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仙子
七月初,新鲜杨梅按时下市。
多少年以前,外婆家也有这样几株野生的杨梅树。杨梅树在一座很高的山上,野草蔓生。六月初杨梅挂果,曾跟着几个当地的农民上山,看到青里泛红的杨梅也忍不住摘下几颗,那酸能酸到骨子里,皱眉的同时汗水直流,却也清口爽快,有种山野的味道,好像梅子刚从大树的母体里割裂出来,还具有果实的骨骼,原初的带着树脂的辛香。
再过半个月,早熟的杨梅就可以采摘了。跟在大人后头,抱着一个比自己还宽的大篮子,身边野草比自己身体还高,“兮兮淑淑”地响着,走过小山路,走过一片杂草丛生的野地,绕过一个竹林,爬过小段小丘就到了。
篮子里铺上半路折下的芦草和竹叶,再扯下几片杨梅叶子,摘下的杨梅放在里头就不会压坏。野生的杨梅树很高,年幼的我不好攀爬,就坐在树底下,看人们摘杨梅。找到一株较矮的树的时候,便欢呼雀跃,在小树上摘得甚是欢乐,尽管小树结的果实又小又酸。摘杨梅的时候,总觉得另一边的杨梅比眼前的好。于是不断爬上爬下,等摘到另一边的杨梅的时候,觉得那也不过如此,还不如刚才的呢。这种“另一边的好”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摘杨梅的过程也是吃杨梅的过程,时常是刚下杨梅树牙齿就已经酸倒了,并且大汗淋漓。
记忆中有几株树实在太高了,或是当日天色已晚,一个男人利索地爬上树,余下的人们在山地上铺上席子,树上的人大力摇动枝干,果实在巨大的杨梅树上纷纷落下,连枝带叶。这些摇下的果实在席子上砸下了一个个红印子,这些杨梅是不吃的,用来泡杨梅酒。余下的满地歪果,也由人拾掇拾掇,收拾好给附近的果铺厂,用以制造那些杨梅罐头和杨梅干,这些东西,当地人也是不吃的。
刚摘下的杨梅是带刺的,仔细观察杨梅,你会发现杨梅其实是有毛孔的,每一个毛孔就是它的刺,摸上去略感粗糙,口感也有些生硬。等到摘下放置半晌,那些突兀的毛孔才会变得平滑。当然,如今水果店里的杨梅是摸不到刺的,一来搁置久了,二来大多数杨梅已经嫁接扦插,各种影响卖相和口感的特性已经被渐渐褪去。口味越来越甜,水分越来越多,个头越来越大,颜色越来越红越来越黑,越来越不像杨梅了。为了更好的杨梅,人们疏于对野杨梅树的打理,那些大山深处的杨梅树逐渐在日子里隐没,渐渐被人遗忘。如今很难买到野杨梅了,也很难吃到对味的杨梅了。
杨梅和时令水果一样,都免不了初时的惊艳群芳,盛时的遍布大街,以及身处异乡他处的夺人眼球而无人问津。在故乡的六七月,杨梅便如同十月的橘子一样泛滥成灾,走在山野乡间,都能闻到邻人家里过夜变质的梅子气味,或者台风雷雨后,满山的杨梅腐烂在枝头上。
吃不完的杨梅用来泡酒。在我们小镇里,除了杨梅,可以泡酒的还有桑椹、荔枝、青梅……小篮杨梅放井水边,三两泼凉水去其杂质,再泡一遍盐水憋出杨梅里面的虫子。沥干后,入玻璃罐中,加入足量冰糖,再灌满白酒。半年后的隆冬开罐小酌,香气袭人而酒色鲜红,不喝酒的人,像我,也会尝颗梅子,或是拿它作居家的精致摆设。
多年以后,身处广袤的藏地,很少吃杨梅,只是看着就觉得温暖,舌尖也在记忆的触动下分泌口水,宋人方岳诗中说的:“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说的,是故乡的味道吧。
来自我的最新博文:http://oyk506.blog.163.com/blog/static/178818367201531903421908/#
同步更新到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cc42b80102wdwg.html
多少年以前,外婆家也有这样几株野生的杨梅树。杨梅树在一座很高的山上,野草蔓生。六月初杨梅挂果,曾跟着几个当地的农民上山,看到青里泛红的杨梅也忍不住摘下几颗,那酸能酸到骨子里,皱眉的同时汗水直流,却也清口爽快,有种山野的味道,好像梅子刚从大树的母体里割裂出来,还具有果实的骨骼,原初的带着树脂的辛香。
再过半个月,早熟的杨梅就可以采摘了。跟在大人后头,抱着一个比自己还宽的大篮子,身边野草比自己身体还高,“兮兮淑淑”地响着,走过小山路,走过一片杂草丛生的野地,绕过一个竹林,爬过小段小丘就到了。
篮子里铺上半路折下的芦草和竹叶,再扯下几片杨梅叶子,摘下的杨梅放在里头就不会压坏。野生的杨梅树很高,年幼的我不好攀爬,就坐在树底下,看人们摘杨梅。找到一株较矮的树的时候,便欢呼雀跃,在小树上摘得甚是欢乐,尽管小树结的果实又小又酸。摘杨梅的时候,总觉得另一边的杨梅比眼前的好。于是不断爬上爬下,等摘到另一边的杨梅的时候,觉得那也不过如此,还不如刚才的呢。这种“另一边的好”直到今天我还记得。摘杨梅的过程也是吃杨梅的过程,时常是刚下杨梅树牙齿就已经酸倒了,并且大汗淋漓。
记忆中有几株树实在太高了,或是当日天色已晚,一个男人利索地爬上树,余下的人们在山地上铺上席子,树上的人大力摇动枝干,果实在巨大的杨梅树上纷纷落下,连枝带叶。这些摇下的果实在席子上砸下了一个个红印子,这些杨梅是不吃的,用来泡杨梅酒。余下的满地歪果,也由人拾掇拾掇,收拾好给附近的果铺厂,用以制造那些杨梅罐头和杨梅干,这些东西,当地人也是不吃的。
刚摘下的杨梅是带刺的,仔细观察杨梅,你会发现杨梅其实是有毛孔的,每一个毛孔就是它的刺,摸上去略感粗糙,口感也有些生硬。等到摘下放置半晌,那些突兀的毛孔才会变得平滑。当然,如今水果店里的杨梅是摸不到刺的,一来搁置久了,二来大多数杨梅已经嫁接扦插,各种影响卖相和口感的特性已经被渐渐褪去。口味越来越甜,水分越来越多,个头越来越大,颜色越来越红越来越黑,越来越不像杨梅了。为了更好的杨梅,人们疏于对野杨梅树的打理,那些大山深处的杨梅树逐渐在日子里隐没,渐渐被人遗忘。如今很难买到野杨梅了,也很难吃到对味的杨梅了。
杨梅和时令水果一样,都免不了初时的惊艳群芳,盛时的遍布大街,以及身处异乡他处的夺人眼球而无人问津。在故乡的六七月,杨梅便如同十月的橘子一样泛滥成灾,走在山野乡间,都能闻到邻人家里过夜变质的梅子气味,或者台风雷雨后,满山的杨梅腐烂在枝头上。
吃不完的杨梅用来泡酒。在我们小镇里,除了杨梅,可以泡酒的还有桑椹、荔枝、青梅……小篮杨梅放井水边,三两泼凉水去其杂质,再泡一遍盐水憋出杨梅里面的虫子。沥干后,入玻璃罐中,加入足量冰糖,再灌满白酒。半年后的隆冬开罐小酌,香气袭人而酒色鲜红,不喝酒的人,像我,也会尝颗梅子,或是拿它作居家的精致摆设。
多年以后,身处广袤的藏地,很少吃杨梅,只是看着就觉得温暖,舌尖也在记忆的触动下分泌口水,宋人方岳诗中说的:“众口但便甜似蜜,宁知奇处是微酸。”说的,是故乡的味道吧。
来自我的最新博文:http://oyk506.blog.163.com/blog/static/178818367201531903421908/#
同步更新到我的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7ecc42b80102wdw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