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淮堡垒•太原
南淮堡垒•太原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走不出的记忆堡垒,叫做南淮。
呃,这是……一篇……形散神更散的……散文……
好…好……好长的……(擦汗~)大家 慢慢看……
PS: 太原同城同学可以点击如下连接,浏览完整版…… 而且我实在是懒的在豆瓣再贴一边图了… 看博客的彩图版吧~~~
PS: 太原同城同学可以点击如下连接,浏览完整版……
在,离就要回国前16天的时候,发出这样一篇文章,谨以倾诉我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回味。
前些日子,收到了娘亲给我寄来的,理工大学的明信片,看着那10年前校园的景观,画面中那些灿烂明黄的迎春,把这些天本就起起伏伏的乡愁,猛烈的摇曳起来。
于是,终于决定动笔写这篇早就想要倾诉的文章。
太原,太原,我的南淮。
1垂柳复垂杨,故人怀故乡。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萧绎《折杨柳》:
也许,很多人不会相信吧,自己对于故乡那样强烈的爱和思念,却是源于那座本不存在的虚构的南淮城。
和天南地北的朋友们一比,也许我们儿时的氛围完全不一样吧。
呃,怎么说,自己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对太原并不甚满意的氛围中,从初中到高中,几乎是所有的同学,都想着要离开太原,离开山西,很多人的基本要求就是“就算是上三本,也要出省去上”而随着自己慢慢长大,确实知道了一些事实一些数据后,也渐渐的知道了这座城市和一些大都市的差别。
有时候也在想,如果自己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05年,是不是不会终结对于故乡的这份自厌呢?
不过,历史是不容假设滴,事实就是从那一年我开始看缥缈录,然后在某一天里,忽然被一句话,刺痛到潸然泪下的地步,然后从那一天起,开始很爱很爱这座城市。
这句话,也是很多人都铭记的经典——“南淮是不是那个南淮都无所谓,可和你偷花跳板打枣子的人,都已经不在了。”
那个时候,中考在既,已经知道了过完那个夏天后,羽然就会缓慢而永远的走出我的生活中。也已经做了高中到郊区上寄宿学校的决定,于是忽然发现,渐渐远去的,不仅仅是羽然和一众初中的好友,甚至还有这座叫并州叫龙城叫做太原的城市。
然后在高中生活尚不曾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可能要出国的打算。于是,发现当我越来越爱这座城市的时候,我却离她越来越远了……
人就是一种奇怪的,喜欢折腾自己的生物,对于到手的东西便不珍惜,甚至还有厌烦的心,可是,当你要失去她的时候,又觉得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和值得珍惜。
比如那时住校,大家都天天碎碎念,想快点周末,快点放假,快点离开这艰苦无聊的校园。可是,当终于如愿离开了,并且永远也不能再回到那一间间宿舍,再躺在那吱吱作响的黄木床上的时候。却又一次次,在梦里,在每一个清晨起床迷糊的意识里,又回到了,曾经的挤着8个人的房间……
在已经忘记了是什么情况下的某一天里,我忽然意识到,这是我在太原最后完整的3年了,此后大学,就算我不出国,也是在其他城市读书,于是,我很难再有长达12个月在这座干燥污染却宁静美好如家的城市里的生活了……
忽然就懂了姬野沉浸在回忆里的微笑,和执着的嗔念。
对于这座装满了儿时最天真快乐,无忧无虑记忆的,无法再回到当时的,在很久的时光里都注定远离的这座城市,如何能不爱?
后来发现,不止是自己这样,当几位好友死党,终于因为大学的原因要离开太原的时候,也终于说出以前从不说出口的,对于亲爱太原的怀念和眷恋。
也许人生注定要面对这样的遗憾和不舍吧,其实那么想再看一眼春天的并州,那么想可以一直骑着单车在大街小巷里悠悠来去,知道就此一别,会是久远的思念和牵挂还有各种的遗憾,百般的依恋不舍,可是,年轻而不安分的心,在这个年纪,这座古城,是困不住的……
依依不舍,依依不舍,最后还是要舍。
当我在异国朴素的环境中,渐渐找到乐子,在南非渐渐摸索出自己满意的中国式的生活方法。日子一天天过得如鱼得水,平稳安乐,许多怨念和思念都慢慢平息了的时候。
却忽然,因为江南博客里轻轻的一句话,泪流满面。
他说:“那一次我成功的离开了合肥,其后我再也不曾回来连续住过一个月以上。这座城市作为我的家乡,是在我十八岁那年结束的。
其实,我要说的千言万语,多少引经据典,诗词歌赋,唯一想表达的,只不过是上面这句话中,洞穿了我层层嬉笑怒骂的,一种叫做乡愁的……疼痛……
2.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李清照 <<菩萨蛮>>
很少说出口,所以无人知晓,乡愁,对于自己,是早已开始的一种情绪。
不说,不代表没有,不愁,不代表曾经没有过疼痛。
从高一的时候开始,在席慕容的文字里,就一次次的被她对于故乡和大陆的缅怀而打动。
因为已经知道终有一天,会远远的离开这座城市,那么多的大街小巷,山高水长,最后都会凝聚成温暖且不可触碰的两个字——故乡。
于是,可以切身感受席慕容的缅怀和为那些挽不回的记忆的沉思。呵,在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幽幽的乡愁了啊……
所以,怀着无比珍惜和眷恋的心情,过着高中的每一天。
所以,拿着相机,年年春天去汾河公园,迎泽公园,记录下龙城最美好的光景。
所以,我亲爱的宝们,我亲爱的G0601,你们不知道最后的半年,我是怀着怎样旁观和珍重的心情,渡过每一天的时光。
过一天,就少一天。
所以,那个时候,总是在本子上,一遍一遍地写下:“佳人重约还轻别”“少年离别意非轻”“别后相思空一水”“知君仙骨无寒暑”
嗯,不过现在好了,我可以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近来,翻林清玄文集的时候,忽然看到很久以前看到的那个故事。
“听说旅行如果会生病,就是因为水士不服,带着一瓶水土,你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就不会水土不服了。”
“闽南人的传统,祖先从唐山过台湾时,人人都带着一些故乡的泥土,一点随身携带、一点放在祖厅、一点撒在田里,因为故乡水土的保佑才使先人在蛮荒之地,垦出富庶之乡。”
对于故乡水土的这个说法,印象非常的深刻。所以在去年的时候,会去芦芽山,除了看原始的森林景观,还为了,到汾河的源头,去饮一口最纯净的汾河水,并且带上一小瓶回家。
汾河源头的水,很冰凉,而且,还有一点甘甜呢~~~
这瓶水陪着我飞跃了千山万水的距离,现在在我的抽屉里放着,每每拿出来,看着里面纯净透明的清水,就仿佛又闻到了龙城的气息。
前些日子,在贴吧里,有人举了各种例子来说明南淮是对应龙城太原,大家还颇是争论了几次。
其实,南淮,就只是南淮啊。
(虽然和太原真的有那么几个很巧合的对应啊~~XD……)
不过相信江大在一笔笔勾勒这个城市的时候,并不是只参照现实里一座城市来写的吧。可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南淮里,找到故乡的影子。
理由么,其实大抵很简单吧…… 中国的城市,都很相似嘛~~~
都会有一条像紫梁大街的商业街,都会有鸣珂坊那样琳琅满目的小商业区,都会有像烫沽亭那样的朴素又温馨的小饭馆,都会有像凤凰河那样贯穿大半座城市的的大河或者大湖,还会有像秋玫瑰那样,会一时繁盛如云的植物景观……
说出来,不过就是什么几点吧,可是,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东西,不经意想到,都会勾起每个人心中最温软美好的记忆,不是么?
所以,在后来的时光中,有时候,心底已经分不清,到底爱着的,是太原,还是这个亦真亦假的南淮城。
呵呵,如果把自己对于《缥缈录》的爱分三分,一分给吕归尘,一分给息衍,还有一分,就是南淮啊。
3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 韦庄
非常非常喜欢这首诗,而这首诗里,最赞叹,最感触的,并不是最后这句“未老莫还乡”而是这句“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因为终回不去记忆中的美好,所以那些记忆就变的分外的美好……
往日的阳光,风和雨露,那些画面都像过电影一样闪动.你想要放弃的和你想要忘记的,一切都重新变得那么美丽.你不喜欢是不是?那么你很久也不会再看到了.你开心么?
你开心么?我低头扪心自问。
苦笑的摇摇头,如何能开心呢?
在这座幽幽的古城里,曾经和羽然,并肩走过紫梁大街,长亭短亭,看过潮来天地青、浪去江湖白;而在未来的时光里,当秋玫瑰绽放的时节,我却很难在那个时候回到南淮去看花开花落;而那一泓明珠似的凤凰河啊,我如何能在他乡水面的月色里,得到相同的宁静和慰藉呢?
如果把上面的句子,翻译成现实,就是:在这座充满回忆的龙城里,曾经和一个很依恋的人一起,骑车跨过大桥小桥,从柳巷的这一头,一直走到柳巷的那一头;在,未知的流年里,当迎泽街两侧迎春灿烂盛放的4月,我要如何才能,回到并州,再看一眼龙城一年中最美丽的春天呢? 而那宽阔的汾河啊,走过了那么多地方,那么多城市,始终没有再见到第二个像你这样亲近的一条河……
于是,就来说说汾河吧.
汾河之于太原,就如同凤凰湖之于南淮。事实上,比凤凰湖还重要一些吧。
相较拥江面海的上海,三江而分的武汉,江南水乡的苏州……汾河,对于太原这座干燥的北方城市的意义和影响,南方的朋友可能不能有我们这么深的感受吧。
真的,未能抛得并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爱极了息叔叔说起凤凰湖时的那段话: 息衍随手掀开车窗上的帘子。一片明净的光辉在他眼前一晃,他看见了平滑如镜的凤凰池池水反射月光……有风来了,池水无声地皱褶起来,一轮水月忽地就破碎了。
息衍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地感叹:“这片凤凰池,真是南淮城里的明珠了。我如果有一天离开这里,除了我那圃花,只不过会怀念池上的钟声,喝醉了酒,每每到这里就会醒来,对着水里的月色,觉得我这一生做错的事情实在太多。”
汾河,真的是龙城里的明珠啊~~ 且不说春来两岸连天的纸鸢,夏时天然河道里恣情生长的柳树和芦苇,也不必提人工河那样浩浩汤汤宽阔的河面,单单只是华灯初上时的灯景,就是并州极美的胜景。从北向南,7座桥,七道不同的灯光倒映,而沙滩两岸的草坪里,小小的路灯散布如同明珠;而滨河西路上,倒金字塔型的省博物馆,在夜里,就如同倒立的一颗大钻石;如果我没有记错,从漪汾桥走,还可以看见河面上彩灯拼成的龙吧~~
(呃,出来大半年了,也不知道火炬桥(南中环桥?)现在修好了没,修好了就是8座桥了吧……)
一年年过去,喜爱的那家小吃店关了,买杂志的报亭拆了,因为奥运会和煤博会,这座城市也在不停的建设和改变着……
你看,你看,
那些一起偷花跳板打枣子的人,真的都已经不在了啊!
就连这座城市,也不复从前……
可是,每次带着微笑回忆起的时候,就总是会想起最美好的时候,而忘记了以前的那些抱怨呢~
所以呢,月是故乡分外明,菊是去年依旧黄。
{ PS: 我所有说的迎春,其实都是花开四瓣的连翘,(真正的迎春是5瓣的) 米办法,这个错称由来已久…… 而且,觉得对于早春第一个开花的她,就应该用“迎春”这个可人的字眼来称赞她啊~~~
纠正学术补丁完毕}
4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发现自己又一次的诠释了这首千古名句……
开始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听着瓶子同学的《忆南淮》,一点一滴的回忆着并州的大街小巷,浏览着自己3年来拍下的那么多花草的照片,总是想起桃源和工大校园里浓密的白腊树,还有虎峪河两岸如涛的老垂柳……
可是,同一时间,千里外的南淮城,却在下着几十年不遇的大暴雪……
晕,真的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啊。……
一时间,新闻的消息和家人口中的消息又所出入,也不知道,到底已经到了红色警报级别的暴雪,给南淮带来了什么影响……
唉……
不过听到所有关心的人都米有事情,就安心了~~~
嗯嗯,回去玩雪咯~~~
握拳,山西面食馆,老崔打卤面,早早,江南,褔稼粥棚,上帝炸鸡店,七公烤翅,桃园2巷,老军营,食品街,钟楼街,文源巷…… 我来了!!!
========================================================
最后,所有观点,名称仅来自个人记忆和了解, 一不能代表全体太原人的观点,二难免可能有错误的地方……
千万表跟我认真,认真我就输了……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座走不出的记忆堡垒,叫做南淮。
呃,这是……一篇……形散神更散的……散文……
好…好……好长的……(擦汗~)大家 慢慢看……
PS: 太原同城同学可以点击如下连接,浏览完整版…… 而且我实在是懒的在豆瓣再贴一边图了… 看博客的彩图版吧~~~
PS: 太原同城同学可以点击如下连接,浏览完整版……
在,离就要回国前16天的时候,发出这样一篇文章,谨以倾诉我对于故乡的思念和回味。
前些日子,收到了娘亲给我寄来的,理工大学的明信片,看着那10年前校园的景观,画面中那些灿烂明黄的迎春,把这些天本就起起伏伏的乡愁,猛烈的摇曳起来。
于是,终于决定动笔写这篇早就想要倾诉的文章。
太原,太原,我的南淮。
1垂柳复垂杨,故人怀故乡。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萧绎《折杨柳》:
也许,很多人不会相信吧,自己对于故乡那样强烈的爱和思念,却是源于那座本不存在的虚构的南淮城。
和天南地北的朋友们一比,也许我们儿时的氛围完全不一样吧。
呃,怎么说,自己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对太原并不甚满意的氛围中,从初中到高中,几乎是所有的同学,都想着要离开太原,离开山西,很多人的基本要求就是“就算是上三本,也要出省去上”而随着自己慢慢长大,确实知道了一些事实一些数据后,也渐渐的知道了这座城市和一些大都市的差别。
有时候也在想,如果自己有一个完全不一样的05年,是不是不会终结对于故乡的这份自厌呢?
不过,历史是不容假设滴,事实就是从那一年我开始看缥缈录,然后在某一天里,忽然被一句话,刺痛到潸然泪下的地步,然后从那一天起,开始很爱很爱这座城市。
这句话,也是很多人都铭记的经典——“南淮是不是那个南淮都无所谓,可和你偷花跳板打枣子的人,都已经不在了。”
那个时候,中考在既,已经知道了过完那个夏天后,羽然就会缓慢而永远的走出我的生活中。也已经做了高中到郊区上寄宿学校的决定,于是忽然发现,渐渐远去的,不仅仅是羽然和一众初中的好友,甚至还有这座叫并州叫龙城叫做太原的城市。
然后在高中生活尚不曾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可能要出国的打算。于是,发现当我越来越爱这座城市的时候,我却离她越来越远了……
人就是一种奇怪的,喜欢折腾自己的生物,对于到手的东西便不珍惜,甚至还有厌烦的心,可是,当你要失去她的时候,又觉得一切是那么的美好和值得珍惜。
比如那时住校,大家都天天碎碎念,想快点周末,快点放假,快点离开这艰苦无聊的校园。可是,当终于如愿离开了,并且永远也不能再回到那一间间宿舍,再躺在那吱吱作响的黄木床上的时候。却又一次次,在梦里,在每一个清晨起床迷糊的意识里,又回到了,曾经的挤着8个人的房间……
在已经忘记了是什么情况下的某一天里,我忽然意识到,这是我在太原最后完整的3年了,此后大学,就算我不出国,也是在其他城市读书,于是,我很难再有长达12个月在这座干燥污染却宁静美好如家的城市里的生活了……
忽然就懂了姬野沉浸在回忆里的微笑,和执着的嗔念。
对于这座装满了儿时最天真快乐,无忧无虑记忆的,无法再回到当时的,在很久的时光里都注定远离的这座城市,如何能不爱?
后来发现,不止是自己这样,当几位好友死党,终于因为大学的原因要离开太原的时候,也终于说出以前从不说出口的,对于亲爱太原的怀念和眷恋。
也许人生注定要面对这样的遗憾和不舍吧,其实那么想再看一眼春天的并州,那么想可以一直骑着单车在大街小巷里悠悠来去,知道就此一别,会是久远的思念和牵挂还有各种的遗憾,百般的依恋不舍,可是,年轻而不安分的心,在这个年纪,这座古城,是困不住的……
依依不舍,依依不舍,最后还是要舍。
当我在异国朴素的环境中,渐渐找到乐子,在南非渐渐摸索出自己满意的中国式的生活方法。日子一天天过得如鱼得水,平稳安乐,许多怨念和思念都慢慢平息了的时候。
却忽然,因为江南博客里轻轻的一句话,泪流满面。
他说:“那一次我成功的离开了合肥,其后我再也不曾回来连续住过一个月以上。这座城市作为我的家乡,是在我十八岁那年结束的。
其实,我要说的千言万语,多少引经据典,诗词歌赋,唯一想表达的,只不过是上面这句话中,洞穿了我层层嬉笑怒骂的,一种叫做乡愁的……疼痛……
2.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沈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
——李清照 <<菩萨蛮>>
很少说出口,所以无人知晓,乡愁,对于自己,是早已开始的一种情绪。
不说,不代表没有,不愁,不代表曾经没有过疼痛。
从高一的时候开始,在席慕容的文字里,就一次次的被她对于故乡和大陆的缅怀而打动。
因为已经知道终有一天,会远远的离开这座城市,那么多的大街小巷,山高水长,最后都会凝聚成温暖且不可触碰的两个字——故乡。
于是,可以切身感受席慕容的缅怀和为那些挽不回的记忆的沉思。呵,在还没有离开故乡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幽幽的乡愁了啊……
所以,怀着无比珍惜和眷恋的心情,过着高中的每一天。
所以,拿着相机,年年春天去汾河公园,迎泽公园,记录下龙城最美好的光景。
所以,我亲爱的宝们,我亲爱的G0601,你们不知道最后的半年,我是怀着怎样旁观和珍重的心情,渡过每一天的时光。
过一天,就少一天。
所以,那个时候,总是在本子上,一遍一遍地写下:“佳人重约还轻别”“少年离别意非轻”“别后相思空一水”“知君仙骨无寒暑”
嗯,不过现在好了,我可以说: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近来,翻林清玄文集的时候,忽然看到很久以前看到的那个故事。
“听说旅行如果会生病,就是因为水士不服,带着一瓶水土,你走到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就不会水土不服了。”
“闽南人的传统,祖先从唐山过台湾时,人人都带着一些故乡的泥土,一点随身携带、一点放在祖厅、一点撒在田里,因为故乡水土的保佑才使先人在蛮荒之地,垦出富庶之乡。”
对于故乡水土的这个说法,印象非常的深刻。所以在去年的时候,会去芦芽山,除了看原始的森林景观,还为了,到汾河的源头,去饮一口最纯净的汾河水,并且带上一小瓶回家。
汾河源头的水,很冰凉,而且,还有一点甘甜呢~~~
这瓶水陪着我飞跃了千山万水的距离,现在在我的抽屉里放着,每每拿出来,看着里面纯净透明的清水,就仿佛又闻到了龙城的气息。
前些日子,在贴吧里,有人举了各种例子来说明南淮是对应龙城太原,大家还颇是争论了几次。
其实,南淮,就只是南淮啊。
(虽然和太原真的有那么几个很巧合的对应啊~~XD……)
不过相信江大在一笔笔勾勒这个城市的时候,并不是只参照现实里一座城市来写的吧。可是,所有人,都可以在南淮里,找到故乡的影子。
理由么,其实大抵很简单吧…… 中国的城市,都很相似嘛~~~
都会有一条像紫梁大街的商业街,都会有鸣珂坊那样琳琅满目的小商业区,都会有像烫沽亭那样的朴素又温馨的小饭馆,都会有像凤凰河那样贯穿大半座城市的的大河或者大湖,还会有像秋玫瑰那样,会一时繁盛如云的植物景观……
说出来,不过就是什么几点吧,可是,就是这些点点滴滴的东西,不经意想到,都会勾起每个人心中最温软美好的记忆,不是么?
所以,在后来的时光中,有时候,心底已经分不清,到底爱着的,是太原,还是这个亦真亦假的南淮城。
呵呵,如果把自己对于《缥缈录》的爱分三分,一分给吕归尘,一分给息衍,还有一分,就是南淮啊。
3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菩萨蛮 韦庄
非常非常喜欢这首诗,而这首诗里,最赞叹,最感触的,并不是最后这句“未老莫还乡”而是这句“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因为终回不去记忆中的美好,所以那些记忆就变的分外的美好……
往日的阳光,风和雨露,那些画面都像过电影一样闪动.你想要放弃的和你想要忘记的,一切都重新变得那么美丽.你不喜欢是不是?那么你很久也不会再看到了.你开心么?
你开心么?我低头扪心自问。
苦笑的摇摇头,如何能开心呢?
在这座幽幽的古城里,曾经和羽然,并肩走过紫梁大街,长亭短亭,看过潮来天地青、浪去江湖白;而在未来的时光里,当秋玫瑰绽放的时节,我却很难在那个时候回到南淮去看花开花落;而那一泓明珠似的凤凰河啊,我如何能在他乡水面的月色里,得到相同的宁静和慰藉呢?
如果把上面的句子,翻译成现实,就是:在这座充满回忆的龙城里,曾经和一个很依恋的人一起,骑车跨过大桥小桥,从柳巷的这一头,一直走到柳巷的那一头;在,未知的流年里,当迎泽街两侧迎春灿烂盛放的4月,我要如何才能,回到并州,再看一眼龙城一年中最美丽的春天呢? 而那宽阔的汾河啊,走过了那么多地方,那么多城市,始终没有再见到第二个像你这样亲近的一条河……
于是,就来说说汾河吧.
汾河之于太原,就如同凤凰湖之于南淮。事实上,比凤凰湖还重要一些吧。
相较拥江面海的上海,三江而分的武汉,江南水乡的苏州……汾河,对于太原这座干燥的北方城市的意义和影响,南方的朋友可能不能有我们这么深的感受吧。
真的,未能抛得并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爱极了息叔叔说起凤凰湖时的那段话: 息衍随手掀开车窗上的帘子。一片明净的光辉在他眼前一晃,他看见了平滑如镜的凤凰池池水反射月光……有风来了,池水无声地皱褶起来,一轮水月忽地就破碎了。
息衍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地感叹:“这片凤凰池,真是南淮城里的明珠了。我如果有一天离开这里,除了我那圃花,只不过会怀念池上的钟声,喝醉了酒,每每到这里就会醒来,对着水里的月色,觉得我这一生做错的事情实在太多。”
汾河,真的是龙城里的明珠啊~~ 且不说春来两岸连天的纸鸢,夏时天然河道里恣情生长的柳树和芦苇,也不必提人工河那样浩浩汤汤宽阔的河面,单单只是华灯初上时的灯景,就是并州极美的胜景。从北向南,7座桥,七道不同的灯光倒映,而沙滩两岸的草坪里,小小的路灯散布如同明珠;而滨河西路上,倒金字塔型的省博物馆,在夜里,就如同倒立的一颗大钻石;如果我没有记错,从漪汾桥走,还可以看见河面上彩灯拼成的龙吧~~
(呃,出来大半年了,也不知道火炬桥(南中环桥?)现在修好了没,修好了就是8座桥了吧……)
一年年过去,喜爱的那家小吃店关了,买杂志的报亭拆了,因为奥运会和煤博会,这座城市也在不停的建设和改变着……
你看,你看,
那些一起偷花跳板打枣子的人,真的都已经不在了啊!
就连这座城市,也不复从前……
可是,每次带着微笑回忆起的时候,就总是会想起最美好的时候,而忘记了以前的那些抱怨呢~
所以呢,月是故乡分外明,菊是去年依旧黄。
{ PS: 我所有说的迎春,其实都是花开四瓣的连翘,(真正的迎春是5瓣的) 米办法,这个错称由来已久…… 而且,觉得对于早春第一个开花的她,就应该用“迎春”这个可人的字眼来称赞她啊~~~
纠正学术补丁完毕}
4 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采薇》
发现自己又一次的诠释了这首千古名句……
开始动笔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听着瓶子同学的《忆南淮》,一点一滴的回忆着并州的大街小巷,浏览着自己3年来拍下的那么多花草的照片,总是想起桃源和工大校园里浓密的白腊树,还有虎峪河两岸如涛的老垂柳……
可是,同一时间,千里外的南淮城,却在下着几十年不遇的大暴雪……
晕,真的是: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啊。……
一时间,新闻的消息和家人口中的消息又所出入,也不知道,到底已经到了红色警报级别的暴雪,给南淮带来了什么影响……
唉……
不过听到所有关心的人都米有事情,就安心了~~~
嗯嗯,回去玩雪咯~~~
握拳,山西面食馆,老崔打卤面,早早,江南,褔稼粥棚,上帝炸鸡店,七公烤翅,桃园2巷,老军营,食品街,钟楼街,文源巷…… 我来了!!!
========================================================
最后,所有观点,名称仅来自个人记忆和了解, 一不能代表全体太原人的观点,二难免可能有错误的地方……
千万表跟我认真,认真我就输了……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