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莱坞悲梦 3 黑泽明 60
1967年1月15日,正月刚过,热海的老字号旅馆“水口园’’就迎来一批身份特殊的老客人—一小国英雄、菊岛隆三以及黑泽明。似乎是呼应《虎!虎!虎》这个逼迫力万钧的片名,三人此行只有一个目的:剧本!剧本!剧本!
除了日本军方的配合,也就是防卫研究所:战史室提供的二战史料,黑泽明还亲自列出了编剧所需参考的书籍名目,其中关于核心人物山本五十六的书,黑泽本人就收藏了一些。“珍珠港空袭”这场轰动全球的战役经过各种视角的记录和分析,在纸上足可聚成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即便已经筛选出比较精华的部分,其容量仍然非常夸张。小国回忆道,“资料有这么多呢”,边说边将手抬到了肩膀的高度。这沓厚厚的文件就像凯旋而归的胜者,对黑泽三人摆出一副嘲笑的嘴脸,“光是读完就不是一件简单事,对吧?(更别提)读完之后还得记住”。小国感到有些无从下手,黑泽则主张一种简明易了的整理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对交战双方的行动进行爬梳,即战役中的各个关键时刻日本和美国都发生了些什么,借此互相对比。“比如说,几点几分罗斯福在做什么,而那个时候东条(英机)又在做什么,就是这个样子。”小国如此解释。
那时,黑泽表现得异常亢奋,他的大脑就好像某个旅游胜地,疯狂地涌入从各个角落赶来的想法、点子,而本人却很难为这种内部的混乱建立起秩序。小国当时甚至对他说:“你的脑子是不是出问题了?”他觉得“那时黑泽的脑子已经到了使用殆尽的地步”。对于黑泽的黄金搭档小国而言,这无疑是—次很罕见的、不正常的创作狂热。
在众人埋头苦干的同时,埃尔莫也曾亲临水口园,进行“现场慰问”。他对这种三人集体写作的方式颇为好奇。在美国,虽然数人—道写剧本的情况也很常见,但那其实只能算接力式的修改。真正写/改剧本的只有—人,随后这个剧本就传入下一位合作编剧之手,进行润饰、删减之类,绝难出现几个人同时写作的盛况。但黑泽导演一行人不仅合力创作,还同吃同住,对此,埃尔莫的想象力实在有点跟不上。黑泽明向他介绍,尽管目标都是撰写剧本,但三人彼此分工必然是不同的。身为导演的黑泽固然是全剧组的核心,然而在这编剧小队中其实并非掌舵人。因为拥有出色的视觉想象力,黑泽很容易沉迷于画面之中,只要电光火间“看”到某个精彩的画面,他就一定要将其画下来。绝大多数情况下,此举乃不务正业,会导致写作方向出现偏离。这时,纯粹负责剧本的小国就会果决地将航向拨回正轨。所以说,后者才是水口园三人组真正的舰长。
4月28日,就在剧本创作接近尾声的阶段,黑泽明参加了《虎!虎!虎》的开机发布会。一个月前,他刚刚过完57岁生日,山本五十六正是在相同年纪实施了珍珠港空袭。发布会挑在一个合适的地点一一黑泽电影制作公司的大本营东京王子酒店。酒店二层的芍药厅专为大型宴会服务,工作人员早早地布置好现场,给那部美日合拍大制作的诞生作见证。最重要的主宾餐桌长约15米,摆在会场正前方,正中间的位置当然留给影片的核心成员:日本方面为黑泽,美国方面为埃尔莫。他们两侧的座位安排满了电影界和政界的相关人士,大人物源田实便是其中之一。餐桌后面的墙上,挂着一条带有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标志的横幅,印着两行大字,上方是 “TORA,TORA,TORA!”(影片英文片名),下方则是“《虎!虎!虎!》”三个汉字。横幅左下是日本的太阳旗,右下为美国的星条旗,一派合作无间的祥和气氛。横幅两边还装饰着一组大型图片,两国联合舰队正在太平洋的浪花中威武地航行着。在横幅前方,最中心座位的后方,还摆着一件黑泽收藏的武将披肩,其上用金银丝线绣着名画家前田青邮的猛虎图,气势如虹,气派非凡。据说,大厅的布置完全是按照导演的意图而完成。
黑泽准点出现在国内外媒体面前,高大瘦削,和人们印象中一致。他戴着深褐色宽边眼镜,一袭黑色西装无可挑剔。虽然《暴走列车》几近流产,但他整个人看起来精神饱满。享用过年餐之后,埃尔莫起身致辞:“日本和美国的团队要互相竞争,争取制作一部美日各自从不同角度展现珍珠港空袭的电影。日本方面有黑泽明这样一位伟大的电影制作者,为了不输给 你们,我们美国方面也打算配备各种优秀的人才。”接下来,真正的主角黑泽站了起来。他看上去有些紧张,双颊泛红,但依然从容地以一句玩笑话开始了发言:“为了写成《虎!虎!虎!》的剧本,我一直都待在热海的旅店里,就像关在罐头监狱里一样。昨天晚上好不容易回到了东京,就像暂时保释一样,过不了多久又必须回去工作了。”待笑声平定,气氛软化,他才切入正题:“这是我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合作描写珍珠港偷袭事件的作品。和我迄今所有的作品相比,它的责任最为重大。当然盘口果考虑到作品的题材以及制作的意义,责任重大也是理所当然。总之,我想拍一部能够留给后世、经久不衰的电影。这部电影既不是胜利的记录,也不是失败的记录。概括说来,它是日美两国误会的记录,是各种资源和能力浪费的记录。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典型的以悲剧元素为基调的作品。另外,我还想挖掘—下战争中的人性。”最后,黑泽摘掉眼镜,微笑着和埃尔莫握手,座下闪光灯顿时闪成一片。外界看到了—个梦幻般的开场。
晚上,在黑泽位于东京都世田谷区松原的宅邸,人影交错,热闹非凡。面对前来拜访的亲朋好友,黑泽心情奇好,一边喝酒一边大声说着:“看了这部电影,我不会让任何一个人说珍珠港空袭是一场突袭。”“这部电影既不是纪录片,也不是有华丽场景的大片,而是一场悲剧。真的很可旧,很可怕。”“这是一个让世界了解我们日本人的绝好机会,让他们知道原来日本人是这样的。”“剧本已经大致完成,整个故事也日渐清晰,清晰得连我自己都感到害怕。”“总之,我要制作能永留后世的电影,而不是过—两百年就过时的电影。”推杯换盏之间,黑泽已有几分醉意,大家海吹胡侃,直到夜深也不肯散去。
又过了一个礼拜,《虎!虎!虎!》的初稿正式完成,黑泽他们长出一口气。(待续)
看电影 201306132 大师 黑泽明 文 罗布
除了日本军方的配合,也就是防卫研究所:战史室提供的二战史料,黑泽明还亲自列出了编剧所需参考的书籍名目,其中关于核心人物山本五十六的书,黑泽本人就收藏了一些。“珍珠港空袭”这场轰动全球的战役经过各种视角的记录和分析,在纸上足可聚成一个幅员辽阔的帝国,即便已经筛选出比较精华的部分,其容量仍然非常夸张。小国回忆道,“资料有这么多呢”,边说边将手抬到了肩膀的高度。这沓厚厚的文件就像凯旋而归的胜者,对黑泽三人摆出一副嘲笑的嘴脸,“光是读完就不是一件简单事,对吧?(更别提)读完之后还得记住”。小国感到有些无从下手,黑泽则主张一种简明易了的整理方法:按照时间顺序对交战双方的行动进行爬梳,即战役中的各个关键时刻日本和美国都发生了些什么,借此互相对比。“比如说,几点几分罗斯福在做什么,而那个时候东条(英机)又在做什么,就是这个样子。”小国如此解释。
那时,黑泽表现得异常亢奋,他的大脑就好像某个旅游胜地,疯狂地涌入从各个角落赶来的想法、点子,而本人却很难为这种内部的混乱建立起秩序。小国当时甚至对他说:“你的脑子是不是出问题了?”他觉得“那时黑泽的脑子已经到了使用殆尽的地步”。对于黑泽的黄金搭档小国而言,这无疑是—次很罕见的、不正常的创作狂热。
在众人埋头苦干的同时,埃尔莫也曾亲临水口园,进行“现场慰问”。他对这种三人集体写作的方式颇为好奇。在美国,虽然数人—道写剧本的情况也很常见,但那其实只能算接力式的修改。真正写/改剧本的只有—人,随后这个剧本就传入下一位合作编剧之手,进行润饰、删减之类,绝难出现几个人同时写作的盛况。但黑泽导演一行人不仅合力创作,还同吃同住,对此,埃尔莫的想象力实在有点跟不上。黑泽明向他介绍,尽管目标都是撰写剧本,但三人彼此分工必然是不同的。身为导演的黑泽固然是全剧组的核心,然而在这编剧小队中其实并非掌舵人。因为拥有出色的视觉想象力,黑泽很容易沉迷于画面之中,只要电光火间“看”到某个精彩的画面,他就一定要将其画下来。绝大多数情况下,此举乃不务正业,会导致写作方向出现偏离。这时,纯粹负责剧本的小国就会果决地将航向拨回正轨。所以说,后者才是水口园三人组真正的舰长。
4月28日,就在剧本创作接近尾声的阶段,黑泽明参加了《虎!虎!虎》的开机发布会。一个月前,他刚刚过完57岁生日,山本五十六正是在相同年纪实施了珍珠港空袭。发布会挑在一个合适的地点一一黑泽电影制作公司的大本营东京王子酒店。酒店二层的芍药厅专为大型宴会服务,工作人员早早地布置好现场,给那部美日合拍大制作的诞生作见证。最重要的主宾餐桌长约15米,摆在会场正前方,正中间的位置当然留给影片的核心成员:日本方面为黑泽,美国方面为埃尔莫。他们两侧的座位安排满了电影界和政界的相关人士,大人物源田实便是其中之一。餐桌后面的墙上,挂着一条带有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标志的横幅,印着两行大字,上方是 “TORA,TORA,TORA!”(影片英文片名),下方则是“《虎!虎!虎!》”三个汉字。横幅左下是日本的太阳旗,右下为美国的星条旗,一派合作无间的祥和气氛。横幅两边还装饰着一组大型图片,两国联合舰队正在太平洋的浪花中威武地航行着。在横幅前方,最中心座位的后方,还摆着一件黑泽收藏的武将披肩,其上用金银丝线绣着名画家前田青邮的猛虎图,气势如虹,气派非凡。据说,大厅的布置完全是按照导演的意图而完成。
黑泽准点出现在国内外媒体面前,高大瘦削,和人们印象中一致。他戴着深褐色宽边眼镜,一袭黑色西装无可挑剔。虽然《暴走列车》几近流产,但他整个人看起来精神饱满。享用过年餐之后,埃尔莫起身致辞:“日本和美国的团队要互相竞争,争取制作一部美日各自从不同角度展现珍珠港空袭的电影。日本方面有黑泽明这样一位伟大的电影制作者,为了不输给 你们,我们美国方面也打算配备各种优秀的人才。”接下来,真正的主角黑泽站了起来。他看上去有些紧张,双颊泛红,但依然从容地以一句玩笑话开始了发言:“为了写成《虎!虎!虎!》的剧本,我一直都待在热海的旅店里,就像关在罐头监狱里一样。昨天晚上好不容易回到了东京,就像暂时保释一样,过不了多久又必须回去工作了。”待笑声平定,气氛软化,他才切入正题:“这是我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公司合作描写珍珠港偷袭事件的作品。和我迄今所有的作品相比,它的责任最为重大。当然盘口果考虑到作品的题材以及制作的意义,责任重大也是理所当然。总之,我想拍一部能够留给后世、经久不衰的电影。这部电影既不是胜利的记录,也不是失败的记录。概括说来,它是日美两国误会的记录,是各种资源和能力浪费的记录。因此,可以说这是一部典型的以悲剧元素为基调的作品。另外,我还想挖掘—下战争中的人性。”最后,黑泽摘掉眼镜,微笑着和埃尔莫握手,座下闪光灯顿时闪成一片。外界看到了—个梦幻般的开场。
晚上,在黑泽位于东京都世田谷区松原的宅邸,人影交错,热闹非凡。面对前来拜访的亲朋好友,黑泽心情奇好,一边喝酒一边大声说着:“看了这部电影,我不会让任何一个人说珍珠港空袭是一场突袭。”“这部电影既不是纪录片,也不是有华丽场景的大片,而是一场悲剧。真的很可旧,很可怕。”“这是一个让世界了解我们日本人的绝好机会,让他们知道原来日本人是这样的。”“剧本已经大致完成,整个故事也日渐清晰,清晰得连我自己都感到害怕。”“总之,我要制作能永留后世的电影,而不是过—两百年就过时的电影。”推杯换盏之间,黑泽已有几分醉意,大家海吹胡侃,直到夜深也不肯散去。
又过了一个礼拜,《虎!虎!虎!》的初稿正式完成,黑泽他们长出一口气。(待续)
![]() |
![]() |
看电影 201306132 大师 黑泽明 文 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