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谈。
其实说白了就是想对自己这几年的留学生活做个总结。
之前一直不知道该怎么说,从何说起,因为想说的太多,内心反而杂乱。
记得曾经一个朋友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翻了我之前的QQ空间(基本很久之前就不在用了 ( ̄▽ ̄") )照片,第一反应就是“那只萝莉是谁?!”…… 其实那会儿自己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心里想着“和现在也没差几年,不过是角度不同嘛~ 嘁~ 干嘛这么大反应~” 。
时间线拉回现在,此刻,也是不忍直视自己,虽说模样依旧辣么对不起观众老爷,起码那会儿真的是满脸胶原蛋白。最近和闺蜜吐糟的点基本全部变成“我觉得我的脸失去活力了啦!肿么办!!!”之类的。然而,闺蜜们的反应也是出奇的一致:呵呵。
尽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尽管身处人造脸之国,尽管女人追求美天经地义,我决定还是跟自己的“原装脸”过一辈子啦。
对于“脸”的怨气暂时散发到此好了,毕竟开始的时候就多注意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话,或许能有点儿什么用(如果你作息不规律,真的嫌麻烦,也不能一直坚持,那基本就变成“然并卵”系列),现在只能瘫软状伏案捶胸顿足了。
二〇〇六后半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情,每件事情对我来说都尤为重要,而它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染着灰暗的颜色,浸满泪水。而其中的一件事,让我远离家乡的小城,在一个陌生的国家越待越久。
留学之前
那之前一直过着小城的小日子,和其他同学一样,守着桌子上的“长城”,拼命啃书本嚼试卷,也会把“长城”巧妙的变成防御的“堡垒”,说悄悄话,传小纸条,同时不忘在这青涩水嫩的时光里谈着稚嫩的恋爱。那时候,心里种满各种种子,做着种子发芽成长的梦,备战一年一度备受瞩目的#高考#。
从小就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完全不走心,所以什么其他国家的时政,偶像肥皂剧,时尚潮流统统没办法进入我那“土妞儿”的脑袋,单纯只知道要努力,闲暇之余盯着电视屏幕里神奇的自然风景,可爱的动物,和朋友去压马路诉说恋爱的秘密。
得知最最亲爱的姥爷得了癌症和毕业后去留学大概是在同一时间。
不知真正的死亡为何物的我那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和姥爷的相处时间只能用倒数来记数了,但即便对其他国家并没什么概念的我大概知道#留学#意味着去一个陌生的国家,远离自己熟悉的一切。说起来那时候为什么会觉得负能量满满呢,还是说那个年纪就是容易消极悲伤?高中那两年彻底改变了之前那个大大咧咧,看什么都特别美好的我,性格上的扭曲也让消极悲观趁虚而入。
那时候做了很多离别,其中最收到冲击的就是姥爷的去世吧。即便时隔九年,姥爷弥留之际的眼神仍旧深深刻在心里,是担心,是不舍,我统统不知道。那时候只能呆呆的像个木头人似的和他对望着,脑袋一片空白,脸上有没有流露出悲伤,手有没有能好好地握住他已经不记得了,哪怕是一点点也好,多希望那个时候能说出一句话,紧紧握住他,求他别丢下自己。最后的日子心不在焉,没能好好照顾姥爷,对那样的自己的厌恶,从他离世的那刻起,和思念一起疯狂生长。
走哪儿跟哪儿,几天不在身边就抱着电话哭的 “跟屁虫儿”、“小尾巴”,从此不知道跟着谁。
对于姥姥,妈妈和我,我们失去了和自己对应角色的姥爷,和她们不同,我失去的,是祖辈对孙辈纯粹的,满是关爱的那个他,所以我记得他的微笑,他的轻声细语,他的温和教导。记忆里,他要么在安静的读书读报,要么就带我做各种我觉得新鲜的事情,不听话的时候也不会恶言训斥,会细心的讲道理,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每当我发觉周遭满布黑暗,却还是能凭着你在我心里种下的光亮坚持自己走下去。
好幸运,能够遇到你。如果有下一世,还是希望能遇到你,早点遇到你。
姥爷去世后的某一天,我在梦里见到了熟悉的笑脸,尽管一如既往抹着眼泪吵闹着要“不要走”,他还是无法停留,看着我越退越远。醒来之后只剩下浸湿的枕头,可是好高兴,能说出来,只是看不清他的表情。
每次提到这件事,精神就会不知不觉整个儿被流窜集中到这里,偏了原来的题。
同样是失去,但还是有很多难以言明的不同。总之,在这种状态下,我告别了所有,来到这里。
韩国-语言学院
……
之前一直不知道该怎么说,从何说起,因为想说的太多,内心反而杂乱。
记得曾经一个朋友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翻了我之前的QQ空间(基本很久之前就不在用了 ( ̄▽ ̄") )照片,第一反应就是“那只萝莉是谁?!”…… 其实那会儿自己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感觉,心里想着“和现在也没差几年,不过是角度不同嘛~ 嘁~ 干嘛这么大反应~” 。
时间线拉回现在,此刻,也是不忍直视自己,虽说模样依旧辣么对不起观众老爷,起码那会儿真的是满脸胶原蛋白。最近和闺蜜吐糟的点基本全部变成“我觉得我的脸失去活力了啦!肿么办!!!”之类的。然而,闺蜜们的反应也是出奇的一致:呵呵。
尽管“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尽管身处人造脸之国,尽管女人追求美天经地义,我决定还是跟自己的“原装脸”过一辈子啦。
对于“脸”的怨气暂时散发到此好了,毕竟开始的时候就多注意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的话,或许能有点儿什么用(如果你作息不规律,真的嫌麻烦,也不能一直坚持,那基本就变成“然并卵”系列),现在只能瘫软状伏案捶胸顿足了。
二〇〇六后半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情,每件事情对我来说都尤为重要,而它们当中的大多数,都染着灰暗的颜色,浸满泪水。而其中的一件事,让我远离家乡的小城,在一个陌生的国家越待越久。
留学之前
那之前一直过着小城的小日子,和其他同学一样,守着桌子上的“长城”,拼命啃书本嚼试卷,也会把“长城”巧妙的变成防御的“堡垒”,说悄悄话,传小纸条,同时不忘在这青涩水嫩的时光里谈着稚嫩的恋爱。那时候,心里种满各种种子,做着种子发芽成长的梦,备战一年一度备受瞩目的#高考#。
从小就对不感兴趣的东西完全不走心,所以什么其他国家的时政,偶像肥皂剧,时尚潮流统统没办法进入我那“土妞儿”的脑袋,单纯只知道要努力,闲暇之余盯着电视屏幕里神奇的自然风景,可爱的动物,和朋友去压马路诉说恋爱的秘密。
得知最最亲爱的姥爷得了癌症和毕业后去留学大概是在同一时间。
不知真正的死亡为何物的我那时候并不知道自己和姥爷的相处时间只能用倒数来记数了,但即便对其他国家并没什么概念的我大概知道#留学#意味着去一个陌生的国家,远离自己熟悉的一切。说起来那时候为什么会觉得负能量满满呢,还是说那个年纪就是容易消极悲伤?高中那两年彻底改变了之前那个大大咧咧,看什么都特别美好的我,性格上的扭曲也让消极悲观趁虚而入。
那时候做了很多离别,其中最收到冲击的就是姥爷的去世吧。即便时隔九年,姥爷弥留之际的眼神仍旧深深刻在心里,是担心,是不舍,我统统不知道。那时候只能呆呆的像个木头人似的和他对望着,脑袋一片空白,脸上有没有流露出悲伤,手有没有能好好地握住他已经不记得了,哪怕是一点点也好,多希望那个时候能说出一句话,紧紧握住他,求他别丢下自己。最后的日子心不在焉,没能好好照顾姥爷,对那样的自己的厌恶,从他离世的那刻起,和思念一起疯狂生长。
走哪儿跟哪儿,几天不在身边就抱着电话哭的 “跟屁虫儿”、“小尾巴”,从此不知道跟着谁。
对于姥姥,妈妈和我,我们失去了和自己对应角色的姥爷,和她们不同,我失去的,是祖辈对孙辈纯粹的,满是关爱的那个他,所以我记得他的微笑,他的轻声细语,他的温和教导。记忆里,他要么在安静的读书读报,要么就带我做各种我觉得新鲜的事情,不听话的时候也不会恶言训斥,会细心的讲道理,或许正是因为这些,每当我发觉周遭满布黑暗,却还是能凭着你在我心里种下的光亮坚持自己走下去。
好幸运,能够遇到你。如果有下一世,还是希望能遇到你,早点遇到你。
姥爷去世后的某一天,我在梦里见到了熟悉的笑脸,尽管一如既往抹着眼泪吵闹着要“不要走”,他还是无法停留,看着我越退越远。醒来之后只剩下浸湿的枕头,可是好高兴,能说出来,只是看不清他的表情。
每次提到这件事,精神就会不知不觉整个儿被流窜集中到这里,偏了原来的题。
同样是失去,但还是有很多难以言明的不同。总之,在这种状态下,我告别了所有,来到这里。
韩国-语言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