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书为友 | 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你真傻。
读《把时间当做朋友》———李笑来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坐火车,列车快速的行驶过很多地方,不同的景色从我的眼前掠过。看到书中的一些观点,惊讶之余也抱有一丝疑惑和思考。我想,也许作者会因此高兴吧。毕竟李笑来老师说,“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你真傻。”
1.
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容易相信别人的人,不管是书里面说的话还是别人嘴里说的话。说的好听是单纯,说的难听就是“傻”,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这真的能怪我吗?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中,“听话”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老师说的话就是圣旨,老师讲的解题方式就是唯一的正确答案。我们很害怕提出质疑,于是成为了沉默的一代。
独立思考(即所谓运用心智的能力),对于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的我们来说并不容易,但是思考这件事,什么时候开始也不晚。
2.
这本书开篇讲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很多人都在恐惧“时间快没有了”,不是因为真的时间很紧迫,而是因为我们都不会和时间做朋友。因为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所以我们开始求快,求秘诀。但是大多数事情其实是没有诀窍的,就算有,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秘诀。于是在“时间怎么过的那么快”“这件事情的秘诀是什么”的感慨中,时间又过去了。
古人很早就告诉我们了,欲速则不达。但是,现在很多的畅销书中都在告诉我们“诀窍”和“捷径”。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什么捷径的,就算有,那也不是适用于每个人的捷径。
关于这件事情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当初我考研的时候,我非常的沉浸于在网上搜集一些资料,只要带有【绝密】【史上最全】这样的字样,我都会忍不住把它下载下来、但实际上,我根本就没有办法把这些资料全部都阅读一遍。最后,白白浪费了时间。实际上,我还不如就那一份资料,把那一份资料吃透。
这样一想,感觉李笑来老师也是在讲一种成功学,不过是比较“慢”的成功学。
3.
豆瓣上有一个人评论说这本书只是从心智的另一个角度讲述了成功这一点,我并不赞同。这本书里的成功和一般的"成功学"不太一样,这里的成功并不是要你家财万贯,也不是要你流芳千史,更不是和别人比较的成功。而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满足和幸福感。
“那些无需比较而来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那些不是别人口中的成功才是属于你的成功。”
炫富是和别人比较的满足感,晒朋友圈更是一种寻求认同的行为,扪心自问,有没有做那一件事情是不需要任何人认同就会感到满足的呢?很遗憾,我暂时还没有找到这件事情。勉强能算上的,就是看书了。
4.
其实我小时候并不是特别喜欢看书的人,到了高中我也最多只会看一些《青年文摘》,并没有看长篇大论,真正开始看书是大学之后开始的事情了。
记得当时我想要开始看书也是因为豆瓣的一个读书小组,大家说要一起坚持每周看一本书。但是说实话,我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松懈一下,根本没办法做到每周一本书。于是我开始泄气,觉得根本就不太可能坚持下来。
但是这本书里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这个世界上很多经验都是半途而废的经验。”是啊,半途而废的经验根本就谈不上是经验,怎么可以让这些感受来左右自己呢?这么一想,好像很多事情都可以想通了。
很多时候,“经验”还真的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然而很多事情却要靠实践的经验来获得,还真是矛盾啊。
5.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估计就在这吧,不管是自己的经验还是前人的经验,我们都不能一股脑的全盘接收,必须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
李笑来老师这本书里写到的关于时间记录的经验,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当然,适合不适合不是最重要的,去做并且坚持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当我们思考没有办法得出结论的时候,还是必须要去实践。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
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特别难的。借用网友的一句话:“太容易就明白的道理,不是属于你的道理。”
6.
笑来老师在书里说:我们很多人都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我曾经是那么执着的认为,我是不一样的。但读完这本书我却不得不承认过,其实我和大多数人本质上都一样。从浩瀚的宇宙来看,我们都如蝼蚁一般。
因此,天上不会有什么馅饼,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会实现的白日梦。现在,我需要做的就是,正视自己、独立思考以及just do it。
也许当我这么想并且这么做之后,我才有可能慢慢的变得不一样吧。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正在坐火车,列车快速的行驶过很多地方,不同的景色从我的眼前掠过。看到书中的一些观点,惊讶之余也抱有一丝疑惑和思考。我想,也许作者会因此高兴吧。毕竟李笑来老师说,“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你真傻。”
1.
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很容易相信别人的人,不管是书里面说的话还是别人嘴里说的话。说的好听是单纯,说的难听就是“傻”,用作者的话说就是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
但这真的能怪我吗?我们从小受的教育中,“听话”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老师说的话就是圣旨,老师讲的解题方式就是唯一的正确答案。我们很害怕提出质疑,于是成为了沉默的一代。
独立思考(即所谓运用心智的能力),对于应试教育环境下成长的我们来说并不容易,但是思考这件事,什么时候开始也不晚。
2.
这本书开篇讲了一个普遍的现象,我们很多人都在恐惧“时间快没有了”,不是因为真的时间很紧迫,而是因为我们都不会和时间做朋友。因为感觉时间过得太快了,所以我们开始求快,求秘诀。但是大多数事情其实是没有诀窍的,就算有,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找到秘诀。于是在“时间怎么过的那么快”“这件事情的秘诀是什么”的感慨中,时间又过去了。
古人很早就告诉我们了,欲速则不达。但是,现在很多的畅销书中都在告诉我们“诀窍”和“捷径”。这个世界上是没有什么捷径的,就算有,那也不是适用于每个人的捷径。
关于这件事情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当初我考研的时候,我非常的沉浸于在网上搜集一些资料,只要带有【绝密】【史上最全】这样的字样,我都会忍不住把它下载下来、但实际上,我根本就没有办法把这些资料全部都阅读一遍。最后,白白浪费了时间。实际上,我还不如就那一份资料,把那一份资料吃透。
这样一想,感觉李笑来老师也是在讲一种成功学,不过是比较“慢”的成功学。
3.
豆瓣上有一个人评论说这本书只是从心智的另一个角度讲述了成功这一点,我并不赞同。这本书里的成功和一般的"成功学"不太一样,这里的成功并不是要你家财万贯,也不是要你流芳千史,更不是和别人比较的成功。而是自己内心的一种满足和幸福感。
“那些无需比较而来的幸福才是真的幸福,那些不是别人口中的成功才是属于你的成功。”
炫富是和别人比较的满足感,晒朋友圈更是一种寻求认同的行为,扪心自问,有没有做那一件事情是不需要任何人认同就会感到满足的呢?很遗憾,我暂时还没有找到这件事情。勉强能算上的,就是看书了。
4.
其实我小时候并不是特别喜欢看书的人,到了高中我也最多只会看一些《青年文摘》,并没有看长篇大论,真正开始看书是大学之后开始的事情了。
记得当时我想要开始看书也是因为豆瓣的一个读书小组,大家说要一起坚持每周看一本书。但是说实话,我坚持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松懈一下,根本没办法做到每周一本书。于是我开始泄气,觉得根本就不太可能坚持下来。
但是这本书里的一句话点醒了我:“这个世界上很多经验都是半途而废的经验。”是啊,半途而废的经验根本就谈不上是经验,怎么可以让这些感受来左右自己呢?这么一想,好像很多事情都可以想通了。
很多时候,“经验”还真的是一件不靠谱的事情。然而很多事情却要靠实践的经验来获得,还真是矛盾啊。
5.
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估计就在这吧,不管是自己的经验还是前人的经验,我们都不能一股脑的全盘接收,必须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定。
李笑来老师这本书里写到的关于时间记录的经验,也不一定适用于每一个人。当然,适合不适合不是最重要的,去做并且坚持下来才是最重要的。当我们思考没有办法得出结论的时候,还是必须要去实践。这就是所谓的知行合一。
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是特别难的。借用网友的一句话:“太容易就明白的道理,不是属于你的道理。”
6.
笑来老师在书里说:我们很多人都一样,并不是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但我曾经是那么执着的认为,我是不一样的。但读完这本书我却不得不承认过,其实我和大多数人本质上都一样。从浩瀚的宇宙来看,我们都如蝼蚁一般。
因此,天上不会有什么馅饼,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会实现的白日梦。现在,我需要做的就是,正视自己、独立思考以及just do it。
也许当我这么想并且这么做之后,我才有可能慢慢的变得不一样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