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最简单、低成本的方式接近梦想?——公众号破万后的经验总结
——如何用最简单、低成本的方式接近梦想?
——我觉得第一步要做的是建立一个阵地,让自己可以做各种实验、实践,以及验证最初的假设,和检验自己的决心。
-----
今年1月30号左右,我开通了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就以我的名字“温言”命名,ID是wenyanhello。
开始时只是零零散散地从豆瓣和以前的博客搬运了些文章,大概每周1-2更新的频率。更新有了规律,基本是每周一三五早上发送,迄今为止,关注人数已经突破了1.1万;因为原创占比较多,已经获得了微信给与的“原创”标签和评论功能及赞赏功能。
在这个公众号里,90%以上的文章是原创的,其中还有部分内容得到了一些大号们的肯定,比如《你不能只是一个卖蛋糕的》,还有授权给罗辑思维转载后,根据编辑的反馈,当天阅读量就突破了69万;授权金融八卦女的文章,单篇阅读量在8万左右;
目前发在自己这个平台上的文章,阅读量最高一篇是2.2万。
---
我为什么要做一个公众号
除了企业和媒体外,开通一个个人的公众号似乎成了一种潮流。我自己身边已经有很多朋友开始尝试,当然也有人想开但又觉得运营很麻烦,所以在犹豫。
我当时开设这个公众号的原因有三个:
1)就大众的阅读习惯而言,公众号比传统博客和微博,更适合作发布文章的平台
2)这些年我积攒了不少文章,也有些涂鸦、手帐、DIY的教程作品,公众号似乎是个很好的载体,且易于流传。而对于我已经和将要出版的书而言,积攒了人气的公众号,可以更好地作为一个自我宣传的阵地。
3)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我长久以来,始终都有“自己做点儿什么”的念头。但至于具体做什么,其实一直没想好,手头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文字储备也非常零碎。就好比手里有很多的珠子,缺少一根线串起来——而我隐约感觉,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将有助于我找到这根串珠子的线。
我的运营投入?
这个平台是以我的笔名来命名的,每篇署名温言的文章都是我自己写的,所以主要成本投入就是时间成本,几乎不存在稿费这些金钱成本。
整个平台只有我一个人在运营维护,很多热心的读者会给后台发信息,因为我的后台信息量并不算大,所以我敢说所有信息我都一条条看过,其中至少一半人应该收到过我的回复。
刚开始的时候维护会辛苦一些,因为既需要写文章,还需要编辑后台。后来随着文章的积累,以及我四处上蹿下跳地收罗了好多身边朋友同事师姐同学的文章,储备丰富了,花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所谓的辛苦其实是相对的,因为当你看到一篇原创文章有成百上千人看的时候,成就感也是巨大的。
给新手的经验和建议?
(1)开始时候,你对这个公众号需要有至少一个明确的目标、初衷,及大致风格品味的规划,这些会影响运营初期的方向。当然随着你不断向前走,这些都是会不断更新和调整的。
(2)BE YOURSELF! 绝大部分人在开始做一个帐号的时候,都不自觉地会希望去尽可能地取悦读者。但取悦是取悦不过来的,而且如果发布的东西不是你真正有兴趣的,其实很难坚持长久。所以还是做你自己就好,最终相同的气质会吸引相同的人。
(3)微信公众号确实已经过了早期野蛮增长的时期,但我个人的判断是它的红利期远未结束。相对于早期而言,如果你现在才进入,门槛会高些,且如果没有现有渠道推广,起量会慢一些。因此内容和风格会更加重要,并且如果有机会存在的话,一定会大量分布在垂直领域内。所以应该好好审视你所具备的资源,与其总想着cover大而全的泛滥主题,还不如从细分垂直领域切入。
(4) 热门话题确实会带来多一些的转发,但老追热点自己会很累,而且会挤占写真正有些思考文章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如何平衡。
(5)如果你经常原创文章,那么只要你的文章不是太滥,被抄袭和不具名转载都是必然。当然微信加大打击力度后,这方面好了一些,但更多的是未经授权的署名转载。
(6)想要好看一些的格式,可以用秀米做,适合初学者,比较容易上手。
(7)不要妄图揣测大众的流行和喜好。怎么说呢,你可以经常做分析,作问卷调查,但是只顺着大众喜好去写你的内容,其实没有必要。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真的喜欢什么。比如我在公众号里做过一次调研,调查大家喜欢哪种类型的文章,调研结果是:惹事馆系列最受欢迎,而大家最不喜欢鸡汤文。而实际中,我所有文章里打开率及转发率最高的恰恰是鸡汤文,当然得是原创、有点干货的鸡汤。
(8)作一个有底线、有追求、有格调的公众号。这样做可能会难一些,也比较费精力,但长期而言你的内心会更加平静,也会觉得自己更有价值。
(9)常怀恭谨之心,绝对绝对不要因为你在公众号所塑造出的那个形象,就将那个形象和现实中的自己混淆!文字中的我们,往往会高于现实中的我们,因此,应该不轻易暴露隐私、不妄自尊大、不做道德判断。
(10)微信文章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创作。一篇热文的成功因素太多,而标题的意义有时候比正文更重大。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严肃的写作者,就不要埋怨文章发在微信上没有海量传播;如果你期望海量传播,就得把权重更多放在标题和热点上——绝大部分时候,二者不可兼得,是一个平衡问题
----------我的一些个人感悟------------------------------------
首先恭喜你看了前面这么长的文字,终于看到了最后这段。
其实这段才是全篇的精华,真正对你有用的收获心得——更重要的是这些心得也能运用在公众号以外的其它领域:
(1)如果你也有想做点什么的想法,可以尝试在现有的大平台,开设一个专属自己的账户或小店,通过运营一段时间,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可行。
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平台是成熟的,第二你的成本相对低些,第三可以帮你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2)无论是开设公众号,还是开小网店,都建议你养成经常记录工作日志的习惯。我会在印象笔记里,开一个公众号运营维护日志,然后定期更新这个文章。这样许多模糊的想法,落实在笔头上会成形;许多好的灵感在后期也可以定期看到;再有可以帮助你反思和提高自己;
(3)检视我们自己,你就会发现现代人是越来越懒的,大家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越来越碎片化。也正因为如此,高质量原创内容其实会越来越稀缺。
写作者和阅读者成为喂食与接受的状态。尽管阅读者始终都有选择权和评论权,但写作者却越来越多地掌握了话语权。
这个话语权有什么用?其实不太好说。有人可以用它来牟利,也有人无非是为了维持相对的自由。
(4)最后要说的是,单纯搞一个微信公众号会让你学到一些东西,但并不会很多——真正会让你受益匪浅的其实是将这个号作为种子,然后沿着延展开的藤蔓去学习、吸收新的东西,借助这个公众号打开你的触手,伸向更广阔未知的领域,与这个世界和各种人、各类资源发生更多交流——这些才是运营一个公众号会带给你的切实利益。
------
PS 微信公众订阅号正式开始运营
微信ID: wenyanhello
微信昵称:温言
我的职场小说《第二份工作》推荐给工作年限小于或等于5年的人
---
如果你对这片文章感兴趣,可以直接关注下温言的日记豆列,基本保持一周两更的频率,这样新文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哦!
——我觉得第一步要做的是建立一个阵地,让自己可以做各种实验、实践,以及验证最初的假设,和检验自己的决心。
![]() |
-----
今年1月30号左右,我开通了个人的微信公众号,公众号就以我的名字“温言”命名,ID是wenyanhello。
开始时只是零零散散地从豆瓣和以前的博客搬运了些文章,大概每周1-2更新的频率。更新有了规律,基本是每周一三五早上发送,迄今为止,关注人数已经突破了1.1万;因为原创占比较多,已经获得了微信给与的“原创”标签和评论功能及赞赏功能。
在这个公众号里,90%以上的文章是原创的,其中还有部分内容得到了一些大号们的肯定,比如《你不能只是一个卖蛋糕的》,还有授权给罗辑思维转载后,根据编辑的反馈,当天阅读量就突破了69万;授权金融八卦女的文章,单篇阅读量在8万左右;
目前发在自己这个平台上的文章,阅读量最高一篇是2.2万。
---
我为什么要做一个公众号
除了企业和媒体外,开通一个个人的公众号似乎成了一种潮流。我自己身边已经有很多朋友开始尝试,当然也有人想开但又觉得运营很麻烦,所以在犹豫。
我当时开设这个公众号的原因有三个:
1)就大众的阅读习惯而言,公众号比传统博客和微博,更适合作发布文章的平台
2)这些年我积攒了不少文章,也有些涂鸦、手帐、DIY的教程作品,公众号似乎是个很好的载体,且易于流传。而对于我已经和将要出版的书而言,积攒了人气的公众号,可以更好地作为一个自我宣传的阵地。
3)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在于我长久以来,始终都有“自己做点儿什么”的念头。但至于具体做什么,其实一直没想好,手头可以利用的资源和文字储备也非常零碎。就好比手里有很多的珠子,缺少一根线串起来——而我隐约感觉,拥有自己的微信公众号将有助于我找到这根串珠子的线。
我的运营投入?
这个平台是以我的笔名来命名的,每篇署名温言的文章都是我自己写的,所以主要成本投入就是时间成本,几乎不存在稿费这些金钱成本。
整个平台只有我一个人在运营维护,很多热心的读者会给后台发信息,因为我的后台信息量并不算大,所以我敢说所有信息我都一条条看过,其中至少一半人应该收到过我的回复。
刚开始的时候维护会辛苦一些,因为既需要写文章,还需要编辑后台。后来随着文章的积累,以及我四处上蹿下跳地收罗了好多身边朋友同事师姐同学的文章,储备丰富了,花的时间相对少了。但所谓的辛苦其实是相对的,因为当你看到一篇原创文章有成百上千人看的时候,成就感也是巨大的。
给新手的经验和建议?
(1)开始时候,你对这个公众号需要有至少一个明确的目标、初衷,及大致风格品味的规划,这些会影响运营初期的方向。当然随着你不断向前走,这些都是会不断更新和调整的。
(2)BE YOURSELF! 绝大部分人在开始做一个帐号的时候,都不自觉地会希望去尽可能地取悦读者。但取悦是取悦不过来的,而且如果发布的东西不是你真正有兴趣的,其实很难坚持长久。所以还是做你自己就好,最终相同的气质会吸引相同的人。
(3)微信公众号确实已经过了早期野蛮增长的时期,但我个人的判断是它的红利期远未结束。相对于早期而言,如果你现在才进入,门槛会高些,且如果没有现有渠道推广,起量会慢一些。因此内容和风格会更加重要,并且如果有机会存在的话,一定会大量分布在垂直领域内。所以应该好好审视你所具备的资源,与其总想着cover大而全的泛滥主题,还不如从细分垂直领域切入。
(4) 热门话题确实会带来多一些的转发,但老追热点自己会很累,而且会挤占写真正有些思考文章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如何平衡。
(5)如果你经常原创文章,那么只要你的文章不是太滥,被抄袭和不具名转载都是必然。当然微信加大打击力度后,这方面好了一些,但更多的是未经授权的署名转载。
(6)想要好看一些的格式,可以用秀米做,适合初学者,比较容易上手。
(7)不要妄图揣测大众的流行和喜好。怎么说呢,你可以经常做分析,作问卷调查,但是只顺着大众喜好去写你的内容,其实没有必要。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知道我们真的喜欢什么。比如我在公众号里做过一次调研,调查大家喜欢哪种类型的文章,调研结果是:惹事馆系列最受欢迎,而大家最不喜欢鸡汤文。而实际中,我所有文章里打开率及转发率最高的恰恰是鸡汤文,当然得是原创、有点干货的鸡汤。
(8)作一个有底线、有追求、有格调的公众号。这样做可能会难一些,也比较费精力,但长期而言你的内心会更加平静,也会觉得自己更有价值。
(9)常怀恭谨之心,绝对绝对不要因为你在公众号所塑造出的那个形象,就将那个形象和现实中的自己混淆!文字中的我们,往往会高于现实中的我们,因此,应该不轻易暴露隐私、不妄自尊大、不做道德判断。
(10)微信文章谈不上真正意义的创作。一篇热文的成功因素太多,而标题的意义有时候比正文更重大。所以如果你是一个严肃的写作者,就不要埋怨文章发在微信上没有海量传播;如果你期望海量传播,就得把权重更多放在标题和热点上——绝大部分时候,二者不可兼得,是一个平衡问题
----------我的一些个人感悟------------------------------------
首先恭喜你看了前面这么长的文字,终于看到了最后这段。
其实这段才是全篇的精华,真正对你有用的收获心得——更重要的是这些心得也能运用在公众号以外的其它领域:
(1)如果你也有想做点什么的想法,可以尝试在现有的大平台,开设一个专属自己的账户或小店,通过运营一段时间,来验证你的想法是否可行。
这样做的好处是:第一平台是成熟的,第二你的成本相对低些,第三可以帮你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2)无论是开设公众号,还是开小网店,都建议你养成经常记录工作日志的习惯。我会在印象笔记里,开一个公众号运营维护日志,然后定期更新这个文章。这样许多模糊的想法,落实在笔头上会成形;许多好的灵感在后期也可以定期看到;再有可以帮助你反思和提高自己;
(3)检视我们自己,你就会发现现代人是越来越懒的,大家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方式越来越碎片化。也正因为如此,高质量原创内容其实会越来越稀缺。
写作者和阅读者成为喂食与接受的状态。尽管阅读者始终都有选择权和评论权,但写作者却越来越多地掌握了话语权。
这个话语权有什么用?其实不太好说。有人可以用它来牟利,也有人无非是为了维持相对的自由。
(4)最后要说的是,单纯搞一个微信公众号会让你学到一些东西,但并不会很多——真正会让你受益匪浅的其实是将这个号作为种子,然后沿着延展开的藤蔓去学习、吸收新的东西,借助这个公众号打开你的触手,伸向更广阔未知的领域,与这个世界和各种人、各类资源发生更多交流——这些才是运营一个公众号会带给你的切实利益。
------
PS 微信公众订阅号正式开始运营
微信ID: wenyanhello
微信昵称:温言
![]() |
我的职场小说《第二份工作》推荐给工作年限小于或等于5年的人
![]() |
---
如果你对这片文章感兴趣,可以直接关注下温言的日记豆列,基本保持一周两更的频率,这样新文都可以第一时间看到哦!
-
fe1o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5-15 23:27:12
-
Betty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6-02-15 05:31:17
-
把心定下来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2-01 21:15:07
-
向瓦蓝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1-15 22:41:25
-
衰神骚骚骚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0-09 00:32:53
-
简苧云云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18 13:04:18
-
瞪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10 01:52:00
-
玩失踪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09 23:01:00
-
温言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09 22:50:36
-
资言读书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09 20:12:34
-
小城小姑娘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06 19:00:44
-
应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06 13:48:53
-
北投少年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06 00:56:14
-
那是当然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05 23:44:40
-
渡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05 23:29:49
-
曾经的你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04 21:39:18
-
lorraine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08-04 18:4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