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整个长期资金管理基金的历史,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对它有多熟悉,其实是波澜壮阔的。如果你把那16个人,象John Meriwether, Eric Rosenfeld,Larry Hilibrand,Greg Hawkins, Victor Haghani,还有两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Myron Scholes和Robert Merton,放在一起,可能很难再从任何你能想像得到的公司中,包括象微软这样的公司,找到另外16个这样高IQ的一个团队。那真的是一个有着难以置信的智商的团队,而且他们所有人在业界都有着大量的实践经验。他们可不是一帮在男装领域赚了钱,然后突然转向证券的人。这16个人加起来的经验可能有350年到400年,而且是一直专精于他们目前所做的。第3个因素,他们所有人在金融界都有着极大的关系网,数以亿计的资金也来自于这个关系网,其实就是他们自己的资金。超级智商,在他们内行的领域,结果是他们破产了。
这于我而言,是绝对的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我要写本书的话,书名就是“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我的合伙人说那本书就是他的自传(笑)。这真的是一个完美的演示。就我自己而言,我和那16个人没有任何过节。他们都是正经人,我尊敬他们,甚至我自己有问题的时候,也会找他们来帮助解决。他们绝不是坏人。但是,他们为了挣那些不属于他们,他们也不需要的钱,他们竟用属于他们,他们也需要的钱来冒险。这就太愚蠢了。这不是IQ不IQ的问题。
用对你重要的东西去冒险赢得对你并不重要的东西,简直无可理喻,即使你成功的概率是100比1,或1000比1。如果你给我一把枪,弹膛里一千个甚至一百万个位置,然后你告诉我,里面只有一发子弹,你问我,要花多少钱,才能让我拉动扳机。我是不会去做的。你可以下任何注,即使我赢了,那些钱对我来说也不值一提。如果我输了,那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我对这样的游戏没有一点兴趣。可是因为头脑不清楚,总有人犯这样的错。有这样一本一般般的书,却有着一个很好的书名,“一生只需富一次”。这再正确不过了,不是吗?如果你有一个亿开始,每年没有一点风险的可以挣10%,有些风险,但成功率有99%的投资会赚20%。一年结束,你可能有1.1个亿,也可能有1.2个亿,这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这时候过世,写亡讯的人可能错把你有的1.2个亿写成1.1个亿了,有区别也变成没区别了(笑)。对你,对你的家庭,对任何事,都没有任何一点点不同。
但是万一有点闪失的话,特别是当你管理他人的钱时,你不仅仅损失了你的钱,你朋友的钱,还有你的尊严和脸面。我所不能理解的是,这16个如此高智商的能人怎么就会玩这样一个游戏。简直就是疯了。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决定基本上都依赖于一些事情。他们都有着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背景,他们说一个6或7西格玛的事件(指金融市场的波动幅度)是伤他们不着的。他们错了,历史是不会告诉你将来某一金融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他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学统计,他们认为关于股票的(历史)数据揭示了股票的风险。我认为那些数据根本就不会告诉你股票的风险!我认为数据也不会揭示你破产的风险。也许他们现在也这么想了?
事实上,我根本不想用他们来作例子,因为他们的经历换一种形式,很可能发生在我们中的每个人身上。我们在某些关键之处存在着盲点,因为我们懂得太多的其他地方。正象Henry Gutman所说的,破产的多是两类人:一是一窍不通者;一是学富五车者。这其实是令人悲哀的。我们是从来不借钱的,即使有保险做担保。即使是在我只有1万块钱的时候,我也决不借钱。借钱能带来什么不同玛?我只凭我一己之力时我也乐趣无穷。一万,一百万,和一千万对我都没有什么不同。当然,当我遇到类似紧急医疗事件的情况下会有些例外。
基本上,在钱多钱少的情况下,我都会做同样的事情。如果你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想想你们和我的不同,我们穿的是同样的衣服,当然我的是SunTrust给的;我们都有机会喝上帝之泉(说这话的时候,巴菲特开了一瓶可乐),我们都去麦当劳,好一点的,奶酪皇后(译者注:即DairyQueen,一家类似于麦当劳的快餐店),我们都住在冬暖夏凉的房子里,我们都在平面大电视上看Nebraska和Texas A& M(美国的两所大学)的橄榄球比赛,我们的生活没什么不同,你能得到不错的医疗,我也一样,唯一的不同可能是我们旅行的方式不同,我有我的私人飞机来周游世界,我很幸运。但是除了这个之外,你们再想想,我能做的你们有什么不能做呢?我热爱我的工作,但是我从来如此,无论我在谈大合同,还是只赚一千块钱的时候。我希望你们也热爱自己的工作。如果你总是为了简历上好看些就不断跳槽,做你不喜欢的工作,我认为你的脑子一定是进了水。
我碰到过一个28岁的哈佛毕业生,他一直以来都做得不错。我问他,下一步你打算做些什么?他说,可能读个MBA吧,然后去个管理资询的大公司,简历上看着漂亮点。我说,等一下,你才28岁,你做了这么多事情,你的简历比我看到过的最好的还要强十倍,现在你要再找一个你不喜欢的工作,你不觉得这就好像把你的性生活省下来到晚年的时候再用吗?是时候了,你就要去做的(不能老等着)。(这是一个比喻)但是我想我把我的立场告诉了他。你们走出去,都应该选择那些你热爱的工作,而不是让你的简历看上去风光。当然,你的爱好可能会有变化。(对那些你热爱的工作,)每天早上你是蹦着起床的。当我走出校园的时候,我恨不得马上就给格拉姆干。但是我不可能为他白干,于是他说我要的工资太高了(所以他没有要我)。但我总是不停地bug他,同时我自己也卖了3年的证券,期间从不间断地给他写信,聊我的想法,最终他要了我,我在他那儿工作了几年。那几年是非常有益的经验。我总是做我热爱的工作。抛开其他因素,如果你单纯的高兴做一项工作,那么那就是你应该做的工作。你会学到很多东西,工作起来也会觉得有无穷的乐趣。可能你将来会变。但是(做你热爱的工作),你会从工作中得到很多很多。起薪的多寡无足轻重。不知怎么,扯得远了些。总之,如果你认为得到两个X比得到一个让你更开心,你可能就要犯错了。重要的是发现生活的真谛,做你喜欢做的。如果你认为得到10个或20个X是你一切生活的答案,那么你就会去借钱,做些短视,以及不可理喻的事情。多年以后,不可避免地,你会为你的所作所为而后悔。
—————————摘自《1998年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的演讲》
早晨看盘时,一个小群里突然说起一个熟人走了,很惊讶。
但没确定,以为也就是一时郁闷关机了,还发微信微博询问,希望他看到回复一下,开解一下。
到下午我和妻女开车在太浦河畔闲走,停下来拍照片时,看了一眼qq和微信留言,就已经确定人走了。
晚上在农家乐吃饭,看微信里诸多朋友吊念留言,忍不住心中一酸,起身到水边装作辣椒呛了一下,擦一擦泪水。
我们的悲伤都是感怀身世,同为期货交易员,不免兔死狐悲。今天的痛楚或许明天就已经淡忘,真正痛苦的人是他的父母妻子孩子。
交易有无数的意外,输赢都是无时无刻不确定的事情,作为一个赌徒在赌场里混迹,终有一天会输得一无所有,这是命中注定的。
我前些天也很难受,因为我的基金在那晚跌停开盘爆拉后止盈,系统不追单,眼睁睁看着六百万浮盈不见了。这种打击比做错单还重。阿戴和谢博看着盘面都惊呆了,说这真是醉了。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找平台方询问操作的技术问题。
其实同事也就是一瞬间的不愉快,而我承受的压力无处诉说,那一天下午台风途径上海,我在暴雨天里开车出门,停在淀山湖胖,看着台风卷起湖底浊浪,碧水变得混黄疯狂,二米多的大浪敲击岸边。
那一天下午,我终于找到一个老乡,因为我欠他一笔地板款,过了好几年才遇到,按高息连本带利给了他。他极力不要利息,最终还是收下来,谈起物是人非,有的人失踪了,有的人借高利贷被迫出让工厂,有的人苟活着。
我那晚也迷信,是否和过去的岁月相交,霉运又带了过来。
人到了一个关口,就变得灵魂浑浊。
之后就连续一周交易不顺,停下来,轻仓拿着单子守着,终于恢复一些收益。
但是,我还是很轻易的跨过了。
又回到过往的历程,在工厂破产后,长达6年的还债过程中,不管是黑社会上门,还是关进牢狱,被人赖账坏账等等,官司打了一路,租在贫民窟,妻女与我均落下病患,至今未能痊愈。那段黑暗的日子,绝望无处寻找希望,每一天都是一世,这就是地狱。如果你问我如死后下地狱如何?我已经去过地狱了。
我后来无意当中混到金融业,从一个包工头成为烂畅销书作家再到烂分析师再到烂交易员,我这样形容自己。当我从烂泥地里觅食,到另一个沼泽地里觅食,我曾和业内无数高大上的人在网上吵架,所依赖的是,我老王已经躺在地上了,你还能趴下来和我对眼?
所以,回过来看看离去的同行兄弟,他年轻帅气,意气风发,儿女双全,刚刚出了书,又募了基金,缺乏的只是像我这样对人生的无赖气质,或因责任,或因名声毁于一旦,倾向于日本人的短暂而灿烂,一死明志。
这让我大恸。
我们在最后两个月里的微信互动也不是特别愉快,只因我嘲笑巴菲特,也因为他去拜访了巴菲特。但是,兄弟,我没来得及向你道歉,因为我可能是上海滩最狂妄、或最不在意人世间名流的盲流而已,我的话有什么关系?我愿意否定我所说的,向自己的朋友道歉。
只是来不及了。
我们终会相互忘记,我们的悲伤都是虚假的,我们只是兔死狐悲。
如果我们仍旧视交易为一切,则一切都将会失去;如果我们仍旧视名声金钱为一切,则人生不堪重负;而如果我们一直在交易,则我们终有一天会失败。
在别人的赌场里,我们只是赌徒,如果你没有向魔鬼耍无赖的心态,怎么抗得过这一世的悲剧?
然而逝者已逝,一路珍重。(来源:海滨政经述-橡谷智库)
----------------------------------------
瑞祥御免
这于我而言,是绝对的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我要写本书的话,书名就是“为什么聪明人净干蠢事”。我的合伙人说那本书就是他的自传(笑)。这真的是一个完美的演示。就我自己而言,我和那16个人没有任何过节。他们都是正经人,我尊敬他们,甚至我自己有问题的时候,也会找他们来帮助解决。他们绝不是坏人。但是,他们为了挣那些不属于他们,他们也不需要的钱,他们竟用属于他们,他们也需要的钱来冒险。这就太愚蠢了。这不是IQ不IQ的问题。
用对你重要的东西去冒险赢得对你并不重要的东西,简直无可理喻,即使你成功的概率是100比1,或1000比1。如果你给我一把枪,弹膛里一千个甚至一百万个位置,然后你告诉我,里面只有一发子弹,你问我,要花多少钱,才能让我拉动扳机。我是不会去做的。你可以下任何注,即使我赢了,那些钱对我来说也不值一提。如果我输了,那后果是显而易见的。我对这样的游戏没有一点兴趣。可是因为头脑不清楚,总有人犯这样的错。有这样一本一般般的书,却有着一个很好的书名,“一生只需富一次”。这再正确不过了,不是吗?如果你有一个亿开始,每年没有一点风险的可以挣10%,有些风险,但成功率有99%的投资会赚20%。一年结束,你可能有1.1个亿,也可能有1.2个亿,这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你这时候过世,写亡讯的人可能错把你有的1.2个亿写成1.1个亿了,有区别也变成没区别了(笑)。对你,对你的家庭,对任何事,都没有任何一点点不同。
但是万一有点闪失的话,特别是当你管理他人的钱时,你不仅仅损失了你的钱,你朋友的钱,还有你的尊严和脸面。我所不能理解的是,这16个如此高智商的能人怎么就会玩这样一个游戏。简直就是疯了。某种程度上,他们的决定基本上都依赖于一些事情。他们都有着所罗门兄弟公司的背景,他们说一个6或7西格玛的事件(指金融市场的波动幅度)是伤他们不着的。他们错了,历史是不会告诉你将来某一金融事件发生的概率的。他们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学统计,他们认为关于股票的(历史)数据揭示了股票的风险。我认为那些数据根本就不会告诉你股票的风险!我认为数据也不会揭示你破产的风险。也许他们现在也这么想了?
事实上,我根本不想用他们来作例子,因为他们的经历换一种形式,很可能发生在我们中的每个人身上。我们在某些关键之处存在着盲点,因为我们懂得太多的其他地方。正象Henry Gutman所说的,破产的多是两类人:一是一窍不通者;一是学富五车者。这其实是令人悲哀的。我们是从来不借钱的,即使有保险做担保。即使是在我只有1万块钱的时候,我也决不借钱。借钱能带来什么不同玛?我只凭我一己之力时我也乐趣无穷。一万,一百万,和一千万对我都没有什么不同。当然,当我遇到类似紧急医疗事件的情况下会有些例外。
基本上,在钱多钱少的情况下,我都会做同样的事情。如果你从生活方式的角度来想想你们和我的不同,我们穿的是同样的衣服,当然我的是SunTrust给的;我们都有机会喝上帝之泉(说这话的时候,巴菲特开了一瓶可乐),我们都去麦当劳,好一点的,奶酪皇后(译者注:即DairyQueen,一家类似于麦当劳的快餐店),我们都住在冬暖夏凉的房子里,我们都在平面大电视上看Nebraska和Texas A& M(美国的两所大学)的橄榄球比赛,我们的生活没什么不同,你能得到不错的医疗,我也一样,唯一的不同可能是我们旅行的方式不同,我有我的私人飞机来周游世界,我很幸运。但是除了这个之外,你们再想想,我能做的你们有什么不能做呢?我热爱我的工作,但是我从来如此,无论我在谈大合同,还是只赚一千块钱的时候。我希望你们也热爱自己的工作。如果你总是为了简历上好看些就不断跳槽,做你不喜欢的工作,我认为你的脑子一定是进了水。
我碰到过一个28岁的哈佛毕业生,他一直以来都做得不错。我问他,下一步你打算做些什么?他说,可能读个MBA吧,然后去个管理资询的大公司,简历上看着漂亮点。我说,等一下,你才28岁,你做了这么多事情,你的简历比我看到过的最好的还要强十倍,现在你要再找一个你不喜欢的工作,你不觉得这就好像把你的性生活省下来到晚年的时候再用吗?是时候了,你就要去做的(不能老等着)。(这是一个比喻)但是我想我把我的立场告诉了他。你们走出去,都应该选择那些你热爱的工作,而不是让你的简历看上去风光。当然,你的爱好可能会有变化。(对那些你热爱的工作,)每天早上你是蹦着起床的。当我走出校园的时候,我恨不得马上就给格拉姆干。但是我不可能为他白干,于是他说我要的工资太高了(所以他没有要我)。但我总是不停地bug他,同时我自己也卖了3年的证券,期间从不间断地给他写信,聊我的想法,最终他要了我,我在他那儿工作了几年。那几年是非常有益的经验。我总是做我热爱的工作。抛开其他因素,如果你单纯的高兴做一项工作,那么那就是你应该做的工作。你会学到很多东西,工作起来也会觉得有无穷的乐趣。可能你将来会变。但是(做你热爱的工作),你会从工作中得到很多很多。起薪的多寡无足轻重。不知怎么,扯得远了些。总之,如果你认为得到两个X比得到一个让你更开心,你可能就要犯错了。重要的是发现生活的真谛,做你喜欢做的。如果你认为得到10个或20个X是你一切生活的答案,那么你就会去借钱,做些短视,以及不可理喻的事情。多年以后,不可避免地,你会为你的所作所为而后悔。
—————————摘自《1998年巴菲特在佛罗里达大学的演讲》
早晨看盘时,一个小群里突然说起一个熟人走了,很惊讶。
但没确定,以为也就是一时郁闷关机了,还发微信微博询问,希望他看到回复一下,开解一下。
到下午我和妻女开车在太浦河畔闲走,停下来拍照片时,看了一眼qq和微信留言,就已经确定人走了。
晚上在农家乐吃饭,看微信里诸多朋友吊念留言,忍不住心中一酸,起身到水边装作辣椒呛了一下,擦一擦泪水。
我们的悲伤都是感怀身世,同为期货交易员,不免兔死狐悲。今天的痛楚或许明天就已经淡忘,真正痛苦的人是他的父母妻子孩子。
交易有无数的意外,输赢都是无时无刻不确定的事情,作为一个赌徒在赌场里混迹,终有一天会输得一无所有,这是命中注定的。
我前些天也很难受,因为我的基金在那晚跌停开盘爆拉后止盈,系统不追单,眼睁睁看着六百万浮盈不见了。这种打击比做错单还重。阿戴和谢博看着盘面都惊呆了,说这真是醉了。然后第二天,第三天找平台方询问操作的技术问题。
其实同事也就是一瞬间的不愉快,而我承受的压力无处诉说,那一天下午台风途径上海,我在暴雨天里开车出门,停在淀山湖胖,看着台风卷起湖底浊浪,碧水变得混黄疯狂,二米多的大浪敲击岸边。
那一天下午,我终于找到一个老乡,因为我欠他一笔地板款,过了好几年才遇到,按高息连本带利给了他。他极力不要利息,最终还是收下来,谈起物是人非,有的人失踪了,有的人借高利贷被迫出让工厂,有的人苟活着。
我那晚也迷信,是否和过去的岁月相交,霉运又带了过来。
人到了一个关口,就变得灵魂浑浊。
之后就连续一周交易不顺,停下来,轻仓拿着单子守着,终于恢复一些收益。
但是,我还是很轻易的跨过了。
又回到过往的历程,在工厂破产后,长达6年的还债过程中,不管是黑社会上门,还是关进牢狱,被人赖账坏账等等,官司打了一路,租在贫民窟,妻女与我均落下病患,至今未能痊愈。那段黑暗的日子,绝望无处寻找希望,每一天都是一世,这就是地狱。如果你问我如死后下地狱如何?我已经去过地狱了。
我后来无意当中混到金融业,从一个包工头成为烂畅销书作家再到烂分析师再到烂交易员,我这样形容自己。当我从烂泥地里觅食,到另一个沼泽地里觅食,我曾和业内无数高大上的人在网上吵架,所依赖的是,我老王已经躺在地上了,你还能趴下来和我对眼?
所以,回过来看看离去的同行兄弟,他年轻帅气,意气风发,儿女双全,刚刚出了书,又募了基金,缺乏的只是像我这样对人生的无赖气质,或因责任,或因名声毁于一旦,倾向于日本人的短暂而灿烂,一死明志。
这让我大恸。
我们在最后两个月里的微信互动也不是特别愉快,只因我嘲笑巴菲特,也因为他去拜访了巴菲特。但是,兄弟,我没来得及向你道歉,因为我可能是上海滩最狂妄、或最不在意人世间名流的盲流而已,我的话有什么关系?我愿意否定我所说的,向自己的朋友道歉。
只是来不及了。
我们终会相互忘记,我们的悲伤都是虚假的,我们只是兔死狐悲。
如果我们仍旧视交易为一切,则一切都将会失去;如果我们仍旧视名声金钱为一切,则人生不堪重负;而如果我们一直在交易,则我们终有一天会失败。
在别人的赌场里,我们只是赌徒,如果你没有向魔鬼耍无赖的心态,怎么抗得过这一世的悲剧?
然而逝者已逝,一路珍重。(来源:海滨政经述-橡谷智库)
----------------------------------------
瑞祥御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