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路遥和他的《平凡的世界》
第一次读路遥的作品是在高一的时候,那时,自己生了一场病,住进了医院,病痊愈后从医院出来,发现马路对面是一家不大不小的书店,很是兴奋,便带着母亲进了书店。在书架前驻足好久,发现了路遥的名字,记得第一次听说路遥是在高一的语文课上,听语文老师分享他读《人生》和《平凡的世界》的感受,从那时起就记住了路遥这个名字。我拿出这本书走到收银台前,给母亲说我要买这本《人生》,从来没有念过书的母亲是不情愿给我买书看的。看到母亲很难为情的样子,收银员爽快的对我母亲说:“现在的孩子能读这样的书,将来必定有大出息。”母亲听过后,就很开心,也不知道那本书里面究竟写的是什么可以赚大钱的书,就爽快的给我付了钱,那是我人生第一次到书店买书,因为乡下的农村没有书店,也很少有课外书。
是《人生》打开了我阅读路遥的大门,也是这本《人生》让我真正体会到小说的魅力,这也是我心目中路遥写的最好的小说吧,虽然后来他也写出了那本脍炙人口的《平凡的世界》。但我一直认为《平凡的世界》相对来说,还是没有达到《人生》的境界,就是那种伟大作品需要达到的境界,那种可以触动心灵,启迪灵魂不朽的境界。也难怪《人生》问世后,一下子就取得了很大的影响力和成就,也给路遥本人带来了很大的名声,后来《人生》还被搬上荧幕,同样反响很好。路遥的《人生》给我的触动是,人生真的很短暂,关键的时候就那么几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本书让我看到人在生活面前有时候是渺小的,有有局限的,并且让我开始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也是这本书,开始让我不断的去读更多的路遥的作品,在那个还不具备审美的年龄,还需要大量心灵鸡汤充饥的年龄,可能路遥的作品正好迎合了那个正需要用热乎乎的鸡汤补充营养的我吧!所以后来就一口气就读完了路遥的几乎所有作品。
毕竟,路遥的其他作品都是靠着《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才为读者所知并且愿意去阅读的,许多小说后来都被别人忘记了(也包括自己),除了这两本最著名的小说外,还有那本散文集《早晨从中午开始》 。在那个高中的岁月里,由于自己是从贫穷闭塞的乡村到城里念书,从性格,骨子里和生活环境等可能都有很多和《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和孙少安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这本书从一开始都能吸引我去读,那个时候,甚至都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书中的孙少平,那种乡下人的性格,那种心理状态,有时候竟然会被书中的主人公的故事情节感动的流泪。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也一直是自己在高中时代最喜欢的作品,也一直激励着那个年龄的自己去努力奋斗,努力从平凡的世界中走向不平凡
到大学后,由于自己对阅读产生很饥渴的状态,很快我的阅读世界被大大的打开,路遥的名字在我的世界中变得越来越小,有时甚至微乎其微,甚至有人问我小时候对我影响最好的名著是什么的时候?我会轻松的从我的心里搜索出《简爱》和《复活》等伟大作品对我心灵产生的影响,而《平凡的世界》 只打动了当时的自己,甚至也激励了曾经自己的一段路程,但是它并没有一直浇灌我的心灵。后来再去反思《平凡的世界》时,觉得这本小说,其实是一本十分普通的励志小说而已,对于男人来说可能比陈安之和卡耐基会高明很多,但是它还不能一直源源不断的给我们输送生命的营养和感动,这样的小说可能也很快就会被时代忘记,因为它只描写了那个时代,并没有从中探讨人性,制度等等关键的因素,这样的小说也很难能穿透时间的局限对后人产生影响,因为毕竟“一代过去,一代又来”除了真理没有什么可以是永远长存的。
是《人生》打开了我阅读路遥的大门,也是这本《人生》让我真正体会到小说的魅力,这也是我心目中路遥写的最好的小说吧,虽然后来他也写出了那本脍炙人口的《平凡的世界》。但我一直认为《平凡的世界》相对来说,还是没有达到《人生》的境界,就是那种伟大作品需要达到的境界,那种可以触动心灵,启迪灵魂不朽的境界。也难怪《人生》问世后,一下子就取得了很大的影响力和成就,也给路遥本人带来了很大的名声,后来《人生》还被搬上荧幕,同样反响很好。路遥的《人生》给我的触动是,人生真的很短暂,关键的时候就那么几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本书让我看到人在生活面前有时候是渺小的,有有局限的,并且让我开始认真思考人生的意义。也是这本书,开始让我不断的去读更多的路遥的作品,在那个还不具备审美的年龄,还需要大量心灵鸡汤充饥的年龄,可能路遥的作品正好迎合了那个正需要用热乎乎的鸡汤补充营养的我吧!所以后来就一口气就读完了路遥的几乎所有作品。
毕竟,路遥的其他作品都是靠着《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才为读者所知并且愿意去阅读的,许多小说后来都被别人忘记了(也包括自己),除了这两本最著名的小说外,还有那本散文集《早晨从中午开始》 。在那个高中的岁月里,由于自己是从贫穷闭塞的乡村到城里念书,从性格,骨子里和生活环境等可能都有很多和《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和孙少安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这本书从一开始都能吸引我去读,那个时候,甚至都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书中的孙少平,那种乡下人的性格,那种心理状态,有时候竟然会被书中的主人公的故事情节感动的流泪。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和《人生》也一直是自己在高中时代最喜欢的作品,也一直激励着那个年龄的自己去努力奋斗,努力从平凡的世界中走向不平凡
到大学后,由于自己对阅读产生很饥渴的状态,很快我的阅读世界被大大的打开,路遥的名字在我的世界中变得越来越小,有时甚至微乎其微,甚至有人问我小时候对我影响最好的名著是什么的时候?我会轻松的从我的心里搜索出《简爱》和《复活》等伟大作品对我心灵产生的影响,而《平凡的世界》 只打动了当时的自己,甚至也激励了曾经自己的一段路程,但是它并没有一直浇灌我的心灵。后来再去反思《平凡的世界》时,觉得这本小说,其实是一本十分普通的励志小说而已,对于男人来说可能比陈安之和卡耐基会高明很多,但是它还不能一直源源不断的给我们输送生命的营养和感动,这样的小说可能也很快就会被时代忘记,因为它只描写了那个时代,并没有从中探讨人性,制度等等关键的因素,这样的小说也很难能穿透时间的局限对后人产生影响,因为毕竟“一代过去,一代又来”除了真理没有什么可以是永远长存的。
![]() |
![]() |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