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艾炜
那时的艾炜,总披散着小波浪似的黑发,喜欢穿宽松的衣服,实在是个风一样的女子。
2010年的秋天,和很多人一样,拖着行李去河工大报到。在新生大会上,第一次见到艾炜。她上台跟学生见面,发言的时候,流利的英文口语让很多人赞叹不已。
十一假期结束后,回校上的第一堂精读课,便是艾炜教的,而此后一学年的精度课也都是艾炜教的。艾炜很随性,她是游离在那些繁文缛节和规矩规则之外的人,所以,对于她那样的人而言,第一堂课上不讲课本只谈梦想的事情,在多年以后的今天看来,确实再正常不过了。
你的梦想是什么?用英文告诉我。
她走下讲台,坐到我们中间问。
于是,同学一一道出自己的人生理想,现实的,不现实的。
有人说想当主持人,有人说想当翻译,有人说想继续读研但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说只想和女朋友回到家乡安安静静的生活,还有人说希望可以和朋友们像《friends》里面的几个人一样同居着……她问我的时候,我说我喜欢唱歌、绘画和写作,理想是当一名作家。
她笑着说:“It’s good!”
随后,她重新站回讲台上,告诉我们她也有一个理想,目前正在为之努力,她现在还不想说出来,等实现了便会告诉我们。她又让我们都各自记住自己今天所说的话,她希望多年以后,她的学生仍然是一个有梦的人。
她的话,像烙似的印在了我的心上,让我难以忘记,以至今日,每每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当初对自己许下的那个诺言。
再后来,也就是到了大一学期结束的时候,她告诉我们她要移民加拿大了,而那,便是她所执着追求的理想。如今是实现了的。
艾炜虽个性十足,但却算不得那种不与人为伍的人,至少她不会对自己的学生吝啬自己的感情。课堂上,她会拿出自己的小音箱,给我们放她一贯喜欢的又或者是最近才得来的好歌听。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有一次,她放了一首老歌,让我们猜是谁唱的。大家都不知道,其实我也没听过,只依稀辨别出了大概是伍佰的声音,于是便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她立即像个孩子似的同其他人赞叹:“看看人家!”
下课后,她坐到我前排位置上,和众人聊天。不想怎么就聊到了张信哲身上,便忽然转过身来,问我:“可会唱《白月光》?”我说大概会唱几句。
她便要我唱来听。见我似乎颇为紧张,便又笑着鼓励我说没有外人,放心大胆地唱就好了。
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试着在她的鼓励下清唱了一段。
她听完后带头鼓掌,赞我声音好听。
那时的我便忽然很想打开心扉,将自己所有的喜好与人生理想都将给她听,然后寻求她的见解和指示。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们,大概都已经被她的魅力所折服了的。
下学期的期末,我们在艾炜的鼓励下举办了一次班级晚会,每个人都有节目表演,单人的,或者集体的,还有两项都有的。因为得知艾炜要参加,每个人都排练得格外认真。
晚会安排在了规定课时结束后的日子里,所以在最后一堂精度课上,艾炜才宣布了她已辞职准备移居加拿大的事情。同学们大都为此后再也见不到艾炜了而感到伤感,于是,期末晚会也悄悄地演变成了一场同艾炜的告别晚会。
晚会当天,我们早早地便到了现场去布置场地,男生忙着摆放桌椅、调试音响,女生则忙着粘贴气球、悬挂彩带。我们用班费买来了甜点、水果和饮料,在每个人的桌子前都摆放好。一切都安置妥当后,便只盼着艾炜的到来了。
大约七点钟的时候,班长接上了艾炜的电话。众人一片目光全部集中到了班长耳旁的手机上,几句话后,班长兴奋地告诉大家艾炜已经快到楼下了。
众人一片欢腾。
艾炜来了,带着她跟我们谈论了足足一年的丈夫和儿子。我们像模像样地把艾炜和她的家人请入坐后,晚会便在两个不怎么专业却特别认真的主持人的开场白中拉开了帷幕。
那一晚,我们每个人都十二分卖力地演出了自己的节目,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在人前亮相,但大家并没有紧张和羞涩,反而是集体出色地完成了一场晚会。节目的最后,艾炜也应我们的要求,和他的爱人跳了一曲交谊舞。看着那个在讲台上时常和我们欢笑的艾炜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很多人都欢呼着掉下了眼泪。
晚会结束后,艾炜同我们拥抱、告别,笑着贴着耳际跟每个人讲悄悄话。我自然不知道她同别人都说了些什么,只记得她贴上我的耳朵时,说了一句:你以后的人生会很精彩!
如今,2010级的学生毕已业一年有余。作为艾炜带过的最后一届学生,我们也早已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拥有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和人生道路。闲暇之余,大家会时常在微信群里聊一些工作后的烦恼和对校园生活的怀念,可聊归聊,谁都知道有些人和事是回不到过去了,如同艾炜,如同那段和艾炜一起走过的时光。
2010年的秋天,和很多人一样,拖着行李去河工大报到。在新生大会上,第一次见到艾炜。她上台跟学生见面,发言的时候,流利的英文口语让很多人赞叹不已。
十一假期结束后,回校上的第一堂精读课,便是艾炜教的,而此后一学年的精度课也都是艾炜教的。艾炜很随性,她是游离在那些繁文缛节和规矩规则之外的人,所以,对于她那样的人而言,第一堂课上不讲课本只谈梦想的事情,在多年以后的今天看来,确实再正常不过了。
你的梦想是什么?用英文告诉我。
她走下讲台,坐到我们中间问。
于是,同学一一道出自己的人生理想,现实的,不现实的。
有人说想当主持人,有人说想当翻译,有人说想继续读研但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说只想和女朋友回到家乡安安静静的生活,还有人说希望可以和朋友们像《friends》里面的几个人一样同居着……她问我的时候,我说我喜欢唱歌、绘画和写作,理想是当一名作家。
她笑着说:“It’s good!”
随后,她重新站回讲台上,告诉我们她也有一个理想,目前正在为之努力,她现在还不想说出来,等实现了便会告诉我们。她又让我们都各自记住自己今天所说的话,她希望多年以后,她的学生仍然是一个有梦的人。
她的话,像烙似的印在了我的心上,让我难以忘记,以至今日,每每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的时候,我依然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他当初对自己许下的那个诺言。
再后来,也就是到了大一学期结束的时候,她告诉我们她要移民加拿大了,而那,便是她所执着追求的理想。如今是实现了的。
艾炜虽个性十足,但却算不得那种不与人为伍的人,至少她不会对自己的学生吝啬自己的感情。课堂上,她会拿出自己的小音箱,给我们放她一贯喜欢的又或者是最近才得来的好歌听。有中文的,也有英文的。有一次,她放了一首老歌,让我们猜是谁唱的。大家都不知道,其实我也没听过,只依稀辨别出了大概是伍佰的声音,于是便试探性地问了一句。她立即像个孩子似的同其他人赞叹:“看看人家!”
下课后,她坐到我前排位置上,和众人聊天。不想怎么就聊到了张信哲身上,便忽然转过身来,问我:“可会唱《白月光》?”我说大概会唱几句。
她便要我唱来听。见我似乎颇为紧张,便又笑着鼓励我说没有外人,放心大胆地唱就好了。
于是,我深吸了一口气,试着在她的鼓励下清唱了一段。
她听完后带头鼓掌,赞我声音好听。
那时的我便忽然很想打开心扉,将自己所有的喜好与人生理想都将给她听,然后寻求她的见解和指示。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们,大概都已经被她的魅力所折服了的。
下学期的期末,我们在艾炜的鼓励下举办了一次班级晚会,每个人都有节目表演,单人的,或者集体的,还有两项都有的。因为得知艾炜要参加,每个人都排练得格外认真。
晚会安排在了规定课时结束后的日子里,所以在最后一堂精度课上,艾炜才宣布了她已辞职准备移居加拿大的事情。同学们大都为此后再也见不到艾炜了而感到伤感,于是,期末晚会也悄悄地演变成了一场同艾炜的告别晚会。
晚会当天,我们早早地便到了现场去布置场地,男生忙着摆放桌椅、调试音响,女生则忙着粘贴气球、悬挂彩带。我们用班费买来了甜点、水果和饮料,在每个人的桌子前都摆放好。一切都安置妥当后,便只盼着艾炜的到来了。
大约七点钟的时候,班长接上了艾炜的电话。众人一片目光全部集中到了班长耳旁的手机上,几句话后,班长兴奋地告诉大家艾炜已经快到楼下了。
众人一片欢腾。
艾炜来了,带着她跟我们谈论了足足一年的丈夫和儿子。我们像模像样地把艾炜和她的家人请入坐后,晚会便在两个不怎么专业却特别认真的主持人的开场白中拉开了帷幕。
那一晚,我们每个人都十二分卖力地演出了自己的节目,不少人都是第一次在人前亮相,但大家并没有紧张和羞涩,反而是集体出色地完成了一场晚会。节目的最后,艾炜也应我们的要求,和他的爱人跳了一曲交谊舞。看着那个在讲台上时常和我们欢笑的艾炜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很多人都欢呼着掉下了眼泪。
晚会结束后,艾炜同我们拥抱、告别,笑着贴着耳际跟每个人讲悄悄话。我自然不知道她同别人都说了些什么,只记得她贴上我的耳朵时,说了一句:你以后的人生会很精彩!
如今,2010级的学生毕已业一年有余。作为艾炜带过的最后一届学生,我们也早已走上了不同的工作岗位,拥有了不同的社会角色和人生道路。闲暇之余,大家会时常在微信群里聊一些工作后的烦恼和对校园生活的怀念,可聊归聊,谁都知道有些人和事是回不到过去了,如同艾炜,如同那段和艾炜一起走过的时光。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