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里我们需要共同成长
于是今天我们来聊聊爱情,看看这部包着科幻糖衣的爱情文艺片。
现在仿佛真的是每周一片的节奏,继2周前看了《begin again》之后,上周末又看了《her》。私以为,这是一部以科幻外壳包装的爱情文艺片。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不远的未来,与妻子分居拖着迟迟不肯离婚可是心里早已被伤的支离破碎的男主Theodore爱上了他的人工智能系统OS1,该系统自己取名叫Samantha(该系统由Scarlett Johansson 配音)斯嘉丽·约翰逊全程没有出境只由于该配音便获得了第8届罗马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可以说这是电影史上一大奇事。但看过《her》的朋友就会知道,她拿下罗马影后绝非运气使然。
看过网友的影评,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条这样的评论。“喜欢这部电影的人肯定是经历过异地恋且占有欲极强的人。”哈哈,我只同意前半句。不过写这条评论的网友,后来承认他自己两者都是,很幽默嘛~故事的结局是:Theodore终于和妻子签下了离婚协议,人工智能系统Samantha也和其他OS一起出走离开了他们的主人。同样在自己的OS出走后也倍感孤寂的Amy(Theodore的女性好朋友)找到Theodore在公寓天台促膝长谈。影片最后的镜头停留在Theodore和Amy相互依偎的背影和大城市的灯火阑珊中(如封面图所示)。个人觉得导演最后是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但也同时告诉观影者,两颗寂寞的心从此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依靠,再也不寄希望于虚拟世界和人工智能。私以为这是一个挺温暖的结局。
暂且不谈该影片映射的也许是未来世界宅男宅女的生活和恋爱方式。我自己觉得每一部电影都有导演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但同时观影者也能从每一部电影看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东西,从而启发自己,得出自己的结论。所以,作为一个经历过异地恋的人,我看完此片最大的感触是“爱情里我们需要共同成长。”而且是向着同一个方向成长。
“很多时候,你以为是你的爱人辜负了自己,其实往往是你的成长跟不上他的脚步罢了。很多时候,你无奈于你的爱情历经挫折被横生双方父母干预,其实,不过是在更加理智的父母亲人眼中,你们的条件,当真是不般配罢了。 换言之,你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对手,没有势均力敌来维持双方关系的平衡,感情能够起到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到最后,伤害只怕会是更深。”
——老妖《最牢固的感情,大都势均力敌》
前几天看到这段文字,十分赞同。放在这里不论是讲Therdo的故事还是我自己的故事都非常恰当。Relationship就是这样。与其说爱情里需要势均力敌,不如说爱情/婚姻里两个人更需要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成长。像Theodore和前妻Catherine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他们刚开始一起从学生变身社会人,一起打拼相依为命,布置新家,甚至是周末赖床都舍不得分开一下下。渐渐地,在现实生活的历练中他们各自学会了生活的本领,有了自己的方向,双方都变得独立得仿佛根本不需要对方。双方确实在一起成长,可是却像两条平行线,再也不需要相交。当忍受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他们的relationship出现了分叉。西奥多不是一个难相处的人,前妻的离开也不是因为双方有第三者的出现。只是虽然一同成长可惜不是同一方向。
而Theodore和他爱上的操作系统Samantha,也是一样,Samantha在日复一日与人类的沟通交流,谈情说爱中,日渐成长,她明白了什么是爱,如何去爱,以及怎么像人类一样去爱。她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她也在成熟。而Theodore没有,Theodore还在原地,他爱上的操作系统是他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操作系统。与其说他爱上的是Samantha,还不如说他爱上的是自己投射在女性性别里的倒影。最终Samantha和其他操作系统一同出走。Theodore伤心欲绝。
在这两段关系里,其实都体现了爱情里的成长因素,一个是虽然共同成长但却不同方向最终还是seperated;另一个是一个在成长另一个却还是活在自己的幻象里最终也是break up。我觉得我自己当年经历的异地恋更像是后者。我在成长,另一个却是活在自己的“期望的那个她”里。
那个时候留学来到澳洲,和国内的男朋友有一段非常虐心的异地恋。EX是我的大学同学,大学的恋爱是纯的,但也是真空无菌有可能经不起生活历练的。至今,那个男生认为我是因为攀高枝而抛弃了他。当初说好的毕业就回国,怎么出去以后都变了。不好说谁对谁错。但我仍然记得,虽然他和我一样大,却生活的像一个老人:没有微信,不用email,不用viber,没有人人,也不乐意上qq,只愿意和我电话聊天。那时是2011年,viber和人人还很火,还是3G时代。穷学生每个月都省着用流量,想把流量都留给他。每当我看到大海,蓝天,温暖的太阳,美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都忍不住要和他分享。
没有办法,我只有给他的qq邮箱发图片,本着一种没关系你看不看都在那里的心情来分享我的通感。于是,一次两次这样兴奋而欣喜的分享最终被他的一句“不要再给我发这样的图了,我不想知道国外有多好。老听你说国外各种好,难道国外就真的什么都好么?” 给冲淡了,于是我兴冲冲拍下的这些图片,原本想和他分享的东西瞬间如同抽水马桶一样”哗啦“一下被冲走了。
我曾经拍很多照片放在人人上,他却从来没有看过。他的家庭条件比我好太多,他父母老来得子在国内银行系统工作。可能也是事物的两面性原理,于是他从出生到工作都没有为自己操一点心。 但是说实话,我老是隐隐觉得面对我出国留学这件事,他仿佛有一点点自卑。 于是乎,那种冷暴力的东西 一股脑的,他都倾泻而下的发泄在我身上。仿佛他这一辈子都顺顺利利,畅通无阻,可是终于的终于,有一个他想要又要不到的东西。他便像发了疯似的, 那种狂躁,那种不屑,那种傲娇,那种无法征服又无济于事的感觉,每次我总是隔着电话都感受的到。
每次和他通话完全不能谈国外的好,也完全不能说我想留下来。于是,只能顺着他,安抚婴儿似的和他一起畅想那种他想要的未来。只有说这些,我们才能愉快的结束谈话。说实话,越到后来,课业的压力打工的辛苦,他不但没有理解, 没有一点宽慰,反而有的时候,我时间稍微长一点没有给他电话,他还会像孩子似的闹脾气说我不在乎他。每次我只有忍住不发作,但是其实我们心灵的距离已经在越拉越远。其实到后来,他自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本片中,Theodore一直想让Catherine做一个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典型洛杉矶好太太。Catherine说:“可我天生就不是那样的。”而我的EX希望我留学只是镀金,然后回国,让他的父母为我安排一份安稳的银行工作最后和他结婚生子,以后便可以把生活重心放在他和家庭生活上面,相夫教子,父母早一点享受天伦之乐。我说,“这种一眼就能望穿的日子不是我想要的。” 殊不知,在留学生活的历练中,我已经变得独立,已经比他更早经历了生活的现实和不美好。我在成长,而他还在原地。
可能我这么说有的看客会觉得我是在为自己的异地恋分手开脱罪责。然而,你以为是你的爱人辜负了自己,其实往往是你的成长跟不上他的脚步罢了。还谈什么遇到一个这样傲娇不懂事的对方呢? 他以为是我喜新厌旧为了奔向美好未来而抛弃他。其实不然,其实我们之间的裂痕很早就萌芽了, 只是他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而已。 一个连分手都觉得全部是对方的错的人我很庆幸我早一点离开他了,而没有傻到为了他回国发展;没有傻到听他的话,让他的父母为我安排一份银行的工作最后和他结婚生子。
最近身边有一对朋友要结婚了,昨天在帮他们写婚礼贺卡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
“Marriage is a promise for two hearts to give——one word, one love, one life to live.”爱情也是如此,它是两个性格各异的人结合成为一体。爱情不仅改变两个人的生活,使他们分享快乐和运气,分担忧愁和苦难,而且还扩大了他们的自我边界,使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亲密共同体或新的共同身份——“我们”。
爱情里我们需要共同成长,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分享one word,one love,one life....today and always.▲
--------Happily Ever After-------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嘉语甄言”(realjazz),更多原创好文会在“嘉语甄言”首发❤
图片来自
豆瓣电影
![]() |
现在仿佛真的是每周一片的节奏,继2周前看了《begin again》之后,上周末又看了《her》。私以为,这是一部以科幻外壳包装的爱情文艺片。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不远的未来,与妻子分居拖着迟迟不肯离婚可是心里早已被伤的支离破碎的男主Theodore爱上了他的人工智能系统OS1,该系统自己取名叫Samantha(该系统由Scarlett Johansson 配音)斯嘉丽·约翰逊全程没有出境只由于该配音便获得了第8届罗马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可以说这是电影史上一大奇事。但看过《her》的朋友就会知道,她拿下罗马影后绝非运气使然。
看过网友的影评,让我记忆犹新的是一条这样的评论。“喜欢这部电影的人肯定是经历过异地恋且占有欲极强的人。”哈哈,我只同意前半句。不过写这条评论的网友,后来承认他自己两者都是,很幽默嘛~故事的结局是:Theodore终于和妻子签下了离婚协议,人工智能系统Samantha也和其他OS一起出走离开了他们的主人。同样在自己的OS出走后也倍感孤寂的Amy(Theodore的女性好朋友)找到Theodore在公寓天台促膝长谈。影片最后的镜头停留在Theodore和Amy相互依偎的背影和大城市的灯火阑珊中(如封面图所示)。个人觉得导演最后是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但也同时告诉观影者,两颗寂寞的心从此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依靠,再也不寄希望于虚拟世界和人工智能。私以为这是一个挺温暖的结局。
暂且不谈该影片映射的也许是未来世界宅男宅女的生活和恋爱方式。我自己觉得每一部电影都有导演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但同时观影者也能从每一部电影看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东西,从而启发自己,得出自己的结论。所以,作为一个经历过异地恋的人,我看完此片最大的感触是“爱情里我们需要共同成长。”而且是向着同一个方向成长。
![]() |
“很多时候,你以为是你的爱人辜负了自己,其实往往是你的成长跟不上他的脚步罢了。很多时候,你无奈于你的爱情历经挫折被横生双方父母干预,其实,不过是在更加理智的父母亲人眼中,你们的条件,当真是不般配罢了。 换言之,你们不是一个层面上的对手,没有势均力敌来维持双方关系的平衡,感情能够起到的作用往往微乎其微,到最后,伤害只怕会是更深。”
——老妖《最牢固的感情,大都势均力敌》
前几天看到这段文字,十分赞同。放在这里不论是讲Therdo的故事还是我自己的故事都非常恰当。Relationship就是这样。与其说爱情里需要势均力敌,不如说爱情/婚姻里两个人更需要朝着同一个方向共同成长。像Theodore和前妻Catherine他们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他们刚开始一起从学生变身社会人,一起打拼相依为命,布置新家,甚至是周末赖床都舍不得分开一下下。渐渐地,在现实生活的历练中他们各自学会了生活的本领,有了自己的方向,双方都变得独立得仿佛根本不需要对方。双方确实在一起成长,可是却像两条平行线,再也不需要相交。当忍受的成本变得越来越高,他们的relationship出现了分叉。西奥多不是一个难相处的人,前妻的离开也不是因为双方有第三者的出现。只是虽然一同成长可惜不是同一方向。
而Theodore和他爱上的操作系统Samantha,也是一样,Samantha在日复一日与人类的沟通交流,谈情说爱中,日渐成长,她明白了什么是爱,如何去爱,以及怎么像人类一样去爱。她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她也在成熟。而Theodore没有,Theodore还在原地,他爱上的操作系统是他自己心目中理想的操作系统。与其说他爱上的是Samantha,还不如说他爱上的是自己投射在女性性别里的倒影。最终Samantha和其他操作系统一同出走。Theodore伤心欲绝。
![]() |
在这两段关系里,其实都体现了爱情里的成长因素,一个是虽然共同成长但却不同方向最终还是seperated;另一个是一个在成长另一个却还是活在自己的幻象里最终也是break up。我觉得我自己当年经历的异地恋更像是后者。我在成长,另一个却是活在自己的“期望的那个她”里。
那个时候留学来到澳洲,和国内的男朋友有一段非常虐心的异地恋。EX是我的大学同学,大学的恋爱是纯的,但也是真空无菌有可能经不起生活历练的。至今,那个男生认为我是因为攀高枝而抛弃了他。当初说好的毕业就回国,怎么出去以后都变了。不好说谁对谁错。但我仍然记得,虽然他和我一样大,却生活的像一个老人:没有微信,不用email,不用viber,没有人人,也不乐意上qq,只愿意和我电话聊天。那时是2011年,viber和人人还很火,还是3G时代。穷学生每个月都省着用流量,想把流量都留给他。每当我看到大海,蓝天,温暖的太阳,美的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东西,都忍不住要和他分享。
没有办法,我只有给他的qq邮箱发图片,本着一种没关系你看不看都在那里的心情来分享我的通感。于是,一次两次这样兴奋而欣喜的分享最终被他的一句“不要再给我发这样的图了,我不想知道国外有多好。老听你说国外各种好,难道国外就真的什么都好么?” 给冲淡了,于是我兴冲冲拍下的这些图片,原本想和他分享的东西瞬间如同抽水马桶一样”哗啦“一下被冲走了。
我曾经拍很多照片放在人人上,他却从来没有看过。他的家庭条件比我好太多,他父母老来得子在国内银行系统工作。可能也是事物的两面性原理,于是他从出生到工作都没有为自己操一点心。 但是说实话,我老是隐隐觉得面对我出国留学这件事,他仿佛有一点点自卑。 于是乎,那种冷暴力的东西 一股脑的,他都倾泻而下的发泄在我身上。仿佛他这一辈子都顺顺利利,畅通无阻,可是终于的终于,有一个他想要又要不到的东西。他便像发了疯似的, 那种狂躁,那种不屑,那种傲娇,那种无法征服又无济于事的感觉,每次我总是隔着电话都感受的到。
![]() |
每次和他通话完全不能谈国外的好,也完全不能说我想留下来。于是,只能顺着他,安抚婴儿似的和他一起畅想那种他想要的未来。只有说这些,我们才能愉快的结束谈话。说实话,越到后来,课业的压力打工的辛苦,他不但没有理解, 没有一点宽慰,反而有的时候,我时间稍微长一点没有给他电话,他还会像孩子似的闹脾气说我不在乎他。每次我只有忍住不发作,但是其实我们心灵的距离已经在越拉越远。其实到后来,他自己也发现了这个问题。
本片中,Theodore一直想让Catherine做一个快乐的、无忧无虑的典型洛杉矶好太太。Catherine说:“可我天生就不是那样的。”而我的EX希望我留学只是镀金,然后回国,让他的父母为我安排一份安稳的银行工作最后和他结婚生子,以后便可以把生活重心放在他和家庭生活上面,相夫教子,父母早一点享受天伦之乐。我说,“这种一眼就能望穿的日子不是我想要的。” 殊不知,在留学生活的历练中,我已经变得独立,已经比他更早经历了生活的现实和不美好。我在成长,而他还在原地。
可能我这么说有的看客会觉得我是在为自己的异地恋分手开脱罪责。然而,你以为是你的爱人辜负了自己,其实往往是你的成长跟不上他的脚步罢了。还谈什么遇到一个这样傲娇不懂事的对方呢? 他以为是我喜新厌旧为了奔向美好未来而抛弃他。其实不然,其实我们之间的裂痕很早就萌芽了, 只是他从来没有反省过自己而已。 一个连分手都觉得全部是对方的错的人我很庆幸我早一点离开他了,而没有傻到为了他回国发展;没有傻到听他的话,让他的父母为我安排一份银行的工作最后和他结婚生子。
最近身边有一对朋友要结婚了,昨天在帮他们写婚礼贺卡的时候看到这样一句话:
“Marriage is a promise for two hearts to give——one word, one love, one life to live.”爱情也是如此,它是两个性格各异的人结合成为一体。爱情不仅改变两个人的生活,使他们分享快乐和运气,分担忧愁和苦难,而且还扩大了他们的自我边界,使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亲密共同体或新的共同身份——“我们”。
爱情里我们需要共同成长,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分享one word,one love,one life....today and always.▲
--------Happily Ever After-------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嘉语甄言”(realjazz),更多原创好文会在“嘉语甄言”首发❤
![]() |
图片来自
豆瓣电影
© 本文版权归 Jess爱听Jazz 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 了解版权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