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爱广州,只为糖水
若是让我说一个喜欢广州的理由,我肯定会说糖水。
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对糖水有着超乎寻常的爱。就像银桑一样是个甜食爱好者,秉持糖分至上,爱喝草莓牛奶。但还没达到,银桑不定期摄取甜食就会变得焦躁。
糖其实也是一种瘾品。 虽说不像毒品,香烟那样成瘾后,让人欲罢不能,想要又得不到的时候还浑身难受,但糖也能给人一定的快感的,例如你很饿的时候都要头晕了,吃一口下去哐当就舒服了。就这一下子,也许就轻微上瘾了。 我想我对糖水就是这感觉,但也会多一分情感在里面,所以会甜到心里。
初到广州的时候,我住在水荫路福莱花园,还号称越秀东山第一批豪宅,其实不过是老房子中拔起的一座高楼而已。每天出门去乘地铁就要先经过水荫路这条老街,毕竟是外地人,刚来广州还是挺喜欢这种老城区的感觉。
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天早已黑了,看见有几个人围在一个地方, 原来是一个阿婆推着小车在卖糖水。 我也停下脚步,询问着价钱和都有什么卖。 小车不大,也就几个大小不一的铝锅里装着早已做好的东西,看这锅的样子,也有些年岁了。那就先来个芝麻糊吧,听着阿婆讲粤语跟我说价钱,然后看她用一个小盒子装好后,盖上盖,放好小勺子,盒子下面还铺一个早就剪好的小纸板,怕烫,再装好袋给我。 拿回家后,打开盖子还冒着热气,用小勺子舀一点,然后吹吹,放入口中,甜甜的混着黑芝麻特有的香味,稠度也刚好,好吃,一勺一勺很快就吃完了,小盒子也被刮的干干净净,意犹未尽,再舔舔嘴角,想着下次一定要多买一盒。
我对黑芝麻糊的认识最早来自那个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广告词我都记得很清楚:“小时候,一听见芝麻糊的叫卖声,我就再也坐不住了",但产品远远没有广告上那么好吃,你看连牌子都叫”南方“,我想肯定是我在北方,还没吃到正宗的。
之后我下班回来的路上只要看到阿婆的在,就都会去买一点,红豆沙,绿豆沙,奶糊,杏仁露等等啦,也大概摸熟了阿婆来这条路做生意的时间,差不多从下午4点就过来了,这时楼下玩的小朋友也都会跑过来,骑车的路人也偶尔停一停,来一碗再走。
我来广州的第一个春节并没有回家,去了潮州。春节前的几天,楼下的路上早已摆满了各种花,橘子树。路边被摆的变得很窄。这些天阿婆也还一直来,我那时在楼上就一个人在屋里,这并不像北方屋里暖暖的,我从窗子看到阿婆来就披了件外套下楼,买了两碗热的红豆沙捧着回去,又温暖又甜美,幸福满满~~
后来我要搬走时,舍不得的也还是这个糖水,当时发布出租信息的时候,我还着重强调了一下楼下阿婆美味的糖水。
这之后就搬去了天河北这边,地铁出站口旁边偶尔也能看到卖糖水的,但明显卫生,质量都差好多,看了都没有买的心。唯一能去得店就是吴系糖水铺了,店面有特色,东西品质也可以。
有朋友住在五羊邨明月一路那,也会有阿姨卖糖水,但出品也一般,人态度不好,又抠。
现在最常去的就是文明路的百花甜品店了,每次必点的就是鲜芋红豆沙加椰奶。这条路上还有一家玫瑰甜品去的第三次品质就下降了,食材用的很不好。这家店对我来说唯一的回忆就是在这里搭桌的时候认识了kerry姐,从那之后我们也认识了有两年多,作为一个又爱看书又爱吃东西的广州土著,kerry姐也是带我去了很多店,这个以后再说。
我上家公司搬到了黄埔村那边的时候,偶尔中午也会去村里觅食,这边也还是有几家奶品店的,也还可以吧,公司那时下午偶尔也会去买绿豆沙回来,有海带的那种,这也是广州特色吧。
回北方的话是吃不到糖水的,有的不过是满记这种,不好吃。所以我舍不得回去,吾爱广州,吾爱糖水。
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对糖水有着超乎寻常的爱。就像银桑一样是个甜食爱好者,秉持糖分至上,爱喝草莓牛奶。但还没达到,银桑不定期摄取甜食就会变得焦躁。
糖其实也是一种瘾品。 虽说不像毒品,香烟那样成瘾后,让人欲罢不能,想要又得不到的时候还浑身难受,但糖也能给人一定的快感的,例如你很饿的时候都要头晕了,吃一口下去哐当就舒服了。就这一下子,也许就轻微上瘾了。 我想我对糖水就是这感觉,但也会多一分情感在里面,所以会甜到心里。
初到广州的时候,我住在水荫路福莱花园,还号称越秀东山第一批豪宅,其实不过是老房子中拔起的一座高楼而已。每天出门去乘地铁就要先经过水荫路这条老街,毕竟是外地人,刚来广州还是挺喜欢这种老城区的感觉。
一天下班回家的路上,天早已黑了,看见有几个人围在一个地方, 原来是一个阿婆推着小车在卖糖水。 我也停下脚步,询问着价钱和都有什么卖。 小车不大,也就几个大小不一的铝锅里装着早已做好的东西,看这锅的样子,也有些年岁了。那就先来个芝麻糊吧,听着阿婆讲粤语跟我说价钱,然后看她用一个小盒子装好后,盖上盖,放好小勺子,盒子下面还铺一个早就剪好的小纸板,怕烫,再装好袋给我。 拿回家后,打开盖子还冒着热气,用小勺子舀一点,然后吹吹,放入口中,甜甜的混着黑芝麻特有的香味,稠度也刚好,好吃,一勺一勺很快就吃完了,小盒子也被刮的干干净净,意犹未尽,再舔舔嘴角,想着下次一定要多买一盒。
我对黑芝麻糊的认识最早来自那个南方黑芝麻糊的广告,广告词我都记得很清楚:“小时候,一听见芝麻糊的叫卖声,我就再也坐不住了",但产品远远没有广告上那么好吃,你看连牌子都叫”南方“,我想肯定是我在北方,还没吃到正宗的。
之后我下班回来的路上只要看到阿婆的在,就都会去买一点,红豆沙,绿豆沙,奶糊,杏仁露等等啦,也大概摸熟了阿婆来这条路做生意的时间,差不多从下午4点就过来了,这时楼下玩的小朋友也都会跑过来,骑车的路人也偶尔停一停,来一碗再走。
我来广州的第一个春节并没有回家,去了潮州。春节前的几天,楼下的路上早已摆满了各种花,橘子树。路边被摆的变得很窄。这些天阿婆也还一直来,我那时在楼上就一个人在屋里,这并不像北方屋里暖暖的,我从窗子看到阿婆来就披了件外套下楼,买了两碗热的红豆沙捧着回去,又温暖又甜美,幸福满满~~
后来我要搬走时,舍不得的也还是这个糖水,当时发布出租信息的时候,我还着重强调了一下楼下阿婆美味的糖水。
这之后就搬去了天河北这边,地铁出站口旁边偶尔也能看到卖糖水的,但明显卫生,质量都差好多,看了都没有买的心。唯一能去得店就是吴系糖水铺了,店面有特色,东西品质也可以。
有朋友住在五羊邨明月一路那,也会有阿姨卖糖水,但出品也一般,人态度不好,又抠。
现在最常去的就是文明路的百花甜品店了,每次必点的就是鲜芋红豆沙加椰奶。这条路上还有一家玫瑰甜品去的第三次品质就下降了,食材用的很不好。这家店对我来说唯一的回忆就是在这里搭桌的时候认识了kerry姐,从那之后我们也认识了有两年多,作为一个又爱看书又爱吃东西的广州土著,kerry姐也是带我去了很多店,这个以后再说。
我上家公司搬到了黄埔村那边的时候,偶尔中午也会去村里觅食,这边也还是有几家奶品店的,也还可以吧,公司那时下午偶尔也会去买绿豆沙回来,有海带的那种,这也是广州特色吧。
回北方的话是吃不到糖水的,有的不过是满记这种,不好吃。所以我舍不得回去,吾爱广州,吾爱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