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顽不改,兀自横行——评电影《少女哪吒》(叛逆+青春系影评)
相对于身世较为简单和侥幸活下来的李小路来说,王晓冰个人的家庭生活并不幸福,她的父母很早就离婚了。父亲因为仕途发达,抛弃了结发妻子,跟一个貌美文艺的小三儿结婚生子,这可是个世俗生活里的传统段子;而母亲却充满控制欲和歇斯底里,丈夫走了,她的生活失去了精神支柱,无论如何她都要抓住王晓冰这惟一的孩子。对婚姻和生活巨大的失望嬗变成对孩子沉重的希望,希望这个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思生长,希望监控和洞悉她的一切。这种令人窒息的爱成为了压倒王晓冰的致命的一根稻草,她一方面激烈反抗母亲的入侵,但另一方面又倍感孤独和沮丧,常常无来由地蹲在地上哭泣。矛盾重重的家庭牵扯到很多复杂的伦理和对家庭、婚姻本身双重的背叛和亵渎,生活指向了一个摇摇欲坠的结局。
王晓冰注视着每一个成年人的骗局,她是一个早熟又对这个世界过早心知肚明的人。过早洞悉真相的人并不幸福,他们从一开始就充满警惕和抗拒;他们知道幸福实际非常脆弱,而那些假装一直幸福的人都有问题。
不知道真相的人也不见得就会开心,世界会耗尽他们一生要他们去看见。
王晓冰一直都是一个用剧烈动作,抵抗看不见的伤害和压制的人;就是因为这种鲜明和剧烈,才让她自己总是易受害和易折。王晓冰目不斜视,就看见了家庭内部的隐性崩裂;看见了母亲跟徐老师之间的暧昧,看见了长辈生活的动荡、背叛和磨折。成年人自以为是的众多复杂游戏,都逃不过哪吒的眼睛。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王晓冰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她拒绝装成傻子,拒绝沦为这样的成年人,于是她死在了青春里。
在黑暗中,家人们坐成一个圈套,他们来准备指责王晓冰的桀骜和出位,来控制她的前程。王晓冰凭借自己的优秀和努力,几乎快要达成参军的愿望了,却被父母轻易发觉掐灭。母亲不允许她离开自己。这种独立的努力背后的辛酸和接近自由与成功时轻易被人打碎的感觉,恐怕只有王晓冰一个人能够体会。
王晓冰被黑暗包围,她挣扎、怒吼道:“你们看看你们自己!”
一场值得玩味、色调诡异、甚至带着黑色幽默的家庭伦理剧展开了,王晓冰的父亲指责王晓冰不懂感恩父母,王晓冰的姥姥就站出来指责他自己就是个没良心的;王晓冰的父亲进而指责徐老师:说他没有老师的体面,居然跟王晓冰的母亲勾搭!然后小三儿就站了出来,说我跟王晓冰他爸绝对是自由恋爱、光明正大!
本来剑指王晓冰本人的家庭围剿战,轻易就延展战火,烧到了每一个人,曾是亲人的人们,一个人凶狠地咬向另一个人,就像一连串试图占据道德高点的食物链。每个人都忙着指责别人,为自己辩护,大家都活得不怎么光彩,但竭力理直气壮。在一场旨在维护家庭和道德展开的黑色会议上,出席的人人都有破绽和案底。
王晓冰惟一突围的方式就是割腕,要把自己的骨血还给父母,这跟哪吒的剔骨还肉不谋而合。愤怒无法宣泄、他人不受指责,哪吒只有把恨与暴戾指向自己,向自己举起屠刀。这把刀刺向了那些看不见的伦理道德、家庭的控制和束缚;层层叠叠的压制和伪喝止;牢不可破的严密的虚伪。
当我们能理解王晓冰在黑暗的家中,那果断割向腕部的一刀;就能理解她对这个世界的愤怒。她是一个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追求这个世界和爱情的人,却被环境和家庭捆缚,要求“成为一个女人,结婚生子;不准离开家庭”;“不要披着头发,因为那样太好看了,会影响男生们的学习”;“王晓冰你给我小心点,没有我的打分,你就别想找到好工作!从今完后给我夹着尾巴做人!”;“王晓冰你手真白,可别学那些放荡的女孩儿”……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遭受过各种压制和否决,见过各种各样的酷刑:社会阶级和身份之间的胁迫;不同性别之间的侵犯和侮辱;当她到医院实习时,她为一个痛苦的女人清洗下体。她到底当时看到了什么,不得而知;但王晓冰清洗完毕,就愤怒地起身——她看见了有人利用性或生育的途径,对女性实施多么残忍的伤害。这个世界多狡猾,它聪明闪躲着避开少女的指责;它把自己装扮得光明正大、你找不到它明显的破绽。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假面。
成年人总在竭力维持摇摇欲坠、充满秘密的日子,他们对那些谎言和骗局避而不见,却总要求孩子们变成纯洁和诚实的人,接受已经欺骗了他们的信仰,进入他们已经失败的生活,开始新一个轮回和幻灭。至于真相,没有人敢揭穿它,因为大家都动手编织了它,形成了更大更多的罗网。这些罗网密不透风,它们兴致勃勃地穿好伪装的盔甲,好去捕获懵懂顺从的新人。
王晓冰桀骜冰冷,人如其名。而连队的年轻警官之所以打动了她的心,是因为他画了一副河堤的风景给她。这是王晓冰最爱的风景,属于她和李小路的河堤。她拼过命,从河的这边游向另一端;有时她成功了,有时她没成功。
青春的时光,我们以为会一直爱一个人;其实不然,他只是一道转瞬即逝的光影。后来我们走了很长的路,见了很多的人,很多脸曾清晰又变得模糊,他们其实都那么短暂,构成了我们健忘的时光。
看不见的铁链在缠缚哪吒、黑暗的火焰在炙烤她;哪吒心生暴戾,她愤怒地砸着母亲虚弱的唱片,父亲留下来的唱片是母亲惟一的归宿;可哪吒的归宿呢?她似乎一早就知道自己丧失了归宿,她蔑视所谓的归宿;对此她非常凛然、不顾后果;挺直了脊骨,迎接对峙和宣判。
电影刚开头的镜头中那具被沉默擦拭的女孩尸体,就是拒绝妥协、因此死去的王晓冰。死亡针对这个世界,似乎并不震撼或值得。一个人死去了,世界上还有50亿或60亿活着的人。这个不断增加的、日益庞大的数量,使得每个个体的存在渺小又微茫。王晓冰是自我生命里的斗士,她当着众人的面壮烈割腕;这场英勇就义和抵抗相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既咆哮又如此静寂,静到好像根本没人听见。王晓冰站在家门口问人口普查员,当得知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口时。镜头远远摇离了她,她微小脆弱地立在一栋微小的房子里,然后静静关门消失了,这个镜头本身就是对她所谓的意义和价值观彻底性的消灭和焚毁。庞大的世界肢解了她的意义,就像按部就班、无动于衷肢解和消化所有一切的一切:肢解一切生命,消化世间万生万物万喜万悲。
当晓冰的母亲,第二次、在同样一座大宅里,想把这种传统和控制寄生到已经成年的李小路身上时,她拿出了大红色、金灿灿的布料和婴儿的小花鞋,她甜言蜜语地说:“女人啊,终究是要结婚生子的…….”,李小路看都没看这些东西,她站得远远的,径直问道:“您说晓冰还给我留的有东西,它们在哪儿?”
有些爱和柔情就像是一个圈套,等着心软和顺从的人进入。王晓冰的母亲,她自己就是按照她自己的理想,进入婚姻和拥有孩子的;但看看她的老境,这些东西全部远离了她,她只剩下她自己,继续崩溃、幻想和挣扎;沉浸在唱老戏的白日梦里。一个人不解决自己根深蒂固的寄生性和内心空洞,她就永远孤独、永远攀附、永远攫取,永远饥渴;她无法制止周围的人因为觉察她的空洞和恐惧而远离她。这就是王晓冰母亲的绝境,也是很多女性的共同命运。但活下来的李小路是个例外,她站得远远的、并不靠近这个母亲,也拒绝那些陈旧的礼物。
那盒装满铅笔盒的烟蒂,才是晓冰与李小路共同拥有的熄灭的清楚和无言的挣扎,来自于女性命运的反抗。她们在成长中所遭遇的转瞬即逝、不加解释的爱情;还有隐性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歧视或压制。哪吒烈火般的心志、与催折后一败涂地的运命、剔骨还肉的血腥浓烈,全蕴缩在一小盒枯萎的烟蒂上,李小璐看到它们时,心剧烈跳动,她看到那头被栓住的白马,在要求解脱。当她解开这匹马时,少女时期的王晓冰回眸一笑,大声说了句:你真好!
电影至此首尾咬合,形成了一个谜语和一个响亮的答案,;完成得集中、流畅、诗意,也充满符号和喻指。有些东西似乎从此被释放了、释然了;白马被放走了,死者换来了自由。王晓冰骑着自行车、身披一道白光、踩着自己的风火轮,兀自在黑夜里横行(署名党阿飞,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及出处“豆瓣”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违者必究!)
![]() |
王晓冰注视着每一个成年人的骗局,她是一个早熟又对这个世界过早心知肚明的人。过早洞悉真相的人并不幸福,他们从一开始就充满警惕和抗拒;他们知道幸福实际非常脆弱,而那些假装一直幸福的人都有问题。
不知道真相的人也不见得就会开心,世界会耗尽他们一生要他们去看见。
王晓冰一直都是一个用剧烈动作,抵抗看不见的伤害和压制的人;就是因为这种鲜明和剧烈,才让她自己总是易受害和易折。王晓冰目不斜视,就看见了家庭内部的隐性崩裂;看见了母亲跟徐老师之间的暧昧,看见了长辈生活的动荡、背叛和磨折。成年人自以为是的众多复杂游戏,都逃不过哪吒的眼睛。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王晓冰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她拒绝装成傻子,拒绝沦为这样的成年人,于是她死在了青春里。
在黑暗中,家人们坐成一个圈套,他们来准备指责王晓冰的桀骜和出位,来控制她的前程。王晓冰凭借自己的优秀和努力,几乎快要达成参军的愿望了,却被父母轻易发觉掐灭。母亲不允许她离开自己。这种独立的努力背后的辛酸和接近自由与成功时轻易被人打碎的感觉,恐怕只有王晓冰一个人能够体会。
王晓冰被黑暗包围,她挣扎、怒吼道:“你们看看你们自己!”
![]() |
一场值得玩味、色调诡异、甚至带着黑色幽默的家庭伦理剧展开了,王晓冰的父亲指责王晓冰不懂感恩父母,王晓冰的姥姥就站出来指责他自己就是个没良心的;王晓冰的父亲进而指责徐老师:说他没有老师的体面,居然跟王晓冰的母亲勾搭!然后小三儿就站了出来,说我跟王晓冰他爸绝对是自由恋爱、光明正大!
本来剑指王晓冰本人的家庭围剿战,轻易就延展战火,烧到了每一个人,曾是亲人的人们,一个人凶狠地咬向另一个人,就像一连串试图占据道德高点的食物链。每个人都忙着指责别人,为自己辩护,大家都活得不怎么光彩,但竭力理直气壮。在一场旨在维护家庭和道德展开的黑色会议上,出席的人人都有破绽和案底。
王晓冰惟一突围的方式就是割腕,要把自己的骨血还给父母,这跟哪吒的剔骨还肉不谋而合。愤怒无法宣泄、他人不受指责,哪吒只有把恨与暴戾指向自己,向自己举起屠刀。这把刀刺向了那些看不见的伦理道德、家庭的控制和束缚;层层叠叠的压制和伪喝止;牢不可破的严密的虚伪。
当我们能理解王晓冰在黑暗的家中,那果断割向腕部的一刀;就能理解她对这个世界的愤怒。她是一个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追求这个世界和爱情的人,却被环境和家庭捆缚,要求“成为一个女人,结婚生子;不准离开家庭”;“不要披着头发,因为那样太好看了,会影响男生们的学习”;“王晓冰你给我小心点,没有我的打分,你就别想找到好工作!从今完后给我夹着尾巴做人!”;“王晓冰你手真白,可别学那些放荡的女孩儿”……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她遭受过各种压制和否决,见过各种各样的酷刑:社会阶级和身份之间的胁迫;不同性别之间的侵犯和侮辱;当她到医院实习时,她为一个痛苦的女人清洗下体。她到底当时看到了什么,不得而知;但王晓冰清洗完毕,就愤怒地起身——她看见了有人利用性或生育的途径,对女性实施多么残忍的伤害。这个世界多狡猾,它聪明闪躲着避开少女的指责;它把自己装扮得光明正大、你找不到它明显的破绽。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假面。
成年人总在竭力维持摇摇欲坠、充满秘密的日子,他们对那些谎言和骗局避而不见,却总要求孩子们变成纯洁和诚实的人,接受已经欺骗了他们的信仰,进入他们已经失败的生活,开始新一个轮回和幻灭。至于真相,没有人敢揭穿它,因为大家都动手编织了它,形成了更大更多的罗网。这些罗网密不透风,它们兴致勃勃地穿好伪装的盔甲,好去捕获懵懂顺从的新人。
王晓冰桀骜冰冷,人如其名。而连队的年轻警官之所以打动了她的心,是因为他画了一副河堤的风景给她。这是王晓冰最爱的风景,属于她和李小路的河堤。她拼过命,从河的这边游向另一端;有时她成功了,有时她没成功。
青春的时光,我们以为会一直爱一个人;其实不然,他只是一道转瞬即逝的光影。后来我们走了很长的路,见了很多的人,很多脸曾清晰又变得模糊,他们其实都那么短暂,构成了我们健忘的时光。
![]() |
看不见的铁链在缠缚哪吒、黑暗的火焰在炙烤她;哪吒心生暴戾,她愤怒地砸着母亲虚弱的唱片,父亲留下来的唱片是母亲惟一的归宿;可哪吒的归宿呢?她似乎一早就知道自己丧失了归宿,她蔑视所谓的归宿;对此她非常凛然、不顾后果;挺直了脊骨,迎接对峙和宣判。
电影刚开头的镜头中那具被沉默擦拭的女孩尸体,就是拒绝妥协、因此死去的王晓冰。死亡针对这个世界,似乎并不震撼或值得。一个人死去了,世界上还有50亿或60亿活着的人。这个不断增加的、日益庞大的数量,使得每个个体的存在渺小又微茫。王晓冰是自我生命里的斗士,她当着众人的面壮烈割腕;这场英勇就义和抵抗相对于这个世界来说,既咆哮又如此静寂,静到好像根本没人听见。王晓冰站在家门口问人口普查员,当得知世界上有几十亿人口时。镜头远远摇离了她,她微小脆弱地立在一栋微小的房子里,然后静静关门消失了,这个镜头本身就是对她所谓的意义和价值观彻底性的消灭和焚毁。庞大的世界肢解了她的意义,就像按部就班、无动于衷肢解和消化所有一切的一切:肢解一切生命,消化世间万生万物万喜万悲。
当晓冰的母亲,第二次、在同样一座大宅里,想把这种传统和控制寄生到已经成年的李小路身上时,她拿出了大红色、金灿灿的布料和婴儿的小花鞋,她甜言蜜语地说:“女人啊,终究是要结婚生子的…….”,李小路看都没看这些东西,她站得远远的,径直问道:“您说晓冰还给我留的有东西,它们在哪儿?”
有些爱和柔情就像是一个圈套,等着心软和顺从的人进入。王晓冰的母亲,她自己就是按照她自己的理想,进入婚姻和拥有孩子的;但看看她的老境,这些东西全部远离了她,她只剩下她自己,继续崩溃、幻想和挣扎;沉浸在唱老戏的白日梦里。一个人不解决自己根深蒂固的寄生性和内心空洞,她就永远孤独、永远攀附、永远攫取,永远饥渴;她无法制止周围的人因为觉察她的空洞和恐惧而远离她。这就是王晓冰母亲的绝境,也是很多女性的共同命运。但活下来的李小路是个例外,她站得远远的、并不靠近这个母亲,也拒绝那些陈旧的礼物。
那盒装满铅笔盒的烟蒂,才是晓冰与李小路共同拥有的熄灭的清楚和无言的挣扎,来自于女性命运的反抗。她们在成长中所遭遇的转瞬即逝、不加解释的爱情;还有隐性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歧视或压制。哪吒烈火般的心志、与催折后一败涂地的运命、剔骨还肉的血腥浓烈,全蕴缩在一小盒枯萎的烟蒂上,李小璐看到它们时,心剧烈跳动,她看到那头被栓住的白马,在要求解脱。当她解开这匹马时,少女时期的王晓冰回眸一笑,大声说了句:你真好!
![]() |
电影至此首尾咬合,形成了一个谜语和一个响亮的答案,;完成得集中、流畅、诗意,也充满符号和喻指。有些东西似乎从此被释放了、释然了;白马被放走了,死者换来了自由。王晓冰骑着自行车、身披一道白光、踩着自己的风火轮,兀自在黑夜里横行(署名党阿飞,转载请注明作者名及出处“豆瓣”并与作者取得联系,违者必究!)
![]() |
-
650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22 15:40:46
-
yyfyggugu 赞了这篇日记 2022-10-05 10:21:41
-
莉酱1028 赞了这篇日记 2021-07-02 21:30:26
-
KeKe没脑袋 赞了这篇日记 2020-12-02 20:55:58
-
bono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7-28 00:43:27
-
纯粹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6-01 02:19:33
-
七月星觉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5-16 12:39:07
-
七天无理由退步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2-26 14:01:20
-
是我 不满意? 赞了这篇日记 2020-01-11 14:29:43
-
杨小羊 赞了这篇日记 2019-12-07 15:42:24
-
珍珠翡翠白玉汤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8-02 09:50:08
-
豆芽 赞了这篇日记 2019-01-19 22:22:46
-
浪人 赞了这篇日记 2018-10-31 01:08:58
-
kiri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8-29 08:47:21
-
儿子的大玩偶 赞了这篇日记 2016-05-31 17:2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