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失败的救赎 ————《朗读者》读后感
一场以失败而告终的救赎,就不该纪念吗?
为爱朗读,也许最投入的听众会是自己。汉娜是米克的听众,可是她只对自己投入。在这个以朗读为主导的人生角色中,他们的关注点一开始就是错位的。可是,朗读者米克还是认认真地开始了一段坚定的救赎——企图让纳粹汉娜的心灵回归。
我不知道一颗走失的心灵是不是还能救赎?姑且默认它是可以被救赎的,就像小时候玩的橡皮泥,总在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变换形状。
在自身难保的时候,没有谁想过要拉谁一把,此时最迫切的是在无所依托的水中拽到一棵水草,无论多细都行。重要的终于有了向上的力量,很多时候这是一次活命的机会。当终于浮出水面,确认自己能活下去的时候,我们才想到还有人在水中,我们也该适时给他们送去一棵水草,无论多细都行——很多时候我们把它叫做自己的心意。可是没有谁会料想到,一个爬上岸的人却会应该有了一棵水草而再次溺水,最后身亡。
这是一次失败的救赎。
有人质疑:汉娜为什么能被教堂唱诗班的声音感动得泣不成声,却能平静地承认自己参与了纳粹大屠杀。有人质疑: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纳粹,竟然会以不识字为耻。还有人质疑:爱上汉娜的米克更让人疑虑重重——明知道汉娜是个纳粹,还一如既往的爱着她。极大部分人相信爱是建立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的,这种认同感是高于爱的,是经营爱时最重要的元素。所以,米克因为一场救赎而陷入了一次道德争议和人格审判。
米克爱上了汉娜,汉娜是个杀人纳粹。被推上审判席的汉娜自然而然在站在了道德的下游,米克也即使去送上一株水草,开始了一场拯救与被拯救的角逐。朗读者朗读,汉娜倾听。汉娜因为倾听学会了阅读,却只是学会了阅读。这场拯救以失败告终。
救赎本就是场高风险的游戏,开始和结束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原本以为站在上游的拯救者因为一个选择的原因而躺下深水,挣扎……上岸或者溺亡,显然是强烈的求生意识对自我的一次拉拽。所谓的对他人的救赎,裹挟着对自我的期望辗转前行,哪怕举步维艰。在这场以正义为名的救赎里,任何一个步骤都维系着他人和自己。意识清醒的施救者小心翼翼的表情下,那颗走出泥淖的心不断翻滚。别人看不到,自己却用手捂着,生怕一放手就蹦出来。
所以,施救者理所当然地站在下游,和被拯救者站在一条线上。也许从这时起,施救者逐渐建立起对被救者的认同。不然让我们怎么解释米克爱上了汉娜?
那么,救赎本就是一步以身试法的险棋,一着不慎意味着两个人的悲剧。这就开始了另外一场救赎,对象是自己——那个紫自愿走进泥淖的自己。只是他从来不知道自己从上游走到下游那一刻,是对自己的一次远离。
人人都知道,亲近自己是多难。
为爱朗读,也许最投入的听众会是自己。汉娜是米克的听众,可是她只对自己投入。在这个以朗读为主导的人生角色中,他们的关注点一开始就是错位的。可是,朗读者米克还是认认真地开始了一段坚定的救赎——企图让纳粹汉娜的心灵回归。
我不知道一颗走失的心灵是不是还能救赎?姑且默认它是可以被救赎的,就像小时候玩的橡皮泥,总在按照我们自己的意愿变换形状。
在自身难保的时候,没有谁想过要拉谁一把,此时最迫切的是在无所依托的水中拽到一棵水草,无论多细都行。重要的终于有了向上的力量,很多时候这是一次活命的机会。当终于浮出水面,确认自己能活下去的时候,我们才想到还有人在水中,我们也该适时给他们送去一棵水草,无论多细都行——很多时候我们把它叫做自己的心意。可是没有谁会料想到,一个爬上岸的人却会应该有了一棵水草而再次溺水,最后身亡。
这是一次失败的救赎。
有人质疑:汉娜为什么能被教堂唱诗班的声音感动得泣不成声,却能平静地承认自己参与了纳粹大屠杀。有人质疑:一个杀人不眨眼的纳粹,竟然会以不识字为耻。还有人质疑:爱上汉娜的米克更让人疑虑重重——明知道汉娜是个纳粹,还一如既往的爱着她。极大部分人相信爱是建立在相互认同的基础上的,这种认同感是高于爱的,是经营爱时最重要的元素。所以,米克因为一场救赎而陷入了一次道德争议和人格审判。
米克爱上了汉娜,汉娜是个杀人纳粹。被推上审判席的汉娜自然而然在站在了道德的下游,米克也即使去送上一株水草,开始了一场拯救与被拯救的角逐。朗读者朗读,汉娜倾听。汉娜因为倾听学会了阅读,却只是学会了阅读。这场拯救以失败告终。
救赎本就是场高风险的游戏,开始和结束都不是自己能决定的。原本以为站在上游的拯救者因为一个选择的原因而躺下深水,挣扎……上岸或者溺亡,显然是强烈的求生意识对自我的一次拉拽。所谓的对他人的救赎,裹挟着对自我的期望辗转前行,哪怕举步维艰。在这场以正义为名的救赎里,任何一个步骤都维系着他人和自己。意识清醒的施救者小心翼翼的表情下,那颗走出泥淖的心不断翻滚。别人看不到,自己却用手捂着,生怕一放手就蹦出来。
所以,施救者理所当然地站在下游,和被拯救者站在一条线上。也许从这时起,施救者逐渐建立起对被救者的认同。不然让我们怎么解释米克爱上了汉娜?
那么,救赎本就是一步以身试法的险棋,一着不慎意味着两个人的悲剧。这就开始了另外一场救赎,对象是自己——那个紫自愿走进泥淖的自己。只是他从来不知道自己从上游走到下游那一刻,是对自己的一次远离。
人人都知道,亲近自己是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