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识分子与中古遗风》与《知识分子的不幸》
谈的是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和理性,还有信仰、价值观。
提到价值观,我听过一种“广泛认可”的说法是人到二十多岁价值观成形并稳定下来,基本不会再大变。这种说法可靠不可靠,我也暂时无从考据。第一个提出这个说法大概参考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二十多岁见了些世面读了些书自此颗粒不进把自己的大脑密封装到罐子里如标本般保存好, 以后见闻皆以罐头为准作价值判断,指点江山;或者是参考的人类生长发育的规律,人体作为思想的载体在二十出头己经停止生长变得成熟,价值观必然也是如此,毕竟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这种说法可以深入推敲,为了防止自己陷入无尽的自我辩论,不再细究它的通用领域。把价值观塑封起来不失为一种一劳永逸的做法,但会失去困惑的乐趣。
说到价值判断。要作出价值判断,必然先有一个标准。而是否选择某一标准,又要先对该标准进行价值判断。又是一个鸡与鸡蛋的问题。
如果非要说一个观的话,就是不一味的拔高亦不刻意地贬低,那些被捧到天上的或被踩进泥里的,都应该引起警惕。
提到价值观,我听过一种“广泛认可”的说法是人到二十多岁价值观成形并稳定下来,基本不会再大变。这种说法可靠不可靠,我也暂时无从考据。第一个提出这个说法大概参考了自己的人生经历, 二十多岁见了些世面读了些书自此颗粒不进把自己的大脑密封装到罐子里如标本般保存好, 以后见闻皆以罐头为准作价值判断,指点江山;或者是参考的人类生长发育的规律,人体作为思想的载体在二十出头己经停止生长变得成熟,价值观必然也是如此,毕竟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这种说法可以深入推敲,为了防止自己陷入无尽的自我辩论,不再细究它的通用领域。把价值观塑封起来不失为一种一劳永逸的做法,但会失去困惑的乐趣。
说到价值判断。要作出价值判断,必然先有一个标准。而是否选择某一标准,又要先对该标准进行价值判断。又是一个鸡与鸡蛋的问题。
如果非要说一个观的话,就是不一味的拔高亦不刻意地贬低,那些被捧到天上的或被踩进泥里的,都应该引起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