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基础
1.管理的定义:管理是组织为了达成个人无法实现的目标,通过各项职能活动,合理的对资源进行协调分配的过程。
载体:组织。对象:资源(以人为主)。本质:对资源进行协调控制的过程。职能:组织计划指挥协调控制。
2.计划:考察组织内外部情况,科学决策,编制与执行计划 组织:设计组织结构,人员分配,组织变革
控制:制定控制标准,对实际情况进行衡量,纠正偏差 领导:指挥,激励,协调下属
3.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4.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经纪人 罗伯特欧文: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 巴贝奇: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5.泰罗:提出大饼原理,是经济管理学的基础。科学管理理论,思想上的革命。中心内容是提高工厂的劳动生产率。
一标准化原理。动作,时间,工作量,工具。二能力与工作相适应。三差别计件工资制。四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最早概括出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经营管理六个方面。管理的14项原则。
韦伯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组织管理之父) 社会组织的基础:等级,权威(理性-合理的权威)
6.梅奥 人际关系学说。一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二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三生产力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关系。
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室实验。大规模访谈,接线板接线工作室实验。
7.行为科学。指利用现代学科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预测,控制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8.权变管理理论。人是复杂人。核心: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找相应的管理模式。
9.系统管理理论:一般系统论。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
10.管理环境。外部:政治法律,经济,科学技术,社会文化,自然资源。
微观:资源供应商,竞争者,用户
11.决策的本质是过程。一确定决策目标 二管理环境研究 三拟定可行方案 四选择合理方案五实施方案
特点:有限理性假设,满意原则,除经济因素外其他因素(能对决策效果产生影响)
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不同: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非确定性决策
决策问题是否重复出现: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兰德公司,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
两种指标: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率。
12.计划层次体系
13.基本战略类型:成本领先,特色优势,目标集聚。
14.目标管理。适用于短期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本质:授权式管理,参与式管理 工作过程:制定目标,明确组织作用权责利,执行目标,成果的评价,奖惩,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循环。
15.滚动计划方法,长期计划的制定与修正。 特点:逐步延伸,远近结合,远粗近细,切合实际。
优点:一相对缩短了计划时期,加大计划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二使长中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相互一致。三,加强了计划的弹性,增强了组织的应变能力。
16.组织设计。任务:一设计清晰合理的组织结构。二规划各部门的活动范围,确定其职能职权职责。三编制职务说明书。 原则:统一指挥,控制管理幅度,权责对等,柔性经济
17.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组织结构
18.职权类型: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19 集权。利:保持政策的统一性,决策速度快。 弊:降低决策质量,工作组织成员热情,组织应变能力
20.授权原则:重要性,适度,权责对等,级差授权
21.人员配备原则:因事择人,因材器用,人事动态平衡
22.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即获得被领导者的追随服从。 作用:指挥,协调,激励,沟通。
权利来源:一职权影响力。法定权,强制权,奖励权。(影响因素:传统观念,职位职权,资源)
二非职权。专长权,个人影响权。(知识才干,个人情感)
2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两个论点:一人是有需要的动物,未被满足的需要能影响其行为。二人的需要有等级层次之分,只有满足了某个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五个层次:生存,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24.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基本启示:要调动和维护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考虑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更重要的是要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只有激励才能增强工作满意感。
载体:组织。对象:资源(以人为主)。本质:对资源进行协调控制的过程。职能:组织计划指挥协调控制。
2.计划:考察组织内外部情况,科学决策,编制与执行计划 组织:设计组织结构,人员分配,组织变革
控制:制定控制标准,对实际情况进行衡量,纠正偏差 领导:指挥,激励,协调下属
3.管理者的技能:技术技能,人际技能,概念技能
4.亚当斯密:劳动分工,经纪人 罗伯特欧文:改善工作环境和条件 巴贝奇:作业研究和报酬制度。
5.泰罗:提出大饼原理,是经济管理学的基础。科学管理理论,思想上的革命。中心内容是提高工厂的劳动生产率。
一标准化原理。动作,时间,工作量,工具。二能力与工作相适应。三差别计件工资制。四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相分离。
法约尔。组织管理理论。最早概括出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经营管理六个方面。管理的14项原则。
韦伯 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组织管理之父) 社会组织的基础:等级,权威(理性-合理的权威)
6.梅奥 人际关系学说。一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二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三生产力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与周围人的关系。
霍桑实验:照明实验,继电器装配室实验。大规模访谈,接线板接线工作室实验。
7.行为科学。指利用现代学科知识来研究人类行为产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预测,控制引导人的行为,达到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
8.权变管理理论。人是复杂人。核心:力图研究组织与环境的关系,并确定各种变量的关系类型和结构类型。它强调管理要根据所处的环境随机应变,针对不同的环境寻找相应的管理模式。
9.系统管理理论:一般系统论。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
10.管理环境。外部:政治法律,经济,科学技术,社会文化,自然资源。
微观:资源供应商,竞争者,用户
11.决策的本质是过程。一确定决策目标 二管理环境研究 三拟定可行方案 四选择合理方案五实施方案
特点:有限理性假设,满意原则,除经济因素外其他因素(能对决策效果产生影响)
决策问题所处的环境不同: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非确定性决策
决策问题是否重复出现:程序化决策,非程序化决策
集体决策方法:头脑风暴法,名义小组技术,专家调查法(德尔菲法,兰德公司,匿名性,反馈性,收敛性)
两种指标:市场占有率,销售增长率。
12.计划层次体系
13.基本战略类型:成本领先,特色优势,目标集聚。
14.目标管理。适用于短期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本质:授权式管理,参与式管理 工作过程:制定目标,明确组织作用权责利,执行目标,成果的评价,奖惩,制定新目标并开始新的循环。
15.滚动计划方法,长期计划的制定与修正。 特点:逐步延伸,远近结合,远粗近细,切合实际。
优点:一相对缩短了计划时期,加大计划的准确性和可操作性。二使长中短期计划相互衔接,相互一致。三,加强了计划的弹性,增强了组织的应变能力。
16.组织设计。任务:一设计清晰合理的组织结构。二规划各部门的活动范围,确定其职能职权职责。三编制职务说明书。 原则:统一指挥,控制管理幅度,权责对等,柔性经济
17.组织结构类型:直线制,职能制,直线职能制,事业部组织结构
18.职权类型: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19 集权。利:保持政策的统一性,决策速度快。 弊:降低决策质量,工作组织成员热情,组织应变能力
20.授权原则:重要性,适度,权责对等,级差授权
21.人员配备原则:因事择人,因材器用,人事动态平衡
22.领导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即获得被领导者的追随服从。 作用:指挥,协调,激励,沟通。
权利来源:一职权影响力。法定权,强制权,奖励权。(影响因素:传统观念,职位职权,资源)
二非职权。专长权,个人影响权。(知识才干,个人情感)
2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两个论点:一人是有需要的动物,未被满足的需要能影响其行为。二人的需要有等级层次之分,只有满足了某个层次的需要才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要。 五个层次:生存,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
24.赫茨伯格双因素理论。基本启示:要调动和维护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考虑保健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但更重要的是要用激励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努力工作,创造奋发向上的局面,只有激励才能增强工作满意感。
-
豆友76068527 赞了这篇日记 2016-11-27 06: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