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第二次辟谷日课
【8-1素闻日课】
※儒:《论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道:练功一小时,继续带读《庄子》之《大宗师》: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 ,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而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
道之性质与特点跃然纸上,天地万物未生之前,道在天地万物之先,天地万物既生之后,道在天地万物之中。一时想到宇宙中各个星体与幸运的运动图片,太极之理应是随时可见。
※释:静坐30分钟,《净行品》。
※感慨:任何一份真心真情,何曾有本质的差异?
【7-31素闻日课】
※儒:《中庸》: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朱子注,不显笃恭之貌。
※道:练功半小时;继续带读《庄子》之《大宗师》: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 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 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 乃所以善吾死也。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循。若夫藏天下于天 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
庄子、郭象、成玄英都看到天道这种自然作用比如父之天以及君主还要独立不改;关于鱼相忘于江湖之句,郭象曰,与其不足而相爱,岂若有余而相忘。成玄英曰,鱼失水所以呴濡,人丧道所以亲爱之者也。只是现在的人更易见余而相忘于江湖,难以知不足而相濡以沫。
两忘而化其道之句,成玄英曰,岂若无善无恶,善恶两忘,不是不非,是非双遣。如此则冥然合道,心自定静安闲无欲无求。
最妙是藏舟于壑、藏山于泽,梦中被有力者盗走之譬,大道这种无力之力,可将沧海化为桑田星斗挪移……何不藏天下于天下呢?王孝鱼先生的解释是:惟有以道为宗为师,在其大无不包之中,寄托吾渺然之神,道在天下,使吾身亦同在天下,则天地不见其大,吾身不见其小,才能真正达到藏而不遁的目的。真正的无为不过是看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而无忧无惧无任何情绪。而世间总是种种有为,并且用各种借口维护自己的有为,如是小有意见不合大有战争纷乱……
※释:静坐20分钟。
※感慨:所有的事情不过是换汤不换药,都在重复和轮回。尘世难出在于情之难出。
【7-30素闻日课】
※儒:《中庸》: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朱子解释为君子戒慎恐惧,无时不然,不待言动而后敬信,则其为己之功益加密矣。
※道:练功半小时;继续带读《庄子》之《大宗师》: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 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 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 也,是之谓真人。前边庄子皆在强调真人圣智的一面,这一段首先讲真人随顺世俗,群于人,与物俯仰的一面,态度明显不同于儒家。王孝鱼先生、郭象先生、 陈玄英法师、陈鼓应先生恰好各有特点,陈玄英竟看到凡圣不二的一面,且提到万物的空寂之性;王孝鱼先生则总是在大背景大时代下去看庄子。每读陈玄英的疏总有知己之感,但觉得此处的“一”之一处最易被人混淆,易于被人理解为混沌派,齐物的根本起点与最后终点应在万物自然之性与人为之行同归空寂的本质。
※释:静坐30分钟,读《楞严咒》,诵戒。这次的辟谷已经第12天,非常不严苛,一直喝红糖水,吃少量的蔬菜和坚果,昨日与今日,因为工作太忙太琐碎而一拖再拖到下午还进了食,严重忏悔。
【7-29素闻日课】
※儒:《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读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之《先秦》第五讲:中国文化实有一套道德精神,如申生,如吴凤,如丁龙;恰好读《庄子》之《大宗师》,庄子觉得,狐不偕、务光、 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这些人,都是被人捆绑的人,都是去适应人家的人, 而不知道自适其性情。但在儒家看来,这些人都是道德典范,求仁得仁而无怨之人。
读《寺人披见文公》,这两个奇葩人物,本来可能一世为仇,但寺人披以他的忠诚使自己和晋文公达成了双赢,而阴饴甥在这一集中显得特别猥琐。
※道:练功一小时;继续带读《庄子》之《大宗师》: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也,崔崔乎其不得已也,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广乎其似世也,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我想,佳轩就是若不足而不承,楼先生就是邴邴乎其似喜,我要做“广乎其似世也,謷乎其未可制也”……想到真人这样的风度,不禁眉飞色舞崇拜不已……当场被揶揄,但想起雪上无痕,明月当空,蓝天如洗,崇山峻岭高高耸立……便不禁清凉往返。
※释:静坐30分钟;
【7-28素闻日课】
※今日静坐半小时、练功一个半小时。
带读《庄子·<大宗师>》第一段,庄子眼中真人的生活态度引起大家深入的探讨与强烈的兴趣,不知悦生,亦不恶死,登高不憟,不逆寡,不雄成……当真非一般人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所能抵达。刚好冯学成先生今天分享《大宗师》,以知养不知,甚深高明的功夫。中午,三人共读《古文观止》上五篇文章,人尽其兴地讨论了一番,宋襄公与虞国国君的迂腐不化,齐桓公的贵族气质,还有屈完的不卑不亢,阴饴甥的会谈技巧,企业管理与国之公器等皆是交流话题。
※感动:第五次读《大易识阶》书稿,被乾坤阴阳与咸卦感动,明白此乃入华藏世界之门,亦知出世之道不过是禅心无所动,观窗外郁郁葱葱,夕阳在山,松柏挺直,青草葳蕤,顿感天地万物古圣先贤无限生意尽入我身心之中……米师的点拨在定,以定为出,以感为入,从此真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
【7-24素闻日课】
※儒: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祖述者,远宗其道。宪章者,近守其法。律天时者,法其自然之运。袭水土者,因其一定之理。皆兼内外该本末而言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道:武当太极半小时;《庄子》之《德充符》鲁哀公见孔丘,鲁哀公向孔子倾诉他对哀骀它的相思,这次的孔丘又成了道家的至人,且非常理解鲁哀公口中的哀骀它:“未言而 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这种非君臣,而是德友的关系真让人感慨,也寓意着道家对于君臣关系的理想。但是庄子借孔丘之口说出的:“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 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 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如此才全之人,工夫之深,可以想见。
※释:静坐30分钟,《楞严咒》;
※工作:《传家经典》大本数码样逐一最后审核。总结颇多——
1、人们在一件事情牵引的情绪上耗费的能量远远大于事情本身需要的能量;
2、很多事情最后只能接受一路以来各种因缘组合而成的最后结果,过去与现在随时皆是未来的果;
3、陪美编一起,一个个字,一个个标点符号地认真核查,除了耐烦,没有别的态度体现诚意,安心地看着时间一分一秒从指尖流淌,只有陪伴,是最好的方式体现爱与深情;
※感动:李伟玉为了帮我校正《朱子读书法》的标点符号,特意写了个考据文章给我,工夫之深,工作之细,让人感动;前两天,刘国华为了帮我看完简体版的《孟子》,通宵未睡;此时英儿还在改稿子。感恩!这样的伙伴们!!
【7-23素闻日课】
※儒:《中庸》: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前句感到人格的强大影响力,后句则感到恋慕之深。
※道:武当太极、八段锦一小时;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之《先秦》第四讲:劝读《左传》;《庄子》之《德充符》无趾见孔丘,两相勘验,棋逢对手之际,庄子故意把两者的差距写得巨大无比,孔丘低到把全德理解成全形,无趾高滔到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为天刑;但无趾初见孔丘的无惧无畏甚为有趣,冯学成先生特意点出“轻用吾身”四字,王孝鱼先生则点到儒道当时学术争锋之激烈。
※释:静坐30分钟,《楞严咒》;《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之长庆大安:汝诸人各自有无价大宝。从眼门放光。照见山河大地。耳门放光。领辨一切善恶音响。如是六门。昼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三昧。汝自不识取。影在四大身中。内外扶持。不教倾侧。如人负重担。从独木桥上过。亦不教失脚。明尧老师点评此处十分到位:自性就在日用处,不即六根,亦不离六根,不可于六根外更觅自性。若能依此用力,必定省力,亦必定很快得受用,怎奈人们信不及。信亦要善根福德智慧因缘,单是攀缘心的强大惯性,以及普遍的猎奇求神异之心就足以把人时时刻刻抓走。
※工作:《传家经典》的吟诵(诵读)音频全部到位,明日逐本检查数码样。
※雅趣:夕阳荷花,松间明月,故人相语以道。
【7-22素闻日课】
※儒:《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吕氏曰:三重,曰议礼、制度、考文。
《季梁谏追楚师》: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
《臧哀伯谏纳郜鼎》: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两篇皆谏,并且道理皆正大光明,口才皆洋洋洒洒,但一篇受而另一篇不被领导重视,可见建议要起到作用,绝非如此就可。
※道:武当太极、八段锦、易筋经两小时;《庄子》之《德充符》,并根据所读之子产与申屠嘉完成小文一则。辟谷第5天,坚果吃太多,明天调整饮食。
※释:静坐30分钟,《楞严咒》《普贤行愿品》;《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之百丈怀海与长庆大安:
大安问: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
百丈道:大似骑牛觅牛。
大安问:识得后如何?
百丈道:如人骑牛归家。
大安问:未审始终如何保任?
百丈道: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
※工作:敦促《传家经典》的吟诵(诵读)音频的到位;其他各种琐碎的细节不胜枚举。为“干”之繁体是“乾”还是“幹”还是不用……咨询了一上午,结果为:相干干支干城的干没有繁体字。感恩一字一音之际,随时可以问先生。
※雅趣:观云听雨,如画如响。
【7-21素闻日课】
※儒:《中庸》:居上不骄,为下不背,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道:练功半小时,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之《先秦》第三讲:中国文化至少有两大要点,可以贡献于世界人类之将来:一是平实深厚的“做人道理”;一是把做人道理推广尽致的“天下观”。辟谷第4天,水果吃得稍多,饮食之贪极易放纵。
※释:静坐30分钟,《楞严咒》《普贤行愿品》;《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之百丈与黄檗何其自在: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工作:审稿《养正遗规》100页。又见吕新吾《社学要略》,只是想哭,翻到前头《续小儿语》,眼泪不可抑制……有谁体恤古人这样一字字的深情呢:)电话张先生问句读,感恩。
※雅趣:听邓丽君与王菲唱李白的《清平调》,邓丽君情重,王菲的声音逍遥。故人自南来,伊开朗如旧,惜我如旧。
【7-20素闻日课】
※儒:《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朱子称此为儒家入德之方。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马一浮《孝经大义序说》:德性是内证,属知;行道是践履,属行。知为行之质,行是知之验……当其行时,全知是行,亦无行相得。故可以行摄知,以道摄德,以约摄博。又读《臧僖伯谏观鱼》与《郑庄公戒饬守臣》: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
※道:武当太极、八段锦。《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辟谷第三天,并非严格地只喝白水,也吃坚果,也喝红糖水,自在舒服,思路比平时更清晰,工作比平时更高效。
※释:静坐30分钟,《楞严咒》《普贤行愿品》;
※工作:审稿《养正遗规》100页。感恩能够细读此书如此多遍。
※雅趣:青草地,荷塘边,姐妹情。
【7-19素闻日课】
※儒:《中庸》: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细参此儒家做工夫的秘诀,兴味无穷。
※道:武当太极、八段锦、易筋经两小时,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之《名家》《先秦》2讲;马一浮《论老子流失》:心术发源处合下使当有择。辟谷第2天,大脑有点过度运作。
※释:静坐35分钟,《楞严咒》《普贤行愿品》;
※工作:审稿《养正遗规》140页。此书每次展开都无限感动,仿佛一时穿越,与古人同在。
※雅趣:雨后荷花真好,青山明湖亦是,看花时候的我亦是,你们也是……
【8-18日课】
儒:《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并阅《古文观止》之《周郑交质》《石碏谏宠州吁》《郑伯克段于鄢》《 张益州画像记》;
道:武当太极、八段锦、易筋经两小时,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之《墨子》《道家》;
释:静坐半小时,《楞严咒》《普贤行愿品》;
工作:审稿《大易识阶》70页。
※儒:《论语》: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道:练功一小时,继续带读《庄子》之《大宗师》:特犯人之形而犹喜之。若人之形者 ,万化而未始有极也,其为乐可胜计邪?故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循而皆存。善妖善老,善始善终,人犹效之,而况万物之所系而一化之所待乎!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
道之性质与特点跃然纸上,天地万物未生之前,道在天地万物之先,天地万物既生之后,道在天地万物之中。一时想到宇宙中各个星体与幸运的运动图片,太极之理应是随时可见。
※释:静坐30分钟,《净行品》。
※感慨:任何一份真心真情,何曾有本质的差异?
【7-31素闻日课】
※儒:《中庸》:上天之载,无声无臭。朱子注,不显笃恭之貌。
※道:练功半小时;继续带读《庄子》之《大宗师》: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 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 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故善吾生者, 乃所以善吾死也。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循。若夫藏天下于天 下而不得所循,是恒物之大情也。
庄子、郭象、成玄英都看到天道这种自然作用比如父之天以及君主还要独立不改;关于鱼相忘于江湖之句,郭象曰,与其不足而相爱,岂若有余而相忘。成玄英曰,鱼失水所以呴濡,人丧道所以亲爱之者也。只是现在的人更易见余而相忘于江湖,难以知不足而相濡以沫。
两忘而化其道之句,成玄英曰,岂若无善无恶,善恶两忘,不是不非,是非双遣。如此则冥然合道,心自定静安闲无欲无求。
最妙是藏舟于壑、藏山于泽,梦中被有力者盗走之譬,大道这种无力之力,可将沧海化为桑田星斗挪移……何不藏天下于天下呢?王孝鱼先生的解释是:惟有以道为宗为师,在其大无不包之中,寄托吾渺然之神,道在天下,使吾身亦同在天下,则天地不见其大,吾身不见其小,才能真正达到藏而不遁的目的。真正的无为不过是看沧海桑田斗转星移而无忧无惧无任何情绪。而世间总是种种有为,并且用各种借口维护自己的有为,如是小有意见不合大有战争纷乱……
※释:静坐20分钟。
※感慨:所有的事情不过是换汤不换药,都在重复和轮回。尘世难出在于情之难出。
【7-30素闻日课】
※儒:《中庸》: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朱子解释为君子戒慎恐惧,无时不然,不待言动而后敬信,则其为己之功益加密矣。
※道:练功半小时;继续带读《庄子》之《大宗师》:以刑为体,以礼为翼,以 知为时,以德为循。以刑为体者,绰乎其杀也;以礼为翼者,所以行于世也;以知为时者,不得已于事也;以德为循者,言其与有足者至 于丘也,而人真以为勤行者也。故其好之也一,其弗好之也一。其一也一,其不一也一。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天与人不相胜 也,是之谓真人。前边庄子皆在强调真人圣智的一面,这一段首先讲真人随顺世俗,群于人,与物俯仰的一面,态度明显不同于儒家。王孝鱼先生、郭象先生、 陈玄英法师、陈鼓应先生恰好各有特点,陈玄英竟看到凡圣不二的一面,且提到万物的空寂之性;王孝鱼先生则总是在大背景大时代下去看庄子。每读陈玄英的疏总有知己之感,但觉得此处的“一”之一处最易被人混淆,易于被人理解为混沌派,齐物的根本起点与最后终点应在万物自然之性与人为之行同归空寂的本质。
※释:静坐30分钟,读《楞严咒》,诵戒。这次的辟谷已经第12天,非常不严苛,一直喝红糖水,吃少量的蔬菜和坚果,昨日与今日,因为工作太忙太琐碎而一拖再拖到下午还进了食,严重忏悔。
【7-29素闻日课】
※儒:《中庸》: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读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之《先秦》第五讲:中国文化实有一套道德精神,如申生,如吴凤,如丁龙;恰好读《庄子》之《大宗师》,庄子觉得,狐不偕、务光、 伯夷、叔齐、箕子、胥余、纪他、申徒狄这些人,都是被人捆绑的人,都是去适应人家的人, 而不知道自适其性情。但在儒家看来,这些人都是道德典范,求仁得仁而无怨之人。
读《寺人披见文公》,这两个奇葩人物,本来可能一世为仇,但寺人披以他的忠诚使自己和晋文公达成了双赢,而阴饴甥在这一集中显得特别猥琐。
※道:练功一小时;继续带读《庄子》之《大宗师》:古之真人,其状义而不朋,若不足而不承;与乎其觚而不坚也,张乎其虚而不华也;邴邴乎其似喜也,崔崔乎其不得已也,滀乎进我色也,与乎止我德也,广乎其似世也,謷乎其未可制也,连乎其似好闭也,悗乎忘其言也。我想,佳轩就是若不足而不承,楼先生就是邴邴乎其似喜,我要做“广乎其似世也,謷乎其未可制也”……想到真人这样的风度,不禁眉飞色舞崇拜不已……当场被揶揄,但想起雪上无痕,明月当空,蓝天如洗,崇山峻岭高高耸立……便不禁清凉往返。
※释:静坐30分钟;
【7-28素闻日课】
※今日静坐半小时、练功一个半小时。
带读《庄子·<大宗师>》第一段,庄子眼中真人的生活态度引起大家深入的探讨与强烈的兴趣,不知悦生,亦不恶死,登高不憟,不逆寡,不雄成……当真非一般人所思所想所言所行所能抵达。刚好冯学成先生今天分享《大宗师》,以知养不知,甚深高明的功夫。中午,三人共读《古文观止》上五篇文章,人尽其兴地讨论了一番,宋襄公与虞国国君的迂腐不化,齐桓公的贵族气质,还有屈完的不卑不亢,阴饴甥的会谈技巧,企业管理与国之公器等皆是交流话题。
※感动:第五次读《大易识阶》书稿,被乾坤阴阳与咸卦感动,明白此乃入华藏世界之门,亦知出世之道不过是禅心无所动,观窗外郁郁葱葱,夕阳在山,松柏挺直,青草葳蕤,顿感天地万物古圣先贤无限生意尽入我身心之中……米师的点拨在定,以定为出,以感为入,从此真与天地精神相往来也。
【7-24素闻日课】
※儒: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祖述者,远宗其道。宪章者,近守其法。律天时者,法其自然之运。袭水土者,因其一定之理。皆兼内外该本末而言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
※道:武当太极半小时;《庄子》之《德充符》鲁哀公见孔丘,鲁哀公向孔子倾诉他对哀骀它的相思,这次的孔丘又成了道家的至人,且非常理解鲁哀公口中的哀骀它:“未言而 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这种非君臣,而是德友的关系真让人感慨,也寓意着道家对于君臣关系的理想。但是庄子借孔丘之口说出的:“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 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日夜相代乎前, 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使之和豫, 通而不失于兑。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如此才全之人,工夫之深,可以想见。
※释:静坐30分钟,《楞严咒》;
※工作:《传家经典》大本数码样逐一最后审核。总结颇多——
1、人们在一件事情牵引的情绪上耗费的能量远远大于事情本身需要的能量;
2、很多事情最后只能接受一路以来各种因缘组合而成的最后结果,过去与现在随时皆是未来的果;
3、陪美编一起,一个个字,一个个标点符号地认真核查,除了耐烦,没有别的态度体现诚意,安心地看着时间一分一秒从指尖流淌,只有陪伴,是最好的方式体现爱与深情;
※感动:李伟玉为了帮我校正《朱子读书法》的标点符号,特意写了个考据文章给我,工夫之深,工作之细,让人感动;前两天,刘国华为了帮我看完简体版的《孟子》,通宵未睡;此时英儿还在改稿子。感恩!这样的伙伴们!!
【7-23素闻日课】
※儒:《中庸》: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前句感到人格的强大影响力,后句则感到恋慕之深。
※道:武当太极、八段锦一小时;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之《先秦》第四讲:劝读《左传》;《庄子》之《德充符》无趾见孔丘,两相勘验,棋逢对手之际,庄子故意把两者的差距写得巨大无比,孔丘低到把全德理解成全形,无趾高滔到以儒家的仁义礼智为天刑;但无趾初见孔丘的无惧无畏甚为有趣,冯学成先生特意点出“轻用吾身”四字,王孝鱼先生则点到儒道当时学术争锋之激烈。
※释:静坐30分钟,《楞严咒》;《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之长庆大安:汝诸人各自有无价大宝。从眼门放光。照见山河大地。耳门放光。领辨一切善恶音响。如是六门。昼夜常放光明。亦名放光三昧。汝自不识取。影在四大身中。内外扶持。不教倾侧。如人负重担。从独木桥上过。亦不教失脚。明尧老师点评此处十分到位:自性就在日用处,不即六根,亦不离六根,不可于六根外更觅自性。若能依此用力,必定省力,亦必定很快得受用,怎奈人们信不及。信亦要善根福德智慧因缘,单是攀缘心的强大惯性,以及普遍的猎奇求神异之心就足以把人时时刻刻抓走。
※工作:《传家经典》的吟诵(诵读)音频全部到位,明日逐本检查数码样。
※雅趣:夕阳荷花,松间明月,故人相语以道。
【7-22素闻日课】
※儒:《中庸》: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吕氏曰:三重,曰议礼、制度、考文。
《季梁谏追楚师》:嘉栗旨酒,谓其上下皆有嘉德而无违心也。所谓馨香,无谗慝也。故务其三时,修其五教,亲其九族,以致其禋祀。于是乎民和而神降之福,故动则有成。
《臧哀伯谏纳郜鼎》:夫德,俭而有度,登降有数。文物以纪之,声明以发之,以临照百官……两篇皆谏,并且道理皆正大光明,口才皆洋洋洒洒,但一篇受而另一篇不被领导重视,可见建议要起到作用,绝非如此就可。
※道:武当太极、八段锦、易筋经两小时;《庄子》之《德充符》,并根据所读之子产与申屠嘉完成小文一则。辟谷第5天,坚果吃太多,明天调整饮食。
※释:静坐30分钟,《楞严咒》《普贤行愿品》;《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之百丈怀海与长庆大安:
大安问:学人欲求识佛,何者即是?
百丈道:大似骑牛觅牛。
大安问:识得后如何?
百丈道:如人骑牛归家。
大安问:未审始终如何保任?
百丈道:如牧牛人,执杖视之,不令犯人苗稼。
※工作:敦促《传家经典》的吟诵(诵读)音频的到位;其他各种琐碎的细节不胜枚举。为“干”之繁体是“乾”还是“幹”还是不用……咨询了一上午,结果为:相干干支干城的干没有繁体字。感恩一字一音之际,随时可以问先生。
※雅趣:观云听雨,如画如响。
【7-21素闻日课】
※儒:《中庸》:居上不骄,为下不背,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虽有其位,苟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苟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道:练功半小时,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之《先秦》第三讲:中国文化至少有两大要点,可以贡献于世界人类之将来:一是平实深厚的“做人道理”;一是把做人道理推广尽致的“天下观”。辟谷第4天,水果吃得稍多,饮食之贪极易放纵。
※释:静坐30分钟,《楞严咒》《普贤行愿品》;《禅宗大德悟道因缘》之百丈与黄檗何其自在: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
※工作:审稿《养正遗规》100页。又见吕新吾《社学要略》,只是想哭,翻到前头《续小儿语》,眼泪不可抑制……有谁体恤古人这样一字字的深情呢:)电话张先生问句读,感恩。
※雅趣:听邓丽君与王菲唱李白的《清平调》,邓丽君情重,王菲的声音逍遥。故人自南来,伊开朗如旧,惜我如旧。
【7-20素闻日课】
※儒:《中庸》: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朱子称此为儒家入德之方。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极乎道体之大也。道问学,所以致知而尽乎道体之细也。马一浮《孝经大义序说》:德性是内证,属知;行道是践履,属行。知为行之质,行是知之验……当其行时,全知是行,亦无行相得。故可以行摄知,以道摄德,以约摄博。又读《臧僖伯谏观鱼》与《郑庄公戒饬守臣》:服而舍之,度德而处之,量力而行之,相时而动,无累后人。
※道:武当太极、八段锦。《庄子-德充符》:自其异者视之,肝胆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辟谷第三天,并非严格地只喝白水,也吃坚果,也喝红糖水,自在舒服,思路比平时更清晰,工作比平时更高效。
※释:静坐30分钟,《楞严咒》《普贤行愿品》;
※工作:审稿《养正遗规》100页。感恩能够细读此书如此多遍。
※雅趣:青草地,荷塘边,姐妹情。
【7-19素闻日课】
※儒:《中庸》: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徵……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细参此儒家做工夫的秘诀,兴味无穷。
※道:武当太极、八段锦、易筋经两小时,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之《名家》《先秦》2讲;马一浮《论老子流失》:心术发源处合下使当有择。辟谷第2天,大脑有点过度运作。
※释:静坐35分钟,《楞严咒》《普贤行愿品》;
※工作:审稿《养正遗规》140页。此书每次展开都无限感动,仿佛一时穿越,与古人同在。
※雅趣:雨后荷花真好,青山明湖亦是,看花时候的我亦是,你们也是……
【8-18日课】
儒:《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并阅《古文观止》之《周郑交质》《石碏谏宠州吁》《郑伯克段于鄢》《 张益州画像记》;
道:武当太极、八段锦、易筋经两小时,钱穆《中国学术思想十八讲》之《墨子》《道家》;
释:静坐半小时,《楞严咒》《普贤行愿品》;
工作:审稿《大易识阶》70页。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