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就是在一起吃很多顿饭——中产阶级的餐饮审美
大家期待的摄影笔记因病暂时欠奉。我还得好好想想怎么写这种纯技术类的笔记。另外要再忽悠摄影师大龙继续给我上摄影课。
我在颈椎痉挛期间,趴在床上,(太刻苦了,被自己感动)给几本比较轻松书做了笔记。
这本书名很长的书,我从图书馆借出时,以为是菜谱,细看才知道这是专门讲餐桌布置的。作者是VOGUE中国版编辑部主任曾焱冰,摄影师也该杂志社的柴利增。这本书完全两人本职之外的走私产品,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VOGUE风格。 作者制作本书期间因为怀孕生子获得新的体验,将前面做好的内容推到重新再来,整个过程耗时4年完成。
给大家上图,感受一下 。
给曾写序的人都是我微博关注很久的人,每个人的背景我都能如数家珍。其中有金融出身转行做儿童摄影师的细腿大羽(现在北京农村和郎君一起搞小型农场),法国中国两头跑的画家夫妇细毛(出过两本素食食谱,最近又搞了一个餐厅,同时卖卖老公尹齐的版画。)还有在上海做设计出身,后来在淘宝上每月卖出1吨鸭蛋面的管家的日子,(去年开了工作室卖中古家具,细致美腻,大半时间不开门营业。)北京女病人庄雅婷等等,基本上属于一个比一个“作”的主。 曾说,最重要是有一份愿意“作”的心。这些能“作”的朋友都是越过越好。 我最想说的是,这个朋友圈打包卖给我,好不好?
从朋友的叙述看得出,曾早年也不太擅长厨艺,但是后来不断进修,已经进退有度,能面不改是色地张罗一个色香味俱全的patry。 找些简单又撑场面的菜色,加上完美的餐桌布置。视觉的通感引爆味觉上的炸裂。餐桌布置就是这么一两拨千斤。市面上,关于这方面书还少,远远不如菜谱的种类繁多,说明大家还不太重视餐桌布置。(其实我也是。)
这些年世界各国的潮流都在中国走过一轮。我一直是日式小清新ZAKER风、工业风、无印良品、北欧宜家风这些简约风格的粉丝。看了这本书后,开始能接受华丽丽的欧式古典风。复杂的花纹,精美的瓷器,剔透的水晶、烛台,带点炫耀,但是也勾引出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更好的例子是郭敬明在上海的豪宅。
看这本书的笔记挺简单,我只记下了关于下午茶的知识点。话说,英国人有句谚语,一切都以茶开始。即时有佣人,贵族们还是要亲力亲为下午茶的。这是除了性生活吗,他们唯一会亲自做的事。历史原因是,茶叶过去太贵,女主人都自己随身携带茶箱的钥匙。请人喝茶叶也是件炫富的事,一般都要提前一天手写邀请函给客人,备好司康一类的甜点饼干。后来英国人在印度种植红茶成功,大大降低茶叶价格,摆脱了对中国进口茶叶的依赖,给摇摇欲坠大清朝最后一击。 所以英国人又说,是茶叶毁了中国。
“下午钟敲四下,世上一切瞬间为茶停”英国对下午茶的重视不是没有道理。“一杯茶一块点心,能解决所有的烦恼”,可能不是英国人自恋式的夸张。最近看的日剧“午餐的敦子”最后两集(上噼里啪啦网站有视频),主人公在敦子的下午茶帮助下,终于在一周内提出全新的广告企划。每次大家思路卡壳,会议陷入沉默时,敦子端上的茶点都会为大家打开,找到新切入点,强烈推荐职场人看。
对我来说,看了书后,烦恼多了很多。这次的笔记根本是个购物清单。下午茶、patry、早餐、早午餐、节日聚会、野餐都要添置各种餐具茶具烛台,最好还是欧洲二手市场里淘出来的。我一向奉行简约,又有断舍离的抛弃习惯,加上收纳综合征,一边列购物单,一边在大脑里画起厨房空间示意图,怎样都摆不下这么多东西。“买你买得起的最好的水晶杯子”,,,,作者耳提面命,谆谆教导。我滴酒不沾的人,花几千大洋买两个杯子闲置,这个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鲜花、桌布、银茶匙、蛋托、家庭手工的气氛,早餐的食欲立刻提升,也许我家小宝的早餐拖延症也能即可治愈。但是想到我家终年不见光的餐厅…… 房东,你能同意我把卧室窗户破开,物业你能同意我把我家后院的绿地改成庭院,放餐桌搞聚会吗?这些画面想想都很美。但是也只能想想。。。
附: 香艳的二人晚餐,其中必要元素是:华丽的桌布(可以用爱马仕的围巾代替)玫瑰、樱桃,昂贵水晶杯、烛台、主菜海鲜、巧克力甜点。外加一本场外指导书《阿佛洛狄特 感官回忆录》。 这布置绝对会无往不利,手到擒来的。
最后关于花艺的布置,给大家推荐进阶版的老师:台湾人齐云。他利用食材、植物创造出惊人的美感和意想不到的餐桌布置。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203/611a395e-0f64-4d9b-8371-3423245b2bf1.shtml
我在颈椎痉挛期间,趴在床上,(太刻苦了,被自己感动)给几本比较轻松书做了笔记。
这本书名很长的书,我从图书馆借出时,以为是菜谱,细看才知道这是专门讲餐桌布置的。作者是VOGUE中国版编辑部主任曾焱冰,摄影师也该杂志社的柴利增。这本书完全两人本职之外的走私产品,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浓重VOGUE风格。 作者制作本书期间因为怀孕生子获得新的体验,将前面做好的内容推到重新再来,整个过程耗时4年完成。
给大家上图,感受一下 。
![]() |
封面 |
![]() |
party聚会的餐桌布置。地点是画廊,装饰重点是用几颗沉木上点缀鲜花和多肉,烛台上下,效果很好 |
![]() |
早餐餐桌 |
给曾写序的人都是我微博关注很久的人,每个人的背景我都能如数家珍。其中有金融出身转行做儿童摄影师的细腿大羽(现在北京农村和郎君一起搞小型农场),法国中国两头跑的画家夫妇细毛(出过两本素食食谱,最近又搞了一个餐厅,同时卖卖老公尹齐的版画。)还有在上海做设计出身,后来在淘宝上每月卖出1吨鸭蛋面的管家的日子,(去年开了工作室卖中古家具,细致美腻,大半时间不开门营业。)北京女病人庄雅婷等等,基本上属于一个比一个“作”的主。 曾说,最重要是有一份愿意“作”的心。这些能“作”的朋友都是越过越好。 我最想说的是,这个朋友圈打包卖给我,好不好?
从朋友的叙述看得出,曾早年也不太擅长厨艺,但是后来不断进修,已经进退有度,能面不改是色地张罗一个色香味俱全的patry。 找些简单又撑场面的菜色,加上完美的餐桌布置。视觉的通感引爆味觉上的炸裂。餐桌布置就是这么一两拨千斤。市面上,关于这方面书还少,远远不如菜谱的种类繁多,说明大家还不太重视餐桌布置。(其实我也是。)
这些年世界各国的潮流都在中国走过一轮。我一直是日式小清新ZAKER风、工业风、无印良品、北欧宜家风这些简约风格的粉丝。看了这本书后,开始能接受华丽丽的欧式古典风。复杂的花纹,精美的瓷器,剔透的水晶、烛台,带点炫耀,但是也勾引出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更好的例子是郭敬明在上海的豪宅。
![]() |
华丽丽的巴洛克风格 小时代的即视感 |
![]() |
这个餐桌我喜欢 |
看这本书的笔记挺简单,我只记下了关于下午茶的知识点。话说,英国人有句谚语,一切都以茶开始。即时有佣人,贵族们还是要亲力亲为下午茶的。这是除了性生活吗,他们唯一会亲自做的事。历史原因是,茶叶过去太贵,女主人都自己随身携带茶箱的钥匙。请人喝茶叶也是件炫富的事,一般都要提前一天手写邀请函给客人,备好司康一类的甜点饼干。后来英国人在印度种植红茶成功,大大降低茶叶价格,摆脱了对中国进口茶叶的依赖,给摇摇欲坠大清朝最后一击。 所以英国人又说,是茶叶毁了中国。
“下午钟敲四下,世上一切瞬间为茶停”英国对下午茶的重视不是没有道理。“一杯茶一块点心,能解决所有的烦恼”,可能不是英国人自恋式的夸张。最近看的日剧“午餐的敦子”最后两集(上噼里啪啦网站有视频),主人公在敦子的下午茶帮助下,终于在一周内提出全新的广告企划。每次大家思路卡壳,会议陷入沉默时,敦子端上的茶点都会为大家打开,找到新切入点,强烈推荐职场人看。
![]() |
隆重的下午茶离不开点心托。 |
对我来说,看了书后,烦恼多了很多。这次的笔记根本是个购物清单。下午茶、patry、早餐、早午餐、节日聚会、野餐都要添置各种餐具茶具烛台,最好还是欧洲二手市场里淘出来的。我一向奉行简约,又有断舍离的抛弃习惯,加上收纳综合征,一边列购物单,一边在大脑里画起厨房空间示意图,怎样都摆不下这么多东西。“买你买得起的最好的水晶杯子”,,,,作者耳提面命,谆谆教导。我滴酒不沾的人,花几千大洋买两个杯子闲置,这个臣妾真的做不到啊。
![]() |
万圣节的布置 |
![]() |
秋意浓 |
鲜花、桌布、银茶匙、蛋托、家庭手工的气氛,早餐的食欲立刻提升,也许我家小宝的早餐拖延症也能即可治愈。但是想到我家终年不见光的餐厅…… 房东,你能同意我把卧室窗户破开,物业你能同意我把我家后院的绿地改成庭院,放餐桌搞聚会吗?这些画面想想都很美。但是也只能想想。。。
![]() |
这幅美好的画面只能想想。 |
附: 香艳的二人晚餐,其中必要元素是:华丽的桌布(可以用爱马仕的围巾代替)玫瑰、樱桃,昂贵水晶杯、烛台、主菜海鲜、巧克力甜点。外加一本场外指导书《阿佛洛狄特 感官回忆录》。 这布置绝对会无往不利,手到擒来的。
最后关于花艺的布置,给大家推荐进阶版的老师:台湾人齐云。他利用食材、植物创造出惊人的美感和意想不到的餐桌布置。
http://v.ifeng.com/news/society/201203/611a395e-0f64-4d9b-8371-3423245b2bf1.shtml
![]() |
齐云作品之一,不算是他的代表作。他的早期作品乡野味很足。 |
![]() |
齐云的家 非常多的亮点 有机会再介绍给大家 |
-
taipei🚦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08 23:4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