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生命的自由王国之 道德真经(一)
迈向生命的自由王国之 道德真经(一)
来源:《采访王国安》 中国日报网 | 时间:2014-08-21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王国安讲解:关于道德经,很多名人学士从方方面面做了大量的注解,说句狂妄一点的话,大多停留在名词和字面地讲解。今天,以我46年潜心修炼的经验,主要想谈一谈个人在修炼过程中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和理解。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需要搞清楚,第一是“道”,第二是“名”,第三是“无欲”,第四是“有欲”,第五是“妙”,第六是“徼”,第七是“玄”。
这些都是老子在静定状态下,处理意识活动的方法和技巧。关于“道”,在五千年前,我们可以说,它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但是,在科技发达、信息畅通、思想交流、信仰互动极其自由的今天,人们的自我修炼已不可同日而语,大千世界,感而遂通,如果你是一个积极地勇敢地修炼者,你一定会知道“道”的存在状态,当你处在湛然常寂的静定中,一定会知道“道”是什么——它就是“空灵”与“玄妙”。只有它才能推动天体宇宙、万事万物的消长盛衰、阴阳更替、生死轮回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开合聚散、升降出入的循环无端,这就是“道”,以及“道”的状态。
关于名,实际在我们讲道的过程中已经说的很清楚,“道”为母,“名”为子,“道”是通过“名”的体现来表达自己的存在,他们是母子关系。
第三是“无欲”和“有欲”,道德经中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有一个词——“徼”,实际上应当“窍”字解。窍就是关窍,在人体里有九窍“眼、耳、鼻、舌、前阴、后阴”这是有形之窍,在我们人类的修炼过程中,还有无形之窍——玄关窍,当我们像老子一样,进入空灵玄妙的境界时,当我们要体会“道”与“名”的母子关系时,当我们要知道天下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时,我们必须排除一切杂念,高度集中精神于某一个点,某一个面,或某一个空间,这就是“无欲”,“无欲”不是绝对地无为,无意识,你只有精神集中,杂念排除,你才能进入老子所说地无为状态、无欲状态,你才能玄关窍开。那么我们从哪里进去呢?有三个地方可以让大家体验:1,两眉之间的山根穴,2,印堂穴与玉枕穴之间的流珠宫;3,神阙穴与命门穴之间的丹田。当你把精神集中到这三个位置中的其中一个,然后,按着万事万物升降出入、开合聚散的运动法则,去发挥意识活动地时候,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窍”,如果道和名是母子相依,那么“无”和 “有”就是“妙”与“窍”的无缝对接。
关于“玄”,其实我们在谈到有欲无欲地过程中,我们在谈到道的状态时,已经说清了“玄”——比如说空灵玄妙,是推动天下万事万物,生成、发展、壮大、衰败、消亡的原始动力,这就是“玄”,当它不断推动时,这不就是“又玄”吗?这就是生命的妙门……
现在,让我们来一起去体会,“道”与“名”,“妙”与“窍”,“玄”与“妙”的空灵自在吧。
请大家端身正坐,全身放松、气沉丹田。两手手心向上置于大腿之上,两眼轻轻闭合,口唇门齿相接,舌抵上腭,全身放松——随我默念口诀:天地圆明,我居中心,百脉通达,灵气充盈,汇聚丹田,造我仙形,金丹一粒,永放光明。
天地圆明,我居中心,百脉通达,灵气充盈,汇聚丹田,造我仙形,金丹一粒,永放光明。
天地圆明,我居中心,百脉通达,灵气充盈,汇聚丹田,造我仙形,金丹一粒,永放光明。
现在随我默默观想,想天地——想流珠——想天地——想流珠——想天地——想流珠——想天地——想流珠——想天地——想流珠——想天地——想流珠——想天地——想流珠(共念21遍) ——停
观想丹田,意念要“心无他守,意无他忆,专注丹田,空灵一体”,观想丹田1000秒……
收功:默念收功口诀:收功聚气,聚气回神,收入丹田,归根复命,收、收、收,聚、聚、聚,定、定、定。静养丹田30秒……
两眼慢慢睁开,两手分开还原。
收功。
来源:《采访王国安》 中国日报网 | 时间:2014-08-21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王国安讲解:关于道德经,很多名人学士从方方面面做了大量的注解,说句狂妄一点的话,大多停留在名词和字面地讲解。今天,以我46年潜心修炼的经验,主要想谈一谈个人在修炼过程中对这段文字的感悟和理解。
这里有几个关键词需要搞清楚,第一是“道”,第二是“名”,第三是“无欲”,第四是“有欲”,第五是“妙”,第六是“徼”,第七是“玄”。
这些都是老子在静定状态下,处理意识活动的方法和技巧。关于“道”,在五千年前,我们可以说,它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但是,在科技发达、信息畅通、思想交流、信仰互动极其自由的今天,人们的自我修炼已不可同日而语,大千世界,感而遂通,如果你是一个积极地勇敢地修炼者,你一定会知道“道”的存在状态,当你处在湛然常寂的静定中,一定会知道“道”是什么——它就是“空灵”与“玄妙”。只有它才能推动天体宇宙、万事万物的消长盛衰、阴阳更替、生死轮回以及在这个过程中的开合聚散、升降出入的循环无端,这就是“道”,以及“道”的状态。
关于名,实际在我们讲道的过程中已经说的很清楚,“道”为母,“名”为子,“道”是通过“名”的体现来表达自己的存在,他们是母子关系。
第三是“无欲”和“有欲”,道德经中说: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这里有一个词——“徼”,实际上应当“窍”字解。窍就是关窍,在人体里有九窍“眼、耳、鼻、舌、前阴、后阴”这是有形之窍,在我们人类的修炼过程中,还有无形之窍——玄关窍,当我们像老子一样,进入空灵玄妙的境界时,当我们要体会“道”与“名”的母子关系时,当我们要知道天下万事万物的自然规律时,我们必须排除一切杂念,高度集中精神于某一个点,某一个面,或某一个空间,这就是“无欲”,“无欲”不是绝对地无为,无意识,你只有精神集中,杂念排除,你才能进入老子所说地无为状态、无欲状态,你才能玄关窍开。那么我们从哪里进去呢?有三个地方可以让大家体验:1,两眉之间的山根穴,2,印堂穴与玉枕穴之间的流珠宫;3,神阙穴与命门穴之间的丹田。当你把精神集中到这三个位置中的其中一个,然后,按着万事万物升降出入、开合聚散的运动法则,去发挥意识活动地时候,这就是常“有欲”以观其“窍”,如果道和名是母子相依,那么“无”和 “有”就是“妙”与“窍”的无缝对接。
关于“玄”,其实我们在谈到有欲无欲地过程中,我们在谈到道的状态时,已经说清了“玄”——比如说空灵玄妙,是推动天下万事万物,生成、发展、壮大、衰败、消亡的原始动力,这就是“玄”,当它不断推动时,这不就是“又玄”吗?这就是生命的妙门……
现在,让我们来一起去体会,“道”与“名”,“妙”与“窍”,“玄”与“妙”的空灵自在吧。
请大家端身正坐,全身放松、气沉丹田。两手手心向上置于大腿之上,两眼轻轻闭合,口唇门齿相接,舌抵上腭,全身放松——随我默念口诀:天地圆明,我居中心,百脉通达,灵气充盈,汇聚丹田,造我仙形,金丹一粒,永放光明。
天地圆明,我居中心,百脉通达,灵气充盈,汇聚丹田,造我仙形,金丹一粒,永放光明。
天地圆明,我居中心,百脉通达,灵气充盈,汇聚丹田,造我仙形,金丹一粒,永放光明。
现在随我默默观想,想天地——想流珠——想天地——想流珠——想天地——想流珠——想天地——想流珠——想天地——想流珠——想天地——想流珠——想天地——想流珠(共念21遍) ——停
观想丹田,意念要“心无他守,意无他忆,专注丹田,空灵一体”,观想丹田1000秒……
收功:默念收功口诀:收功聚气,聚气回神,收入丹田,归根复命,收、收、收,聚、聚、聚,定、定、定。静养丹田30秒……
两眼慢慢睁开,两手分开还原。
收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