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种爱情:三个人的爱情
已经记不起这是第几次看《第三种爱情》。
“第三种爱情,这种爱情,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感动,每个人都守口如瓶,每个人都讳莫如深。”
第三种爱情,也是第三者的爱情。爱情,超过两个人,就不再纯粹。
林启正和邹雨的爱情,有人看到金钱,有人看到权势,有人看到迷恋而难以自拔,有人看到自以为是,有人看到糊涂和活该。只有他们自己,会清楚看见爱情的本身。他们贪恋于自己的爱情,偷偷摸摸地在爱情里纠缠挣扎,以为这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却不知道,每一个旁观者都看得清清楚楚。当他们发现,每一个人都知道的时候,他们的爱情终于如繁花盛极而落尽。
林启正,天生容貌出众,权势和金钱加身,镀出一种常人无法企及的光芒,安于权贵,对自己的一切不以为然,高贵,冷漠,傲然。这样的男人,几乎可以算是所有女人的理想型,书中就不止一次出现众人花痴的症状,甚至有人为了他跳楼割腕,幻想出精神的疾病。这样的男人,令人痴狂。
他的爱情,却不按常理出牌。多少趋之若鹜的名媛淑女他没有看在眼里,一次飞机上令人尴尬的邂逅,却令他萌生爱情。这是全书的开端,也是一个吸引人的让人误以为是童话故事的起点。
他的爱情,又是以他自己为中心的,算不算狭隘自私呢?我不想轻易地说,爱情里面谁一定是自私的。他爱邹雨,但是他只能让邹雨做情人。权势的争夺,一开始如他自己所言,为了自保。而当他越过种种杀伐,登上权势的高峰时,他已经不能够下来。他不会俯身屈尊去就一个凡尘女人,他要的是,她的臣服。
在这段爱情里,他常常没有安全感。对邹雨,他用钱讨好不了,用爱也讨好不了。当最后分手时刻来临,他愤怒而强硬,利用与邹雨关联的一切来逼迫,他又深情而温柔,他说手机号码永远不会改变。这是林启正的纠结和矛盾,他爱她,承诺永远不会抛弃她,但是,他也爱惜自己苦心争夺在手的一切,他也承诺了自己,永远不会放弃他要的那个世界。
写到这里,我在想,如果没有江心遥,林启正是不是一定就能和邹雨在一起呢?或许也是不一定。在权势顶端的男人,他的爱总会带着霸道和强势,如邹雨一样的女人,不一定甘愿俯首称臣。虽然,在这场爱情里,林启正和邹雨时时都有爱而不得的痛苦,却不见得一旦阻碍失去,两个人就会像童话故事的结局,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不能得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一旦能够轻易拿在手里,谁还会珍惜呢?
邹雨,不能不说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有的人会说,陷在爱情里的人智商都为零。其实不是。男人和女人的爱情,往往除了荷尔蒙,除了内心的直觉,还有许多其他不起眼的因素在发挥作用。分手,不一定不爱了;爱的时候,不一定会完全放下结束的念头。
不管邹雨的个性,是坚强,是磊落,是独立,是乐观知命,是敢于担当敢于放弃的,在爱情里,她终归跟所有女人一样,普通平凡。面对心爱的男人,如果他低低地求,如果他面对所有人都冷硬却对自己柔情万种,如果他为自己的离去流下珍贵的眼泪,女人就无法再迈出离开的脚步。林启正之于邹雨,正是如此。尤其是如林启正一样的男人,邹雨更无法离去。这不是爱情的虚荣心,而是,每每这种时刻,女人的心痛和不舍,与男人是感同身受的。这种时候,女人总会想,如果男人能够爱她如此,她为什么还要执着离开,她离开又有什么意义?自己所求的男人,不正是如此吗,那么为什么还要分开?除非女人能够找到超越男人以外的理由,否则不会离去,往往很多人最终都找不到离开的理由,有缘无分的,最后只得苦苦纠缠。而邹雨,说故事的人,为她寻到了理由,亲妹的死,是永远无法用任何权势和时间抹去的沟壑,渺小如邹雨,跨不过,强硬如林启正,也无法勉强邹雨跨过。如果没有邹月的纵身一跳,母亲死后,也许邹雨就心甘情愿落在林启正密密织好的网里,直到有一天,或者破茧成蝶,或者枯萎而死。
江心遥,说故事的人,对她说得很少,但是寥寥几笔,已经形象丰满,容颜可人了。依着我自己的理解,我对她却是不喜。她用天真的做派,让林启正不讨厌她甚至宠溺她。她利用了林启正和邹雨的愧疚,让自己站在了上风的位置。她送邹雨唐卡,我却看到她用自己的权势和方法,去压抑和打击情敌,妙的是伤在暗处,邹雨有苦难言,她却片叶不沾身,反而让人以为她有菩萨般的宽容。林家江家的合并,林启正须得迁往香港,我不以为江心遥是完全置身事外的,相反,她可能才是始作俑者。如此棋高一着,让林启正得到了更大的权势诱惑,他越来越脱不开这繁华的种种,让林启正和邹雨渐行渐远。最后的最后,她仍然以天真温柔的笑容面对邹雨,让邹雨惊觉,她知道这一切。这是何其痛苦的伤上撒盐。她赢了,她有理由炫耀。在若干年以后,当他们的爱情慢慢淡化,她和林启正的爱情就会生根发芽,天真烂漫单纯柔弱,总有一天会让男人拜倒裙下。
江心遥很聪明,她不想担下家族的负担,于是她找了一个合适的男人,她用权势,用愧疚,用柔软,用爱情,牢牢地抓住了林启正。林启正身陷其中而不自知,或者明知而甘之如饴,乐不思蜀。总之,他没有突围的出口。江心遥自在、潇洒地活着,她自在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可以想象得到,很多年以后,她就像很多香港的阔太太一样,衣食无缺、雍容华贵地活着,到那时,夫妻恩爱,儿孙满堂。
第三种爱情,也是第三者的爱情。这段感情里,谁先遇到林启正,我不知道,最后,江心遥才是名正言顺的林太太。也许,邹雨才算是那个第三者吧。就连邹雨本身,也是有这种自觉的,正因为如此,她才时时感到见不得光,感到愧悔。
然而,我始终认为,林启正和邹雨之间,其他人其他事才是第三者。故事的结局,邹雨还没从爱情的悲伤里走出来,孑然一身。我私心希望,林启正和江心遥的以后,不会太幸福。林启正给了邹雨的心,不要再收回,不要再给第二个女人。
只是可惜,林启正和邹雨之间的爱犹如暴风骤雨,深入心肺骨髓;但不能不说,林启正也喜欢江心遥,在将来,也许会是细水长流的爱。林启正拥有过红玫瑰,当红玫瑰变成了胸口的朱砂痣,他便会安然于日日照拂的白月光。
诗经有云: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林启正说过,爱过我的人,不会再爱上别人。
看故事的时候,我为这句话心动过,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目眩神迷的男人。
但在故事的最后,我却痛恨林启正毫无余地的断语。
我衷心希望,邹雨在有生之年,能够默默收藏起这段光阴,让心在死后重新活过,再遇到一个命中有缘有份的男人。
故事有遗憾,才令人不舍。
讲故事的人,残忍又慈悲。将一段惊心动魄,令人神魂颠倒的爱情,决然斩断,停留在最遗憾又最难舍的时候。给人绝望,又给人希望。
宝黛之恋,年年岁岁地让人流连不忘,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深刻地记得黛玉咳血、含恨离世那一刻的悲怆。
第三种爱情,让我压抑不住内心的累和痛的,正是最后那一眼,林启正没能与邹雨相会。
写完这一篇,絮絮说完这些,就让我,放下这段故事吧。
“第三种爱情,这种爱情,每个人都知道,每个人都感动,每个人都守口如瓶,每个人都讳莫如深。”
第三种爱情,也是第三者的爱情。爱情,超过两个人,就不再纯粹。
林启正和邹雨的爱情,有人看到金钱,有人看到权势,有人看到迷恋而难以自拔,有人看到自以为是,有人看到糊涂和活该。只有他们自己,会清楚看见爱情的本身。他们贪恋于自己的爱情,偷偷摸摸地在爱情里纠缠挣扎,以为这只是两个人之间的事。却不知道,每一个旁观者都看得清清楚楚。当他们发现,每一个人都知道的时候,他们的爱情终于如繁花盛极而落尽。
林启正,天生容貌出众,权势和金钱加身,镀出一种常人无法企及的光芒,安于权贵,对自己的一切不以为然,高贵,冷漠,傲然。这样的男人,几乎可以算是所有女人的理想型,书中就不止一次出现众人花痴的症状,甚至有人为了他跳楼割腕,幻想出精神的疾病。这样的男人,令人痴狂。
他的爱情,却不按常理出牌。多少趋之若鹜的名媛淑女他没有看在眼里,一次飞机上令人尴尬的邂逅,却令他萌生爱情。这是全书的开端,也是一个吸引人的让人误以为是童话故事的起点。
他的爱情,又是以他自己为中心的,算不算狭隘自私呢?我不想轻易地说,爱情里面谁一定是自私的。他爱邹雨,但是他只能让邹雨做情人。权势的争夺,一开始如他自己所言,为了自保。而当他越过种种杀伐,登上权势的高峰时,他已经不能够下来。他不会俯身屈尊去就一个凡尘女人,他要的是,她的臣服。
在这段爱情里,他常常没有安全感。对邹雨,他用钱讨好不了,用爱也讨好不了。当最后分手时刻来临,他愤怒而强硬,利用与邹雨关联的一切来逼迫,他又深情而温柔,他说手机号码永远不会改变。这是林启正的纠结和矛盾,他爱她,承诺永远不会抛弃她,但是,他也爱惜自己苦心争夺在手的一切,他也承诺了自己,永远不会放弃他要的那个世界。
写到这里,我在想,如果没有江心遥,林启正是不是一定就能和邹雨在一起呢?或许也是不一定。在权势顶端的男人,他的爱总会带着霸道和强势,如邹雨一样的女人,不一定甘愿俯首称臣。虽然,在这场爱情里,林启正和邹雨时时都有爱而不得的痛苦,却不见得一旦阻碍失去,两个人就会像童话故事的结局,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不能得到的东西,总是最好的。一旦能够轻易拿在手里,谁还会珍惜呢?
邹雨,不能不说是一个聪明的女人。有的人会说,陷在爱情里的人智商都为零。其实不是。男人和女人的爱情,往往除了荷尔蒙,除了内心的直觉,还有许多其他不起眼的因素在发挥作用。分手,不一定不爱了;爱的时候,不一定会完全放下结束的念头。
不管邹雨的个性,是坚强,是磊落,是独立,是乐观知命,是敢于担当敢于放弃的,在爱情里,她终归跟所有女人一样,普通平凡。面对心爱的男人,如果他低低地求,如果他面对所有人都冷硬却对自己柔情万种,如果他为自己的离去流下珍贵的眼泪,女人就无法再迈出离开的脚步。林启正之于邹雨,正是如此。尤其是如林启正一样的男人,邹雨更无法离去。这不是爱情的虚荣心,而是,每每这种时刻,女人的心痛和不舍,与男人是感同身受的。这种时候,女人总会想,如果男人能够爱她如此,她为什么还要执着离开,她离开又有什么意义?自己所求的男人,不正是如此吗,那么为什么还要分开?除非女人能够找到超越男人以外的理由,否则不会离去,往往很多人最终都找不到离开的理由,有缘无分的,最后只得苦苦纠缠。而邹雨,说故事的人,为她寻到了理由,亲妹的死,是永远无法用任何权势和时间抹去的沟壑,渺小如邹雨,跨不过,强硬如林启正,也无法勉强邹雨跨过。如果没有邹月的纵身一跳,母亲死后,也许邹雨就心甘情愿落在林启正密密织好的网里,直到有一天,或者破茧成蝶,或者枯萎而死。
江心遥,说故事的人,对她说得很少,但是寥寥几笔,已经形象丰满,容颜可人了。依着我自己的理解,我对她却是不喜。她用天真的做派,让林启正不讨厌她甚至宠溺她。她利用了林启正和邹雨的愧疚,让自己站在了上风的位置。她送邹雨唐卡,我却看到她用自己的权势和方法,去压抑和打击情敌,妙的是伤在暗处,邹雨有苦难言,她却片叶不沾身,反而让人以为她有菩萨般的宽容。林家江家的合并,林启正须得迁往香港,我不以为江心遥是完全置身事外的,相反,她可能才是始作俑者。如此棋高一着,让林启正得到了更大的权势诱惑,他越来越脱不开这繁华的种种,让林启正和邹雨渐行渐远。最后的最后,她仍然以天真温柔的笑容面对邹雨,让邹雨惊觉,她知道这一切。这是何其痛苦的伤上撒盐。她赢了,她有理由炫耀。在若干年以后,当他们的爱情慢慢淡化,她和林启正的爱情就会生根发芽,天真烂漫单纯柔弱,总有一天会让男人拜倒裙下。
江心遥很聪明,她不想担下家族的负担,于是她找了一个合适的男人,她用权势,用愧疚,用柔软,用爱情,牢牢地抓住了林启正。林启正身陷其中而不自知,或者明知而甘之如饴,乐不思蜀。总之,他没有突围的出口。江心遥自在、潇洒地活着,她自在地做着自己想做的事。可以想象得到,很多年以后,她就像很多香港的阔太太一样,衣食无缺、雍容华贵地活着,到那时,夫妻恩爱,儿孙满堂。
第三种爱情,也是第三者的爱情。这段感情里,谁先遇到林启正,我不知道,最后,江心遥才是名正言顺的林太太。也许,邹雨才算是那个第三者吧。就连邹雨本身,也是有这种自觉的,正因为如此,她才时时感到见不得光,感到愧悔。
然而,我始终认为,林启正和邹雨之间,其他人其他事才是第三者。故事的结局,邹雨还没从爱情的悲伤里走出来,孑然一身。我私心希望,林启正和江心遥的以后,不会太幸福。林启正给了邹雨的心,不要再收回,不要再给第二个女人。
只是可惜,林启正和邹雨之间的爱犹如暴风骤雨,深入心肺骨髓;但不能不说,林启正也喜欢江心遥,在将来,也许会是细水长流的爱。林启正拥有过红玫瑰,当红玫瑰变成了胸口的朱砂痣,他便会安然于日日照拂的白月光。
诗经有云: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
林启正说过,爱过我的人,不会再爱上别人。
看故事的时候,我为这句话心动过,这是一个多么令人目眩神迷的男人。
但在故事的最后,我却痛恨林启正毫无余地的断语。
我衷心希望,邹雨在有生之年,能够默默收藏起这段光阴,让心在死后重新活过,再遇到一个命中有缘有份的男人。
故事有遗憾,才令人不舍。
讲故事的人,残忍又慈悲。将一段惊心动魄,令人神魂颠倒的爱情,决然斩断,停留在最遗憾又最难舍的时候。给人绝望,又给人希望。
宝黛之恋,年年岁岁地让人流连不忘,正是因为,每个人都深刻地记得黛玉咳血、含恨离世那一刻的悲怆。
第三种爱情,让我压抑不住内心的累和痛的,正是最后那一眼,林启正没能与邹雨相会。
写完这一篇,絮絮说完这些,就让我,放下这段故事吧。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