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损友,至觉未够
![]() |
为何旧知己在最后变不到老友,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
某年,刚听到陈奕迅这首歌的时候,迫不及待的编了短信发给朋友,那年友情过硬,纯粹是自诩文艺青年的那股装逼瘾犯了。后来我用它煽过情留过人谢过恩,在最临界点的时候,依然觉得很美好。
每首歌总有一句饶到你心尖上的词,这就是陈奕迅动人的地方。尽管黄伟文在《最佳损友》里为友情下的每个字都打动了我,我一个相信朋友的人,还是很难遐想出交心联手的人要以种什么样的姿态才能走到陌生再到陌路。
我是个异己性很强很怕麻烦的人,所以生活圈来来去去总是那么些人。相对前些年用脸色来把远近亲疏区别开来的日子,现在算是好很多了,好听点叫随和,不好听点就有点像什么人什么茬你都能搭上一点的意味。不是我的圈子的我不强融,甚至瞄不上眼,可是会怕尴尬,年纪越往上涨这种感觉就越强烈,比起对坐无言我不觉得礼貌性的哈啦有多过。当然,有选择我都不喜欢。
过手的那是叫认识的,所以我的朋友算不上多,却都是上了心的。有人提过你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友情,到最后会剩下多少,我学过。回答我的,有一堆骨头的,有重头来过的,有时间让你看清楚的,有交心两两,玩不来不玩的。在看到回应的那刻感觉很复杂,复杂到觉得为什么要问呢。
后来渐渐知道了知己变老友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你会发现那个从前共你促膝把酒倾通宵都不够的人,可能不见了。不是说输给了什么,更像是被什么给推着走了,推到最后可能无法再与你交心联手了。说不难过的,那铁定是假的,常有缅怀。问说有没有,确实也没有,一直躲避的借口,非什么大仇。只是位置变了,队友总要换了而已。
交了心的朋友,最怕的莫过于道歉跟愧疚两件事。朋友嘛,为什么要道歉,又为什么愧疚了。谁会去质疑你铿锵许诺的坚定,你说的那些落不了一句,事实上人家要砸出来的比你更掷地有声。那又能怎样呢,依然阻止不了有东西会在游动溜走,可能避而不多见,可能谈而有回避,这些都是。呵呵,说的真有点严重似情侣讲分手。
假使来年陌生的是昨日最亲的某某,不怪谁,各自有路走,路歧不免难守。只是要记得,你——最佳损友,至觉未够。
陈奕迅——《最佳损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