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们,叔想和你们聊聊!
这是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按照惯例,我躺在床上,一边打算睡觉,一边和一个姑娘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微信。我们聊到了关于一个下午茶的时光,我们一边无聊地用勺子敲着装咖啡的瓷杯,一边等待天空呼啸而过的飞机。对于一个自嘲为大叔的人而言,忽然有种揪心地难受,有点类似村上春树听见那首要命的《挪威的森林》。这种时光,不是属于青春的时光吗?
那么美好,那么怀念。而今即便傻乎乎地仰望灰暗的天空,一架载满客人的飞机从头顶呼啸而过,那也只算一种怀旧或者凭吊罢了。而对于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而言,却正经历着这样的青春。此刻,贴上几年前的一篇文章,那是给另一群如今已然长大了的孩子们的发言稿。
亲爱如你,即将面对崭新的四年大学生活。这四年,或许会改变你的一生,或许,你仍然如我一样碌碌无为。那么,应该怎样来过这几年的大学生涯呢?作为过来人,我接下来想讲讲我的故事。希望我误入过的歧途,在座能够规避,我踩过的狗屎和地雷,诸位莫要重蹈。
关于学习。我想关于这个问题,你们的老师,长辈一定不止一次叮嘱过,一定要好好学习,然后报效祖国,挣大钱买大房子,找个漂亮的媳妇儿。或许大家听到找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都会说:“切……”。然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很不幸,老师和家长们说的都是那么正确。在大学的几年,我的成绩不算最好的,只能算中等吧。每次考试都抱着“60分万岁,多一份浪费”哪种心态,也都能够通过。然而,事实上,我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过代价。在上学那会儿,仗着自己有比较不错的基础,翘了不少课,甚至为了打个工泡个妞儿玩个社团长时间不来上课。我错过了至今都十分后悔的“古代汉语”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对于一个一生都可能从事文字的人而言,是多么可惜。时至今日,我仍然想对我的古代汉语老师说声抱歉。也为自己感到遗憾。
大学,你需要知道的是,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有些事情,即便你不愿意,你也要给自己一点点压力。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太多了。叫你早上七点钟起床吧,你肯定不愿意;叫你去背诵一篇《岳阳楼记》,你肯定不愿意。如果你真的觉得某些东西对你很重要,那么一定要试着给自己一点压力,让自己试着去习惯,习惯去养成学习的习惯吧。
当然,你们知道,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我严重鄙视那些学习特别认真的同学。大学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能力。这并非宣扬实用主义。即便从实用主义出发,你们学那点没有营养的东西,也确实丰富不了依然寒碜的人生。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大叔念书那会儿,现当代文学课老师特喜欢我们,给我们开了一拉长长的书单。具体有哪些书,我记不大清楚了。我记得最清楚有鲁迅、巴金、老舍、郭沫若等所谓大家的全集,还有文笔比大叔还差的什么刘兴武之流的所谓伤痕文学。按照当时的阅读能力,要把这份书单阅读完,估计给女孩子打开水的时间都没有了。当然,大多数人包括我都没有读完。我记得我选择了自己十分感兴趣的沈从文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书。我要说的不是我,而是我的一个女同学,她是学习委员,十分用功,直接照单全收。每次,我带女朋友路过当时的小操场玩的时候,都会看到这个女生,抱着一本厚厚的全集,在看周树人他家的家谱……而到现在,我仍然感谢那张书单,感谢这两位作者对我的影响。而我的那位女同学,目前在一个物业公司上班。因为在一个城市工作,我们还经常一起玩儿。在一次聚会的时候,我问她以前阅读的东西还记着多少,你们猜猜。全不记得了,而且可以说对她的人生毫无影响。
关于阅读。有个逼格很高的人说过一句话,阅读是让你和世界保持一定尺度的最好方式,让平凡如你不至于堕入平庸。
你们都晓得,你们的岳父,那个著名的赛车手韩寒,尽管他是个导演,但本质上他还是个小说家和杂志主编。他没有上过大学,然而却很成功。有人说他的成功是因为天才,其实不是这样的,他有大量的阅读。我记得他在一个采访的时候,告诉记者,他每个月买的杂志都要超过几千块。古人说“破万卷书”,只有读了很多东西之后,才能写出一点不错的东西,否则都是扯淡。
阅读的主要理由和价值究竟是什么呢?有个叫罗振宇的胖子说,阅读是为了把妹。这个大叔我好赞同。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傻逼,大叔身上为数不多被人称道的有点就是挺会侃的。我经常被好朋友批评“你娃屁话太多了”,每次都很得意。为什么呢?我有话可说啊,你肚子里没有东西,你怎么说啊。对于阅读,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中文系的,你们老师一定会开出一个长长的书单。不是中文系的,也会面对浩瀚的图书馆。那么,你会怎么选择呢?
不少孩子问大叔,大学里都读点什么书好。这真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万一大叔喜欢白菜,你们却喜欢哈密瓜呢?在阅读的量方面,你们要广泛涉猎,只是精读一小部分。记着,一定是一小部分。过多的阅读只能分散你本来不多的精力,除了把你变成傻逼没有别的好处。我建议你们阅读一些杂志,那种很贵的你们可能买不起或者不愿意破费的。你们可以去图书馆或者书店去读。比如《国家地理》、《生活》等。当然,如果为了装一手好逼,你们爱可以涉猎一些哲学啊美学之类的人文类书籍。
关于社团。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该怎么度过呢。首先是名目繁多的社团。我建议大家无论如何都要参加一个社团,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培养一个爱好,或者趁机找一个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十年前。靠,真的是十年前。在我写这个文章的时候,明明写的是七年前啊。总之那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大。我记得有一个下午,我作为新成立的一个文学社社长,发表了一个演讲。当时加上我在一起一共23个人。我们每个人凑了5块,开始了“创业”。我站在台上,发表自己的就职演说。我的那个腿啊,不停地打摆子似的抖个不停。我紧张啊。你想一个农村小孩子,来到城市,并组织了那么多同学,让他们听你说话,他能不激动加紧张吗。那天的演讲结束,本人很荣幸地获得了许多掌声。然而,最后一个美女给我说了实话,那就是一句话也没有听清楚。不过,这个一点也不重要。至少那次演讲,为我日后胆敢在女孩子面前吹牛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就业。在中国当下,念大学的目的十分单纯,那就是就业,有一个好前程。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和孩子都特功利。然而,这种家长的期盼你们的自己期待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你所学的所有东西,注定不会有用。大学,只是让你长大一些,脑子更加好用一些,肩膀更加壮实一些而已。大学不能让你就业,只是为了告诉你们,你可能是某种人,然后让你用三年或者四年让自己成为这种人。在我上大学那会儿,所有人都在为了考上一名教师或者公务员努力,而我,我觉得自己可能不适合,我觉得自己更适合做一个自由的人,比如做一名记者。于是,我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向和他们不大一样。在大四的时候,他们都去学校实习,而我则去了报社工作。现在他们大多数成了老师,或者公务员,都走上了自己的道路,而我,也成了自己想成为的人——一名自由的人。
不管是教师,还是公务员,还是自由职业,总之我们都在努力,为了自己当初设定的道路前进。没有哪一条路比另外一条路更好,关键是他是否适合你。对不起,这里我还想插一句,我觉得人活着,还得有点儿理想主义。不然,我们会活的很干燥无趣。
最后,我想和你们聊聊爱情和性。我曾采访过一名心理学教授。他告诉我,在最早的时候,他看到那些拉着手抱着亲嘴的年轻人,都会为他们惋惜,看着那些小旅馆,他会很痛心。然而现在,他会由衷祝福他们。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爱情。
祝福青春,祝福爱情。那是你的,我也曾有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E0MzkyNg==&mid=208986483&idx=1&sn=7facb27e2a4a7ff536ef3ab0fa76368f#rd
那么美好,那么怀念。而今即便傻乎乎地仰望灰暗的天空,一架载满客人的飞机从头顶呼啸而过,那也只算一种怀旧或者凭吊罢了。而对于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而言,却正经历着这样的青春。此刻,贴上几年前的一篇文章,那是给另一群如今已然长大了的孩子们的发言稿。
亲爱如你,即将面对崭新的四年大学生活。这四年,或许会改变你的一生,或许,你仍然如我一样碌碌无为。那么,应该怎样来过这几年的大学生涯呢?作为过来人,我接下来想讲讲我的故事。希望我误入过的歧途,在座能够规避,我踩过的狗屎和地雷,诸位莫要重蹈。
关于学习。我想关于这个问题,你们的老师,长辈一定不止一次叮嘱过,一定要好好学习,然后报效祖国,挣大钱买大房子,找个漂亮的媳妇儿。或许大家听到找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都会说:“切……”。然而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很不幸,老师和家长们说的都是那么正确。在大学的几年,我的成绩不算最好的,只能算中等吧。每次考试都抱着“60分万岁,多一份浪费”哪种心态,也都能够通过。然而,事实上,我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过代价。在上学那会儿,仗着自己有比较不错的基础,翘了不少课,甚至为了打个工泡个妞儿玩个社团长时间不来上课。我错过了至今都十分后悔的“古代汉语”这门课。因为这门课,对于一个一生都可能从事文字的人而言,是多么可惜。时至今日,我仍然想对我的古代汉语老师说声抱歉。也为自己感到遗憾。
大学,你需要知道的是,什么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有些事情,即便你不愿意,你也要给自己一点点压力。你不愿意做的事情太多了。叫你早上七点钟起床吧,你肯定不愿意;叫你去背诵一篇《岳阳楼记》,你肯定不愿意。如果你真的觉得某些东西对你很重要,那么一定要试着给自己一点压力,让自己试着去习惯,习惯去养成学习的习惯吧。
当然,你们知道,作为一个自由主义者,我严重鄙视那些学习特别认真的同学。大学学习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的能力。这并非宣扬实用主义。即便从实用主义出发,你们学那点没有营养的东西,也确实丰富不了依然寒碜的人生。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故事。大叔念书那会儿,现当代文学课老师特喜欢我们,给我们开了一拉长长的书单。具体有哪些书,我记不大清楚了。我记得最清楚有鲁迅、巴金、老舍、郭沫若等所谓大家的全集,还有文笔比大叔还差的什么刘兴武之流的所谓伤痕文学。按照当时的阅读能力,要把这份书单阅读完,估计给女孩子打开水的时间都没有了。当然,大多数人包括我都没有读完。我记得我选择了自己十分感兴趣的沈从文先生和钱钟书先生的书。我要说的不是我,而是我的一个女同学,她是学习委员,十分用功,直接照单全收。每次,我带女朋友路过当时的小操场玩的时候,都会看到这个女生,抱着一本厚厚的全集,在看周树人他家的家谱……而到现在,我仍然感谢那张书单,感谢这两位作者对我的影响。而我的那位女同学,目前在一个物业公司上班。因为在一个城市工作,我们还经常一起玩儿。在一次聚会的时候,我问她以前阅读的东西还记着多少,你们猜猜。全不记得了,而且可以说对她的人生毫无影响。
关于阅读。有个逼格很高的人说过一句话,阅读是让你和世界保持一定尺度的最好方式,让平凡如你不至于堕入平庸。
你们都晓得,你们的岳父,那个著名的赛车手韩寒,尽管他是个导演,但本质上他还是个小说家和杂志主编。他没有上过大学,然而却很成功。有人说他的成功是因为天才,其实不是这样的,他有大量的阅读。我记得他在一个采访的时候,告诉记者,他每个月买的杂志都要超过几千块。古人说“破万卷书”,只有读了很多东西之后,才能写出一点不错的东西,否则都是扯淡。
阅读的主要理由和价值究竟是什么呢?有个叫罗振宇的胖子说,阅读是为了把妹。这个大叔我好赞同。作为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傻逼,大叔身上为数不多被人称道的有点就是挺会侃的。我经常被好朋友批评“你娃屁话太多了”,每次都很得意。为什么呢?我有话可说啊,你肚子里没有东西,你怎么说啊。对于阅读,如果你和我一样是中文系的,你们老师一定会开出一个长长的书单。不是中文系的,也会面对浩瀚的图书馆。那么,你会怎么选择呢?
不少孩子问大叔,大学里都读点什么书好。这真是一个很不好回答的问题。万一大叔喜欢白菜,你们却喜欢哈密瓜呢?在阅读的量方面,你们要广泛涉猎,只是精读一小部分。记着,一定是一小部分。过多的阅读只能分散你本来不多的精力,除了把你变成傻逼没有别的好处。我建议你们阅读一些杂志,那种很贵的你们可能买不起或者不愿意破费的。你们可以去图书馆或者书店去读。比如《国家地理》、《生活》等。当然,如果为了装一手好逼,你们爱可以涉猎一些哲学啊美学之类的人文类书籍。
关于社团。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该怎么度过呢。首先是名目繁多的社团。我建议大家无论如何都要参加一个社团,在里面找到自己的位置,以及培养一个爱好,或者趁机找一个女朋友或者男朋友。十年前。靠,真的是十年前。在我写这个文章的时候,明明写的是七年前啊。总之那时候,我和你们一样大。我记得有一个下午,我作为新成立的一个文学社社长,发表了一个演讲。当时加上我在一起一共23个人。我们每个人凑了5块,开始了“创业”。我站在台上,发表自己的就职演说。我的那个腿啊,不停地打摆子似的抖个不停。我紧张啊。你想一个农村小孩子,来到城市,并组织了那么多同学,让他们听你说话,他能不激动加紧张吗。那天的演讲结束,本人很荣幸地获得了许多掌声。然而,最后一个美女给我说了实话,那就是一句话也没有听清楚。不过,这个一点也不重要。至少那次演讲,为我日后胆敢在女孩子面前吹牛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于就业。在中国当下,念大学的目的十分单纯,那就是就业,有一个好前程。自古以来,中国的父母和孩子都特功利。然而,这种家长的期盼你们的自己期待并没有什么卵用。因为,你所学的所有东西,注定不会有用。大学,只是让你长大一些,脑子更加好用一些,肩膀更加壮实一些而已。大学不能让你就业,只是为了告诉你们,你可能是某种人,然后让你用三年或者四年让自己成为这种人。在我上大学那会儿,所有人都在为了考上一名教师或者公务员努力,而我,我觉得自己可能不适合,我觉得自己更适合做一个自由的人,比如做一名记者。于是,我的阅读习惯和学习方向和他们不大一样。在大四的时候,他们都去学校实习,而我则去了报社工作。现在他们大多数成了老师,或者公务员,都走上了自己的道路,而我,也成了自己想成为的人——一名自由的人。
不管是教师,还是公务员,还是自由职业,总之我们都在努力,为了自己当初设定的道路前进。没有哪一条路比另外一条路更好,关键是他是否适合你。对不起,这里我还想插一句,我觉得人活着,还得有点儿理想主义。不然,我们会活的很干燥无趣。
最后,我想和你们聊聊爱情和性。我曾采访过一名心理学教授。他告诉我,在最早的时候,他看到那些拉着手抱着亲嘴的年轻人,都会为他们惋惜,看着那些小旅馆,他会很痛心。然而现在,他会由衷祝福他们。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爱情。
祝福青春,祝福爱情。那是你的,我也曾有过。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3NTE0MzkyNg==&mid=208986483&idx=1&sn=7facb27e2a4a7ff536ef3ab0fa76368f#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