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参的小故事--老中医如何用西洋参来救命
《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赵学敏写下这样一个故事:从前,临安(今杭州)有位医生叫盛天然,在当地很有一些名气。有一天,城外青山里有人得了急病,请他出诊。盛先生领着跟自己学医的儿子,带了把伞,便上了路。
来到这家一看,原来病人是家庭主妇。由于口、眼、鼻、耳以及发根和下身出血不止,人已面白如纸,不省人事了。通过她丈夫的介绍,才知道病人的病是因七天前受了一场虚惊而得的,虽吃过一些医生开的药,但病情仍在不断加重。弄清了情况,盛先生坐下来诊脉。一搭手,发现指下虚大中空、芤而无根。撬开病人口一看,舌淡无华,干燥少津。
接着,他边检查边对站在他身边的儿子说:“病由惊、暑而得。惊恐则气血乱于内,夏暑则火热盛于外。盛乱之下,气血逆沸,上溢成衄,下注必检查完,盛先生以手加额,思索了一会儿,忽然想起家叔游京都时曾得一方,是专治血症的。他便立即吩咐取一斤烧酒,提一桶新汲的泉水来。然后将病人扶坐在床边,把两脚放在桶上先用烧酒淋洗,接着把双脚泡进桶内,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功夫,病人血也不流了,人也清醒了。
看到这种情况,盛先生高兴地连说:“有救,有救。”一边把病人安放在床上休息,一边让人去买了一些西洋参,除当时给病人服了一点外,把余下的切成片,熔干研成细末,每日用米汤送服三次,每次三钱,用完为止。流,有经不循,乃成血症。现在气血已脱,危如累卵,命在旦夕矣!”
傍晚时分,病人的情况大有好转,盛先生这才和儿子一道回城。半路上,儿子问父亲道:“血止以后,该补气血,为何弃当归不用,独服西洋参一味呢?问得好。”盛先生说:“《内经》云‘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宜当急补’,今天独用西洋参一味,补气摄血,急则可以治其标,气血双补;缓则可以图其本。真是标本兼顾,进退不误。至于酒水浴脚,不过是扬汤止沸,只能救个燃眉之急罢了。”儿子听了,方明白了其中道理所在。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大量实践和理论说明,西洋参的功效多么强大。
6棵参追踪小编
来到这家一看,原来病人是家庭主妇。由于口、眼、鼻、耳以及发根和下身出血不止,人已面白如纸,不省人事了。通过她丈夫的介绍,才知道病人的病是因七天前受了一场虚惊而得的,虽吃过一些医生开的药,但病情仍在不断加重。弄清了情况,盛先生坐下来诊脉。一搭手,发现指下虚大中空、芤而无根。撬开病人口一看,舌淡无华,干燥少津。
接着,他边检查边对站在他身边的儿子说:“病由惊、暑而得。惊恐则气血乱于内,夏暑则火热盛于外。盛乱之下,气血逆沸,上溢成衄,下注必检查完,盛先生以手加额,思索了一会儿,忽然想起家叔游京都时曾得一方,是专治血症的。他便立即吩咐取一斤烧酒,提一桶新汲的泉水来。然后将病人扶坐在床边,把两脚放在桶上先用烧酒淋洗,接着把双脚泡进桶内,大约过了一顿饭的功夫,病人血也不流了,人也清醒了。
![]() |
看到这种情况,盛先生高兴地连说:“有救,有救。”一边把病人安放在床上休息,一边让人去买了一些西洋参,除当时给病人服了一点外,把余下的切成片,熔干研成细末,每日用米汤送服三次,每次三钱,用完为止。流,有经不循,乃成血症。现在气血已脱,危如累卵,命在旦夕矣!”
傍晚时分,病人的情况大有好转,盛先生这才和儿子一道回城。半路上,儿子问父亲道:“血止以后,该补气血,为何弃当归不用,独服西洋参一味呢?问得好。”盛先生说:“《内经》云‘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宜当急补’,今天独用西洋参一味,补气摄血,急则可以治其标,气血双补;缓则可以图其本。真是标本兼顾,进退不误。至于酒水浴脚,不过是扬汤止沸,只能救个燃眉之急罢了。”儿子听了,方明白了其中道理所在。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大量实践和理论说明,西洋参的功效多么强大。
6棵参追踪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