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kindle
我之前写的说kindle的文章,刚才发现被列入了别人的豆列(谢谢!)。
微博:http://weibo.com/p/1001603819516386799897(欢迎打赏)
豆瓣:http://www.douban.com/note/488032580/
于是就想起来去找了找网上介绍kindle的文章,发现大部分都是介绍怎么刷机、推送网络文章、找资源的。
我个人认为真的没必要。
关于刷机,kindle官方中文版系统也挺好使的。最大的缺点就是笔记自成体系,不同步到印象笔记或其它云笔记。
听说刷多看可以有这个功能(听说而已,不负责这句话的真实性),但为了这个功能就去刷机我觉得太麻烦了。
而且这个缺点可以有其它解决办法,截图了将图片导到PC里再自己整理一下成笔记也当复习了;或者装kindle PC端,再自己整理成笔记。我认为做笔记要有自己的分析和诠释,在从kindle里手动弄出来的时候,回顾当时写的零散句子或摘抄,再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超爽。我以前在多看上看书也做了笔记同步到印象笔记里,但也不是就可以直接当自己真正的笔记来用了的,还是得自己整理一下。
关于网络文章的推送。网络文章本来就短,放印象笔记的离线文件夹里得了,上厕所、上下班路上等零散时间就看掉。我喜欢拿印象笔记当read it later来用,或者用pocket这种专门的稍后阅读工具也很方便。
想想,如果是要将网络文章都推送到kindle里……
一是得每天打开kindle的wifi同步一下,麻烦。它一直开着wifi的耗电速度会加快很多。
二是会破坏kindle的沉浸感,两分钟看完一篇,删掉,点开下一篇,麻烦啊,自己也会烦。将心比心地说,我的read it later文件夹里,每天我看不到五篇就烦了。
三是要是看不完,这种琐碎的东西累积起来,那心理压力可大了,我现在打开微博收藏有2k多条,简直想砍掉当初随便mark的手。
琐碎的东西不适合给kindle。
关于找资源,这方面我特别同意乔布斯当年搞itunes卖歌时的那些话,我是Google铁杆粉,绝对不是乔布斯的脑残粉(觉得他长得帅是另一回事),但真的,与其费时间找资源,还不如自己买了。
一是直接kindle上买。中亚上kindle书都卖得挺便宜的,就算不便宜,只要看完了觉得好,那就行了。我买的第一套书是冰与火之歌,花了250块钱左右,等不了特价降到50了,一个月看完这四五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觉得比花50买了却不看要舒坦多了,而且冰火这种小说人物特别多,kindle上搜索人名特别方便快捷。这买冰火当然算贵的。那些特价书里很多好书,就几块钱一本。再说kindle书都可以发送样章,就是前面一点内容,预览了觉得好再买呗。这比去电影院看电影好多了,看电影就不能看了10分钟后说我要退票。
二是没有kindle版就买实体书。这些年物价涨那么快,就书还是便宜。想看的书,赶紧买了,第二天就能收到,趁着在兴头上赶紧看完,那爽啊。租房子住的人可能觉得哎呀家里小放不下,可是亲,我一有房的人,也不囤书,世界上好书那么多,囤得过来么,囤了也没用,会反复看的书极少,放着就是积灰。看完了,要做笔记就做笔记,那这本书在手里的使命就算完了,送出去吧,送朋友也好,送图书馆也好,我送了120多套书出去,特有满足感。
三是有些书确实没有可购买的渠道,必须得靠网络资源,那就确实得去找下载了,网盘啊、交流论坛啊,但我觉得这样的情况总体比例是比较少的。需要找的时候再去有目的地学怎么找书,没必要为了所谓”更好地使用kindle“就先学一些”使用技巧大全“。
买kindle已经几个月了,499元那款,觉得真是好啊,没后悔,很喜欢,再次推荐。
推荐的理由以前也写过,护眼(相对而言)、节约家里空间、沉浸感、阅读速度、改善睡眠。具体戳前面的链接。再说一次,沉浸感太美好了!
以上是个人感悟。有其它体会的也正常。
买了东西只要用起来、不放着积灰,就是好的。
同样欢迎去微博打赏:http://weibo.com/p/1001603869628743975727
微博:http://weibo.com/p/1001603819516386799897(欢迎打赏)
豆瓣:http://www.douban.com/note/488032580/
于是就想起来去找了找网上介绍kindle的文章,发现大部分都是介绍怎么刷机、推送网络文章、找资源的。
我个人认为真的没必要。
关于刷机,kindle官方中文版系统也挺好使的。最大的缺点就是笔记自成体系,不同步到印象笔记或其它云笔记。
听说刷多看可以有这个功能(听说而已,不负责这句话的真实性),但为了这个功能就去刷机我觉得太麻烦了。
而且这个缺点可以有其它解决办法,截图了将图片导到PC里再自己整理一下成笔记也当复习了;或者装kindle PC端,再自己整理成笔记。我认为做笔记要有自己的分析和诠释,在从kindle里手动弄出来的时候,回顾当时写的零散句子或摘抄,再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超爽。我以前在多看上看书也做了笔记同步到印象笔记里,但也不是就可以直接当自己真正的笔记来用了的,还是得自己整理一下。
关于网络文章的推送。网络文章本来就短,放印象笔记的离线文件夹里得了,上厕所、上下班路上等零散时间就看掉。我喜欢拿印象笔记当read it later来用,或者用pocket这种专门的稍后阅读工具也很方便。
想想,如果是要将网络文章都推送到kindle里……
一是得每天打开kindle的wifi同步一下,麻烦。它一直开着wifi的耗电速度会加快很多。
二是会破坏kindle的沉浸感,两分钟看完一篇,删掉,点开下一篇,麻烦啊,自己也会烦。将心比心地说,我的read it later文件夹里,每天我看不到五篇就烦了。
三是要是看不完,这种琐碎的东西累积起来,那心理压力可大了,我现在打开微博收藏有2k多条,简直想砍掉当初随便mark的手。
琐碎的东西不适合给kindle。
关于找资源,这方面我特别同意乔布斯当年搞itunes卖歌时的那些话,我是Google铁杆粉,绝对不是乔布斯的脑残粉(觉得他长得帅是另一回事),但真的,与其费时间找资源,还不如自己买了。
一是直接kindle上买。中亚上kindle书都卖得挺便宜的,就算不便宜,只要看完了觉得好,那就行了。我买的第一套书是冰与火之歌,花了250块钱左右,等不了特价降到50了,一个月看完这四五百万字的长篇巨著,觉得比花50买了却不看要舒坦多了,而且冰火这种小说人物特别多,kindle上搜索人名特别方便快捷。这买冰火当然算贵的。那些特价书里很多好书,就几块钱一本。再说kindle书都可以发送样章,就是前面一点内容,预览了觉得好再买呗。这比去电影院看电影好多了,看电影就不能看了10分钟后说我要退票。
二是没有kindle版就买实体书。这些年物价涨那么快,就书还是便宜。想看的书,赶紧买了,第二天就能收到,趁着在兴头上赶紧看完,那爽啊。租房子住的人可能觉得哎呀家里小放不下,可是亲,我一有房的人,也不囤书,世界上好书那么多,囤得过来么,囤了也没用,会反复看的书极少,放着就是积灰。看完了,要做笔记就做笔记,那这本书在手里的使命就算完了,送出去吧,送朋友也好,送图书馆也好,我送了120多套书出去,特有满足感。
三是有些书确实没有可购买的渠道,必须得靠网络资源,那就确实得去找下载了,网盘啊、交流论坛啊,但我觉得这样的情况总体比例是比较少的。需要找的时候再去有目的地学怎么找书,没必要为了所谓”更好地使用kindle“就先学一些”使用技巧大全“。
买kindle已经几个月了,499元那款,觉得真是好啊,没后悔,很喜欢,再次推荐。
推荐的理由以前也写过,护眼(相对而言)、节约家里空间、沉浸感、阅读速度、改善睡眠。具体戳前面的链接。再说一次,沉浸感太美好了!
以上是个人感悟。有其它体会的也正常。
买了东西只要用起来、不放着积灰,就是好的。
同样欢迎去微博打赏:http://weibo.com/p/1001603869628743975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