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07.2015 钱穆先生著作年表
昨天读钱穆先生的文章,先生说,中国儒家学者的著作应该按作者生平写书的顺序来读。因为儒家派的作者,容易把自身经历和历史大环境联系在一起进行创作。
所以把先生的著作年表搜出来,方便以后阅读。
1918 《论语文解》,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11月出版。
1919 《朱怀天先生纪念集》,上海自刊本,1919年8月出版。
1925 《论语要略》(国学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3月出版。
1926 《孟子要略》,上海大华书店1926年出版。
1929 《周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出版。
1930 《墨子》(万有文库),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3月出版。
《王守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3月出版。
《刘向歆父子年谱》,《燕京学报》第七期。
1931 《国学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5月出版。
《惠施、公孙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8月出版。
1932 《老子辨》,上海大华书店1932年出版。
1935 《先秦诸子系年》上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2月出版。
1937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出版。
1940 《国史大纲》上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6月出版。
1942 《文化与教育》,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2年6月出版。
《清儒学案》,重庆为国立编译馆写,1942年稿成佚失。
1943 《中国文化史导论》,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出版。(待查)
1945 《政学私言》(人人文库),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11月出版。
1948 《孟子研究》,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出版。
1949 《中国人之宗教社会及人生观》,香港自由中国出版社1949年5月出版。
1950 《中国社会演变》,香港中国问题研究所1950年10月出版。
1951 《中国知识分子》,香港中国问题研究所1951年出版。
《中国历史精神》,台北国民问题出版社1951年11月出版。
《庄子纂笺》,香港东南印务公司1951年12月出版。
1952 《文化学大义》,台北正中书店1952年1月出版。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香港自刊本1952年11月出版。
《中国思想史》,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2年11月出版。
1953 《国史新论》,香港自刊本1953年5月出版。
《宋明理学概述》,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年6月出版。
《四书释义》,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年6月出版。
《人生十论》,香港人生出版社1953年6月出版。
1954 《黄帝》,台北胜利出版社1954年出版。
1955 《阳明学述要》,台北正中书店摘1955年3月。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香港自刊本1955年03月出版。
1957 《秦汉史》,香港新华印刷股份公司1957年3月出版。
《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及大学问节本》,香港人生出版社1957年6月出版。
《庄老通辨》,香港新亚研究所1957年10月出版。
1958 《学 》,香港南天书业公司1958年6月出版。
《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香港新亚研究所1958年8月出版。
1960 《湖上闲思彔》,香港人生出版1960年5月出版。
《民族与文化》,台北联合出版中心1960年6月出版。
1961 《中国历史研究法》,香港孟氏基金会1961年12月出版。
1962 《史记地名考》,香港太平书局1962年10月出版。
1963 《孔子论语新编》,台北商务印书馆1963年出版。
《中国文学讲演集》,香港人生出版社1963年3月出版。
《论语新解》上下册,香港新亚研究所1963年12月出版。
1968 《中华文化十二讲》,台北三民书局1968年7月出版。
《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力》,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出版社。
1969 《中国文化丛谈》(一)(二),台北三民书局1969年11月出版。
1970 《史学导言》,台北中央日报社班1970年5月出版。
1971 《中国文化精神》,台北三民书局1971年7月出版。
《朱子新学案》一至五册,台北三民书局1971年9月出版。
《朱子学提纲》,台北自刊本1971年11月出版。
1973 《中国史学名著》,台北三民书局出版。
1974 《理学六家诗抄》,台北中华书局出版。
《孔子与论语》,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1975 《孔子传》,台北综合月刊社出版。
《中国学术通义》,台北学生书局出版。
1976 《灵魂与心》,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1),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77 《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2),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3),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78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4),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5),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6),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79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7),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历史与文化论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以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1980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8),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台北东升出版社。
1981 《双溪独语》,台北学生书局出版。
1982 《古史地里论集》,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83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宋明理学三书随札》,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84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87 《晚学盲言》,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89 《中国史学发微》,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新亚遗铎》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
先生生平:
1895年,清光緒廿一年生於江蘇省金匱縣
1900年(六歲)入私塾讀書
1903年(九歲)進果育小學就讀
1905年(十一歲)父逝
1906年(十二歲)入常州府的常州中學堂
1910年(十六歲)退學,離開常州,轉入南京私立鍾英中學;適逢辛亥革命,學校停辦,遂輟學
1911年(十七歲)任教無錫三兼小學,為教學生涯之始
1918年(廿四歲)任教鴻模學校(即原果育小學),出版《論語文解》同时任教县立第四小学(梅村镇)
1919年(廿五歲)任後宅泰伯市初小校長,创办无锡历史上第一个图书馆「泰伯图书馆」,任馆长
1922年(廿八歲)赴廈門任教集美學校,為任職中學教師之始
1923年(廿九歲)任教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1927年(卅三歲)轉任教蘇州中學
1928年(卅四歲)連遭三喪:妻歿、兒殤、兄亡。
1929年(卅五岁)與小學校長張一貫女士締婚,4子2女自1931至1940年先後出生,四子早夭
1930年(卅六歲)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後任教北京燕京大學。為任教大學之始
1931年(卅七歲)任教北京大學歷史系,並兼課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北師大
1935年(四一歲)出版《先秦諸子繫年》
1937年(四三歲)隨政局南遷,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1939年(四五歲)《國史大綱》脫稿,回蘇州侍母一載
1941年(四七歲)往成都任教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及武漢大學
1943年(四九歲)先後任教於華西大學、四川大學
1944年(五十歲)撰文〈中國歷史上青年從軍先例〉,號召知識份子投筆從戎
1946年(五二歲)赴昆明任教五華學院、兼任雲南大學
1948年(五四歲)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課餘撰《湖上閒思錄》
1949年(五五歲)应张其昀之邀赴香港创办亞洲文商學院,任院長
1950年(五六歲)成立新亞書院,應邀赴台灣講演
1951年(五七歲)為籌辦新亞書院台灣分校,滯留台灣數月,未果。
1952年(五八歲)四月,在淡江文理學院驚聲堂講演,屋頂泥塊墜落擊中頭部,暈厥送醫。
1955年(六一歲)新亞研究所正式成立。代表教育部訪問日本,教育部頒贈學術獎章。香港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1956年(六二歲)新亞書院農圃道校舍暑期落成,為自有校舍之始。與胡美琦女士於九龍締婚
1957年(六三歲)新亞書院增設藝術專修科
1960年(六六歲)赴耶魯大學講學,課餘撰《論語新解》,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後赴歐洲訪問
1961年(六七歲)新亞書院理學院成立
1963年(六九歲)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曾辭新亞書院校長職
1965年(七一歲)正式卸任新亞書院校長,離開香港,赴吉隆坡馬來亞大學講學
1967年(七三歲)十月,遷居台北
1968年(七四歲)遷入素書樓,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9年(七五歲)任中國文化學院歷史研究所教授、故宮博物院聘為研究員
1973年(七九歲)創辦新亞中學
1974年(八十歲)撰《八十憶雙親》
1976年(八二歲)是年冬,胃病劇作,幾不治
1978年(八四歲)該年常病,目不能視(抱病赴香港任新亞書院『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主講人。
1979年(八五歲)赴香港出席新亞三十年紀念會
1980年(八六歲)與三子、幼女會於香港,卅二載未見,得七日相聚
1981年(八七歲)與長女、長侄晤聚香港,五子女兩年內分別見面
1984年(九十歲)獲頒行政院文化獎
1986年(九二歲)為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學生上最後一課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1988年(九四歲)在家中授課至是年方休
1989年(九五歲)赴香港參加新亞四十年紀念會
1990年(九六歲)6月1日遷出素書樓,8月30日逝於台北市杭州南路寓所
1992年歸葬蘇州太湖之濱
2012年錢穆先生之夫人錢胡美琦女士,3月26日凌晨零時22分在睡夢中去世,享年83歲,
所以把先生的著作年表搜出来,方便以后阅读。
1918 《论语文解》,上海商务印书馆,1918年11月出版。
1919 《朱怀天先生纪念集》,上海自刊本,1919年8月出版。
1925 《论语要略》(国学小丛书),上海商务印书馆,1925年3月出版。
1926 《孟子要略》,上海大华书店1926年出版。
1929 《周公》,上海商务印书馆1929年出版。
1930 《墨子》(万有文库),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3月出版。
《王守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3月出版。
《刘向歆父子年谱》,《燕京学报》第七期。
1931 《国学概要》,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5月出版。
《惠施、公孙龙》,上海商务印书馆1931年8月出版。
1932 《老子辨》,上海大华书店1932年出版。
1935 《先秦诸子系年》上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35年12月出版。
1937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上海商务印书馆1937年5月出版。
1940 《国史大纲》上下册,上海商务印书馆1940年6月出版。
1942 《文化与教育》,重庆国民图书出版社1942年6月出版。
《清儒学案》,重庆为国立编译馆写,1942年稿成佚失。
1943 《中国文化史导论》,重庆正中书局1943年出版。(待查)
1945 《政学私言》(人人文库),重庆商务印书馆1945年11月出版。
1948 《孟子研究》,上海开明书店1948年出版。
1949 《中国人之宗教社会及人生观》,香港自由中国出版社1949年5月出版。
1950 《中国社会演变》,香港中国问题研究所1950年10月出版。
1951 《中国知识分子》,香港中国问题研究所1951年出版。
《中国历史精神》,台北国民问题出版社1951年11月出版。
《庄子纂笺》,香港东南印务公司1951年12月出版。
1952 《文化学大义》,台北正中书店1952年1月出版。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香港自刊本1952年11月出版。
《中国思想史》,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2年11月出版。
1953 《国史新论》,香港自刊本1953年5月出版。
《宋明理学概述》,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年6月出版。
《四书释义》,台北中国文化出版事业委员会1953年6月出版。
《人生十论》,香港人生出版社1953年6月出版。
1954 《黄帝》,台北胜利出版社1954年出版。
1955 《阳明学述要》,台北正中书店摘1955年3月。
《中国思想通俗讲话》,香港自刊本1955年03月出版。
1957 《秦汉史》,香港新华印刷股份公司1957年3月出版。
《王阳明先生传习录及大学问节本》,香港人生出版社1957年6月出版。
《庄老通辨》,香港新亚研究所1957年10月出版。
1958 《学 》,香港南天书业公司1958年6月出版。
《两汉经学今古文平议》,香港新亚研究所1958年8月出版。
1960 《湖上闲思彔》,香港人生出版1960年5月出版。
《民族与文化》,台北联合出版中心1960年6月出版。
1961 《中国历史研究法》,香港孟氏基金会1961年12月出版。
1962 《史记地名考》,香港太平书局1962年10月出版。
1963 《孔子论语新编》,台北商务印书馆1963年出版。
《中国文学讲演集》,香港人生出版社1963年3月出版。
《论语新解》上下册,香港新亚研究所1963年12月出版。
1968 《中华文化十二讲》,台北三民书局1968年7月出版。
《中国文化传统的潜力》,台北幼狮文化事业出版社。
1969 《中国文化丛谈》(一)(二),台北三民书局1969年11月出版。
1970 《史学导言》,台北中央日报社班1970年5月出版。
1971 《中国文化精神》,台北三民书局1971年7月出版。
《朱子新学案》一至五册,台北三民书局1971年9月出版。
《朱子学提纲》,台北自刊本1971年11月出版。
1973 《中国史学名著》,台北三民书局出版。
1974 《理学六家诗抄》,台北中华书局出版。
《孔子与论语》,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1975 《孔子传》,台北综合月刊社出版。
《中国学术通义》,台北学生书局出版。
1976 《灵魂与心》,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1),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77 《世界局势与中国文化》,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2),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3),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78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4),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5),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6),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79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7),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历史与文化论集》,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以中国历史来看中国民族性及中国文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
1980 《中国学术思想史论集》(8),台北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台北东升出版社。
1981 《双溪独语》,台北学生书局出版。
1982 《古史地里论集》,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83 《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合刊》,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宋明理学三书随札》,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84 《现代中国学术论衡》,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87 《晚学盲言》,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1989 《中国史学发微》,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新亚遗铎》东大图书公司出版。
***********************************************************
先生生平:
1895年,清光緒廿一年生於江蘇省金匱縣
1900年(六歲)入私塾讀書
1903年(九歲)進果育小學就讀
1905年(十一歲)父逝
1906年(十二歲)入常州府的常州中學堂
1910年(十六歲)退學,離開常州,轉入南京私立鍾英中學;適逢辛亥革命,學校停辦,遂輟學
1911年(十七歲)任教無錫三兼小學,為教學生涯之始
1918年(廿四歲)任教鴻模學校(即原果育小學),出版《論語文解》同时任教县立第四小学(梅村镇)
1919年(廿五歲)任後宅泰伯市初小校長,创办无锡历史上第一个图书馆「泰伯图书馆」,任馆长
1922年(廿八歲)赴廈門任教集美學校,為任職中學教師之始
1923年(廿九歲)任教江蘇省立第三師範學校
1927年(卅三歲)轉任教蘇州中學
1928年(卅四歲)連遭三喪:妻歿、兒殤、兄亡。
1929年(卅五岁)與小學校長張一貫女士締婚,4子2女自1931至1940年先後出生,四子早夭
1930年(卅六歲)發表《劉向歆父子年譜》;後任教北京燕京大學。為任教大學之始
1931年(卅七歲)任教北京大學歷史系,並兼課清華大學、燕京大學、北師大
1935年(四一歲)出版《先秦諸子繫年》
1937年(四三歲)隨政局南遷,任西南聯合大學教授
1939年(四五歲)《國史大綱》脫稿,回蘇州侍母一載
1941年(四七歲)往成都任教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及武漢大學
1943年(四九歲)先後任教於華西大學、四川大學
1944年(五十歲)撰文〈中國歷史上青年從軍先例〉,號召知識份子投筆從戎
1946年(五二歲)赴昆明任教五華學院、兼任雲南大學
1948年(五四歲)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課餘撰《湖上閒思錄》
1949年(五五歲)应张其昀之邀赴香港创办亞洲文商學院,任院長
1950年(五六歲)成立新亞書院,應邀赴台灣講演
1951年(五七歲)為籌辦新亞書院台灣分校,滯留台灣數月,未果。
1952年(五八歲)四月,在淡江文理學院驚聲堂講演,屋頂泥塊墜落擊中頭部,暈厥送醫。
1955年(六一歲)新亞研究所正式成立。代表教育部訪問日本,教育部頒贈學術獎章。香港大學授予名譽博士學位
1956年(六二歲)新亞書院農圃道校舍暑期落成,為自有校舍之始。與胡美琦女士於九龍締婚
1957年(六三歲)新亞書院增設藝術專修科
1960年(六六歲)赴耶魯大學講學,課餘撰《論語新解》,耶魯大學頒贈名譽博士學位後赴歐洲訪問
1961年(六七歲)新亞書院理學院成立
1963年(六九歲)香港中文大學成立,曾辭新亞書院校長職
1965年(七一歲)正式卸任新亞書院校長,離開香港,赴吉隆坡馬來亞大學講學
1967年(七三歲)十月,遷居台北
1968年(七四歲)遷入素書樓,膺選中央研究院院士
1969年(七五歲)任中國文化學院歷史研究所教授、故宮博物院聘為研究員
1973年(七九歲)創辦新亞中學
1974年(八十歲)撰《八十憶雙親》
1976年(八二歲)是年冬,胃病劇作,幾不治
1978年(八四歲)該年常病,目不能視(抱病赴香港任新亞書院『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主講人。
1979年(八五歲)赴香港出席新亞三十年紀念會
1980年(八六歲)與三子、幼女會於香港,卅二載未見,得七日相聚
1981年(八七歲)與長女、長侄晤聚香港,五子女兩年內分別見面
1984年(九十歲)獲頒行政院文化獎
1986年(九二歲)為文化大學歷史研究所學生上最後一課年(受聘為總統府資政)
1988年(九四歲)在家中授課至是年方休
1989年(九五歲)赴香港參加新亞四十年紀念會
1990年(九六歲)6月1日遷出素書樓,8月30日逝於台北市杭州南路寓所
1992年歸葬蘇州太湖之濱
2012年錢穆先生之夫人錢胡美琦女士,3月26日凌晨零時22分在睡夢中去世,享年8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