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家
这几天父女吵架,有点意思,又感慨很多,这里记下来。
起因是我妈用我爸的手机,在微信上给我姐发了一个营销账号制作的恶俗作品,在我妈看来做得图文并茂,音乐也很好听,发过去是分享的意思,我姐自然看不上这些东西,并很烦躁,说“以后不要给我发这种广告了”,我爸拿回手机后,回复了一句:这不是我发的。我姐说,好,既然这账号不是你在用,我就屏蔽了。遂拉黑。
我妈还想解释,发过去已经拒收了。我爸气极了。——说到这,几个月前还有一出,那就是有一次我姐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半开玩笑的哭穷状态,被我爸看到了,说她在“乞讨”,我姐自然觉得受辱,于是干脆设置权限不让我爸看她的朋友圈动态,以后随便吐槽不必担心我爸有什么反应——也就是说继在朋友圈被设置权限后,又在微信上被拉黑,我爸生气自然可以想象,说要“登报断绝父女关系”了。
——所以说,微信这东西,实在是代沟的放大器。其实我妈以前也不时给我发一些无聊的动态图片,我也就简单回复或当没看见。
被拉黑之后,我爸开始给我姐写信,在纸上写,写完了让我帮他在电脑上打出来,发邮件过去。
这封信先是陈述事情经过,接着谈起这么多年,我姐对父母的态度,让他们怎样不好受。
我姐一贯嫌父母无知专断,又不“接触新事物”,故常在电话里“教训”。而她去国多年,求学经历引起对家庭教育的反思,加上到了人们认为的应该谈婚论嫁的年龄,而工作、婚姻都未定,自然敏感于来自周边的压力,包括父母。
我父母虽然自称不干涉女儿的人生,但未曾真正接纳女儿那些不遂其意的方面,比如出国念书,比如婚恋观念。矛盾其实深刻尖锐,只是我家里人做事不走极端,遇冲突忍耐居多,且都不擅长表达,对人的不满要么郁郁于心,要么背后开骂、背后掉泪。大概许多家庭如此。
这种矛盾堆积起来很可怕,但也没其他办法。在我看来,求学也好,谈婚论嫁也好,只是矛盾的表象,就算日后我姐回国了、结婚了、生子了,这些矛盾永远在那。那就是彼此的怨念。
我作为一个半局外人,一方面也感到我姐时常说话过分,一方面也无奈于父母的思想观念难以改变。更大的无奈是环境的压抑。我妈说,在家乡,人们见面就问起,你两个女儿怎么样了啊,有对象了吗?我妈也被问得很烦,而且觉得别人会用异样眼光看自己:“两个女儿都这么大了还不结婚,是不是你们家有什么问题?”
相较我姐,我更消极,我以前跟她说:你跟爸妈说那些有什么用啊,他们这么大年纪了,变不了的。而且,我没说出来的是:你想改变他们,跟他们想改变你是一样的,你觉得他们不尊重你,你对他们同样不尊重。各人按各人舒服的生活方式活着,尽量不互相干扰、不互相要求,就可以了。
这些道理,我想我的父母从根本上是接受不了的,我的父亲虽然表面上更开明些、不古板些,但骨子里是传统观念很重的人,母亲则一辈子的心力放在家庭上,几乎没有自我,她没有了家人,也就没有了生活。但我想总有一天我姐会认同吧。
我爸给我姐写的信中,一些话让我想笑(抱歉笑点低),但一些话我认为是好的,比如他说,我以前出于虚荣心,对你们期望较高,这些年已经没有了,只希望你们有稳定的工作,有个温暖的家。——不过这种话在我姐看来,又是无用的废话了,你说了有就有的吗?从小你们没给我一个温暖的家,恐怕如今自己去建一个温暖的家的能力也极差了。
起因是我妈用我爸的手机,在微信上给我姐发了一个营销账号制作的恶俗作品,在我妈看来做得图文并茂,音乐也很好听,发过去是分享的意思,我姐自然看不上这些东西,并很烦躁,说“以后不要给我发这种广告了”,我爸拿回手机后,回复了一句:这不是我发的。我姐说,好,既然这账号不是你在用,我就屏蔽了。遂拉黑。
我妈还想解释,发过去已经拒收了。我爸气极了。——说到这,几个月前还有一出,那就是有一次我姐在朋友圈发了一条半开玩笑的哭穷状态,被我爸看到了,说她在“乞讨”,我姐自然觉得受辱,于是干脆设置权限不让我爸看她的朋友圈动态,以后随便吐槽不必担心我爸有什么反应——也就是说继在朋友圈被设置权限后,又在微信上被拉黑,我爸生气自然可以想象,说要“登报断绝父女关系”了。
——所以说,微信这东西,实在是代沟的放大器。其实我妈以前也不时给我发一些无聊的动态图片,我也就简单回复或当没看见。
被拉黑之后,我爸开始给我姐写信,在纸上写,写完了让我帮他在电脑上打出来,发邮件过去。
这封信先是陈述事情经过,接着谈起这么多年,我姐对父母的态度,让他们怎样不好受。
我姐一贯嫌父母无知专断,又不“接触新事物”,故常在电话里“教训”。而她去国多年,求学经历引起对家庭教育的反思,加上到了人们认为的应该谈婚论嫁的年龄,而工作、婚姻都未定,自然敏感于来自周边的压力,包括父母。
我父母虽然自称不干涉女儿的人生,但未曾真正接纳女儿那些不遂其意的方面,比如出国念书,比如婚恋观念。矛盾其实深刻尖锐,只是我家里人做事不走极端,遇冲突忍耐居多,且都不擅长表达,对人的不满要么郁郁于心,要么背后开骂、背后掉泪。大概许多家庭如此。
这种矛盾堆积起来很可怕,但也没其他办法。在我看来,求学也好,谈婚论嫁也好,只是矛盾的表象,就算日后我姐回国了、结婚了、生子了,这些矛盾永远在那。那就是彼此的怨念。
我作为一个半局外人,一方面也感到我姐时常说话过分,一方面也无奈于父母的思想观念难以改变。更大的无奈是环境的压抑。我妈说,在家乡,人们见面就问起,你两个女儿怎么样了啊,有对象了吗?我妈也被问得很烦,而且觉得别人会用异样眼光看自己:“两个女儿都这么大了还不结婚,是不是你们家有什么问题?”
相较我姐,我更消极,我以前跟她说:你跟爸妈说那些有什么用啊,他们这么大年纪了,变不了的。而且,我没说出来的是:你想改变他们,跟他们想改变你是一样的,你觉得他们不尊重你,你对他们同样不尊重。各人按各人舒服的生活方式活着,尽量不互相干扰、不互相要求,就可以了。
这些道理,我想我的父母从根本上是接受不了的,我的父亲虽然表面上更开明些、不古板些,但骨子里是传统观念很重的人,母亲则一辈子的心力放在家庭上,几乎没有自我,她没有了家人,也就没有了生活。但我想总有一天我姐会认同吧。
我爸给我姐写的信中,一些话让我想笑(抱歉笑点低),但一些话我认为是好的,比如他说,我以前出于虚荣心,对你们期望较高,这些年已经没有了,只希望你们有稳定的工作,有个温暖的家。——不过这种话在我姐看来,又是无用的废话了,你说了有就有的吗?从小你们没给我一个温暖的家,恐怕如今自己去建一个温暖的家的能力也极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