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黄河之北,被忽略的恢弘历史
撰文:马艳丽
摄影:赵钢
须弥福寿之庙和远处的普陀宗乘之庙在历史上都为维护国家统一发挥过重要作用。
曾经有许多年,我一直以自己生在首都为骄傲。直到父亲对我说:你出生的地方,在几十年以前是属于河北省的。从那时起,我开始对河北发生兴趣,并南北西东地跑了河北很多地方。
我们在今天谈论河北,似乎已经摆脱不了产业落后、污染严重的印象。北京每逢南风必有雾霾,尤其当风向忽变时,天空南北,灰、蓝两色泾渭分明,也只能望着河北大地叹息一回。殊不知,泱泱河北,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我尝试细数:五千年前,黄帝和蚩尤在涿鹿一战奠定了华夏民族统一的基础;而商朝在邢台的建都距今也有四千多年了;接下来,战国的胡汉混杂和燕赵称雄,塑造了河北汉文化中夹杂着草原游牧文化的兼容、开放、耿烈的燕赵性格。直到今日,河北依然被称作燕赵之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故事也流传至今。
今年三月,我和家人到邺城怀古。选择邺城当然是有原因的:秦统一以后,最值得一提的地方当属邺城了。从曹操击败袁绍、在此建都开始,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虽然古城如今只留下金凤台部分基址,但立于千年城墙之上,屏气闭目,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曹操于千军万马之中雄谋韵事、一呼百应的浩然气魄。
到了明清,河北地区先后被称作北直隶和直隶省。直隶之名,意即归京师直接管辖,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自然不会差。清朝时候,直隶总督更是疆臣之首,一代名臣曾国藩、褒贬不一的李鸿章和素有恶名的袁世凯都曾任职于此位。
如此深厚的积淀当然给河北带来了丰富的地上地下宝藏,从长城到避暑山庄、从满城汉墓到正定古城,还有赵州桥和响堂山石窟 …… 不同时期的历史遗迹密集呈现,使得河北宛然一座庞大的博物馆,光是省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就多达930处,居全国之首。
端午时节,对河北的惦念让我再次驱车北上西进,走阳原、行蔚县,一路上黄土夯砌的老城比比皆是。行至宣化,进入墓群看到下八里辽墓的壁画时,我被深深地惊艳了,这组壁画历经千年,色彩依然靓丽,栩栩如生地展示了辽代贵族饮茶娱乐时的种种生活场景。从墓顶中西合璧的天文图上,我还找到了象征自己星座的图案,此时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千年前驼铃声声的商路,让我踯躅此地久久不忍离去。
走出历史,回到当下。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出,这无疑是发展河北、惠泽三方之策。河北的经济和环境无疑会一天天变好,对《华夏地理》编辑团队来说,从历史的维度清除尘霾,把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文化大省呈现给各位读者,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对于今天的我自身来说,无论河北还是北京,在这太行以东、黄河之北,都有我燕赵大地颠扑不灭的辉煌,我将继续怀着一颗朝圣之心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原文链接: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n/magazine/2015/08/807.html
摄影:赵钢
![]() |
须弥福寿之庙和远处的普陀宗乘之庙在历史上都为维护国家统一发挥过重要作用。
曾经有许多年,我一直以自己生在首都为骄傲。直到父亲对我说:你出生的地方,在几十年以前是属于河北省的。从那时起,我开始对河北发生兴趣,并南北西东地跑了河北很多地方。
我们在今天谈论河北,似乎已经摆脱不了产业落后、污染严重的印象。北京每逢南风必有雾霾,尤其当风向忽变时,天空南北,灰、蓝两色泾渭分明,也只能望着河北大地叹息一回。殊不知,泱泱河北,曾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我尝试细数:五千年前,黄帝和蚩尤在涿鹿一战奠定了华夏民族统一的基础;而商朝在邢台的建都距今也有四千多年了;接下来,战国的胡汉混杂和燕赵称雄,塑造了河北汉文化中夹杂着草原游牧文化的兼容、开放、耿烈的燕赵性格。直到今日,河北依然被称作燕赵之地,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等故事也流传至今。
今年三月,我和家人到邺城怀古。选择邺城当然是有原因的:秦统一以后,最值得一提的地方当属邺城了。从曹操击败袁绍、在此建都开始,邺城先后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朝都城,虽然古城如今只留下金凤台部分基址,但立于千年城墙之上,屏气闭目,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曹操于千军万马之中雄谋韵事、一呼百应的浩然气魄。
到了明清,河北地区先后被称作北直隶和直隶省。直隶之名,意即归京师直接管辖,政治地位和经济发展自然不会差。清朝时候,直隶总督更是疆臣之首,一代名臣曾国藩、褒贬不一的李鸿章和素有恶名的袁世凯都曾任职于此位。
如此深厚的积淀当然给河北带来了丰富的地上地下宝藏,从长城到避暑山庄、从满城汉墓到正定古城,还有赵州桥和响堂山石窟 …… 不同时期的历史遗迹密集呈现,使得河北宛然一座庞大的博物馆,光是省级以上的文物保护单位就多达930处,居全国之首。
端午时节,对河北的惦念让我再次驱车北上西进,走阳原、行蔚县,一路上黄土夯砌的老城比比皆是。行至宣化,进入墓群看到下八里辽墓的壁画时,我被深深地惊艳了,这组壁画历经千年,色彩依然靓丽,栩栩如生地展示了辽代贵族饮茶娱乐时的种种生活场景。从墓顶中西合璧的天文图上,我还找到了象征自己星座的图案,此时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千年前驼铃声声的商路,让我踯躅此地久久不忍离去。
走出历史,回到当下。2014年,京津冀一体化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被提出,这无疑是发展河北、惠泽三方之策。河北的经济和环境无疑会一天天变好,对《华夏地理》编辑团队来说,从历史的维度清除尘霾,把一个有血有肉的历史、文化大省呈现给各位读者,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而对于今天的我自身来说,无论河北还是北京,在这太行以东、黄河之北,都有我燕赵大地颠扑不灭的辉煌,我将继续怀着一颗朝圣之心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原文链接:http://www.nationalgeographic.com.cn/magazine/2015/08/8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