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法
第一站:马赛
如果不是要见朋友,并不会想到来到马赛度假。一直听说南法是度假的好地方,可是真正到了这里,才发现,期望的并没有到达,没有期望的反而给了一个惊喜。马赛很温暖,适合晒太阳,对于极度渴望阳光的欧洲人来说,这里简直是天堂。在海滩边偶遇一个训练小狗游泳的比利时人,每月有3-4天会来马赛度过,可见欧洲人对于这座城市的喜爱。
到马赛的第一个早上就来到了老港。其实这座老港并不老,二战之后才重建,但是被称为老港让人有种历史底蕴非常深厚的感觉。和哥德堡的港口比起来,马赛的老港要大的多。老港里面密密麻麻停放着各种船只:从几亿的豪华游艇到破破烂烂的小渔船都有,诉说着老港的开放与包容。
走在老港两岸,地中海的特色映入眼帘。土黄色毫无修饰的清水墙,宽阔的遮阳棚,和欧洲大陆白墙红瓦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身处北非而不是欧洲。老港的两头是圣约翰城堡和尼古拉城堡,全是路易14时代的建筑。圣约翰城堡边上有个地中海文明博物馆。在寻找博物馆的过程中,无意中闯入了了一家名为LeMole Passédat 的餐厅吃中饭。本来只是路过而已,但是却被这座餐厅独特的清水混凝土结构和装饰震撼了:它是我见过最精致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没有之一。巧合的是,我走后第三天,李相国也造访马赛,并且在这家餐厅吃了中饭,果然是英雄品味略同,咩哈哈哈。。。
地中海文明博物馆的特点在于描述了在地中海沿岸,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互冲突又相互影响的过程,值得对宗教史研究有兴趣的人好好参观。守护圣母教堂是马赛最高点的建筑,是马赛最好的观景点。隆尚宫也是马赛又一个不可错过的建筑,弧形的宫殿加霸气的喷泉。由于隆尚宫的建筑师和圣母守护教堂是同一个人,于是在建筑风格上各种雷同。
第二站:摩纳哥
之所以造访摩纳哥是因为著名的蒙特卡洛赌场。当然我不是赌徒,但是没到一个地方,还是忍不住去当地的赌场参观一番。学过概率论的人大概都知道蒙特卡洛和大名鼎鼎的模特卡洛随机模拟。于是在出发之前一直脑补赌城的豪华场面。可是到了大赌场门口才发现号称世界三大赌城的规模似乎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大,甚至还不如蒙特利尔的那座。即使如此,赌场附近依然是豪车云集。蒙特卡洛的港口也是世界上最豪华的港口之一,一眼望去,只有大大小小的豪华游艇。港口的不远处,也有豪华游轮随时待命,等待着赌城的土豪们随时去一掷千金。这里有上帝赐予的最美丽的海岸,为何不在此好好享受一番。
这个赌场有200多年的历史,一开始只是国王为了摆脱财政危机而建立,但是恰恰是这条路让摩纳哥一举从一个穷国变成一个富国。现在的摩纳哥人均收入达到18万美元,稳坐世界前三。有趣的是,富有的摩纳哥人是不允许进入赌场的,看来开赌场的人都知道,进赌场是不可能赢钱的。赌场的收入除了惠及普通百姓以外,还用于海洋研究,因此有了一座世界闻名的海洋博物馆。可惜由于时间问题,没有机会进入赌场一开眼界。
除了赌场以外,更有意思的是摩纳哥的王室格里马尔迪家族。摩纳哥的王宫建于11世纪,最早是一座军事堡垒。王宫很大,但是不是很宏伟。摩纳哥王室是欧洲唯一一个有实权的王室。上任国王兰尼埃三世和王后格蕾丝凯丽恐怕是最有名的王室成员。兰尼埃三世在位几十年,是个勤勤恳恳的好国王。而且致力于改善一直以来糟糕的王室名声。他迎娶了25岁的奥斯卡影后格蕾丝凯利作为王妃。本来一切进行的很完美,可是1982年王妃车祸身亡,留下三个不争气的孩子和漫天飞舞的私生活丑闻。在2014年好莱坞电影《摩纳哥王妃》中,妮可基德曼饰演格蕾丝凯莉。电影中最后一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在所有想要实现的人生梦想中,找一个属于你的地方,毫不犹豫,没有功利,无条件地去爱与被爱——这就是我的童话故事。
第三站:尼斯
美得令人发指的天使湾;然后就是奇葩的鹅卵石海滩和一望无际的比基尼锅贴(发福利):
第四站:阿维尼翁
到阿维尼翁自然是奔着乡下的薰衣草来的。可是那种一望无际的薰衣草地似乎并没有看见。偶见几片薰衣草农田,和老家的稻田比起来也没有好看到哪里去。倒是经过一片漂亮的向日葵田地,于是让向导停车好好欣赏。向导兴奋地表示这是她第一次为游客在向日葵地停留,以后可以考虑发展成一个景点。
在普罗旺斯的大片农村里,还有一些有趣的小城。比如我们参观的红土城Roussillon。由于Roussillon盛产赭矿石,所以地底下开采出来的建筑材料也带有赭红色。这大概就是红土城的由来。现在小城的经济主要靠旅游业支撑,也就禁止了赭矿石的开采。关于为什么土是红色的,就像每个有故事的小城一样,都有一个唯美的可惜不那么靠谱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当地的一个少女为了情郎跳崖,鲜血染红了正片土地,于是成就了一大片锗矿石。至于这个情郎到底是谁,反正向导说的和穷游网说的和百度说的都不一样,看来并不是很重要。
从乡下回来以后,进入了阿维尼翁老城。老城建于中世纪,是罗马风格。里面有一座14世纪的教皇宫,使用时间应该一百年不到。教宗克雷芒五世为了躲避罗马的权利斗争,迁居南法,并建造了这座宏伟的哥特式城堡。后来教宗受国王控制,甚至出现两地各立教宗的情况。在南法期间,克雷芒五世又和腓力四世产生分歧,还被迫解散了圣殿骑士团。但是这座教皇宫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并属于梵蒂冈教宗,直到法国大革命之后才被法国收回。
城内还有一座很有意思的桥梁叫贝内泽桥。和西湖白堤上不同的是,这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断桥,建于1177年。原来有900米长,22个桥墩,现在只剩下五六个桥墩。其余部分被水冲垮,当地人经过数次努力,也放弃了修复。虽然这座桥已经建成近1000年,但是有理由相信当年的桥梁设计工程师是个学霸,基础很扎实。
偶然在网上还看到一幅画,是毕加索的《阿维尼翁的少女》。在1909年末,毕加索从事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作品的创作,就这它,让毕加索从传统的风格,变成了现在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然后就没什么人能看懂了。
2015/06/28
如果不是要见朋友,并不会想到来到马赛度假。一直听说南法是度假的好地方,可是真正到了这里,才发现,期望的并没有到达,没有期望的反而给了一个惊喜。马赛很温暖,适合晒太阳,对于极度渴望阳光的欧洲人来说,这里简直是天堂。在海滩边偶遇一个训练小狗游泳的比利时人,每月有3-4天会来马赛度过,可见欧洲人对于这座城市的喜爱。
到马赛的第一个早上就来到了老港。其实这座老港并不老,二战之后才重建,但是被称为老港让人有种历史底蕴非常深厚的感觉。和哥德堡的港口比起来,马赛的老港要大的多。老港里面密密麻麻停放着各种船只:从几亿的豪华游艇到破破烂烂的小渔船都有,诉说着老港的开放与包容。
走在老港两岸,地中海的特色映入眼帘。土黄色毫无修饰的清水墙,宽阔的遮阳棚,和欧洲大陆白墙红瓦的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的感觉更多的是身处北非而不是欧洲。老港的两头是圣约翰城堡和尼古拉城堡,全是路易14时代的建筑。圣约翰城堡边上有个地中海文明博物馆。在寻找博物馆的过程中,无意中闯入了了一家名为LeMole Passédat 的餐厅吃中饭。本来只是路过而已,但是却被这座餐厅独特的清水混凝土结构和装饰震撼了:它是我见过最精致的清水混凝土建筑,没有之一。巧合的是,我走后第三天,李相国也造访马赛,并且在这家餐厅吃了中饭,果然是英雄品味略同,咩哈哈哈。。。
地中海文明博物馆的特点在于描述了在地中海沿岸,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互冲突又相互影响的过程,值得对宗教史研究有兴趣的人好好参观。守护圣母教堂是马赛最高点的建筑,是马赛最好的观景点。隆尚宫也是马赛又一个不可错过的建筑,弧形的宫殿加霸气的喷泉。由于隆尚宫的建筑师和圣母守护教堂是同一个人,于是在建筑风格上各种雷同。
第二站:摩纳哥
之所以造访摩纳哥是因为著名的蒙特卡洛赌场。当然我不是赌徒,但是没到一个地方,还是忍不住去当地的赌场参观一番。学过概率论的人大概都知道蒙特卡洛和大名鼎鼎的模特卡洛随机模拟。于是在出发之前一直脑补赌城的豪华场面。可是到了大赌场门口才发现号称世界三大赌城的规模似乎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大,甚至还不如蒙特利尔的那座。即使如此,赌场附近依然是豪车云集。蒙特卡洛的港口也是世界上最豪华的港口之一,一眼望去,只有大大小小的豪华游艇。港口的不远处,也有豪华游轮随时待命,等待着赌城的土豪们随时去一掷千金。这里有上帝赐予的最美丽的海岸,为何不在此好好享受一番。
这个赌场有200多年的历史,一开始只是国王为了摆脱财政危机而建立,但是恰恰是这条路让摩纳哥一举从一个穷国变成一个富国。现在的摩纳哥人均收入达到18万美元,稳坐世界前三。有趣的是,富有的摩纳哥人是不允许进入赌场的,看来开赌场的人都知道,进赌场是不可能赢钱的。赌场的收入除了惠及普通百姓以外,还用于海洋研究,因此有了一座世界闻名的海洋博物馆。可惜由于时间问题,没有机会进入赌场一开眼界。
除了赌场以外,更有意思的是摩纳哥的王室格里马尔迪家族。摩纳哥的王宫建于11世纪,最早是一座军事堡垒。王宫很大,但是不是很宏伟。摩纳哥王室是欧洲唯一一个有实权的王室。上任国王兰尼埃三世和王后格蕾丝凯丽恐怕是最有名的王室成员。兰尼埃三世在位几十年,是个勤勤恳恳的好国王。而且致力于改善一直以来糟糕的王室名声。他迎娶了25岁的奥斯卡影后格蕾丝凯利作为王妃。本来一切进行的很完美,可是1982年王妃车祸身亡,留下三个不争气的孩子和漫天飞舞的私生活丑闻。在2014年好莱坞电影《摩纳哥王妃》中,妮可基德曼饰演格蕾丝凯莉。电影中最后一句台词让人印象深刻:在所有想要实现的人生梦想中,找一个属于你的地方,毫不犹豫,没有功利,无条件地去爱与被爱——这就是我的童话故事。
第三站:尼斯
美得令人发指的天使湾;然后就是奇葩的鹅卵石海滩和一望无际的比基尼锅贴(发福利):
第四站:阿维尼翁
到阿维尼翁自然是奔着乡下的薰衣草来的。可是那种一望无际的薰衣草地似乎并没有看见。偶见几片薰衣草农田,和老家的稻田比起来也没有好看到哪里去。倒是经过一片漂亮的向日葵田地,于是让向导停车好好欣赏。向导兴奋地表示这是她第一次为游客在向日葵地停留,以后可以考虑发展成一个景点。
在普罗旺斯的大片农村里,还有一些有趣的小城。比如我们参观的红土城Roussillon。由于Roussillon盛产赭矿石,所以地底下开采出来的建筑材料也带有赭红色。这大概就是红土城的由来。现在小城的经济主要靠旅游业支撑,也就禁止了赭矿石的开采。关于为什么土是红色的,就像每个有故事的小城一样,都有一个唯美的可惜不那么靠谱的传说。据说很久以前当地的一个少女为了情郎跳崖,鲜血染红了正片土地,于是成就了一大片锗矿石。至于这个情郎到底是谁,反正向导说的和穷游网说的和百度说的都不一样,看来并不是很重要。
从乡下回来以后,进入了阿维尼翁老城。老城建于中世纪,是罗马风格。里面有一座14世纪的教皇宫,使用时间应该一百年不到。教宗克雷芒五世为了躲避罗马的权利斗争,迁居南法,并建造了这座宏伟的哥特式城堡。后来教宗受国王控制,甚至出现两地各立教宗的情况。在南法期间,克雷芒五世又和腓力四世产生分歧,还被迫解散了圣殿骑士团。但是这座教皇宫却一直保留了下来并属于梵蒂冈教宗,直到法国大革命之后才被法国收回。
城内还有一座很有意思的桥梁叫贝内泽桥。和西湖白堤上不同的是,这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断桥,建于1177年。原来有900米长,22个桥墩,现在只剩下五六个桥墩。其余部分被水冲垮,当地人经过数次努力,也放弃了修复。虽然这座桥已经建成近1000年,但是有理由相信当年的桥梁设计工程师是个学霸,基础很扎实。
偶然在网上还看到一幅画,是毕加索的《阿维尼翁的少女》。在1909年末,毕加索从事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作品的创作,就这它,让毕加索从传统的风格,变成了现在的超现实主义风格,然后就没什么人能看懂了。
201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