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诺贝尔文学奖
查看话题 >那些致敬Bob Dylan之后的歌词
我今日听马世芳的节目讲到杨弦,想起把他的第一张的专辑又找出来听了一遍。我以前听都不看歌词,过一遍而已,印象中非常喜欢《江湖上》和《回旋曲》。今日看到《江湖上》歌词,简直惊呆。这种让我惊呆的神启时刻有好几次,我现在最先想起的三首竟然都是对Bob Dylan的致敬之作。不过在他们致敬完以后,到属于自己的部分,才出现震倒我的歌词。
一是罗大佑的《鹿港小镇》。我小时候听到这首歌,听到那句“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差点跪下。现代化浪潮下的乡愁,真到位。后来看《风柜来的人》,发现侯孝贤真是又虐又细腻,澎湖的少年来到高雄,刚一进屋,收音机就在放这首歌,真是含泪倾倒。后来高中的时候读亦舒(她又出现了我真是暴露自己够了!),女主角喜欢听girl from the north country,看到歌词恍然大悟第二段”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想当年我离家时她一十八,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其实受这"北国女郎"影响很大啊。
第二首是张广天的《风吹了不知多少年》。看标题也知是致敬哪一首。开头模仿得很明显,但也挺诗意。”风吹了不知多少年,吹出了一棵古枫;水洗了不知多少年,洗出了一个女孩。“到后面,出现了”人们不知要喝多少酒,才能一醉方休?人们不知要醉多少回,才能一无所求?" 虽然我不爱好喝酒,不过真是被这诗感动了。至于后来在娄公子那著名的影片里听到郝蕾那段“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来,所有的氧气都被我吸光,所有的物体都失去重量,我都快已经走到了所有路的尽头”,激动之下发现是张广天的作品,不由产生一种“难怪了,是他写的,NB也是正常”的赶脚。
然后就是《江湖上》了,跟上面那首致敬的是同一首,本就是余光中听blowing in the wind难以自拔写下的诗歌。所以模仿痕迹最重。
一双鞋 能踢几条街
一双脚 能换几次鞋
一口气 咽得下几座城
一辈子 闯几次红灯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看起来简直太像了,虽然写得有意思,不免要打点折扣。就在我觉得遗憾的时候,我看到了最后一段:
一片大陆 算不算你的国
一个岛 算不算你的家
一眨眼 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 算不算永远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加上杨弦那“自己给自己唱和声‘的编曲,真是泪流满面。马世芳说,没有想到一首歌可以承载这么沉重主题的同时又有那么自由奔放的旋律。是呀,就算听过无数遍被唱滥的原版《答案在风中飘》,还是忍不住被茫茫风里的问题击中啊。
一是罗大佑的《鹿港小镇》。我小时候听到这首歌,听到那句“台北不是我的家,我的家乡没有霓虹灯”,差点跪下。现代化浪潮下的乡愁,真到位。后来看《风柜来的人》,发现侯孝贤真是又虐又细腻,澎湖的少年来到高雄,刚一进屋,收音机就在放这首歌,真是含泪倾倒。后来高中的时候读亦舒(她又出现了我真是暴露自己够了!),女主角喜欢听girl from the north country,看到歌词恍然大悟第二段”假如你先生来自鹿港小镇,请问你是否看见我的爱人,想当年我离家时她一十八,有一颗善良的心和一卷长发“其实受这"北国女郎"影响很大啊。
第二首是张广天的《风吹了不知多少年》。看标题也知是致敬哪一首。开头模仿得很明显,但也挺诗意。”风吹了不知多少年,吹出了一棵古枫;水洗了不知多少年,洗出了一个女孩。“到后面,出现了”人们不知要喝多少酒,才能一醉方休?人们不知要醉多少回,才能一无所求?" 虽然我不爱好喝酒,不过真是被这诗感动了。至于后来在娄公子那著名的影片里听到郝蕾那段“所有的光芒都向我涌来,所有的氧气都被我吸光,所有的物体都失去重量,我都快已经走到了所有路的尽头”,激动之下发现是张广天的作品,不由产生一种“难怪了,是他写的,NB也是正常”的赶脚。
然后就是《江湖上》了,跟上面那首致敬的是同一首,本就是余光中听blowing in the wind难以自拔写下的诗歌。所以模仿痕迹最重。
一双鞋 能踢几条街
一双脚 能换几次鞋
一口气 咽得下几座城
一辈子 闯几次红灯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看起来简直太像了,虽然写得有意思,不免要打点折扣。就在我觉得遗憾的时候,我看到了最后一段:
一片大陆 算不算你的国
一个岛 算不算你的家
一眨眼 算不算少年
一辈子 算不算永远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答案啊答案 在茫茫的风里
加上杨弦那“自己给自己唱和声‘的编曲,真是泪流满面。马世芳说,没有想到一首歌可以承载这么沉重主题的同时又有那么自由奔放的旋律。是呀,就算听过无数遍被唱滥的原版《答案在风中飘》,还是忍不住被茫茫风里的问题击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