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帝留学日记:原来英国人是这样对待抄袭的~
2015年9月2日上午9点,语言课essay的deadline。
essay其实蛮早就写完了,只等提交就完事大吉。在deadline的前一天晚上,从九点多就找到了提交的页面,反复纠结,就是没办法鼓起勇气点下submit。终于到了12点,带着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绝望之心,递交了最后的essay。
倒也不是第一次写essay。但是从没有这么认真过到是真的。
国内本科期间也有不少课程是以essay的形式结课的,通常是通识课程,上课过程颇为随意,签到点名交论文,然后拿个不高不低的分数。中间的资料可以随便抄袭,也不太用在意参考文献和注释。文章观点不用在意出处,只当是自己原创,还占了创新的好名头。国内同样有查重存在,该项工作基本靠知网或者大雅,查重成本高,知网的专业查重甚至要几百元,老师个人难以负担整个班级的查重费用。同时,因为每学期课程过多,学校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来组织查重工作。更何况,论文本身只是作为结课的一个证明,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不见报发表,大多在课程结束后就弃之于废纸堆,不会被原作者发现。因此结课小论文其实是抄袭的重灾区,便是将他人文章整篇复制也十分常见。“千古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此句出处已不可考,但确是国内大学生中广为流传一句。
但是在英国,任何抄袭都不可原谅。以我所在的利兹大学为例,介绍下这边的情况。首先,有专门的课讲抄袭(plagiarism),但是不好意思我翘掉了也不知道到底讲了什么,应该就是不要抄袭吧,我猜。在写作的时候,先有一节课专门讲reference或者叫citation,文章中间使用他人观点要有标注,在文章最后要有详细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和文中注释相对应。不得不吐槽下英国人,少个页码都能揪着不放半天简直哭了,我还以为来了德国。接着,有专门的课来讲如何改写。除了直接引用,也就是打了引号的形式外,其他的都必须改写(paraphrase)或对观点进行总结(summarize),超过五个字以上的完全重复算抄袭。的确有同学因为没有改写而被判抄袭,虽然在文中写了注释,但是命运依然坎,前途不太乐观。最后,在提交论文的时候都必须要经过查重,虽然不知道具体如何运作,但是的确所有论文都要经过查重。
最后吐槽下这篇essay的工作量。字数1000到1200,不算多。但是,为了写这千把字,看了四篇长到没朋友的论文其中一篇还没啥用,一个线上的视频讲座,三本书的个别章节。学校甚至转么做了一个guest lecture给我们,简直用心良苦。但是在国内写一篇论文,基本上百度一下就都有了,统共看个三四篇文章应该足够了。
由此可猜想,国外大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做每一篇论文,则专业素养将大大超过中国那些混日子的家伙~~
essay其实蛮早就写完了,只等提交就完事大吉。在deadline的前一天晚上,从九点多就找到了提交的页面,反复纠结,就是没办法鼓起勇气点下submit。终于到了12点,带着一种不成功便成仁的绝望之心,递交了最后的essay。
倒也不是第一次写essay。但是从没有这么认真过到是真的。
国内本科期间也有不少课程是以essay的形式结课的,通常是通识课程,上课过程颇为随意,签到点名交论文,然后拿个不高不低的分数。中间的资料可以随便抄袭,也不太用在意参考文献和注释。文章观点不用在意出处,只当是自己原创,还占了创新的好名头。国内同样有查重存在,该项工作基本靠知网或者大雅,查重成本高,知网的专业查重甚至要几百元,老师个人难以负担整个班级的查重费用。同时,因为每学期课程过多,学校根本没有足够的人力来组织查重工作。更何况,论文本身只是作为结课的一个证明,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学术研究,不见报发表,大多在课程结束后就弃之于废纸堆,不会被原作者发现。因此结课小论文其实是抄袭的重灾区,便是将他人文章整篇复制也十分常见。“千古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此句出处已不可考,但确是国内大学生中广为流传一句。
但是在英国,任何抄袭都不可原谅。以我所在的利兹大学为例,介绍下这边的情况。首先,有专门的课讲抄袭(plagiarism),但是不好意思我翘掉了也不知道到底讲了什么,应该就是不要抄袭吧,我猜。在写作的时候,先有一节课专门讲reference或者叫citation,文章中间使用他人观点要有标注,在文章最后要有详细的参考文献,参考文献必须和文中注释相对应。不得不吐槽下英国人,少个页码都能揪着不放半天简直哭了,我还以为来了德国。接着,有专门的课来讲如何改写。除了直接引用,也就是打了引号的形式外,其他的都必须改写(paraphrase)或对观点进行总结(summarize),超过五个字以上的完全重复算抄袭。的确有同学因为没有改写而被判抄袭,虽然在文中写了注释,但是命运依然坎,前途不太乐观。最后,在提交论文的时候都必须要经过查重,虽然不知道具体如何运作,但是的确所有论文都要经过查重。
最后吐槽下这篇essay的工作量。字数1000到1200,不算多。但是,为了写这千把字,看了四篇长到没朋友的论文其中一篇还没啥用,一个线上的视频讲座,三本书的个别章节。学校甚至转么做了一个guest lecture给我们,简直用心良苦。但是在国内写一篇论文,基本上百度一下就都有了,统共看个三四篇文章应该足够了。
由此可猜想,国外大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做每一篇论文,则专业素养将大大超过中国那些混日子的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