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千千万万遍----《追风筝的人》有感
![]() |
一直以来这本小说占据各大畅销书热搜榜,辽阔的天空,自由的风筝,两个少年肩并肩手搭手凝视着远空的风筝的背影,这张剧照引起了我极大的好奇心,我想这背后一定有很多的故事,有关于历史有关于国有关于信仰有关于爱。
追风筝的人讲的是阿米尔和小伙伴哈桑的故事(其实他们是主仆关系,但我更希望他们之间是少年纯纯的友情,没有所谓的高低贵贱)阿米尔从小和小他一岁有兔唇的哈扎拉少年哈桑一起长大,对哈桑来说,阿米尔先生就是他的真主他的信仰,只要阿米尔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绝不反抗。他们会一起去放风筝一起爬上树顶摘一起参加风筝比赛喜欢同一个神话故事,阿米尔会给分享在学校的趣事会给哈桑念故事教他识字尽管免不了嘲笑哈桑的无知,哈桑会为阿米尔做一切他要求的事会称赞阿米尔创造的故事,真是一个很棒的倾听者。影片的开头无疑是温馨的,故事的转折发生在那一年的风筝比赛中。阿米尔和哈桑齐心协力赢了风筝大赛,哈桑去为主人追逐那个蓝色的风筝的时候遇上了那三个恶少,他们厌恶玷污阿富汗血统的哈扎拉族人,他们挡住了哈桑的去路,说只要哈桑交出风筝就放过他,否则让他看到风筝就想到今天受的痛苦,哈桑拒绝了,坚定的说,这是阿米尔先生的风筝,誓死维护阿米尔先生和他的风筝,最后三个恶少殴打了他并且对他进行了肉残(具体做了什么我也不知道,真的是不敢看,看了会钻心的疼,我只看到他出来时一瘸一瘸的腿和回家路上长长地血迹),阿米尔先生刚好看到了那一幕,我想是因为他骨子里的懦弱和自尊,他不敢像上次哈桑救他一样对抗他们三个人,他也不愿意承认这个兔唇的哈拉扎人是他的朋友。所以他选择了逃避,当他后来看到哈桑时他的内心应该是纠结的,看到哈桑就想到了自己的自私和懦弱,愧疚之情也会涌上心头,他再一次选择了逃避,他撒谎说哈桑偷了他的手表,最后哈桑和阿里离开了再无音讯。苏联入侵阿富汗,阿米尔一家也逃离了他们的故乡喀布尔,远赴美利坚这个没有战争自由的国度,阿米尔一见倾心爱上了将军的女儿也很顺利的在一起了,阿米尔坚持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畅销小说家。阿米尔回到巴基斯坦去探望病重的拉辛汉-----爸爸的好朋友,拉辛汉告诉了哈桑后来的故事,哈桑为了维护阿米尔一家的房子而死在塔利班的枪下,只留下一个孤儿sopham,在孤儿院,更让人震惊的是哈桑竟然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弟弟,而他的父亲为了维护自己的声望而没有承认哈桑,阿米尔决定回阿富汗寻找他的侄子哈桑的儿子sopham把他带回美国,此时的阿富汗依然处在塔利班的统治下,战争杀戮恐怖威胁无处不在,他的侄子sopham也被塔利班人带离了孤儿院被当作政治工具训练,最后经过重重阻隔,他最终把sopham带回了美国,影片最后阿米尔和sopham和妻子一起去放风筝,阿米尔为sopham去追风筝,他笑着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也愿意,是我很喜欢的结局,无论经历了多少黑暗,最终都归于平静和美好
看完之后静静的合上电脑,有很多话想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千言万语汇成这三个词语:心疼,罪恶,救赎
![]() |
我心疼忠诚的哈桑,真的心疼到骨子里了,其实他和阿米尔少爷血缘一样,只是因为母亲身份的低贱只是因为他的父亲为了自己的威望而没法承认他,只能托付给阿里抚养,从出生起便住在简陋的房子吃着简陋的食物穿着简朴的衣服在自己尚需要保护的年纪保护着视为真主的少爷,因为是哈拉扎人而被所谓的正统阿富汗人欺负凌辱,他无怨无悔的跟随着自己的少爷,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也愿意,所以,他愿意在三个恶少爷面前用弹弓保护自己的少爷,他愿意忍受肉体的摧残而去捍卫少爷想要的普普通通的风筝,他愿意倾听少爷讲的故事写的故事即使还是会受到嘲讽,他愿意忍辱承认是自己偷了少爷的手表即使会离开这里,他愿意付出生命的代价去守卫少爷家的一座空荡荡的房子因为他希望有一天少爷回到喀布尔时有一个家。我心疼他的悲惨命运他的付出他的隐忍他的倔强他的忠诚,人人都在信奉真主而对于哈桑而言少爷就是他的真主他的话就是他的神谕,为你,千千万万遍也愿意,最后他死在了自己的忠诚上。我心疼生活在阿富汗这片土地上的人民,战争,恐怖,饥饿,死亡每天在他们身边上演,从外国入侵到内乱到恐怖分子,政权在更替,对于阿富汗的人民来说和平和自由是多么奢侈,在这里生命和尊严根本不值钱,我看到苏联军官随随便便就可以玷污一个少妇即使她的丈夫就在身边,我看到阿富汗的人民要卖脚孩子才能生存下去,我看到统治者可以随便干涉别人的私事,随便捏造了一个罪名,打着真主的名义,一对年轻的夫妇被乱石活活砸死,这种悲剧每天都在几万人眼前上演。我看见孤儿院的孩子惶恐的眼睛干瘦而蜡黄的面孔,他们不仅吃了上顿不知道下顿在哪里,还会担心随时可能被带走,我看见孤儿院院长嘶声力竭里的无奈和愤怒,他不得不交换一个孩子的生命去维持另外几百个孩子的生命,即使这种做法有悖人性,我们却无法站在道义的高度去谴责他。我们只能谴责战争和破坏阿富汗安宁的恐怖分子。我心疼阿富汗,也许是因为他地处干燥的西亚地区,也许是因为连年的战争,我所看到的阿富汗,荒凉,漫天黄沙,死气沉沉寂静的可怕,天空是暗淡的,
罪恶的阿富汗统治者,我不知道我这样的评价是否太过偏激和片面,诚然阿富汗及阿富汗让民的悲剧有很多,地理,种族歧视,战争,经济,但给我感触最深的是统治者,统治者的无作为残暴让这个国家饱受蹂躏千疮百孔,种族歧视根深蒂固却没有采取措施,所以身为哈扎人的阿里和哈桑才会受到侮辱以至于肉体上的折磨。统治者的懦弱才导致了苏联的入侵,内战的频频爆发,塔利班恐怖分子的掌权。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塔利班统治者把一对年轻的夫妇包裹着带到几万人的体育馆,讲了几句话,假借着神的旨意,捏造他们对婚姻不忠的罪名需要受到神的惩罚,于是,两条鲜活的生命在几万人面前被几个掌权者还用石头活活砸死连呻吟都没有。我不想去讨论婚姻不忠这是否属实,即使真的有过不忠的行为,如何对待婚姻是他们的自由,统治者有权干涉吗,即使干涉不要有法律依据吗,不要走法律程序吗,仅仅是一句话两条生命就没了,今天的阿富汗依然残留着封建社会的影子,统治者的残暴,法律的缺失,制度的混乱,缺乏人权和自由,这和上好几个世纪的封建人治社会有什么区别,一个塔利班分子问阿米尔为什么要去美利坚不留在阿富汗自己的故乡效力,我很理解阿米尔一家逃离了阿富汗这个故乡远走美国再也不愿意回到喀布尔的心情,一个没有人性没有人权没有自由的国度有什么可以留恋的,至少美利坚在人权和自由方面做的远远好于许多国家,希望阿富汗早日摆脱贫困和战争,希望今天的统治者可以给阿富汗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更多的人权和自由。
人性真的是两面性的,我们可以深深的感受到人性的美好人性的温暖。阿里和哈桑对各自主人的忠诚,阿米尔和他的父亲对待仆人也是站在平等的角度的,每年都会为哈桑准备生日礼物,阿米尔会我带着哈桑一起出去玩,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哈桑识字,原谅了哈桑偷手表的事一直挽留阿里留下来不要走,哈桑舍生救少爷,拼死维护少爷家的房子,为了一个风筝可以忍受肉体的痛苦,忠诚之心天地可鉴。在逃亡的路上,阿米尔的父亲为了救一个少妇,冒着被认出的危险义正言辞的指责厚颜无耻的军官;拉辛汗的鼓励和支持是阿米尔一直写下去的动力,为了带走哈桑的儿子,阿米尔不顾自己的生命回到了阿富汗冒死救出了他的侄子,阿米尔的妻子很愉快的接受了sopham。。。。这些都让我们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善良,忠诚,乐观。但是我们也感受到了人性的黑暗面,阿米尔的父亲和仆人发生了关系有了哈桑却为了自己的名声和威望只把他交给了仆人抚养,从来没有承认过哈桑的真实身份。阿米尔因为自己的懦弱和自尊而没有出手救哈桑,事后因为自己的自私和内疚,又不敢面对哈桑而污蔑哈桑偷走了他的手表最终逼走了哈桑,这些都表明了人性的黑暗面总是存在的,我们也总是习惯性的去逃避自己的丑陋不愿意承认
人人都在救赎,都在为自己的罪恶做着弥补,只是每个人信仰不同,救赎的方式也不一样,阿富汗的人民信仰真主默罕默德,他们信奉者穆斯林,所以只是小孩却有着种族歧视心里,为了阿富汗纯正的血统而去驱逐信仰不同的哈拉族人。哈桑的真主是阿米尔先生,只要阿米尔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他让他去找回风筝所以他誓死保护风筝,他让他离开,所以他忍辱承认了自己偷了少爷的手表,无论阿米尔想要什么,哈桑都会对他说,为你,千千万万遍我也愿意。阿米尔的父亲也在做着自我救赎,他知道自己没有办法承认哈桑的身份,所以他一直在努力照顾和维护阿里和哈桑,把哈桑和阿米尔几乎同等对待,每年为他准备礼物,为他找最好的医生做兔唇手术,在哈桑说,是,我偷了手表时立刻说了,但是我原谅你了,竭尽全力的挽留阿里和哈桑,我想这是他作为父亲的一种救赎方式,他知道自己有愧与哈桑,但碍于自己的身份,只能尽力的去弥补哈桑。阿米尔读了哈桑的信又被拉辛汗先生告知哈桑是自己的弟弟时,他深感自己的罪恶,为了弥补对哈桑的伤害,他回到了阿富汗历尽千辛万苦找到了他的侄子哈桑的儿子,经历重重阻隔甚至差点丢了性命只为把哈桑的儿子带回美国,悉心的照顾sopham,义正言辞的告诉岳父不许在它面前提哈拉扎人这个词,为了sopham,千千万万遍也愿意,我想,这是阿米尔对自己曾经的懦弱自私的所作所为的一种救赎,他想弥补自己过去的罪恶,最终他没有去逃避自己人性的黑暗面通过这种自我救赎的方式勇敢的面对和承认了
追风筝的人,这个人是哈桑,风筝是他对阿米尔的忠诚对阿米尔的爱,这个人是千千万万的阿富汗人民,这风筝是他们对和平的向往对自由百折不饶的追求。希望和平和自由会重新笼罩阿富汗这片贫苦不幸的大地,身处自由的国度我们也应好好握住手中风筝的线,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安宁和自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