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莎·朱科娃和她的“车库”——不仅仅是个名媛
关于达莎·朱科娃,你知道的不一定比直男癌多。
身为艺术爱好者的你知道达莎·朱科娃吗?这还真不一定。但若你凑巧是个球迷,或有球迷男/女友,他们一定会说:知道啊!不就是”破车“英超切尔西队老板阿布拉莫维奇的那个有钱有脸蛋的模特女朋友嘛!不过球迷朋友们对不起,这里得更新下讯息了:朱科娃早在2009年就已经和阿布结婚了,两人凭借着特工级保密功夫将这个消息隐瞒了六年,一直到今年年初才由《华尔街日报》公布。#Tips.看球的小伙伴都知道,wags = wife and girlfriends,英国还有球星太太团年度评选呢(朱科娃快得终生成就奖了)#
▵ 朱科娃和阿布拉莫维奇,背后是弗朗西斯·培根的《三联画 1976》
达莎·朱科娃(Dasha Zhukova)生于1981年,她的父亲是俄罗斯石油大亨Alexander Radkin Zhukov,母亲则是分子生物科学家,退休以前任教于UCLA。朱科娃十岁随母亲移居美国,后来又从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获得了斯拉夫研究与文学的学位。大学毕业以后,她返回莫斯科居住,随后于2005年移居伦敦,成为只有小报记者才关心的上流社会名媛中的又一位。
女商人、博物馆创始人、收藏家、艺术赞助人、杂志主编……拥有众多头衔的朱科娃可远远不只是个模特而已。看看达莎·朱科娃就知道所谓“智慧与美貌”并存的“性感尤物名媛脸”是怎样一种模式。她那个最标志性的只抬起一边嘴角、略带不耐烦和轻蔑的笑法,恐怕让所有抖M都浑身酥麻情难自已。大战斗种族的女儿就算含着金汤匙出生,匙里也必须还有一口伏特加。
身为网球沙皇萨芬的前女友,俄罗斯寡头阿布拉莫维奇的隐婚妻子,2005年前后达莎·朱科娃似乎从来就只能被称作是“XX的XX”,稍微高大上一点的也是“阿布拉莫维奇的艺术缪思”。有那么一段时间,朱科娃在事业上的若干尝试都只是“看起来很美”——一时间好评如潮,然而没坚持多久。初到伦敦她曾表示想要成为一名自然理疗法医生,虽然入读了相关学校,但最后也没有毕业。
▵ 朱科娃和萨芬
2006年达莎·朱科娃和她的好友Christina Tang成立了潮牌Kova&T,号称做出了最服帖最好穿的乳胶legging并拥有Kate Moss, Rihanna,Olsen Twins一众明星粉丝。对于乳胶legging的爆红,达莎·朱科娃谦虚表示“我并无意涉足时装界,只是找不到我想要的衣服”。这确实是实话:朱科娃早就宣布她不再涉足Kova&T的一众事务,而这一品牌也早就被Net-A-Porter下架,成了所谓的“潮牌一时爽”。
▵ 朱科娃和Christina Tang,名媛的好友也必须是名媛,Christina Tang的爸爸是“Shanghai Tang上海滩”邓永锵。
▵ Kova&T让乳胶装终于不再只针对某类特殊人群。
要说朱科娃的艺术收藏,还真和阿布拉莫维奇有关。一路都在买地产买酒店买飞机买球队,“买买买”业界已臻化境的阿布拉莫维奇在2008年将魔掌伸向了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他以863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三联画 1976》(Triptych 1976),创下了当时战前艺术品的成交价纪录,而卢西安·佛洛伊德(Lucian Freud)的《沉睡的救济金经理人》(Benefits Supervisor Sleeping)则以3360万美元的价格同样被阿布收入囊中,创下了还在世的艺术家作品的成交价纪录。尽管有“砖家”表示阿布那幅培根买亏了,然而这说不定是这对“不差钱”couple对艺术界做的一个“我们来了”的宣言,或者直接简化成一个词 :“Kneel!”。
▵ Triptych 1976,Francis Bacon
同样是在2008年,朱科娃在莫斯科创立了俄罗斯第一个当代艺术机构——“车库”当代文化中心(the Garag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e,简称GCCC)。
▵ Benefits Supervisor Sleeping,Lucian Freud
2008年到2011年这四年中,“车库”的馆址选在8500平方米的前Bakhmetyevsky公交车库。虽然是公交车库,但也是系出名门的公交车库——1926年由俄罗斯建筑大师康斯坦丁·梅尔尼科夫(Konstantin Melnikov)设计。至于梅尔尼科夫本人,就算你不知道他是莫斯科先锋派的领头羊也╮(╯_╰)╭,只要记住他修就了无产阶级人们心中的丰碑——列宁墓。
▵ Konstantin Melnikov (1890-1974)
“车库”开幕以前,Bakhmetyevsky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整修工作,赞助人就是阿布拉莫维奇。#“破车”老板的浪漫就是爱你就帮你修“车库”#
▵ 曾经的Bakhmetyevsky公交车库
▵ 整修以后
2012年,朱科娃的“车库”搬了一次家,这次的新临时展馆靠近朱科娃小时候经常玩耍的高尔基公园,2400平方米的展场由日本建筑设计师坂茂(Shigeru Ban)为“车库”专门设计。用高科技处理廉价材料是坂茂的特长之一,新“车库”这些六米高的“大理石”柱其实是在圣彼得堡由再利用的纸板制成的。
2015年,“车库”才终于搬进了它永久的家,并改名为“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Garag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经由荷兰人库哈斯(Rem Koolhaas)改建的新馆位于高尔基公园内,原址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莫斯科四季饭店(Vremena Goda Restaurant)。新馆总面积54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新增各种艺术场馆所需的必要设施之外,还保留修复了原有的马赛克墙面装饰。
▵ 从高尔基公园看Vremena Goda
▵ 经由Koolhaas改造的Garage Musueum
▵ Koolhaas的设计模型
▵ 新馆开幕发布式上,从左至右依次为:库哈斯,朱科娃,馆长Anton Belov和 首席策展人Kate Fowle
▵ Koolhaas和朱科娃
“车库”选择了密集物体恐惧症患者的天敌、脓包与触手爱好者草间弥生作为它迁入新馆的第一个展览。做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作品竟然还是第一次在莫斯科展出!
▵ Guidepost to the Eternal Space, 2015
Guidepost to the Eternal Space这件作品是“车库”特别向草间弥生定制的。正如朱可娃自己说的,对当代艺术有兴趣的俄罗斯青年一代也只能从网上看到这些作品,很多俄罗斯普通民众对于“当代艺术”这个词的理解竟然是停留在“毕加索”上。这个展的意义在于让年轻人看看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探索一下除了俄罗斯之外,还有哪些新奇的艺术声音。#丈夫阿布是用他的“金元大法”席卷世界,媳妇朱科娃则正要把世界带向俄罗斯#
▵ Infinity Mirrored Room–The Souls of Millions of Light Years Away,2013.
而另一个为朱科娃提供定制服务的大咖则是Jeff Koons。2011年,朱科娃创办了和艺术中心同名的《车库》杂志,其内容涵盖时尚、艺术、电影、文学诸多方面。Jeff Koons为这本杂志创作了他的第一个虚拟艺术作品:你需要拥有当期杂志的实体版本,并在手机里下载一个杂志的app,打开app将手机摄像头对准杂志封面,一个360度立体可旋转的Jeff Koons兔女郎就会出现在封面上。
▵ Garage杂志和Jeff Koons设计的兔女郎
然而世事难料,虽然身为时尚杂志公投的“俄罗斯当代艺术的女沙皇”,达莎·朱科娃还是被严肃媒体摆了一道,因为《纽约客》把艺术界最崇高的称号“俄罗斯的Peggy Guggenheim”,颁给了达莎·朱科娃“竞争对手”Maria Baibakova。不知道这算不算对朱科娃三番五次蔑视主流媒体的报复。Maria同样是寡头之女,同样是美国长大,在莫斯科拥有自己的艺术空间Red October,是苏富比和高古轩的顾问,还拥有艺术史硕士和哈佛MBA学位,怎么看都是又一个朱科娃,只是更加年轻——今年只有28岁。据说2008年“车库”开幕时两人很是上演了一番冷空气大对决:Maria向朱科娃表示祝贺,而朱科娃坐在沙发上礼貌地表示了感谢,但并没有站起来。
▵ Maria Baibakova和巴斯奎特的画
其实不仅仅是在俄罗斯,艺术收藏一直在唱给有钱人添光彩的老本行。俄罗斯的当代艺术发展,在这种良性竞争中也是异军突起,从不知当代艺术为何物发展到坐拥两所世界顶级收藏的美术馆、公共艺术项目无数,无疑都是“车库”和“红十月”明争暗斗的结果。看来果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不过反正IT /Art Girls斗法,观众总是不吃亏
(づ ̄ 3 ̄)づ
身为艺术爱好者的你知道达莎·朱科娃吗?这还真不一定。但若你凑巧是个球迷,或有球迷男/女友,他们一定会说:知道啊!不就是”破车“英超切尔西队老板阿布拉莫维奇的那个有钱有脸蛋的模特女朋友嘛!不过球迷朋友们对不起,这里得更新下讯息了:朱科娃早在2009年就已经和阿布结婚了,两人凭借着特工级保密功夫将这个消息隐瞒了六年,一直到今年年初才由《华尔街日报》公布。#Tips.看球的小伙伴都知道,wags = wife and girlfriends,英国还有球星太太团年度评选呢(朱科娃快得终生成就奖了)#
![]() |
▵ 朱科娃和阿布拉莫维奇,背后是弗朗西斯·培根的《三联画 1976》
达莎·朱科娃(Dasha Zhukova)生于1981年,她的父亲是俄罗斯石油大亨Alexander Radkin Zhukov,母亲则是分子生物科学家,退休以前任教于UCLA。朱科娃十岁随母亲移居美国,后来又从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获得了斯拉夫研究与文学的学位。大学毕业以后,她返回莫斯科居住,随后于2005年移居伦敦,成为只有小报记者才关心的上流社会名媛中的又一位。
![]() |
女商人、博物馆创始人、收藏家、艺术赞助人、杂志主编……拥有众多头衔的朱科娃可远远不只是个模特而已。看看达莎·朱科娃就知道所谓“智慧与美貌”并存的“性感尤物名媛脸”是怎样一种模式。她那个最标志性的只抬起一边嘴角、略带不耐烦和轻蔑的笑法,恐怕让所有抖M都浑身酥麻情难自已。大战斗种族的女儿就算含着金汤匙出生,匙里也必须还有一口伏特加。
![]() |
身为网球沙皇萨芬的前女友,俄罗斯寡头阿布拉莫维奇的隐婚妻子,2005年前后达莎·朱科娃似乎从来就只能被称作是“XX的XX”,稍微高大上一点的也是“阿布拉莫维奇的艺术缪思”。有那么一段时间,朱科娃在事业上的若干尝试都只是“看起来很美”——一时间好评如潮,然而没坚持多久。初到伦敦她曾表示想要成为一名自然理疗法医生,虽然入读了相关学校,但最后也没有毕业。
![]() |
▵ 朱科娃和萨芬
2006年达莎·朱科娃和她的好友Christina Tang成立了潮牌Kova&T,号称做出了最服帖最好穿的乳胶legging并拥有Kate Moss, Rihanna,Olsen Twins一众明星粉丝。对于乳胶legging的爆红,达莎·朱科娃谦虚表示“我并无意涉足时装界,只是找不到我想要的衣服”。这确实是实话:朱科娃早就宣布她不再涉足Kova&T的一众事务,而这一品牌也早就被Net-A-Porter下架,成了所谓的“潮牌一时爽”。
![]() |
▵ 朱科娃和Christina Tang,名媛的好友也必须是名媛,Christina Tang的爸爸是“Shanghai Tang上海滩”邓永锵。
![]() |
▵ Kova&T让乳胶装终于不再只针对某类特殊人群。
要说朱科娃的艺术收藏,还真和阿布拉莫维奇有关。一路都在买地产买酒店买飞机买球队,“买买买”业界已臻化境的阿布拉莫维奇在2008年将魔掌伸向了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他以8630万美元的价格拍下了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的《三联画 1976》(Triptych 1976),创下了当时战前艺术品的成交价纪录,而卢西安·佛洛伊德(Lucian Freud)的《沉睡的救济金经理人》(Benefits Supervisor Sleeping)则以3360万美元的价格同样被阿布收入囊中,创下了还在世的艺术家作品的成交价纪录。尽管有“砖家”表示阿布那幅培根买亏了,然而这说不定是这对“不差钱”couple对艺术界做的一个“我们来了”的宣言,或者直接简化成一个词 :“Kneel!”。
![]() |
▵ Triptych 1976,Francis Bacon
同样是在2008年,朱科娃在莫斯科创立了俄罗斯第一个当代艺术机构——“车库”当代文化中心(the Garage Center for Contemporary Culture,简称GCCC)。
![]() |
▵ Benefits Supervisor Sleeping,Lucian Freud
2008年到2011年这四年中,“车库”的馆址选在8500平方米的前Bakhmetyevsky公交车库。虽然是公交车库,但也是系出名门的公交车库——1926年由俄罗斯建筑大师康斯坦丁·梅尔尼科夫(Konstantin Melnikov)设计。至于梅尔尼科夫本人,就算你不知道他是莫斯科先锋派的领头羊也╮(╯_╰)╭,只要记住他修就了无产阶级人们心中的丰碑——列宁墓。
![]() |
▵ Konstantin Melnikov (1890-1974)
“车库”开幕以前,Bakhmetyevsky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整修工作,赞助人就是阿布拉莫维奇。#“破车”老板的浪漫就是爱你就帮你修“车库”#
![]() |
▵ 曾经的Bakhmetyevsky公交车库
![]() |
▵ 整修以后
2012年,朱科娃的“车库”搬了一次家,这次的新临时展馆靠近朱科娃小时候经常玩耍的高尔基公园,2400平方米的展场由日本建筑设计师坂茂(Shigeru Ban)为“车库”专门设计。用高科技处理廉价材料是坂茂的特长之一,新“车库”这些六米高的“大理石”柱其实是在圣彼得堡由再利用的纸板制成的。
![]() |
2015年,“车库”才终于搬进了它永久的家,并改名为“车库”当代艺术博物馆(Garage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 )。经由荷兰人库哈斯(Rem Koolhaas)改建的新馆位于高尔基公园内,原址是上世纪六十年代著名的莫斯科四季饭店(Vremena Goda Restaurant)。新馆总面积540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新增各种艺术场馆所需的必要设施之外,还保留修复了原有的马赛克墙面装饰。
![]() |
▵ 从高尔基公园看Vremena Goda
![]() |
▵ 经由Koolhaas改造的Garage Musueum
![]() |
![]() |
▵ Koolhaas的设计模型
![]() |
▵ 新馆开幕发布式上,从左至右依次为:库哈斯,朱科娃,馆长Anton Belov和 首席策展人Kate Fowle
![]() |
▵ Koolhaas和朱科娃
“车库”选择了密集物体恐惧症患者的天敌、脓包与触手爱好者草间弥生作为它迁入新馆的第一个展览。做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艺术家之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她的作品竟然还是第一次在莫斯科展出!
![]() |
▵ Guidepost to the Eternal Space, 2015
Guidepost to the Eternal Space这件作品是“车库”特别向草间弥生定制的。正如朱可娃自己说的,对当代艺术有兴趣的俄罗斯青年一代也只能从网上看到这些作品,很多俄罗斯普通民众对于“当代艺术”这个词的理解竟然是停留在“毕加索”上。这个展的意义在于让年轻人看看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探索一下除了俄罗斯之外,还有哪些新奇的艺术声音。#丈夫阿布是用他的“金元大法”席卷世界,媳妇朱科娃则正要把世界带向俄罗斯#
![]() |
![]() |
▵ Infinity Mirrored Room–The Souls of Millions of Light Years Away,2013.
而另一个为朱科娃提供定制服务的大咖则是Jeff Koons。2011年,朱科娃创办了和艺术中心同名的《车库》杂志,其内容涵盖时尚、艺术、电影、文学诸多方面。Jeff Koons为这本杂志创作了他的第一个虚拟艺术作品:你需要拥有当期杂志的实体版本,并在手机里下载一个杂志的app,打开app将手机摄像头对准杂志封面,一个360度立体可旋转的Jeff Koons兔女郎就会出现在封面上。
![]() |
▵ Garage杂志和Jeff Koons设计的兔女郎
然而世事难料,虽然身为时尚杂志公投的“俄罗斯当代艺术的女沙皇”,达莎·朱科娃还是被严肃媒体摆了一道,因为《纽约客》把艺术界最崇高的称号“俄罗斯的Peggy Guggenheim”,颁给了达莎·朱科娃“竞争对手”Maria Baibakova。不知道这算不算对朱科娃三番五次蔑视主流媒体的报复。Maria同样是寡头之女,同样是美国长大,在莫斯科拥有自己的艺术空间Red October,是苏富比和高古轩的顾问,还拥有艺术史硕士和哈佛MBA学位,怎么看都是又一个朱科娃,只是更加年轻——今年只有28岁。据说2008年“车库”开幕时两人很是上演了一番冷空气大对决:Maria向朱科娃表示祝贺,而朱科娃坐在沙发上礼貌地表示了感谢,但并没有站起来。
![]() |
▵ Maria Baibakova和巴斯奎特的画
其实不仅仅是在俄罗斯,艺术收藏一直在唱给有钱人添光彩的老本行。俄罗斯的当代艺术发展,在这种良性竞争中也是异军突起,从不知当代艺术为何物发展到坐拥两所世界顶级收藏的美术馆、公共艺术项目无数,无疑都是“车库”和“红十月”明争暗斗的结果。看来果然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不过反正IT /Art Girls斗法,观众总是不吃亏
(づ ̄ 3 ̄)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