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在豆瓣写读书笔记
由于最近的读书计划较满,还有老人家年龄大了忘性大的缘故,我决定看完一本马上就写。想想很久没有写过东西了,也因为上班后确实看的书变少,上次写读后感是三年前。
看到【藏在这世间美好】,这个书名,当时都要给自己跪下了,名字太鸡汤太正能量!一点儿都不适合负能量爆表恨不得心灵砒霜就饭吃的我。( 近一年多以来负能量很重,慢慢改吧。)就这样,怀着好奇的心情,我读完了全本。作者语言十分平实接地气儿,就像一位姐姐(或许是妹妹,哈哈)循循善诱,但讲的却是很大的道理,关于人生的选择,自身的建设,以及婚恋的态度等等。起初我是不屑一顾的,但是慢慢地感受到其中的要义在逐渐深入内心直至骨髓。
一开始在序言中作者引用了罗素的“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然后讲到自己的读书、学习和积累以助于现在的收获,一下敲醒了很多一直在口头开始而从未准备动身的很多人。
接下来作者在书中引导年轻人如何把握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要有底线明白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并努力付出必然会有收获。并提出在职场、生活等各方面,要锻炼个人品质,比如放低自己的姿态,才更好办事儿等。关于与人相处,作者是很有体会的,比如文中提到,“尊重是相处的前提,控制别人、要求别人,只会让别人离你越来越远。”这句可以给千年作神、傲娇鬼们当头一棒吧!
文中引用的克里希那穆提的一段话让我特别有感触,“你爱一棵树、一只鸟、一只宠物,你去照顾它、喂养它、关爱它,即使它不给你任何回报,你仍然爱它,这种爱你能了解吗?大部分人不是以这样方式去爱,因为我们的爱永远被焦灼、嫉妒、恐惧所限,这意味着,我们的内心是依赖着他人的,我们其实是希望被爱。”说的是啊,爱一个人如果可以如此纯粹,那才是极致的美好啊。下次我能遇上这种爱么哈哈。
她还说了特别文艺的一句,“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你年少时崇拜过的、喜欢过的人,没有变成你不喜欢的那种人的样子”,除了爱人、偶像,当然也包括家人、挚友等等,也包括自己,可是社会在变啊,很多东西也在随之改变,到那时,我希望依然被自己喜欢,同时要有个好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变化。
好了,到了婚恋关系中,作者明确提出恋人夫妻的相处之道,“要及时疏堵,待人宽容,不跟别人较劲,也不要太逼迫自己,因为幸福远比完美更重要”,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随意折腾女神、男神,“偶像是用来崇拜的,不是用来伤害和爱的。有些事,做了就回不了头,所以最好还是别做”,以上道理至于朋友相处依然成立啊。还有,文中引用弗洛伊德关于爱的观点,“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暗恋以及单恋之所以如此痛苦,大抵如此吧。再有,令人喜悦的是,被我从小就封为情诗最好,没有之一的致橡树,作者也同我一样喜欢,的确实是爱情最好的状态。最后,看看作者理解的婚姻,“就是给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危难的时候能够陪着自己度过的人,而自己在对方有危难的时候,也能够扶持对方。或许不是很富有,但两个人的生活重心都是对方,能够把自己交给对方,而又能够负担最放的关系,这里面没有谁对谁错,谁强谁弱,谁多谁寡,有的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什么事都不会放手。”
关于人生选择,作者大胆鼓励大家,“找到兴趣点,全力以赴去试试,别为了别人喜欢的事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事”,说起来简单,具体操作的话,需要从一堆事物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那就要学会放弃,并要付诸实践,即作者所谓的“做就有可能,不做就没可能”。
关于如何面对别人的评价,什么时候解释和争论呢,“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有意义,一种是这个人很重要,一种是这件事很重要,”这是条非常好的建议,下次被人非议、质疑,气的脸红脖子粗的时候想想这句话。
关于未来,作者很敏锐地指出,“要有“后路”,可能是家庭、父母、子女,也可能是一份手艺,或者希望”,才会有自信,才会过得更好。
总之,赞如此正的三观吧!这碗鸡汤我干了。赫赫。
看到【藏在这世间美好】,这个书名,当时都要给自己跪下了,名字太鸡汤太正能量!一点儿都不适合负能量爆表恨不得心灵砒霜就饭吃的我。( 近一年多以来负能量很重,慢慢改吧。)就这样,怀着好奇的心情,我读完了全本。作者语言十分平实接地气儿,就像一位姐姐(或许是妹妹,哈哈)循循善诱,但讲的却是很大的道理,关于人生的选择,自身的建设,以及婚恋的态度等等。起初我是不屑一顾的,但是慢慢地感受到其中的要义在逐渐深入内心直至骨髓。
一开始在序言中作者引用了罗素的“人们常觉得准备的阶段是在浪费时间,只有真正机会来临,而自己没有能力把握的时候,才能觉悟自己平时没有准备才是浪费了时间”,然后讲到自己的读书、学习和积累以助于现在的收获,一下敲醒了很多一直在口头开始而从未准备动身的很多人。
接下来作者在书中引导年轻人如何把握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同时要有底线明白什么是对自己最重要的东西,并努力付出必然会有收获。并提出在职场、生活等各方面,要锻炼个人品质,比如放低自己的姿态,才更好办事儿等。关于与人相处,作者是很有体会的,比如文中提到,“尊重是相处的前提,控制别人、要求别人,只会让别人离你越来越远。”这句可以给千年作神、傲娇鬼们当头一棒吧!
文中引用的克里希那穆提的一段话让我特别有感触,“你爱一棵树、一只鸟、一只宠物,你去照顾它、喂养它、关爱它,即使它不给你任何回报,你仍然爱它,这种爱你能了解吗?大部分人不是以这样方式去爱,因为我们的爱永远被焦灼、嫉妒、恐惧所限,这意味着,我们的内心是依赖着他人的,我们其实是希望被爱。”说的是啊,爱一个人如果可以如此纯粹,那才是极致的美好啊。下次我能遇上这种爱么哈哈。
她还说了特别文艺的一句,“人生最美好的事情之一,就是你年少时崇拜过的、喜欢过的人,没有变成你不喜欢的那种人的样子”,除了爱人、偶像,当然也包括家人、挚友等等,也包括自己,可是社会在变啊,很多东西也在随之改变,到那时,我希望依然被自己喜欢,同时要有个好的心态去看待别人的变化。
好了,到了婚恋关系中,作者明确提出恋人夫妻的相处之道,“要及时疏堵,待人宽容,不跟别人较劲,也不要太逼迫自己,因为幸福远比完美更重要”,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随意折腾女神、男神,“偶像是用来崇拜的,不是用来伤害和爱的。有些事,做了就回不了头,所以最好还是别做”,以上道理至于朋友相处依然成立啊。还有,文中引用弗洛伊德关于爱的观点,“如果你在爱别人,但却没有唤起他人的爱,也就是你的爱作为一种爱情不能使对方产生爱情,如果作为一个正在爱的人,你不能把自己变成一个被人爱的人,那么你的爱情是软弱无力的,是一种不幸。”暗恋以及单恋之所以如此痛苦,大抵如此吧。再有,令人喜悦的是,被我从小就封为情诗最好,没有之一的致橡树,作者也同我一样喜欢,的确实是爱情最好的状态。最后,看看作者理解的婚姻,“就是给自己找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危难的时候能够陪着自己度过的人,而自己在对方有危难的时候,也能够扶持对方。或许不是很富有,但两个人的生活重心都是对方,能够把自己交给对方,而又能够负担最放的关系,这里面没有谁对谁错,谁强谁弱,谁多谁寡,有的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无论什么事都不会放手。”
关于人生选择,作者大胆鼓励大家,“找到兴趣点,全力以赴去试试,别为了别人喜欢的事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事”,说起来简单,具体操作的话,需要从一堆事物中选出自己最喜欢的,那就要学会放弃,并要付诸实践,即作者所谓的“做就有可能,不做就没可能”。
关于如何面对别人的评价,什么时候解释和争论呢,“只有在两种情况下有意义,一种是这个人很重要,一种是这件事很重要,”这是条非常好的建议,下次被人非议、质疑,气的脸红脖子粗的时候想想这句话。
关于未来,作者很敏锐地指出,“要有“后路”,可能是家庭、父母、子女,也可能是一份手艺,或者希望”,才会有自信,才会过得更好。
总之,赞如此正的三观吧!这碗鸡汤我干了。赫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