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内兄弟访谈
达内兄弟访谈
选自《电影笔记》
在坎城影展,《罗娜的沉默》荣获最佳剧本奖。你们是否感觉说,你们拍了一部片,在剧本上你们比以往下了更多更多的功夫?
吕克•达内:有的时候会。我们写的剧本包含某些高招,的确有可能会吓到别人。像,我就想到当克劳迪死掉的时候,我们采用了跳跃法 (l'ellipse)。(译注:也称省略法,省略掉某一段剧情不拍,直接跳到另外某一场景。)
让-皮埃尔•达内:跟我们以前的片比起来,这是一部更加复杂的片,有更多的情节,或如果你们愿意这样看的话,它有更多的小说的东西。有很多故事会彼此交错。当然,会有一个女主角,罗娜 。但围绕着她的其它的角色,也都没边缘到变成是配角。
吕克:其实是慢慢地,我们才把这些男人一一地带进来。一个接着一个:克劳迪,梭寇,法比欧,司必鲁。这部片叙述说罗娜到最后是怎么样一一地跟这四位男人分离开来,因为到最后她要确定在她肚子中的宝宝,会是哪一位留下来的。
实际上,到底是怎么样发展剧本?
让-皮埃尔:我们很概括地画出一个平面图来处理这件事,在那上面,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剧本的结构,而且,它也包括了介于五十个到六十个不同的场景。通常,我们是一个场景一个场景逐渐发展。但这一次,它的发展必须使我们要一直掌握住整体。
吕克:一方面,是有必要必须针对剧情注射进一些信息。给这些信息,而且是在给信息的当中又挡住了其它东西,这些东西会让观众处在等待的状态。另外一方面是当叙事的发展如果太难让人理解的话,就会阻止人再继续跟随罗娜原来的路径,而且可说是她的道德路径。写这剧本的困难度在于该如何让这两极能互相保持在平衡的状态。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必须时常掌握到整体、要看到整体。这挺花时间的。
在之前,你们特别是很有表现力地拍摄姿势。但这一次你们做相反的事:你们再度让“字”说话,有很多对话。
让-皮埃尔:很多事是随机渐渐地发展着。在剧本的第一版,我们可看到很多罗娜正在工作的场景。无疑,这是《美丽萝赛塔》(Rosetta) 的幽灵。以前我们是希望藉由罗赛塔的姿势来讲故事。这一次,真的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才敢大声地讲出来说:其实这没必要。
吕克:对,当时我们在做的电影,已经不再是这一类的电影了,我们感兴趣的也不再是这种电影了。
所以最终,这意谓说是愈来愈形上学的方向?
吕克:所以除了是用工作跟姿势来让他们的身体得以存在,以后,势必是要用不太一样的方式来呈现。
法比欧这一角,应该算是第一步吧。他的出租车比较像是修辞装置,比较不像是一辆汽车。
吕克:是的,出租车能够做很多事。
假结婚这个点子是怎么来的?
让-皮埃尔和吕克:二零零三年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一位在街上辅导学生的社工。她向我们叙述了她人生的一小段历程。她哥哥(或弟弟)是位吸毒者,然后,阿尔巴尼亚的黑道份子跟他(她哥哥或她弟弟)接触,希望能配合一个假结婚。实际上,他能够赚到一万欧元(译注:依当时的汇率,约合新台币四十二万元左右),条件是要和一位外国籍妓女结婚。她姐姐(或妹妹)在这之前就已经听说过有吸毒者因为,似乎是弄过假结婚之后,然后吸毒过量死掉的故事。所以,她就事先警告她哥哥(或弟弟)这事情有危险。我们一直保留住这故事,没跟别人说。直到拍完《孩子》(L'Enfant),我们才又再想起这个故事。
为什么是把叙事重心放在女性的移民身上,而非是男性的吸毒者?
吕克:我们想拍一部以女人为中心的影片。
让-皮埃尔:有位男性友人建议我们不要这样做。根据他的看法,要拍一部以女人为重心的影片,实际上必须亲身就要有女人的经验。但是,因为我们俩都是异性恋,所以这可能会构成很多问题。他也许是对的。我们永远永远都达不到(女人的经验)呀!
要怎么样搜集到跟假结婚有关的知识?
吕克:我们认识一位男警官,他是很好、很正直的人。
让-皮埃尔:我就是喜欢他这样。如果他是这样说:“我认识某家伙,他经营一家咖啡店。”他就绝对不会再加一句:“他是很赞的人。”
吕克:我们也知道警方其实先天上就是站在移民者的反方。好吧,他是警察,做警察的事。他负责非法移民的部分,所以我们向他请教一些事。
让-皮埃尔:我们希望剧本能符合我们的国家(译注:比利时)的实况,法律方面的。真正构成是恶梦的东西,就是这套法律一直不断在改变。
吕克:才不过是几年前而已,我们能够很快地拿到国籍(译注:比利时国籍);那几乎是自动化的。今天呢,一位并非是欧盟的公民,必须得先在比利时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申请(跟比利时人)结婚。一旦提出申请要结婚,调查也就开始动作了。警察要不定时突击地拜访当事人:冰箱里面的东西足够给两个人吃吗?而且,最好是不要拥有可以折成床铺的沙发椅或沙发,因为,真正的夫妻应该是共同睡在同一张床上。彼此之间,最好也要能够以同一种语言彼此交谈。
艾塔•多布罗西 (Arta Dobroshi) 以前根本一句法文都讲不出来(译注:她是科索沃演员,阿尔巴尼亚裔)。是什么事情说服你们说要把罗娜的角色交给她饰演?
吕克:首先,我们是从录像画面看到她的(译注:应该是她演过的影片,有阿尔巴尼亚片、捷克片等等)。我们立刻就同意说要跟她会面谈谈。可能是因为我们喜欢她给人的温柔的感觉。
她为角色带来一些很母性的东西。从她一跟克劳迪出现,就给人这种感觉。
让-皮埃尔:也许是啦,我们当然可因此说她真正的工作其实是在“照顾”克劳迪。
吕克:因为我们想让克劳迪黏着她的关系,就像是一个小孩黏着他妈妈的关系。是不是?
让-皮埃尔:是的。每个人都可以想想说,一旦缺乏毒品的话,应该是什么样的表现。关于这件事,我们也做了我们自己的研究。当然是一定有一些不变的常数。肉体上的疼痛一定有,尤其是关节的部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每个人也都会有他们自己的反应。有的很暴力,有的把自己封闭起来。我们的想法是对克劳迪来说,罗娜是他要依靠的对象。所以,在罗娜的房间的门后面,我们才会有很长时间的克劳迪的画外音,这样意义才会出来。他在叫她,她没有在睡觉,但是她不想听到他的声音。然后,蹦,她当然还是有听到他。
吕克:这会让人想到《孩子》的一个场景,当布吕诺跟梭妮雅说他爱她,如果她不给他开门的话,至少她还塞了一张二十欧元的钞票在门底下。在这边,我们换到另外一边。我们可以一直听到杰黑米․何尼耶的声音,却一直看不到他。
摄影机一直处在比较坏的这一边。在那边是卖孩子的男人,在这边却是黑寡妇。
吕克:恶总是更加地有趣。站在恶的这一边的人,是能够改变的。
孩子就像是一种计谋,靠着这计谋,死亡就不会是决定性的。
吕克:我们比较喜欢在一个很道德的故事中,“好”跟“坏”的问题,能够持续地被“真”跟“伪”的问题所盖住。当骗子的第一步就是要制造假的东西:假的婚姻用来骗过警方、官方,而且特别也是要骗过克劳迪。然后,再根据根本没犯下的错误据此办离婚。然后再因为吸毒过量而死亡。采用跳跃法则是要让我们没办法确定到底克劳迪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才会是孩子。我们很希望黑道的人能够把某些假的东西当成是真。然后,我们发现,透过罗娜的肚子所掰出来的孩子,反而是真的在某处存在着。那孩子是假的,但罗娜一厢情愿地认为那孩子应该是真的。
你们从未要让孩子存在吗?
吕克:对,我们始终知道孩子并不存在。我们自然会这样说:她要教养被她杀掉的男人的孩子,用以赎罪。我们会这样想,因此也就有一点猥亵。我们比较偏好要更残酷地对待我们的主角,但很多观众告诉我们:“啊,有这个小孩,真是棒呀!”很怪的反应,是不是?有男人,也有女人,跟我们讲这些话。
满满都是钞票的信封,既是连续性的元素,也是断裂的元素:这让我们想起在你们的电影里,某些物品的重要性。但是钱却是比某某简单的东西更加重要,钱同时是具体的跟抽象的。
吕克:钱可以买东西,也可以买人。但,也可以再把这些东西跟人买回来。钱让孩子存在。当罗娜试图要把克劳迪的钱存到他们的儿子的账户里面时,我们真相信是有那个孩子的。所以那个信封有点包含所有东西以及它的相反面。那是情感,是道德,是信心,是爱情,是债务。所有能跟人类相关联的东西。在某一刻,钱变成是耻辱。钱让罗娜想起克劳迪,所以罗娜想把钱解决掉。她想把钱留给家庭,但他们却不要。所以她把钱藏起来。
在干洗店前面,有一场罗娜跟克劳迪的戏,非常棒。
吕克:在前一天,金钱的事情导致一场打架,在这边它变成是一段浪漫喜剧的场景的马达。她把信封放到他的口袋里面。他保存了一段时间,然后再把钱还给她。在此时,他对她是有信心的。她很高兴能够如此。他探望她,问她她几点会回来。就有那么一次,她回答他了。他向她建议由他作菜,她接受。每次当我看到他说:“那,还我一些钱好买菜,好不好?”我都忍不住会笑。
为什么不在瑟寒拍,要到列日拍?
吕克:在有点人的城市拍摄,在当时是满重要的。我们希望罗娜她本人周围是有一些人,她又能保守住她自己的秘密。在黑泽明的《天国与地狱》,男生绑架了老板的儿子,但每天晚上这男生都会跟老板在一起,他们一起看玻璃橱窗。只有在大城市,才会让这种事发生。
你们曾经考虑要用 HD(高画质数字元影像)来拍摄吗?
吕克:我们用了好几款摄影机先作试验,例如超十六、三十五厘米,当然也用过数字摄影机,从最轻的到最重的都尝试过。场记小姐暂时当我们的模特儿。我们在室内拍了几个镜头,在公寓里面,靠近窗户,只用很少很少的人工光线来调和色差。但,主要是夜晚的场景对我们来说比较重要。
让-皮埃尔:像《三峡好人》那样的摄影,对我们来说就已经很适当了。贾樟柯用的只是一款很平常的 HD 数字摄影机,但是他配备了一个非常大、而且非常重的镜头,我们刚开始使用数字摄影的时候用过这种镜头,因为它可以作出三十五厘米的感觉。他用那摄影机搭配一个脚架就拍了。而我们,坚持一直都要上肩拍,就真的没办法那样子拍。
吕克:夜晚的时候,使用数字摄影机反而显得太亮。有太多的细节了。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是静止的,有被制造的感觉。感觉上好像是底片跟光线没有交会在一起。
让-皮埃尔:也许我们的下一部片,我们会说哈哈就是这样才叫作棒呀。
吕克:是技术团队建议我们采用三十五厘米来拍。我们觉得这作法应会很棒。
那你们是否碰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让-皮埃尔:三十五厘米有点比十六厘米更饱满,但也不该太强调这点。我们又不是从黑白片转过来。
吕克:跟超十六比起来,我们碰到更多对焦的问题要我们下决定。因为三十五厘米的景深比较短,所以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跟次数要对好焦。(译注:这技术问题几乎是摄影的基本常识了:景深短则更不容易对焦。)
如果不是这问题的话,那三十五厘米有为你们带来什么新的东西?
让-皮埃尔:摄影机是有点更重,如果拿它上肩拍的话,要反应的时间比以往我们(的习惯)只用超十六拍,更加明显不同。有点给出一点惯性,就像一个火车头。哈哈,其实还算挺有趣的。
吕克:我们的习惯是摄影机要一直跟随角色的运动。但在这儿,我们想用一种比较外在的眼光来观察角色,一种好像是在旁边见证的人试着想要了解某件事情的眼光。在写剧本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感觉到我们跟罗娜保持了一点距离;这个距离,在以前,我们跟我们的角色们是从未有过这种距离的。三十五厘米为这种感觉贡献出一些东西。
罗娜是个谜样的角色。在某一片刻,她改变她跟克劳迪的关系。
吕克:哈哈,是呀,是打架那个场景。
当她把钥匙从窗户丢出去、脱掉衣服,她仍然处在完全的功利主义中。但在这之后,她抱紧克劳迪,我们感觉到她很真诚地有感动到。
让-皮埃尔:我们跟她说:等等,等等。但我们没有跟她说到底要等多久的时间。她必须要等到她感觉到已经可以拥抱他的那一刻,不能让一切看起来很假。那是单一一个镜头,摄影机微微地向前移动一点,然后又再后退一点,然后这个镜头维持了四分半钟。是她(艾塔•多布罗西)找到恰当的节奏。
吕克:在当下,我们突然感觉到有一个角色出现了,被创造出来了。剪接的时候我们重看那画面,那个画面依旧还保留有那个力量。
为什么你们非常强调那件买卖的重要性?
吕克:我们想知道罪恶感是否会带往一个新的人性。在《孩子》,我们是用布吕诺的眼泪,在这儿我们则是用罗娜的疯狂,来呈现说人类是如何在某一片刻解除心防,人类怎样感觉到他需要跟别人建立联系并非是要利用别人、而是就是很人性的联系。跟布吕诺比起来,我们对罗娜是更加残酷一些。到最后,罗娜离开我们。她离开那块土地。这就是为什么她会忘记她的包包、她的文件跟她的钱,因为她不再想那些东西了。我们可以说,是她的罪恶感带领她变成疯狂。同时,她再发觉她能够在这世上信任别人。这是我们最深沉的希望:人类在铸下无法修补的事情之前,但也会在之后,会试图再找回自己。也是要再找回别人。在我们拍过的影片里面,我们是比真实中的我们要更加乐观。
让-皮埃尔:我们无法同意说我们已经超确定地搞砸了(或曰完蛋了、没救了)。
选自《电影笔记》
在坎城影展,《罗娜的沉默》荣获最佳剧本奖。你们是否感觉说,你们拍了一部片,在剧本上你们比以往下了更多更多的功夫?
吕克•达内:有的时候会。我们写的剧本包含某些高招,的确有可能会吓到别人。像,我就想到当克劳迪死掉的时候,我们采用了跳跃法 (l'ellipse)。(译注:也称省略法,省略掉某一段剧情不拍,直接跳到另外某一场景。)
让-皮埃尔•达内:跟我们以前的片比起来,这是一部更加复杂的片,有更多的情节,或如果你们愿意这样看的话,它有更多的小说的东西。有很多故事会彼此交错。当然,会有一个女主角,罗娜 。但围绕着她的其它的角色,也都没边缘到变成是配角。
吕克:其实是慢慢地,我们才把这些男人一一地带进来。一个接着一个:克劳迪,梭寇,法比欧,司必鲁。这部片叙述说罗娜到最后是怎么样一一地跟这四位男人分离开来,因为到最后她要确定在她肚子中的宝宝,会是哪一位留下来的。
实际上,到底是怎么样发展剧本?
让-皮埃尔:我们很概括地画出一个平面图来处理这件事,在那上面,我们已经可以看出剧本的结构,而且,它也包括了介于五十个到六十个不同的场景。通常,我们是一个场景一个场景逐渐发展。但这一次,它的发展必须使我们要一直掌握住整体。
吕克:一方面,是有必要必须针对剧情注射进一些信息。给这些信息,而且是在给信息的当中又挡住了其它东西,这些东西会让观众处在等待的状态。另外一方面是当叙事的发展如果太难让人理解的话,就会阻止人再继续跟随罗娜原来的路径,而且可说是她的道德路径。写这剧本的困难度在于该如何让这两极能互相保持在平衡的状态。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必须时常掌握到整体、要看到整体。这挺花时间的。
在之前,你们特别是很有表现力地拍摄姿势。但这一次你们做相反的事:你们再度让“字”说话,有很多对话。
让-皮埃尔:很多事是随机渐渐地发展着。在剧本的第一版,我们可看到很多罗娜正在工作的场景。无疑,这是《美丽萝赛塔》(Rosetta) 的幽灵。以前我们是希望藉由罗赛塔的姿势来讲故事。这一次,真的是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我们才敢大声地讲出来说:其实这没必要。
吕克:对,当时我们在做的电影,已经不再是这一类的电影了,我们感兴趣的也不再是这种电影了。
所以最终,这意谓说是愈来愈形上学的方向?
吕克:所以除了是用工作跟姿势来让他们的身体得以存在,以后,势必是要用不太一样的方式来呈现。
法比欧这一角,应该算是第一步吧。他的出租车比较像是修辞装置,比较不像是一辆汽车。
吕克:是的,出租车能够做很多事。
假结婚这个点子是怎么来的?
让-皮埃尔和吕克:二零零三年的时候,我们认识了一位在街上辅导学生的社工。她向我们叙述了她人生的一小段历程。她哥哥(或弟弟)是位吸毒者,然后,阿尔巴尼亚的黑道份子跟他(她哥哥或她弟弟)接触,希望能配合一个假结婚。实际上,他能够赚到一万欧元(译注:依当时的汇率,约合新台币四十二万元左右),条件是要和一位外国籍妓女结婚。她姐姐(或妹妹)在这之前就已经听说过有吸毒者因为,似乎是弄过假结婚之后,然后吸毒过量死掉的故事。所以,她就事先警告她哥哥(或弟弟)这事情有危险。我们一直保留住这故事,没跟别人说。直到拍完《孩子》(L'Enfant),我们才又再想起这个故事。
为什么是把叙事重心放在女性的移民身上,而非是男性的吸毒者?
吕克:我们想拍一部以女人为中心的影片。
让-皮埃尔:有位男性友人建议我们不要这样做。根据他的看法,要拍一部以女人为重心的影片,实际上必须亲身就要有女人的经验。但是,因为我们俩都是异性恋,所以这可能会构成很多问题。他也许是对的。我们永远永远都达不到(女人的经验)呀!
要怎么样搜集到跟假结婚有关的知识?
吕克:我们认识一位男警官,他是很好、很正直的人。
让-皮埃尔:我就是喜欢他这样。如果他是这样说:“我认识某家伙,他经营一家咖啡店。”他就绝对不会再加一句:“他是很赞的人。”
吕克:我们也知道警方其实先天上就是站在移民者的反方。好吧,他是警察,做警察的事。他负责非法移民的部分,所以我们向他请教一些事。
让-皮埃尔:我们希望剧本能符合我们的国家(译注:比利时)的实况,法律方面的。真正构成是恶梦的东西,就是这套法律一直不断在改变。
吕克:才不过是几年前而已,我们能够很快地拿到国籍(译注:比利时国籍);那几乎是自动化的。今天呢,一位并非是欧盟的公民,必须得先在比利时生活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申请(跟比利时人)结婚。一旦提出申请要结婚,调查也就开始动作了。警察要不定时突击地拜访当事人:冰箱里面的东西足够给两个人吃吗?而且,最好是不要拥有可以折成床铺的沙发椅或沙发,因为,真正的夫妻应该是共同睡在同一张床上。彼此之间,最好也要能够以同一种语言彼此交谈。
艾塔•多布罗西 (Arta Dobroshi) 以前根本一句法文都讲不出来(译注:她是科索沃演员,阿尔巴尼亚裔)。是什么事情说服你们说要把罗娜的角色交给她饰演?
吕克:首先,我们是从录像画面看到她的(译注:应该是她演过的影片,有阿尔巴尼亚片、捷克片等等)。我们立刻就同意说要跟她会面谈谈。可能是因为我们喜欢她给人的温柔的感觉。
她为角色带来一些很母性的东西。从她一跟克劳迪出现,就给人这种感觉。
让-皮埃尔:也许是啦,我们当然可因此说她真正的工作其实是在“照顾”克劳迪。
吕克:因为我们想让克劳迪黏着她的关系,就像是一个小孩黏着他妈妈的关系。是不是?
让-皮埃尔:是的。每个人都可以想想说,一旦缺乏毒品的话,应该是什么样的表现。关于这件事,我们也做了我们自己的研究。当然是一定有一些不变的常数。肉体上的疼痛一定有,尤其是关节的部分。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每个人也都会有他们自己的反应。有的很暴力,有的把自己封闭起来。我们的想法是对克劳迪来说,罗娜是他要依靠的对象。所以,在罗娜的房间的门后面,我们才会有很长时间的克劳迪的画外音,这样意义才会出来。他在叫她,她没有在睡觉,但是她不想听到他的声音。然后,蹦,她当然还是有听到他。
吕克:这会让人想到《孩子》的一个场景,当布吕诺跟梭妮雅说他爱她,如果她不给他开门的话,至少她还塞了一张二十欧元的钞票在门底下。在这边,我们换到另外一边。我们可以一直听到杰黑米․何尼耶的声音,却一直看不到他。
摄影机一直处在比较坏的这一边。在那边是卖孩子的男人,在这边却是黑寡妇。
吕克:恶总是更加地有趣。站在恶的这一边的人,是能够改变的。
孩子就像是一种计谋,靠着这计谋,死亡就不会是决定性的。
吕克:我们比较喜欢在一个很道德的故事中,“好”跟“坏”的问题,能够持续地被“真”跟“伪”的问题所盖住。当骗子的第一步就是要制造假的东西:假的婚姻用来骗过警方、官方,而且特别也是要骗过克劳迪。然后,再根据根本没犯下的错误据此办离婚。然后再因为吸毒过量而死亡。采用跳跃法则是要让我们没办法确定到底克劳迪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才会是孩子。我们很希望黑道的人能够把某些假的东西当成是真。然后,我们发现,透过罗娜的肚子所掰出来的孩子,反而是真的在某处存在着。那孩子是假的,但罗娜一厢情愿地认为那孩子应该是真的。
你们从未要让孩子存在吗?
吕克:对,我们始终知道孩子并不存在。我们自然会这样说:她要教养被她杀掉的男人的孩子,用以赎罪。我们会这样想,因此也就有一点猥亵。我们比较偏好要更残酷地对待我们的主角,但很多观众告诉我们:“啊,有这个小孩,真是棒呀!”很怪的反应,是不是?有男人,也有女人,跟我们讲这些话。
满满都是钞票的信封,既是连续性的元素,也是断裂的元素:这让我们想起在你们的电影里,某些物品的重要性。但是钱却是比某某简单的东西更加重要,钱同时是具体的跟抽象的。
吕克:钱可以买东西,也可以买人。但,也可以再把这些东西跟人买回来。钱让孩子存在。当罗娜试图要把克劳迪的钱存到他们的儿子的账户里面时,我们真相信是有那个孩子的。所以那个信封有点包含所有东西以及它的相反面。那是情感,是道德,是信心,是爱情,是债务。所有能跟人类相关联的东西。在某一刻,钱变成是耻辱。钱让罗娜想起克劳迪,所以罗娜想把钱解决掉。她想把钱留给家庭,但他们却不要。所以她把钱藏起来。
在干洗店前面,有一场罗娜跟克劳迪的戏,非常棒。
吕克:在前一天,金钱的事情导致一场打架,在这边它变成是一段浪漫喜剧的场景的马达。她把信封放到他的口袋里面。他保存了一段时间,然后再把钱还给她。在此时,他对她是有信心的。她很高兴能够如此。他探望她,问她她几点会回来。就有那么一次,她回答他了。他向她建议由他作菜,她接受。每次当我看到他说:“那,还我一些钱好买菜,好不好?”我都忍不住会笑。
为什么不在瑟寒拍,要到列日拍?
吕克:在有点人的城市拍摄,在当时是满重要的。我们希望罗娜她本人周围是有一些人,她又能保守住她自己的秘密。在黑泽明的《天国与地狱》,男生绑架了老板的儿子,但每天晚上这男生都会跟老板在一起,他们一起看玻璃橱窗。只有在大城市,才会让这种事发生。
你们曾经考虑要用 HD(高画质数字元影像)来拍摄吗?
吕克:我们用了好几款摄影机先作试验,例如超十六、三十五厘米,当然也用过数字摄影机,从最轻的到最重的都尝试过。场记小姐暂时当我们的模特儿。我们在室内拍了几个镜头,在公寓里面,靠近窗户,只用很少很少的人工光线来调和色差。但,主要是夜晚的场景对我们来说比较重要。
让-皮埃尔:像《三峡好人》那样的摄影,对我们来说就已经很适当了。贾樟柯用的只是一款很平常的 HD 数字摄影机,但是他配备了一个非常大、而且非常重的镜头,我们刚开始使用数字摄影的时候用过这种镜头,因为它可以作出三十五厘米的感觉。他用那摄影机搭配一个脚架就拍了。而我们,坚持一直都要上肩拍,就真的没办法那样子拍。
吕克:夜晚的时候,使用数字摄影机反而显得太亮。有太多的细节了。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是静止的,有被制造的感觉。感觉上好像是底片跟光线没有交会在一起。
让-皮埃尔:也许我们的下一部片,我们会说哈哈就是这样才叫作棒呀。
吕克:是技术团队建议我们采用三十五厘米来拍。我们觉得这作法应会很棒。
那你们是否碰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
让-皮埃尔:三十五厘米有点比十六厘米更饱满,但也不该太强调这点。我们又不是从黑白片转过来。
吕克:跟超十六比起来,我们碰到更多对焦的问题要我们下决定。因为三十五厘米的景深比较短,所以我们花了更多的时间跟次数要对好焦。(译注:这技术问题几乎是摄影的基本常识了:景深短则更不容易对焦。)
如果不是这问题的话,那三十五厘米有为你们带来什么新的东西?
让-皮埃尔:摄影机是有点更重,如果拿它上肩拍的话,要反应的时间比以往我们(的习惯)只用超十六拍,更加明显不同。有点给出一点惯性,就像一个火车头。哈哈,其实还算挺有趣的。
吕克:我们的习惯是摄影机要一直跟随角色的运动。但在这儿,我们想用一种比较外在的眼光来观察角色,一种好像是在旁边见证的人试着想要了解某件事情的眼光。在写剧本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感觉到我们跟罗娜保持了一点距离;这个距离,在以前,我们跟我们的角色们是从未有过这种距离的。三十五厘米为这种感觉贡献出一些东西。
罗娜是个谜样的角色。在某一片刻,她改变她跟克劳迪的关系。
吕克:哈哈,是呀,是打架那个场景。
当她把钥匙从窗户丢出去、脱掉衣服,她仍然处在完全的功利主义中。但在这之后,她抱紧克劳迪,我们感觉到她很真诚地有感动到。
让-皮埃尔:我们跟她说:等等,等等。但我们没有跟她说到底要等多久的时间。她必须要等到她感觉到已经可以拥抱他的那一刻,不能让一切看起来很假。那是单一一个镜头,摄影机微微地向前移动一点,然后又再后退一点,然后这个镜头维持了四分半钟。是她(艾塔•多布罗西)找到恰当的节奏。
吕克:在当下,我们突然感觉到有一个角色出现了,被创造出来了。剪接的时候我们重看那画面,那个画面依旧还保留有那个力量。
为什么你们非常强调那件买卖的重要性?
吕克:我们想知道罪恶感是否会带往一个新的人性。在《孩子》,我们是用布吕诺的眼泪,在这儿我们则是用罗娜的疯狂,来呈现说人类是如何在某一片刻解除心防,人类怎样感觉到他需要跟别人建立联系并非是要利用别人、而是就是很人性的联系。跟布吕诺比起来,我们对罗娜是更加残酷一些。到最后,罗娜离开我们。她离开那块土地。这就是为什么她会忘记她的包包、她的文件跟她的钱,因为她不再想那些东西了。我们可以说,是她的罪恶感带领她变成疯狂。同时,她再发觉她能够在这世上信任别人。这是我们最深沉的希望:人类在铸下无法修补的事情之前,但也会在之后,会试图再找回自己。也是要再找回别人。在我们拍过的影片里面,我们是比真实中的我们要更加乐观。
让-皮埃尔:我们无法同意说我们已经超确定地搞砸了(或曰完蛋了、没救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