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女】“表”vs“好姑娘”
《那些看上去很美的婊子们》在豆瓣上惹来争议之后,熟悉、不熟悉的朋友纷纷发来贺电:“在当今女权洗脑的大环境下敢写出这种文章,小妞你很猛啊!”我心里笑开了花,女权有什么了不起?我从来没把女人的权利放在眼里。强者无论男女,强就是强。弱者无论男女,弱就是弱,这世界优胜劣汰弱肉强食如此简单粗暴,谁管你有的是女权还是男权?都别嚷嚷,放着我来,还有谁要骂我,后面排队去。
上一章提到了“渣女”,这一章就说说“好姑娘”。
在“好姑娘”的定义上,男女的定义是不一样的。男孩子在意的是女孩子是否能够搭讪成功,顺利发展成男女朋友;或者烧得一手好菜,性格还很恭顺。这样的好姑娘,是以男性心理为出发点的好姑娘。对姑娘来说,评价一个姑娘“好”,等于是在说她对女人“无害”。一个好姑娘,可以有脾气,可以耍性子,但不能给其他姑娘群体造成威胁。满足了这条,才是女人眼里的好姑娘。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战争历经千百年的演练,似乎没有平复的倾向,反而越演越烈。仿佛是一夜之间,网络上突然冒出了绿茶表、奶茶表、装纯表等等撕逼专用名词,有了这些针对女人的名词,女人之间的战争越发的“戏剧性”了。
这些名词是谁想出来的呢?我不认为全都是男人们想出来的。男性对于“表”是宽容的,他们心知肚明这世上有许多“表”,但对她们的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假装不知情。
男性追求姑娘有所谓的“性成本”一说,所谓“性成本”,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否能追求到理想的女人。不是每个男人都能负担起自己的性成本,浑浑噩噩度日的男人,大多数无法负担自己的性成本,在他们不思进取的脑袋里,总想着能把女神娶回家当然最好,娶不到也不能光棍一生,这时候“表”的存在就很应景了,“表”们为了谋得大部分男性的好感,选择了主动降低性成本,制造出一种“物美价廉”的假象,来迎合负担不起自己性成本的男人们的喜好,吸引成群结队的负担不起自己性成本的男人。待关系建立后,再迅速提升自己的性成本,从中获取利益——这是“表”的一贯做法。
尽管从表面上来看,“表”们主动降低性成本,福利于男人,可是实际上,“表”的存在除了威胁到女人,也会威胁到男人。
有些男人会把女人平白无故降低性成本、来迎合负担不起自身性成本的男人,理解为爱情造成的一头热,热恋中的低智商。部分女人爱上一个男人,因为缺乏安全感,反而会强调自己的性成本,通过索取或者付出等各种方式,使得男人付出,以填补她缺失的安全感。只有一部分女人会在爱情中自愿降低性成本。
如果把情感市场比喻为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逐杀,“表”们自降身价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求胜技能。选择做“表”的姑娘,或许对生活的领悟比旁人更加深刻,或许拥有强大的求胜心,又或许家世、人格或者经济上存在不健全、不独立的地方,她们本该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下风,但凭着“表”这一招鲜,她们成为了生活的强者(至少表面上看来是这样),许多辛苦奋斗而不得志的姑娘就这样平步青云了。
但对女人眼中的“好姑娘”来说,“表”的存在无疑威胁到了她们的情感生活,因为好姑娘并不接受优胜劣汰的竞争观,也不愿参加这场弱肉强食的角逐。好比儒家和道家,这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哲学派别,虽然出发点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得到幸福”,但因为观念和方式的不同,互相都把对方当做傻逼,这正像是“表”和“好姑娘”的关系。虽然出发点都是为了“得到幸福”,可是因为方式方法不同,关系势如水火。
“表”和好姑娘的关系是无解的,两者的关系必然会继续势对立下去,但我在这里并不认为“好姑娘”的观念和方式真的值得推崇,也不认为“表”的一切都应该全盘否定。
我把“表”理解为上进心,把“好姑娘”理解为知足常乐,这样当两个姑娘同时出现在我面前时,我能够相对比较合理、客观的看待两者——如果想要成为生活的强者,“表”的方式直接且快捷,如果乐天知命珍惜当下,那就选择做一个安分的“好姑娘”。
生活中,我有时选择做“表”,有时选择做“好姑娘”。我结交的“表”朋友,能容忍我时不时在文章里“卖队友”的行为,当我直白的指出来她自愿做“表”,她总是呵呵一笑说“你开心就好”,这样的女人在我看来是可爱的。如果一个人深信自己有强大之处,不觉得哪个姑娘可以威胁到她的生活,她的生活就会变得极其简单且充满张力。她不会否定“好姑娘”的生活态度,她们包容和吸收她们的长处,变得更加强大,哪怕她选择做“表”,也是个可爱的“表”。
从另一面来说,“表”和“好姑娘”,或许你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两个阶段,或许是你为之彷徨的两种生活态度,或许是你正在经历的其中一个过程,更有甚者,像我,两者同时存在于一个姑娘的身体里,相辅相依,这也是可能的。因此,无论是“表”还是“好姑娘”,都不必在意旁人的意见,选择你认为对的生活方式,哪怕这方式在旁人看来十分狗血,都要相信狗血的人生也有幸福的道理。
一个能够看清自己的“绿茶表”,比“软柿子”好姑娘更值得推崇,而一个战胜了软弱的“软柿子”,也完全可以对“绿茶表”的存在一笑而过。之所以介意对方的存在,只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强大。什么程度算是足够强大呢?看了以上内容之后,心想着“这些东西老娘早就知道了”并且一笑而过,大抵就是真正的强大了。
偶尔有姐妹发生事情,找我聊天,问我自己做的是否正确,我经常会毫不留情的把对方说得眼泪直流,姑娘们总是不敢和我说自己哭了,第二天或者几天后才告诉我,埋怨我嘴巴太欠,可是下一次发生事情,依然会找我聊天。这些姑娘中有“表”,也有“好姑娘”,两者对待我的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我与她们交朋友的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同——普天下的姑娘都是我的朋友。
但我并不敢说自己强大,我很弱小,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彻夜难眠,但我不会否定一个愿意对我敞开心扉的姑娘。一个阶段性选择做“表”的好姑娘,总是愿意和人分享自己做“表”的心得的,而这样的“表”,对我而言是可爱的,这样的“好姑娘”,对我而言也是可爱的。两者的可爱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与之交流的人不同罢了。
——文章摘自芒来小姐的豆瓣专栏《识男手册》: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351080/
若要看更多走心内容,请加我公号ydsakyml
上一章提到了“渣女”,这一章就说说“好姑娘”。
在“好姑娘”的定义上,男女的定义是不一样的。男孩子在意的是女孩子是否能够搭讪成功,顺利发展成男女朋友;或者烧得一手好菜,性格还很恭顺。这样的好姑娘,是以男性心理为出发点的好姑娘。对姑娘来说,评价一个姑娘“好”,等于是在说她对女人“无害”。一个好姑娘,可以有脾气,可以耍性子,但不能给其他姑娘群体造成威胁。满足了这条,才是女人眼里的好姑娘。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女人与女人之间的战争历经千百年的演练,似乎没有平复的倾向,反而越演越烈。仿佛是一夜之间,网络上突然冒出了绿茶表、奶茶表、装纯表等等撕逼专用名词,有了这些针对女人的名词,女人之间的战争越发的“戏剧性”了。
这些名词是谁想出来的呢?我不认为全都是男人们想出来的。男性对于“表”是宽容的,他们心知肚明这世上有许多“表”,但对她们的存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假装不知情。
男性追求姑娘有所谓的“性成本”一说,所谓“性成本”,可以简单理解为是否能追求到理想的女人。不是每个男人都能负担起自己的性成本,浑浑噩噩度日的男人,大多数无法负担自己的性成本,在他们不思进取的脑袋里,总想着能把女神娶回家当然最好,娶不到也不能光棍一生,这时候“表”的存在就很应景了,“表”们为了谋得大部分男性的好感,选择了主动降低性成本,制造出一种“物美价廉”的假象,来迎合负担不起自己性成本的男人们的喜好,吸引成群结队的负担不起自己性成本的男人。待关系建立后,再迅速提升自己的性成本,从中获取利益——这是“表”的一贯做法。
尽管从表面上来看,“表”们主动降低性成本,福利于男人,可是实际上,“表”的存在除了威胁到女人,也会威胁到男人。
有些男人会把女人平白无故降低性成本、来迎合负担不起自身性成本的男人,理解为爱情造成的一头热,热恋中的低智商。部分女人爱上一个男人,因为缺乏安全感,反而会强调自己的性成本,通过索取或者付出等各种方式,使得男人付出,以填补她缺失的安全感。只有一部分女人会在爱情中自愿降低性成本。
如果把情感市场比喻为优胜劣汰、弱肉强食的逐杀,“表”们自降身价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求胜技能。选择做“表”的姑娘,或许对生活的领悟比旁人更加深刻,或许拥有强大的求胜心,又或许家世、人格或者经济上存在不健全、不独立的地方,她们本该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下风,但凭着“表”这一招鲜,她们成为了生活的强者(至少表面上看来是这样),许多辛苦奋斗而不得志的姑娘就这样平步青云了。
但对女人眼中的“好姑娘”来说,“表”的存在无疑威胁到了她们的情感生活,因为好姑娘并不接受优胜劣汰的竞争观,也不愿参加这场弱肉强食的角逐。好比儒家和道家,这两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哲学派别,虽然出发点都是“为了帮助人们得到幸福”,但因为观念和方式的不同,互相都把对方当做傻逼,这正像是“表”和“好姑娘”的关系。虽然出发点都是为了“得到幸福”,可是因为方式方法不同,关系势如水火。
“表”和好姑娘的关系是无解的,两者的关系必然会继续势对立下去,但我在这里并不认为“好姑娘”的观念和方式真的值得推崇,也不认为“表”的一切都应该全盘否定。
我把“表”理解为上进心,把“好姑娘”理解为知足常乐,这样当两个姑娘同时出现在我面前时,我能够相对比较合理、客观的看待两者——如果想要成为生活的强者,“表”的方式直接且快捷,如果乐天知命珍惜当下,那就选择做一个安分的“好姑娘”。
生活中,我有时选择做“表”,有时选择做“好姑娘”。我结交的“表”朋友,能容忍我时不时在文章里“卖队友”的行为,当我直白的指出来她自愿做“表”,她总是呵呵一笑说“你开心就好”,这样的女人在我看来是可爱的。如果一个人深信自己有强大之处,不觉得哪个姑娘可以威胁到她的生活,她的生活就会变得极其简单且充满张力。她不会否定“好姑娘”的生活态度,她们包容和吸收她们的长处,变得更加强大,哪怕她选择做“表”,也是个可爱的“表”。
从另一面来说,“表”和“好姑娘”,或许你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两个阶段,或许是你为之彷徨的两种生活态度,或许是你正在经历的其中一个过程,更有甚者,像我,两者同时存在于一个姑娘的身体里,相辅相依,这也是可能的。因此,无论是“表”还是“好姑娘”,都不必在意旁人的意见,选择你认为对的生活方式,哪怕这方式在旁人看来十分狗血,都要相信狗血的人生也有幸福的道理。
一个能够看清自己的“绿茶表”,比“软柿子”好姑娘更值得推崇,而一个战胜了软弱的“软柿子”,也完全可以对“绿茶表”的存在一笑而过。之所以介意对方的存在,只是因为自己还不够强大。什么程度算是足够强大呢?看了以上内容之后,心想着“这些东西老娘早就知道了”并且一笑而过,大抵就是真正的强大了。
偶尔有姐妹发生事情,找我聊天,问我自己做的是否正确,我经常会毫不留情的把对方说得眼泪直流,姑娘们总是不敢和我说自己哭了,第二天或者几天后才告诉我,埋怨我嘴巴太欠,可是下一次发生事情,依然会找我聊天。这些姑娘中有“表”,也有“好姑娘”,两者对待我的方式并没有什么不同,而我与她们交朋友的方式,也没有什么不同——普天下的姑娘都是我的朋友。
但我并不敢说自己强大,我很弱小,会因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彻夜难眠,但我不会否定一个愿意对我敞开心扉的姑娘。一个阶段性选择做“表”的好姑娘,总是愿意和人分享自己做“表”的心得的,而这样的“表”,对我而言是可爱的,这样的“好姑娘”,对我而言也是可爱的。两者的可爱并没有什么不同,只是与之交流的人不同罢了。
——文章摘自芒来小姐的豆瓣专栏《识男手册》: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6351080/
若要看更多走心内容,请加我公号ydsaky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