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绝对不看的几类书
1、心灵鸡汤:年轻人喝喝鸡汤也无妨,总归是一种健康的人生观。但是活到我这把年纪,若还需要靠喝鸡汤鼓起勇气活下去,那么不活也罢了。再者说了,鸡汤总是过多的强调了精神的价值,但无论是追求不切实际的财富目标,或是打鸡血式的躁动,都是过犹不及的。
励志类的书,我想来想去实在是找不出可以推荐看看的,勉强推荐一本不那么励志的吧。
推荐书目:《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书中摘要:”我毕竟是个长跑者。 成绩也好,名次也好,外观也好,别人如何评论也好,都不过是次要的问题。对于我这样的跑者,第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从那些失败和喜悦之中,具体地——如何琐细都没关系——不断汲取教训。并且投入时间投入年月,逐一地积累这样的比赛,最终到达一个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抑或无限相近的所在。”
2、营销市场类:市面上的营销市场类的书封上无非就是告诉大家,若是买了我的书,保证你看完就能拿下客户,获得市场。我还就奇了怪了,还有谁能比你更加了解你的客户和你所在的市场,你的客户不能在你的市场摸爬滚打中获得,而要靠那些写书的人泛泛而谈的指导,那你平时去见客户去跑市场,脑子都在干啥?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经常问我,要看哪些市场类的书。我的建议是:先看专业方面的书。至于市场类的,看几本经典的就好。那些几十年前流传下来的书,现在还有人看说明确实值得看。一百年来,很多东西在变,但是人性未变。
推荐书目:《市场营销原理》菲利普.科特勒
3、旅行类:现在市场充斥着一些什么辞职去旅行啊,放下一切去旅行之类的书,脑残啊!旅行类的基本上不要看合集,一本书里面去了十几个国度的大多都是垃圾。如果这么想了解异国风情,不如看记录片啊!如果想找攻略不如买Lonely Planet啊!不知道那种书的营养在哪里?真要看这类书,就挑某一个地方的好好看,仔仔细细的了解岂不是更好?
推荐书籍:《罗摩桥》
4、名人出书:大多数媒体名人写的书都是苍白的发指。写的东西都是自以为特牛逼,但是无论是观点还是文笔,都是乏善可陈。现在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谁也幸免不了,到了这个位置,总有人撺掇着让你写书,然后总会自我感觉好起来。名人中,还是柴静写的好,说是赚了很多钱,也是应该的。主要是文笔好,立意也好。
推荐书籍:《听见》
5、任何简论:但凡复杂学科的简论基本上都是骗钱。迈尔斯的《心理学》有700页,但是看一本就够了。其它那些各种杂七杂八的心理学简论都是噱头而已。想要好好研究一门学科,没有捷径。那些所谓的简论基本是断章取义,或是粗粗的总结,如同你母亲将一碗饭嚼过了再喂给你,倒是容易下咽了,但你真的愿意吃吗?所以啃大部头吧,那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最近的路。
推荐书籍:《时间简史》
所谓简论,大概《时间简史》是特例吧,因为这个简史也实在是不怎么简了。
6、最后说几句关于豆瓣推荐,现在豆瓣已经不是以前的豆瓣,商业味渐浓。豆瓣读书推荐的书,我原先是只要评分高,就下单购买,上当久了,慢慢的也不得不去分别哪些是好书,哪些是烂书。
首先分数高,还得看人数,几十人或者2、3百人拉出来的高分,真的是小心,很有可能是炒作。
第二,看一下书评都是哪些人写的,那些吹的神乎其神的评论者,点进去看看他的阅读量。如果阅读量很少,基本上肯定是枪手。
第三,新书可以放在购书单里等几个月再买,除非你特别想看,否则等几个月后,总有上当的会在短评中骂人,去看看他们在骂什么。总的来说,骂人的比夸人的可信。
好了,祝大家珍惜生命、远离烂书。
励志类的书,我想来想去实在是找不出可以推荐看看的,勉强推荐一本不那么励志的吧。
推荐书目:《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书中摘要:”我毕竟是个长跑者。 成绩也好,名次也好,外观也好,别人如何评论也好,都不过是次要的问题。对于我这样的跑者,第一重要的是用双脚实实在地跑过一个个终点,让自己无怨无悔:应当尽的力我都尽了,应当忍耐的我都忍耐了。从那些失败和喜悦之中,具体地——如何琐细都没关系——不断汲取教训。并且投入时间投入年月,逐一地积累这样的比赛,最终到达一个自己完全接受的境界,抑或无限相近的所在。”
![]() |
2、营销市场类:市面上的营销市场类的书封上无非就是告诉大家,若是买了我的书,保证你看完就能拿下客户,获得市场。我还就奇了怪了,还有谁能比你更加了解你的客户和你所在的市场,你的客户不能在你的市场摸爬滚打中获得,而要靠那些写书的人泛泛而谈的指导,那你平时去见客户去跑市场,脑子都在干啥?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人经常问我,要看哪些市场类的书。我的建议是:先看专业方面的书。至于市场类的,看几本经典的就好。那些几十年前流传下来的书,现在还有人看说明确实值得看。一百年来,很多东西在变,但是人性未变。
推荐书目:《市场营销原理》菲利普.科特勒
![]() |
3、旅行类:现在市场充斥着一些什么辞职去旅行啊,放下一切去旅行之类的书,脑残啊!旅行类的基本上不要看合集,一本书里面去了十几个国度的大多都是垃圾。如果这么想了解异国风情,不如看记录片啊!如果想找攻略不如买Lonely Planet啊!不知道那种书的营养在哪里?真要看这类书,就挑某一个地方的好好看,仔仔细细的了解岂不是更好?
推荐书籍:《罗摩桥》
![]() |
4、名人出书:大多数媒体名人写的书都是苍白的发指。写的东西都是自以为特牛逼,但是无论是观点还是文笔,都是乏善可陈。现在的社会环境就是这样,谁也幸免不了,到了这个位置,总有人撺掇着让你写书,然后总会自我感觉好起来。名人中,还是柴静写的好,说是赚了很多钱,也是应该的。主要是文笔好,立意也好。
推荐书籍:《听见》
![]() |
5、任何简论:但凡复杂学科的简论基本上都是骗钱。迈尔斯的《心理学》有700页,但是看一本就够了。其它那些各种杂七杂八的心理学简论都是噱头而已。想要好好研究一门学科,没有捷径。那些所谓的简论基本是断章取义,或是粗粗的总结,如同你母亲将一碗饭嚼过了再喂给你,倒是容易下咽了,但你真的愿意吃吗?所以啃大部头吧,那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最近的路。
推荐书籍:《时间简史》
所谓简论,大概《时间简史》是特例吧,因为这个简史也实在是不怎么简了。
![]() |
6、最后说几句关于豆瓣推荐,现在豆瓣已经不是以前的豆瓣,商业味渐浓。豆瓣读书推荐的书,我原先是只要评分高,就下单购买,上当久了,慢慢的也不得不去分别哪些是好书,哪些是烂书。
首先分数高,还得看人数,几十人或者2、3百人拉出来的高分,真的是小心,很有可能是炒作。
第二,看一下书评都是哪些人写的,那些吹的神乎其神的评论者,点进去看看他的阅读量。如果阅读量很少,基本上肯定是枪手。
第三,新书可以放在购书单里等几个月再买,除非你特别想看,否则等几个月后,总有上当的会在短评中骂人,去看看他们在骂什么。总的来说,骂人的比夸人的可信。
好了,祝大家珍惜生命、远离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