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自主学习(2) -- 自主学习是如何消失的?
#2015-07-28 星期二 晴
谈自主学习(2) -- 自主学习是如何消失的?
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在苦苦探索“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我在办幼儿园时也是抱持这样的想法,自办覃山学校来,一点一点变化,到如今不再去思考“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而是“如何不打击孩子的自主学习”。
在我的想像中,一般来说,小孩子们是讨厌枯燥的科学课本,而喜欢做科学实验的。可根据我的观察,孩子们并非如此,我发现他们八、九岁就已不喜欢做科学实验了。 当然,我这个结论有所偏颇,一是我观察的样本的丰富性有限,二是我提供的科学实验的丰富性有限。 但我还是要根据这有限的观察和偏颇的结论做出一个推测:绝大部分人的自主学习从出生的第一天,就在一步步地减少(或消失)。
上星期一节科学课,我和孩子们讨论了“同一品种的西瓜的味道为什么不同?”,孩子们脑力风暴,一共说出了10个因素。然后我介绍科学实验中的“控制对照”的概念,并让孩子们自选一个因素做为“控制”来做实验研究。 可下课时,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做实验。在我的预想中,这个实验一并不太难,二是与吃有关,孩子们喜欢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当然不利因素就是:实验周期太长,而小孩子的耐心不足以让他们有动力做这种需要N天后才知道结果的实验。 (孩子们的年龄是从7岁到14岁)。
孩子们喜欢那种马上有实验结果的科学实验,他们想马上看到惊奇。 我观察到除了极少数孩子,夏令营的孩子都喜欢玩scratch编程。如何把编程看成科学实验,孩子们只所有喜欢,一方面有游戏的性质是一原因,另一方面就是可以马上见到实验结果,实时调整、扩展,随时可以看一看自己劳动的结果。
学编程是一种“自洽的自主学习系统”:
a. 弄一个最简单的命令,也会有结果,也就是最小的付出也会有成就感。
b. 可以随意扩展和调整,对出错极度宽容。有错了,调试并看结果,与预期不符,随时修改。
c. 电脑不会指责坐在它面前的学生,例如:“这么简单的东西,你都会弄错?!” 电脑非常有耐心,直到你自己一步步调试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d. 程序扩展的概念,让小小程序员自已控制学习的节奏,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e. 编程序的过程还是最后的结果,都有游戏的性质,有趣。
我想,如果现实中的学习也有学编程这样几个特点,学生们的学习会不会更自主一些呢? 我的猜测:会。 反之,自学学习就会一点一点地消失,除非遇到特别的情况重新点燃。
让人难过的是,现实中的情况,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多是)正好与编程相反:没趣、对出错不宽容(嘲笑、挖苦)、孩子只是学习的奴隶、所有孩子都同一步伐、付出并不一定有成就感(更多时是羞辱)。
至此,如果你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就应该了解到: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种天生的自主学习的物种,但这种自主学习在现实中受到不断地打击,一点一点的消失,除非你关注并克服 -- 不做或少做那些“去编程环境”的事儿。
(*微信订阅公众号:皮蛋老师 家庭教育交流群:90600528 个人微信号: precom)
谈自主学习(2) -- 自主学习是如何消失的?
许多家长和老师都在苦苦探索“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我在办幼儿园时也是抱持这样的想法,自办覃山学校来,一点一点变化,到如今不再去思考“如何培养孩子自主学习”,而是“如何不打击孩子的自主学习”。
在我的想像中,一般来说,小孩子们是讨厌枯燥的科学课本,而喜欢做科学实验的。可根据我的观察,孩子们并非如此,我发现他们八、九岁就已不喜欢做科学实验了。 当然,我这个结论有所偏颇,一是我观察的样本的丰富性有限,二是我提供的科学实验的丰富性有限。 但我还是要根据这有限的观察和偏颇的结论做出一个推测:绝大部分人的自主学习从出生的第一天,就在一步步地减少(或消失)。
上星期一节科学课,我和孩子们讨论了“同一品种的西瓜的味道为什么不同?”,孩子们脑力风暴,一共说出了10个因素。然后我介绍科学实验中的“控制对照”的概念,并让孩子们自选一个因素做为“控制”来做实验研究。 可下课时,没有一个孩子愿意做实验。在我的预想中,这个实验一并不太难,二是与吃有关,孩子们喜欢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当然不利因素就是:实验周期太长,而小孩子的耐心不足以让他们有动力做这种需要N天后才知道结果的实验。 (孩子们的年龄是从7岁到14岁)。
孩子们喜欢那种马上有实验结果的科学实验,他们想马上看到惊奇。 我观察到除了极少数孩子,夏令营的孩子都喜欢玩scratch编程。如何把编程看成科学实验,孩子们只所有喜欢,一方面有游戏的性质是一原因,另一方面就是可以马上见到实验结果,实时调整、扩展,随时可以看一看自己劳动的结果。
学编程是一种“自洽的自主学习系统”:
a. 弄一个最简单的命令,也会有结果,也就是最小的付出也会有成就感。
b. 可以随意扩展和调整,对出错极度宽容。有错了,调试并看结果,与预期不符,随时修改。
c. 电脑不会指责坐在它面前的学生,例如:“这么简单的东西,你都会弄错?!” 电脑非常有耐心,直到你自己一步步调试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d. 程序扩展的概念,让小小程序员自已控制学习的节奏,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e. 编程序的过程还是最后的结果,都有游戏的性质,有趣。
我想,如果现实中的学习也有学编程这样几个特点,学生们的学习会不会更自主一些呢? 我的猜测:会。 反之,自学学习就会一点一点地消失,除非遇到特别的情况重新点燃。
让人难过的是,现实中的情况,孩子们的学习环境(多是)正好与编程相反:没趣、对出错不宽容(嘲笑、挖苦)、孩子只是学习的奴隶、所有孩子都同一步伐、付出并不一定有成就感(更多时是羞辱)。
至此,如果你理解我要表达的意思,就应该了解到:人从出生开始就是一种天生的自主学习的物种,但这种自主学习在现实中受到不断地打击,一点一点的消失,除非你关注并克服 -- 不做或少做那些“去编程环境”的事儿。
(*微信订阅公众号:皮蛋老师 家庭教育交流群:90600528 个人微信号: p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