北京的第二天,告别了老爸,从研究所里出来,看着华灯初上的街景,心情却无比沉重。街上车水马龙,鸣笛声此起彼伏。我一路看着街上的车辆走走停停,到了宿舍门口,我的脑海里竟然还盘旋着“北京的交通状况何时能改善”这种问题。即将推开宿舍门的那一刻,我突然惊醒,我这是在干什么?我已经来到北京了,应该有准备迎接新生活才对,一路浑浑噩噩是什么鬼?即将推开的这扇门里 将有一群新的人,没有蒋蒋,没有潇爷,没有Cherry,没有帅帅,没有钱姐,没有那些熟悉的人,却也是我要接受的人。我该怎样和她们打招呼呢?伴着脑海里乱七八糟的想法,我颤抖着打开了门。宿舍里很安静,放眼望去,一个女孩安静地躺在床上玩着手机,其他几个床位貌似是空的,看来床位的主人们还没有回来。那个女孩看了我一眼,继续玩着她的手机,我正尴尬得考虑要怎么打破冷场时,手边突然传来一个糯糯的声音:“嘿,朋友”。我一惊,低下头,发现靠近门边的床上还坐了一个胖胖的女孩,手里拿着一包巧克力,她仰头看着我,嘴边似乎还有巧克力留下的印记。她朝我笑了笑,将巧克力递给我:“要吗?我朋友从韩国带回来的。”“哦,谢谢。”我连忙接过,并也朝她露出了我自认为比较灿烂的笑。我不记得巧克力是什么滋味了,但是记得当时小胖的眼睛特别亮。看着她的眼睛,我原本烦躁的心也稍微平复下来了。后来,一切都顺理成章起来,我们互相介绍了自己,才知道原来小胖在北京没有读书,而是北大的一家咖啡店的店员,每天为北大的学生老师们做做咖啡,却也结交了许多高智商高情商的朋友。北大的学生喜欢来小胖的咖啡店喝咖啡,讨论问题,小胖也经常见缝插针的和学生们聊着天,从此结识了许多全球各地的人。有些国外的学生在北大毕业后,回国还不忘给小胖寄一些家乡的东西,比如这包巧克力。一提到她的工作,小胖就异常兴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她的咖啡店的同事如何逗比,北大的学生如何牛逼会玩,老师们如何帅气有才。她满脸通红,如同一个染了红色颜料的大南瓜,不停地翻滚着拉着我给我看她的朋友们送给她的小玩意,眼睛里全是光。听着听着,我终于忍不住笑了,似乎是被她快乐的气息所感染,也似乎是她的摸样实在太耍宝。看着她的手舞足蹈以及因为激动红透了的脸,我突然明白了什么是热爱,什么是希望。
清明放假三天,所里没事,小胖就带着我在北大转了一圈。她带我来到了她的咖啡店,请我喝了一杯咖啡。我终于理解小胖为什么如此喜欢她的工作了,因为店里的员工和她一样耍宝。一个帅气的小伙子见我跟在小胖身旁,立马如同变戏法一样变了一盘点心放在我面前,故作潇洒地甩了一下他额前的刘海,眨着桃花眼,笑嘻嘻地对我说:“请这位美女的。"小胖一巴掌拍在帅哥的脑门上,”我的呢?” 帅哥一副嫌弃样:“这么胖,还吃?”“滚犊子!”小胖毫不留情一脚踹在了帅哥的屁股上,在帅哥幽怨的眼神和哀嚎声中,我俩哄然大笑。后来,小胖问我她的工作环境怎么样,我环顾了一下四周热火朝天的讨论氛围,以及她忙碌的同事们,看着周围的学生们或认真,或激动,或沉思的神情,心里突然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感动,“真的挺好的。”我由衷地说。小胖开心地笑了。
在北大转了一圈,我俩在未名湖边找了一个石凳坐了下来。吹着湖边的风 ,看着湖景,有一种说不上来的惬意。我望着湖面发着呆,直至小胖略带低沉的嗓音传进我的耳朵里,“你说我的工作环境好,我干的也开心,但我知道我不会干太久。”“为什么?”我立即扭头看着她。"有时会很难过,”她顿了顿,继续说:“其实我们的咖啡店就像是一个客栈,没有住客是永远待在客栈的。最多五年的时间,他们就会离开。我每年看着学生们进入这个园子,又走出这个园子。有新生进来,就有老生离开。是,我和许多北大的学生交情都很好,可我知道,他们不会永远来我家喝咖啡。总归是要离开的。"我好像明白了小胖的感受,也沉默下来,不知说什么好。小胖继续说道,”去年有一个毕业生回母校看看,来咖啡店看到了我,很惊奇地问我,'你怎么还在这?!’我不知道说什么好,只知道笑。”我看着小胖,脑中描摹着当时的情景,我想小胖的笑应该是苦涩的吧。没有人会甘之如饴地享受着离别,就像小胖说的,“我不会总是去送客”。追梦的路上难免分歧也就难免离别。就像坐一列火车,车上的乘客的目的地不尽相同,提早提晚下车,都是一场场分别。我们可以在一小段旅程里一起享受车窗外的风景,但却不是永远。想要的永远有多远,没人知道。有些朋友就是用来说再见的,而有些再见也是为了下次能更好的相遇。
就好像我的下一站会是北京,潇爷的下一站会是广州,Cherry 的下一站是上海,岑姐姐的下一站是深圳。而小胖的下一站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只有她自己知道。在不同的地方下车,并不代表着我们的友谊结束,而是预示着我们会认识新的人,会有不同的人陪我们看新的风景。也许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笑着对你说“嘿,朋友”的人,遇到一个爱耍宝,爱斗嘴的人,遇到一个愿意和你分享各种好玩的事的人。嗯,也许Ta就是下一个陪你旅行的人。不求永远,但求记忆之深。
嘿,朋友,去往自己目的地的路上,你并不孤单。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