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天
说是第二天,其实学期周五才开始呢。今天没去实验室,新家里很多东西还没修好所以在家。来到Montreal第五天了终于缓过来了!所以还是详细地说一下我自己和蒙特利尔这个城市吧。
我三年前来到蒙特利尔上本科生,我是生物专业。刚到的时候蒙特利尔特别热,据说是几十年来最热的,三元份就20多度了。作为比较,去年三月份还是零下20度呢。搬到了半山腰的宿舍叫Douglas Hall,1937年以来一直是学生宿舍,是McGill最老的宿舍。这个楼绝大部分是奖学金获得者住,我是因为这个宿舍的食堂像哈利波特里的Great Hall所以选的......
我现在大部分朋友都是宿舍认识的。平常上课什么专业的同学都有,一个课上最多能快800个人所以不太可能认识什么人。当然,如果你很能耐、善于交往肯定能认识很多人。因为没有什么班主任班级什么的,所以每天无论选什么课都能见到的就是宿舍里的朋友了。不知道为什么最好的朋友们专业都差不多呢......
再说专业,其实专业不同就是必修课不同。一开始很多专业要求的基本课都一样所以根本体现不出来差别。大概第三年第四年就不一样了,像我学生物会涉及到植物、环境,而生化要求很多化学,神经学更专注神经了等等。其实因为专业分得很细,有的教授的研究范围包括了多个专业。例如一个教授研究神经学但是生物有一些神经学的课,所以这个教授即算是神经科的也算是生物科的。
学习还是比较紧张的,我自认为McGill的学生很刻苦。学期过半时图书馆会开始24小时开放,同学们都很高兴这样可以长时间在图书馆学习了。这都是变态!我每天要保障7个小时睡眠啊!!!因此牺牲了很多社交的时间,但是我作为一个偏孤僻的人也没有非常在乎这个。曾经听人说过,大学就是学业,社交和睡觉之间任选2个。我非常赞同。很多同学都压力太大,都会失眠。我不是说吓唬谁,但是大学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读下来的。
大家都学习刻苦我认为是被天气逼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比哈尔滨冷好吗!大概11月下了第一场雪以后知道第二年4月底才化!年底说实话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年初简直要崩溃了!一月底二月初大概就是最冷零下三十度的感觉了,如果最高温度能是零下一位数简直幸福。零下二十度是家常便饭,即使这样也没有人适应。来了蒙特利尔几十年的教授上课之前也会和我们一起抱怨外面实在是太冷了,去便利店买东西收银员大妈也在感慨冻的不行了。这么冷的天气不在室内学习还能干什么呢?当然有同学们冒着大雪穿着小短黑裙喝高跟鞋去夜店,但是我实在是没有那个胆量。我是真心佩服那帮人。天气好一点儿的话其实我还是愿意在这个城市多呆会儿的。
但是因为冬天太冷夏天就不断的地在施工啊!!!抱怨第二点!!蒙特利尔真心只有两个季节:冬天和施工。周六搬家的时候从老地方搬到新家大概3公里开车能开十几分钟。施工也不是一两个地方,而是整个城市啊!那么烂什么地方都要修?!施工就算了,加上那么多单行道则么开车啊!所以住市中心还是走路好。
呃,说到哪儿了?
好吧好吧快进到了要死要活的毕了业现在要读研究生了。你问我为什么还要在这个冰冻高压锅一样的地方呢?大概是因为熟悉吧。很多朋友还在这儿,虽然他们明年毕业也要离开。我知道去哪儿买什么东西,法语的“要袋子吗”也听得懂了,哪儿好吃哪儿跑步可以看见好风光也知道一二。都忍了三年的冬天了,趁年轻再呆两年也死不了。话说McGill的神经学是加拿大最好的!最好的!所以也值了。(所以也应该值了???)
现在搬好家了,东西都差不多弄好了,除了冰箱还是坏......周一和教授见面了谈了我研究项目大概要做什么control experiment(抱歉不知道中文怎么说),主要是我还要做很多培训。这几天因为很多公关的东西没弄好呢还算闲,过几天就要死了。
呃.......还有什么下次再说吧
我三年前来到蒙特利尔上本科生,我是生物专业。刚到的时候蒙特利尔特别热,据说是几十年来最热的,三元份就20多度了。作为比较,去年三月份还是零下20度呢。搬到了半山腰的宿舍叫Douglas Hall,1937年以来一直是学生宿舍,是McGill最老的宿舍。这个楼绝大部分是奖学金获得者住,我是因为这个宿舍的食堂像哈利波特里的Great Hall所以选的......
我现在大部分朋友都是宿舍认识的。平常上课什么专业的同学都有,一个课上最多能快800个人所以不太可能认识什么人。当然,如果你很能耐、善于交往肯定能认识很多人。因为没有什么班主任班级什么的,所以每天无论选什么课都能见到的就是宿舍里的朋友了。不知道为什么最好的朋友们专业都差不多呢......
再说专业,其实专业不同就是必修课不同。一开始很多专业要求的基本课都一样所以根本体现不出来差别。大概第三年第四年就不一样了,像我学生物会涉及到植物、环境,而生化要求很多化学,神经学更专注神经了等等。其实因为专业分得很细,有的教授的研究范围包括了多个专业。例如一个教授研究神经学但是生物有一些神经学的课,所以这个教授即算是神经科的也算是生物科的。
学习还是比较紧张的,我自认为McGill的学生很刻苦。学期过半时图书馆会开始24小时开放,同学们都很高兴这样可以长时间在图书馆学习了。这都是变态!我每天要保障7个小时睡眠啊!!!因此牺牲了很多社交的时间,但是我作为一个偏孤僻的人也没有非常在乎这个。曾经听人说过,大学就是学业,社交和睡觉之间任选2个。我非常赞同。很多同学都压力太大,都会失眠。我不是说吓唬谁,但是大学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读下来的。
大家都学习刻苦我认为是被天气逼的。冬天实在是太冷了!比哈尔滨冷好吗!大概11月下了第一场雪以后知道第二年4月底才化!年底说实话咬咬牙也就过去了,年初简直要崩溃了!一月底二月初大概就是最冷零下三十度的感觉了,如果最高温度能是零下一位数简直幸福。零下二十度是家常便饭,即使这样也没有人适应。来了蒙特利尔几十年的教授上课之前也会和我们一起抱怨外面实在是太冷了,去便利店买东西收银员大妈也在感慨冻的不行了。这么冷的天气不在室内学习还能干什么呢?当然有同学们冒着大雪穿着小短黑裙喝高跟鞋去夜店,但是我实在是没有那个胆量。我是真心佩服那帮人。天气好一点儿的话其实我还是愿意在这个城市多呆会儿的。
但是因为冬天太冷夏天就不断的地在施工啊!!!抱怨第二点!!蒙特利尔真心只有两个季节:冬天和施工。周六搬家的时候从老地方搬到新家大概3公里开车能开十几分钟。施工也不是一两个地方,而是整个城市啊!那么烂什么地方都要修?!施工就算了,加上那么多单行道则么开车啊!所以住市中心还是走路好。
呃,说到哪儿了?
好吧好吧快进到了要死要活的毕了业现在要读研究生了。你问我为什么还要在这个冰冻高压锅一样的地方呢?大概是因为熟悉吧。很多朋友还在这儿,虽然他们明年毕业也要离开。我知道去哪儿买什么东西,法语的“要袋子吗”也听得懂了,哪儿好吃哪儿跑步可以看见好风光也知道一二。都忍了三年的冬天了,趁年轻再呆两年也死不了。话说McGill的神经学是加拿大最好的!最好的!所以也值了。(所以也应该值了???)
现在搬好家了,东西都差不多弄好了,除了冰箱还是坏......周一和教授见面了谈了我研究项目大概要做什么control experiment(抱歉不知道中文怎么说),主要是我还要做很多培训。这几天因为很多公关的东西没弄好呢还算闲,过几天就要死了。
呃.......还有什么下次再说吧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