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32 读书笔记《用系统来工作》1:像运营系统一样运营生活
![]() |
《用系统来工作》这本书是某天中午我无意中在公司的图书馆里翻看的,觉得有些点其实很在理。后来自己也买了一本,再仔细读。虽然说作者的语气感觉很夸张(无论他是不是真的用他的理论那么神奇地创造了他所描述的生活),很多时候有十足的畅销书成功学的忽悠感.....但我还是觉得,书里的核心理念还是很值得推荐和尝试的。
其实现在自己的工作是运营方面的,标准工作流程SOP的确定和不断更新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从一个销售订单机会的确认,到价格审批,到订单录入,向国外采购,到货清关入库,出库,客户付款,到账发货,物流运输。一个销售业绩从开始到结束,无论是1个还是1w个还是10w个,除了政策和操作细节,总体原则是一致的。所以按照及时更新的标准操作流程来运作,可以保持对于大量业务的高效处理。而什么是一个最合适的SOP,什么时候用什么方式和谁商量沟通出最Update的操作方式,对原先的操作进行什么样的调整(删除不需要的步骤简化和增加必要的步骤),则是关键。而我觉得更关键的是,工作中的我们是否意识到了这种SOP的重要以及必要性。我相信,这并不止适用于我现在的工作,所有人手中的工作甚至是生活,都由一个个小封闭的小事件构成。而很多的事件,本质上讲与其他的事件操作原则是一致的。如果有一个标准的SOP,很多事情我们可以用同样的方式更高效地处理,从而为自己省下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完成更多的目标。可是,大部分时候,我们并没有这个意识。
拿最近的例子来说,去旅游,我们都需要打包行李,对吗?像我,只身在外工作,遇到过年十一什么的,没有旅游计划我都会回家,回家我也需要打包行李。如果是出差,我也需要打包行李。而每一次打包行李,总有洗漱用品,化妆用品,药品,衣服,鞋子,电子产品,车票这些类别。如果我给自己制作一个general的打包清单,把这些都列出来,以后每次打包时,到了最后我拿出来核对,是不是就省略了很多力气?可是我这样做了吗?并没有。
为什么? 1 我没有这个意识:重复发生的事件可以用SOP来提高效率 2 我讨厌为一件并不那么复杂的事情额外付出列清单这样的力气 我看不到创建SOP的价值。
所以,即使我很讨厌打包行李,即使我很讨厌最后发现自己漏掉一两件东西,即使我很讨厌自己带多了不必要的东西,我也没有为这件事情想一个让自己以后更舒服的方法。而这种思路,就偏偏让我每一次都在打包行李这件事情上多少感觉suffer且不愿意去做。这样一些明明有很高相似度且以一定频率在生活中发生的群体事件,就被我当做一个个单一事件在每一次操作时都花费额外的精力和情绪来处理,并且每一次的处理都没有为之后的打包行为创造任何额外累积下来的价值(除了我可能下次打包得快一点,知道什么东西怎么塞更能塞满箱子)。
而这本书,一定程度上,就是在将怎样发现并创建一个系统,你遵守它的规则,让它自动运行,帮助你更有效率地达到自己的目标。
当然,在读的时候确实有觉得作者写作的语气有时候太夸张。但读书,最最重要的是领悟到对自己有价值的思路,批判的事情,留给能用批判的语言为其他读者创造更多价值的高人吧。
和《暗时间》一样,我只是对部分内容进行节选摘录,如果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书阅读哦~
今天有点累了,明天早上再补上两篇。祝大家假期愉快~
------------------------------------------------------------------------------------------------------------------------------
《用系统来工作》- 萨姆 卡彭特
序 更少工作 更多结果的简单机制
如果我有八小时去砍一颗树,我会先花六小时磨斧子。- 亚伯拉罕 林肯
我们每天都在用系统来工作,而且不止一个。我运用我的世界里的所有系统 - 职业,财务,社交,生物和机械系统。你也有你的系统,你看见了吗?你掌控它们吗?无论你是生意人,总裁,支援,家庭主妇,丈夫,退休人士或者学生,你的人生都由系统构成,由你控制,或不由你控制。
生活是严肃的事情,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不管你喜欢不习惯,你的个人系统编织你人生的经纬线,它们交织在一起,合成了你。如果你只是对付着过日子,你就看不到,这些过程其实是一个个独立体,它们有些运转良好,有些运转不灵。
《用系统来工作》的出发点不是训练你运用10个步骤来获得平和和富足,也而不是告诫你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要犯5个错误。它的用意是,调整你看待你所在的世界的元素的方式。当这种平静而深刻的人生观发生调整时,你会记得这个时刻的,这套简单的方法会显出无可辩驳的道理,你将从此不同。我把这种看待事物的新视角成为“系统思维”。
反思人生的机制,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过去30年间,即时满足感吸引了大批民众。对于那些上瘾的人群,那些过分沉迷于智能手机,网络社交和娱乐产业的人们,让他们深入思考食物的根源,是勉为其难的。即时满足使人分心,无暇深思事情发生的原因。很多人觉得静下心来反思太没意思,我们如果要改进机制以获得预期的结果,必须花时间去了解我们的人生机制。
是的,用系统来工作是某种倒退,退回到一个精心准备而不期待即时回报的时代。但话说回来,投资这种策略,会在很快显出实实在在的益处 -- 也许不在明天,但必定在几周之内。(其实和跑步训练 调整饮食 而不是单纯寻找各种节食方式来合理瘦身是一个道理不是么?或者,认真地拿着自己的PPT,excel一点一点地做图练习,而不是更多地花时间在网上找短时间内立马成为高手的秘籍。精心地为一些事情做准备,而不是在想发设法找捷径。而 事实上,很多时候,大部分的事情是没什么捷径的,而没有捷径的这条路,已经是最短的路线了,只是需要我们耐心且认真地走下去。)
“系统”一词是语义明显而独特的,十分精准,没有太多同义词。但有几个近义词,“过程”,“机制”和“机器”等。
其实在工作中,我并不是每时每刻都遵照系统运作的原则方法,我偶尔会失职。尽管如此,由于我围绕这套方法构筑我的人生,虽有一时分心或身体和精神的萎靡,但每日的细节依旧按部就班。无论如何,我的各个系统都会持续推进事情发展。
-
华Xin 转发了这篇日记 2015-11-26 20:09:03
-
查理不浪 转发了这篇日记
“精心地为一些事情做准备,而不是在想发设法找捷径。” 这句话说的太好。人的焦虑感有时候来自于对于结果的速成追求,但往往事与愿违。踏踏实实的,发自内心自愿的,平静的付出,才是一切回归正轨的开始。
2015-09-05 08:1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