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美观点|创造力对幼儿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1.幼儿的创造是一种“心向”。
通常,我们把创造当做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大人们干什么事都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们看重的是活动的结果也就是“产品”。但这样的标准不能简单地搬到幼儿身上。试想一下,生活中哪一样东西对幼儿来说不是“新”的?当我们对语言的掌握达到了把它当成工具时,幼儿却会为刚学到的一个新词激动;当我们在炎热的夏天采用种种方法灭蚊时,幼儿却可能会为了弄清蚊子有几条腿而四处寻找它们……当幼儿学到一个新词或兴奋地告诉你蚊子有几条腿的时候,您会把这些当做是真正的创造吗?
对幼儿来说,创造不等于发明,不等于制造出“新产品”,而只意味着一种对任何事物都抱有的“敏感”,一种了解和接触新事物的“心向”。让幼儿保持这种敏感和心向,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2.幼儿的创造是没有惰性的。
这里指出的惰性并非有关劳动的问题。而是指心理上没有惰性,即善于突破各种各样的框框和模式。幼儿的认识从零开始,他们有一个从无序的反应到形成自己认知习惯的过程。如果这些习惯与成人没有差异,长大后恐怕也就没有多少创造性可言了。可见,没有惰性,就是形成个人独特的认知习惯。因为创造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天赋,而恰好是人早期所具有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特征。因此,幼儿创造力培养也就意味着帮助幼儿形成一些个人化的习惯。
3.幼儿的创造就是善于组织自己的“材料”。
不同的幼儿会吸收不同的经验,他们的感官和脑的优势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有些幼儿善于听辨,有些善于观察,还有的善于对自身的运动觉进行控制。这些自然会形成他们自己的独特经验。因此,创造力的培养也就是引导幼儿善于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组织这些材料。
但在很多情况下,成人是不太容忍幼儿的个人经验的。比如,当幼儿用画笔勾勒出美妙图画时,你可能会惊叹他的创造天赋。但当幼儿用棍棒和沙石演出了一场令人生厌的游戏时,你还会看到其中的创造性吗?当孩子们凑到一起谈论自己在时光隧道中追杀宇宙恶魔时,你有没有想到,爱因斯坦这样一个本世纪最伟大的创造者的最为动人的“思想”,也只是“看见自己与一束光线同行”。
因此,每个幼儿的个人经验都是丰富而独特的,只要这种经验的组织具有新意,那就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真正的创造。
———————————————————————————————————————————
通常,我们把创造当做是一种特殊的“活动”,大人们干什么事都有很强的目的性,他们看重的是活动的结果也就是“产品”。但这样的标准不能简单地搬到幼儿身上。试想一下,生活中哪一样东西对幼儿来说不是“新”的?当我们对语言的掌握达到了把它当成工具时,幼儿却会为刚学到的一个新词激动;当我们在炎热的夏天采用种种方法灭蚊时,幼儿却可能会为了弄清蚊子有几条腿而四处寻找它们……当幼儿学到一个新词或兴奋地告诉你蚊子有几条腿的时候,您会把这些当做是真正的创造吗?
![]() |
![]() |
对幼儿来说,创造不等于发明,不等于制造出“新产品”,而只意味着一种对任何事物都抱有的“敏感”,一种了解和接触新事物的“心向”。让幼儿保持这种敏感和心向,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最重要的一部分。
![]() |
2.幼儿的创造是没有惰性的。
这里指出的惰性并非有关劳动的问题。而是指心理上没有惰性,即善于突破各种各样的框框和模式。幼儿的认识从零开始,他们有一个从无序的反应到形成自己认知习惯的过程。如果这些习惯与成人没有差异,长大后恐怕也就没有多少创造性可言了。可见,没有惰性,就是形成个人独特的认知习惯。因为创造并不是少数人才有的天赋,而恰好是人早期所具有的一种非常普遍的特征。因此,幼儿创造力培养也就意味着帮助幼儿形成一些个人化的习惯。
![]() |
3.幼儿的创造就是善于组织自己的“材料”。
不同的幼儿会吸收不同的经验,他们的感官和脑的优势可能会有很大差异。有些幼儿善于听辨,有些善于观察,还有的善于对自身的运动觉进行控制。这些自然会形成他们自己的独特经验。因此,创造力的培养也就是引导幼儿善于在自己经验的基础上组织这些材料。
![]() |
但在很多情况下,成人是不太容忍幼儿的个人经验的。比如,当幼儿用画笔勾勒出美妙图画时,你可能会惊叹他的创造天赋。但当幼儿用棍棒和沙石演出了一场令人生厌的游戏时,你还会看到其中的创造性吗?当孩子们凑到一起谈论自己在时光隧道中追杀宇宙恶魔时,你有没有想到,爱因斯坦这样一个本世纪最伟大的创造者的最为动人的“思想”,也只是“看见自己与一束光线同行”。
![]() |
因此,每个幼儿的个人经验都是丰富而独特的,只要这种经验的组织具有新意,那就应该被理解为一种真正的创造。
———————————————————————————————————————————
![]() |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