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爱心”变成一种廉价时尚
不愿意为这破事儿和这恶心的感觉多费笔墨,不写几句却又如鲠在喉。只想简单扼要,说点你我他我们大家都懂的,每天看到的,或是参与演绎,或是参与旁观,或是参与鄙视,或是参与扼腕的戏码。
我们都懂的之一,社会人文大背景。大家都经历其中,每天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经历,如今是何时世,诸位是否心满意足普天同庆?人性几何?道德标尺几何?责任几何?良心几何?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我们自信几何?骄傲几何?参与意愿又有几何?真正明白以上概念并能主动修正自身的人又有几何???问了一大堆,不是无解,答案就在这摆着,你懂我懂,我们大家都懂。
我们都懂的之二,刷屏的“祈福”,说大家都懂,因为大家每天都在做,或都在看。自己“祈福”,别人来点赞,心满意足后再去给别人的“祈福”点赞,一只千纸鹤,一根蜡烛,一束鲜花……诸如此类的照片加上几个字(最简单省事又廉价的模式是照片上写上自然或人为灾害受难地名,前面加上祈福两个字就成),微信圈子,微博圈子,QQ空间……满眼的“爱心”,满眼的“责任”,满眼的“祈福”。让人郁闷的是,很多现实生活中把自私和出卖节操当成家常便饭,毫无产出和履行基本做人职责的,恨不得让你左右开弓一千四百个大嘴巴也难平块垒的“精品”,这一刻都如圣母般闪耀出关爱全人类的的光芒,那种“诚意与爱心,责任感”廉价得让你瑟瑟发抖。一个打扮入时的人,一面对刚才无意擦肩碰到他(或她)的同胞(或人民)大声叱骂“傻逼眼瞎啊?!”,一面用拇指划过微信圈子里某人发的“祈福爱心图片”,轻轻点个赞,然后再长按2秒,选择收藏或转发到朋友圈(说实话这一套复杂的操作技术是我为了写这文字刚搞懂的,惭愧之极啊),然后心安理得地一边享受着这无比充实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参与感”,一边去看八卦新闻或“开心消消乐”………………
我们都懂的之三,照例的年经“感恩”。大概发生在感恩节前后吧,还是微信、QQ、微博…………各种感恩,内容不多说了。我经常见到专业啃老的,年辈儿在外面蹦迪K歌,逛街旅游就是不回家看老人的,父母生日记不清的一些人在“感恩我的父母”;也经常看到从来以自我为中心,占尽便宜,经常使小绊子捅小刀子的一些人在“感恩朋友”,一些熊男友如孙子的女孩和吃着锅里看着盆里的男孩在“感恩有你在“………………难得一见的是”感恩老师“,因为真心不想写,装都懒得装,也少见”感恩领导”,估计一是实在说不出口,二来说了也白说,而且最重要的感恩领导一点没有酷和时尚的快感,恩。我们都懂的…………
我们都懂的之三,各种拜年拜中秋拜端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节日群发短信。唯一的好处是,让接到短信的人心里有个谱儿“啊,原来这厮还没删了我”,都懂的,不多说…………
我们都懂的之四,各种“岁月静好”“你如安好便是晴天”,不说了,都懂。
我们都懂的之五,各种网上截来的图,花朵,海浪,远山,夕阳………………然后说“我爱你,这美丽的世界”,中国人这么爱自然我真的不知道,旅游景点什么样子你懂的,多少人住的宿舍或家居环境只能用狗窝垃圾场来形容你也懂得…………
现实生活中我认识并相知少数几个朋友,真的每天用自己实际行动在付出,在参与,在检讨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良知,胸有丘壑并干净理性地活着,但他们从不“祈福”,也从不“感恩”。
对于今世今时,对于我周围这么多爱自然、爱朋友、爱父母亲人、爱人生、爱文明、爱公理的同胞们,我自愧弗如,我觉得自己为这个伟大时代洪流抹黑了。估计如果反右,你们就是反的,我就是那个右;如果整风,你们就是整的,我就是那风,如果搞运动,你们就是裁判员,我就是运动员…………对于爱心爆棚的,责任感爆棚的,参与意识爆棚的时尚者们,我有句话“你们脚快,我走得慢,别等我了”
————————————我是疲倦的分隔线——————————————
我们的太太隔窗唤着Daisy,说:“你再打电话告诉老姨太太,说我又觉得不大舒服,不能来了。也吩咐厨房里把我们的饭开到这里来罢,这里有火,暖和些。”Daisy一面答应着便走了。
诗人拍了拍身上的烟灰,对我们的太太说:“那么我走了,明天见罢。我还要回去写几封信,我也太懒,晚上屋子里又冷,总不想拿笔,总挨朋友们的骂。”我们的先生站了起来,说:“你不是有饭局么,怎么又到冷屋子里去写信?若如此,就在我们这里用了晚饭再走。”诗人凝神看着炉火,回头笑说:“不用晚饭了,我也吃不下。我已住惯了冷屋子,正是‘惭惯了单寒羁旅’!”他一面笑着吟哦着,往外就走。我们的太太忽然站起,要叫住诗人,诗人有我们的先生送着,已走出小院门口了。
门外是暮色逼人,诗人叫来了拱腰缩颈站在墙隅的车夫,一步跨上车去,伸直了腿,深深的向天嘘了一口气,说:“走,六国饭店!”
————以上截自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结尾
我们都懂的之一,社会人文大背景。大家都经历其中,每天每时每刻每分每秒都在经历,如今是何时世,诸位是否心满意足普天同庆?人性几何?道德标尺几何?责任几何?良心几何?在世界民族之林中,我们自信几何?骄傲几何?参与意愿又有几何?真正明白以上概念并能主动修正自身的人又有几何???问了一大堆,不是无解,答案就在这摆着,你懂我懂,我们大家都懂。
我们都懂的之二,刷屏的“祈福”,说大家都懂,因为大家每天都在做,或都在看。自己“祈福”,别人来点赞,心满意足后再去给别人的“祈福”点赞,一只千纸鹤,一根蜡烛,一束鲜花……诸如此类的照片加上几个字(最简单省事又廉价的模式是照片上写上自然或人为灾害受难地名,前面加上祈福两个字就成),微信圈子,微博圈子,QQ空间……满眼的“爱心”,满眼的“责任”,满眼的“祈福”。让人郁闷的是,很多现实生活中把自私和出卖节操当成家常便饭,毫无产出和履行基本做人职责的,恨不得让你左右开弓一千四百个大嘴巴也难平块垒的“精品”,这一刻都如圣母般闪耀出关爱全人类的的光芒,那种“诚意与爱心,责任感”廉价得让你瑟瑟发抖。一个打扮入时的人,一面对刚才无意擦肩碰到他(或她)的同胞(或人民)大声叱骂“傻逼眼瞎啊?!”,一面用拇指划过微信圈子里某人发的“祈福爱心图片”,轻轻点个赞,然后再长按2秒,选择收藏或转发到朋友圈(说实话这一套复杂的操作技术是我为了写这文字刚搞懂的,惭愧之极啊),然后心安理得地一边享受着这无比充实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参与感”,一边去看八卦新闻或“开心消消乐”………………
我们都懂的之三,照例的年经“感恩”。大概发生在感恩节前后吧,还是微信、QQ、微博…………各种感恩,内容不多说了。我经常见到专业啃老的,年辈儿在外面蹦迪K歌,逛街旅游就是不回家看老人的,父母生日记不清的一些人在“感恩我的父母”;也经常看到从来以自我为中心,占尽便宜,经常使小绊子捅小刀子的一些人在“感恩朋友”,一些熊男友如孙子的女孩和吃着锅里看着盆里的男孩在“感恩有你在“………………难得一见的是”感恩老师“,因为真心不想写,装都懒得装,也少见”感恩领导”,估计一是实在说不出口,二来说了也白说,而且最重要的感恩领导一点没有酷和时尚的快感,恩。我们都懂的…………
我们都懂的之三,各种拜年拜中秋拜端午,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节日群发短信。唯一的好处是,让接到短信的人心里有个谱儿“啊,原来这厮还没删了我”,都懂的,不多说…………
我们都懂的之四,各种“岁月静好”“你如安好便是晴天”,不说了,都懂。
我们都懂的之五,各种网上截来的图,花朵,海浪,远山,夕阳………………然后说“我爱你,这美丽的世界”,中国人这么爱自然我真的不知道,旅游景点什么样子你懂的,多少人住的宿舍或家居环境只能用狗窝垃圾场来形容你也懂得…………
现实生活中我认识并相知少数几个朋友,真的每天用自己实际行动在付出,在参与,在检讨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与良知,胸有丘壑并干净理性地活着,但他们从不“祈福”,也从不“感恩”。
对于今世今时,对于我周围这么多爱自然、爱朋友、爱父母亲人、爱人生、爱文明、爱公理的同胞们,我自愧弗如,我觉得自己为这个伟大时代洪流抹黑了。估计如果反右,你们就是反的,我就是那个右;如果整风,你们就是整的,我就是那风,如果搞运动,你们就是裁判员,我就是运动员…………对于爱心爆棚的,责任感爆棚的,参与意识爆棚的时尚者们,我有句话“你们脚快,我走得慢,别等我了”
————————————我是疲倦的分隔线——————————————
我们的太太隔窗唤着Daisy,说:“你再打电话告诉老姨太太,说我又觉得不大舒服,不能来了。也吩咐厨房里把我们的饭开到这里来罢,这里有火,暖和些。”Daisy一面答应着便走了。
诗人拍了拍身上的烟灰,对我们的太太说:“那么我走了,明天见罢。我还要回去写几封信,我也太懒,晚上屋子里又冷,总不想拿笔,总挨朋友们的骂。”我们的先生站了起来,说:“你不是有饭局么,怎么又到冷屋子里去写信?若如此,就在我们这里用了晚饭再走。”诗人凝神看着炉火,回头笑说:“不用晚饭了,我也吃不下。我已住惯了冷屋子,正是‘惭惯了单寒羁旅’!”他一面笑着吟哦着,往外就走。我们的太太忽然站起,要叫住诗人,诗人有我们的先生送着,已走出小院门口了。
门外是暮色逼人,诗人叫来了拱腰缩颈站在墙隅的车夫,一步跨上车去,伸直了腿,深深的向天嘘了一口气,说:“走,六国饭店!”
————以上截自冰心《我们太太的客厅》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