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女人——中国式家庭的悲哀
清晨五点,爬起来写下这篇文章,因为很多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我想,很多朋友都曾经遇到过这样一类女性,她们的人生围绕着别人展开,这其中一大部分是怨妇,她们一般都以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出现,她们的喜怒哀乐以别人为中心,她们常常会抱怨自己的老公不够好,能力不够强,职位不够高,收入不够多,对自己不够体贴;当然,她们也常常和别人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够好,不够听话,学习成绩不够好,工作不够稳定,到了结婚年龄不结婚,到了该生孩子的时候不生孩子,等等等等;这类女人很容易识别,也很容易被贴上怨妇的标签。然而,另外一小部分女人其实也和前面所说的女性同属一种类型,但却常常被人们归为好女人之列,她们的特点是:作为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乖巧懂事,作为妻子,对老公百依百顺、温柔体贴,作为母亲,温柔慈爱、呵护备至;但她们最核心的特点是没有自己的主见,凡事都以他人为中心,她们对人生的重大课题从来都缺少自己独立的看法和意见,她们表面的好是为了掩盖内心巨大的空洞。当然,我也认识这样的人,当她们来找到我征求具体意见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帮不了她,因为当我问她自己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时,她会说我老公的看法是什么,或我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我把这一类女人和前面所提到的怨妇统称为“空心女人”,对这样的女性,我只能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有的朋友说,你真是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人家空心女人活得挺好的,特别是后一种,总比怨妇强多了,至少没有给社会增添不和谐因素,可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以人的精神独立和自由作为基础的,我这样爱较真儿的闲人在这个问题上就有点闲不住了。
为什么会有空心女人?这个问题当然有很深沉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但我没有深入研究过,不敢妄加评论,仅从我自己的观察来看,在家庭层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母亲的榜样力量,母亲对家庭系统的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了,我看到过一个怨气冲天的母亲培养出了一个百依百顺的女儿,继而连这个家庭幼小的孙女也成为了一个缺乏主见、事事征求他人意见的孩子,不论是根据心理学的经典理论,还是参考咱们老百姓“三岁看老”的生活智慧,我都可以清楚地预见,未来这个孩子也很可能成为一个空心女人,而她的孩子呢?老天,想到这一点我就觉得很可怕。一个母亲影响三代人,这真的是事实。通常在这样的家庭中,母亲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丈夫和孩子,而这样的心态和选择,对于孩子来说是极大的压力,因为从家庭系统的角度来讲,孩子天生是爱父母的,对于一个处于接受地位的孩子来说,他/她能够为自己的父母所做的就是“我爱你,所以我像你”,因此,如果孩子是女孩,那么她将来极有可能称为一个和母亲本质上一样的空心女人,再找一个掌控欲很强的人作为伴侣,如果孩子是男孩,那么他就会找一个和他母亲一样的人作为伴侣,重复自己父母的婚姻模式。除非孩子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清醒地觉察到这一点,并能够打破这个循环,否则这种家庭模式的重复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如同一个魔咒。然而,这样的觉知和行动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也需要时间。与其等着孩子去改变,不如母亲自己先改变。
二是父亲的影响。父亲心目中对女性的定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妻子和女儿,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整体来看,中国的男性对待女性的意识和行为是亟待进步的,不仅仅是受教育程度低的男性轻视和不尊重女性,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男性在内心深处渴望的也是男尊女卑的生活。有一次,我和老公谈起一个共同认识的女性朋友,她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二种空心女人,老公对她评价很高,认为她相夫教子的选择非常正确,我紧接着问他说,“如果咱们女儿将来像她一样,你愿意吗?”他立刻答到,“当然不愿意啦。”我当时就哈哈大笑,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想,这样矛盾的心态恐怕是当今很多养女儿的父亲所共有的,我想对这些父亲说,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的女儿未来幸福,请首先端正你和妻子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只是疼爱你的女儿,而把自己的妻子定位为嫁入自己家的媳妇,期待她做一个百依百顺家务全包上得厅堂只生男孩还负责免费与你一起打天下的服务型太太,那你就可以期待自己的宝贝女儿未来也拥有一个委曲求全的婚姻。
写了这么多,我内心真的希望我的姐妹们能够拥有自己的快意人生,当然还是会有痛,还是会有泪水,但我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有资格享受自己独立为人的权利,不论这人生是怎样,做真正的自己,做自己爱做的事,不管精彩与否,只求无憾。
感谢圈内朋友对这篇小文的批评指正,也感谢一些朋友的转发,特别是小季同学费心的整理和转发,写作只是一种习惯和爱好,能够得到一些回应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成文仓促,也有发泄情绪之嫌,这篇文章言辞有些激烈,给人贴标签的做法当然也有不妥之处,但我真的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我高你低的位置上来教训所谓的“空心女人”,因为更准确地说,“空心”是一种状态,我相信这种状态是几乎所有女性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曾经经历过的,“空心女人”是我们每一个人,是我自己,是我的母亲、姐妹和朋友,因为没有把她和自己割裂开来,所以才能切身地体会到她的痛苦,才会牵扯出那么深层的情感,才会爱之深、责之切。“空心”也不是一个贬义词,空意味着空白,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意味着包容和空间。
我想,很多朋友都曾经遇到过这样一类女性,她们的人生围绕着别人展开,这其中一大部分是怨妇,她们一般都以妻子和母亲的身份出现,她们的喜怒哀乐以别人为中心,她们常常会抱怨自己的老公不够好,能力不够强,职位不够高,收入不够多,对自己不够体贴;当然,她们也常常和别人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够好,不够听话,学习成绩不够好,工作不够稳定,到了结婚年龄不结婚,到了该生孩子的时候不生孩子,等等等等;这类女人很容易识别,也很容易被贴上怨妇的标签。然而,另外一小部分女人其实也和前面所说的女性同属一种类型,但却常常被人们归为好女人之列,她们的特点是:作为孩子,对父母言听计从、乖巧懂事,作为妻子,对老公百依百顺、温柔体贴,作为母亲,温柔慈爱、呵护备至;但她们最核心的特点是没有自己的主见,凡事都以他人为中心,她们对人生的重大课题从来都缺少自己独立的看法和意见,她们表面的好是为了掩盖内心巨大的空洞。当然,我也认识这样的人,当她们来找到我征求具体意见时,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帮不了她,因为当我问她自己对一个问题的看法时,她会说我老公的看法是什么,或我孩子需要的是什么。我把这一类女人和前面所提到的怨妇统称为“空心女人”,对这样的女性,我只能借用鲁迅先生的一句话来描述自己内心的感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有的朋友说,你真是有点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人家空心女人活得挺好的,特别是后一种,总比怨妇强多了,至少没有给社会增添不和谐因素,可是人类社会的进步是以人的精神独立和自由作为基础的,我这样爱较真儿的闲人在这个问题上就有点闲不住了。
为什么会有空心女人?这个问题当然有很深沉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但我没有深入研究过,不敢妄加评论,仅从我自己的观察来看,在家庭层面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母亲的榜样力量,母亲对家庭系统的影响实在是太深远了,我看到过一个怨气冲天的母亲培养出了一个百依百顺的女儿,继而连这个家庭幼小的孙女也成为了一个缺乏主见、事事征求他人意见的孩子,不论是根据心理学的经典理论,还是参考咱们老百姓“三岁看老”的生活智慧,我都可以清楚地预见,未来这个孩子也很可能成为一个空心女人,而她的孩子呢?老天,想到这一点我就觉得很可怕。一个母亲影响三代人,这真的是事实。通常在这样的家庭中,母亲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丈夫和孩子,而这样的心态和选择,对于孩子来说是极大的压力,因为从家庭系统的角度来讲,孩子天生是爱父母的,对于一个处于接受地位的孩子来说,他/她能够为自己的父母所做的就是“我爱你,所以我像你”,因此,如果孩子是女孩,那么她将来极有可能称为一个和母亲本质上一样的空心女人,再找一个掌控欲很强的人作为伴侣,如果孩子是男孩,那么他就会找一个和他母亲一样的人作为伴侣,重复自己父母的婚姻模式。除非孩子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能够清醒地觉察到这一点,并能够打破这个循环,否则这种家庭模式的重复就会一直延续下去,如同一个魔咒。然而,这样的觉知和行动需要极大的智慧和勇气,也需要时间。与其等着孩子去改变,不如母亲自己先改变。
二是父亲的影响。父亲心目中对女性的定位会很大程度上影响他的妻子和女儿,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整体来看,中国的男性对待女性的意识和行为是亟待进步的,不仅仅是受教育程度低的男性轻视和不尊重女性,大部分受过良好教育的男性在内心深处渴望的也是男尊女卑的生活。有一次,我和老公谈起一个共同认识的女性朋友,她就是前面提到的第二种空心女人,老公对她评价很高,认为她相夫教子的选择非常正确,我紧接着问他说,“如果咱们女儿将来像她一样,你愿意吗?”他立刻答到,“当然不愿意啦。”我当时就哈哈大笑,他也不好意思地笑了。我想,这样矛盾的心态恐怕是当今很多养女儿的父亲所共有的,我想对这些父亲说,如果你真的希望自己的女儿未来幸福,请首先端正你和妻子之间的关系,如果你只是疼爱你的女儿,而把自己的妻子定位为嫁入自己家的媳妇,期待她做一个百依百顺家务全包上得厅堂只生男孩还负责免费与你一起打天下的服务型太太,那你就可以期待自己的宝贝女儿未来也拥有一个委曲求全的婚姻。
写了这么多,我内心真的希望我的姐妹们能够拥有自己的快意人生,当然还是会有痛,还是会有泪水,但我们作为一个独立个体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就有资格享受自己独立为人的权利,不论这人生是怎样,做真正的自己,做自己爱做的事,不管精彩与否,只求无憾。
感谢圈内朋友对这篇小文的批评指正,也感谢一些朋友的转发,特别是小季同学费心的整理和转发,写作只是一种习惯和爱好,能够得到一些回应已经很满足了。因为成文仓促,也有发泄情绪之嫌,这篇文章言辞有些激烈,给人贴标签的做法当然也有不妥之处,但我真的没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我高你低的位置上来教训所谓的“空心女人”,因为更准确地说,“空心”是一种状态,我相信这种状态是几乎所有女性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都曾经经历过的,“空心女人”是我们每一个人,是我自己,是我的母亲、姐妹和朋友,因为没有把她和自己割裂开来,所以才能切身地体会到她的痛苦,才会牵扯出那么深层的情感,才会爱之深、责之切。“空心”也不是一个贬义词,空意味着空白,意味着无限的可能性,意味着包容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