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洛哥市场
摩洛哥王国是非洲西北部的一个国家,东部以及东南部与阿尔及利亚接壤,南部紧邻西撒哈拉,西部滨临大西洋,北部和西班牙、葡萄牙隔海相望。国土面积45.9万平方公里。 人口3280万人(2011年)。阿拉伯人约占80%,柏柏尔人约占20%。阿拉伯语为国语,通用法语。信奉伊斯兰教。
摩洛哥经济实力为非洲第五位,在马格里布地区为第二位;摩洛哥1983年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推行企业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致力于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取得一定成效。同时,摩洛哥效仿爱沙尼亚与中国,凭借濒临大西洋与地中海的优势,开放沿海,建设港口城市,如丹吉尔、卡萨布兰卡等,到2012年,丹吉尔港将成为非洲最大的港口。矿业是摩支柱产业,矿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30%。2004年,摩与突尼斯、埃及、约旦签署了“阿加迪尔协定”,宣布成立四国自由贸易区。同年,摩分别与美国和土耳其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
摩洛哥的主要城市
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
卡萨布兰卡市(简称卡萨),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因全国工商、金融中心和海运、航空交通枢纽都在卡萨,故被誉为摩的经济首都。卡萨市有近400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2%,其工业人口占全国工业人口的46%。卡萨也是摩的新闻、文化首都,摩的主要出版社、全国最大的新闻机构、广播电视台都设在卡萨。
卡萨港是摩重要港口和非洲最大的港口之一,年吞吐量约2000万吨,占摩进出口总量的70%。
主要景点为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
摩洛哥茶文化
公元7世纪起,阿拉伯人占领了摩洛哥,带来了中东的伊斯兰教和文化,也带来了埃及、伊拉克的各种香料、姜、胡椒、桂皮。以后阿拉伯人征服了西班牙等国之后,又把西欧的文化带到了摩洛哥。从柏柏尔历代诗人留下的诗里可以看到在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征服摩洛哥之前,柏柏尔人是喝酒的。从19世纪末起,这里的诗人们就借用赞美酒古诗的格式和格律来赞美茶了。
在摩洛哥的老城里漫步,常能看到古时的城墙和城门,这与中国古代的城墙类似。但不同的是中国的城墙真的把汉以外的入侵者挡住了,所以中国人和文化很少被外族同化。而摩洛哥却是相反,在长长的历史里,从它的建筑、瓷砖、地毯、彩绘的玻璃杯到它的烹调,到它的语言都不断地被其他文化影响和同化。它是我所去过的世界上最有对比,最丰富的文化国度之一。走在街上,不仅仅能看到混合文化影响的现代和古老建筑,还能听见阿拉伯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柏柏尔语。
摩洛哥的食品是北非国家里最精致和有特色的,受欧洲、中东、非洲的影响,很多的菜都是古老的口授家传,和我们中国老传统一样。用摩洛哥彩绘的陶土锅和各种佐料炖出的菜既丰富又可口,真是别有风味。茶是摩洛哥的国家饮料。摩洛哥人不仅用薄荷配中国绿茶,也喝其他的香草茶。比如在沿地中海的城市里,人们在睡前,会喝藏红花(saffron)茶,听说这种香草有助睡眠。摩洛哥的茶,比我在法国喝的要浓些、要甜些。除了绿珠茶之外,这里人还多用熙春(Hyson),中国的眉茶。据说,中国的眉茶和珠茶出口北非最多。
摩洛哥的地势是由阿特拉斯山脉将西北和东南部隔开,西北部是地中海气候,而东南部是撒哈拉沙漠。摩洛哥沙漠上的茶与沿海的茶不同。在沙漠中生活的人,喝茶不放薄荷,而泡茶极浓,一般只泡小半杯,一点点喝,有点像意大利人喝的极浓的小杯咖啡。这和沿海的人一定要喝三杯茶不同。那里的人,除了饮浓茶之外还喜欢喝杏仁奶、石榴汁和西班牙的苦桔混在一起的果汁。
摩洛哥人不仅对茶喜爱,而且对泡茶和茶与文化、茶与宗教很有感悟。据说,摩洛哥茶仪式的概念来自日本。而对摩洛哥茶仪式最重视、也最严格尊守的人来自撒哈拉沙漠。从沙漠上来的人,就算住在北部的城镇里,每天也总是要找一个静处与茶相会。柏柏尔的诗人在很多年前就把茶和伊斯兰教相联,诗中说:“煮茶的三脚炉象征着伊斯兰教寺院里的尖塔;煮水的铜壶象征着伊斯兰教领;茶盘是静静的祈祷室,茶壶是伊斯兰教的教长,茶杯是信教的众生,站立在四面八方。”摩洛哥现代诗人阿巴杜拉·泽尔可(AbdallahZrika)说“茶壶包含着整个宇宙”,此诗的第一句好像是从日本冈仓天心的“整个人类在茶碗里相遇”引出来的。
近几年来在中国,当人提起中国的绿茶出口非洲,常对珠茶和非洲有贬意,或说摩洛哥人不懂喝茶,不会喝茶,其实这都是对摩洛哥的误解。摩洛哥人对茶的口感与中国人不同,这和他们的文化传统、饮食习惯有关。文化的不同是不能用高和低来描述和衡量的,这如同我们不能用贝多芬的交响乐与中国古琴音乐比高下,用布朗伦的油画与金农的漆书去比高下是一样的。摩洛哥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很值得品味,去了解其的文化之深厚和多彩可以从品清凉可口的摩洛哥薄荷茶开始。
2015年摩洛哥食品及食品配料展
【展会时间】 2015年12月09-11日
【展会地点】摩洛哥. 卡萨布兰卡
【主办单位】IFW EXPO & IEC Morocco
【展会周期】 一年一届
【中国组展单位】 杭州鼎忻展览有限公司(网络支持21food) 杨13118980213
摩洛哥经济实力为非洲第五位,在马格里布地区为第二位;摩洛哥1983年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推行企业私有化和贸易自由化,致力于优化经济结构,加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取得一定成效。同时,摩洛哥效仿爱沙尼亚与中国,凭借濒临大西洋与地中海的优势,开放沿海,建设港口城市,如丹吉尔、卡萨布兰卡等,到2012年,丹吉尔港将成为非洲最大的港口。矿业是摩支柱产业,矿产品出口占全部出口的30%。2004年,摩与突尼斯、埃及、约旦签署了“阿加迪尔协定”,宣布成立四国自由贸易区。同年,摩分别与美国和土耳其签署双边自由贸易协议。
摩洛哥的主要城市
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
卡萨布兰卡市(简称卡萨),是摩洛哥第一大城市。因全国工商、金融中心和海运、航空交通枢纽都在卡萨,故被誉为摩的经济首都。卡萨市有近400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12%,其工业人口占全国工业人口的46%。卡萨也是摩的新闻、文化首都,摩的主要出版社、全国最大的新闻机构、广播电视台都设在卡萨。
卡萨港是摩重要港口和非洲最大的港口之一,年吞吐量约2000万吨,占摩进出口总量的70%。
主要景点为世界第三大清真寺-哈桑二世清真寺。
摩洛哥茶文化
公元7世纪起,阿拉伯人占领了摩洛哥,带来了中东的伊斯兰教和文化,也带来了埃及、伊拉克的各种香料、姜、胡椒、桂皮。以后阿拉伯人征服了西班牙等国之后,又把西欧的文化带到了摩洛哥。从柏柏尔历代诗人留下的诗里可以看到在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征服摩洛哥之前,柏柏尔人是喝酒的。从19世纪末起,这里的诗人们就借用赞美酒古诗的格式和格律来赞美茶了。
在摩洛哥的老城里漫步,常能看到古时的城墙和城门,这与中国古代的城墙类似。但不同的是中国的城墙真的把汉以外的入侵者挡住了,所以中国人和文化很少被外族同化。而摩洛哥却是相反,在长长的历史里,从它的建筑、瓷砖、地毯、彩绘的玻璃杯到它的烹调,到它的语言都不断地被其他文化影响和同化。它是我所去过的世界上最有对比,最丰富的文化国度之一。走在街上,不仅仅能看到混合文化影响的现代和古老建筑,还能听见阿拉伯语、法语、英语、西班牙语和柏柏尔语。
摩洛哥的食品是北非国家里最精致和有特色的,受欧洲、中东、非洲的影响,很多的菜都是古老的口授家传,和我们中国老传统一样。用摩洛哥彩绘的陶土锅和各种佐料炖出的菜既丰富又可口,真是别有风味。茶是摩洛哥的国家饮料。摩洛哥人不仅用薄荷配中国绿茶,也喝其他的香草茶。比如在沿地中海的城市里,人们在睡前,会喝藏红花(saffron)茶,听说这种香草有助睡眠。摩洛哥的茶,比我在法国喝的要浓些、要甜些。除了绿珠茶之外,这里人还多用熙春(Hyson),中国的眉茶。据说,中国的眉茶和珠茶出口北非最多。
摩洛哥的地势是由阿特拉斯山脉将西北和东南部隔开,西北部是地中海气候,而东南部是撒哈拉沙漠。摩洛哥沙漠上的茶与沿海的茶不同。在沙漠中生活的人,喝茶不放薄荷,而泡茶极浓,一般只泡小半杯,一点点喝,有点像意大利人喝的极浓的小杯咖啡。这和沿海的人一定要喝三杯茶不同。那里的人,除了饮浓茶之外还喜欢喝杏仁奶、石榴汁和西班牙的苦桔混在一起的果汁。
摩洛哥人不仅对茶喜爱,而且对泡茶和茶与文化、茶与宗教很有感悟。据说,摩洛哥茶仪式的概念来自日本。而对摩洛哥茶仪式最重视、也最严格尊守的人来自撒哈拉沙漠。从沙漠上来的人,就算住在北部的城镇里,每天也总是要找一个静处与茶相会。柏柏尔的诗人在很多年前就把茶和伊斯兰教相联,诗中说:“煮茶的三脚炉象征着伊斯兰教寺院里的尖塔;煮水的铜壶象征着伊斯兰教领;茶盘是静静的祈祷室,茶壶是伊斯兰教的教长,茶杯是信教的众生,站立在四面八方。”摩洛哥现代诗人阿巴杜拉·泽尔可(AbdallahZrika)说“茶壶包含着整个宇宙”,此诗的第一句好像是从日本冈仓天心的“整个人类在茶碗里相遇”引出来的。
近几年来在中国,当人提起中国的绿茶出口非洲,常对珠茶和非洲有贬意,或说摩洛哥人不懂喝茶,不会喝茶,其实这都是对摩洛哥的误解。摩洛哥人对茶的口感与中国人不同,这和他们的文化传统、饮食习惯有关。文化的不同是不能用高和低来描述和衡量的,这如同我们不能用贝多芬的交响乐与中国古琴音乐比高下,用布朗伦的油画与金农的漆书去比高下是一样的。摩洛哥历史的发展和演变很值得品味,去了解其的文化之深厚和多彩可以从品清凉可口的摩洛哥薄荷茶开始。
2015年摩洛哥食品及食品配料展
【展会时间】 2015年12月09-11日
【展会地点】摩洛哥. 卡萨布兰卡
【主办单位】IFW EXPO & IEC Morocco
【展会周期】 一年一届
【中国组展单位】 杭州鼎忻展览有限公司(网络支持21food) 杨1311898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