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儿子爬山去(白石山)
带儿子爬山去
意外三天假期,辛迪带新女友回家,本计划一起去爬山,因辛迪急回石家庄,此次爬山成为红云、愚凡我们一家三口之行。
送辛迪去火车站后,我们驱车去往涞源白石山。
雨从早上开始,淅淅沥沥不止,出门前妈对我带儿子爬山有诸多担忧,好在红云一直支持。
此前已经带儿子爬过野长城去过西胜沟,所以对白石山之行我并未多担心。
保定北徐水口上高速,京昆转张石,此路走过多遍。
儿子对窗外的车、淅沥的雨和不间断的隧道颇有兴趣,一路很是欢快。红云不住提示别超速,安全第一云云。
两个半小时抵涞源,因辛迪不来,未提前预定酒店,到达白市口村,拨打订房电话,之前看过的店已经客满。我们并不着急,一家成行到哪儿都可以。幸运的是离山不远的酒店就有房间,按图索骥很好找到路边酒店,店主在雨中等候我们到来。
红云对住的地方基本满意,愚凡爬到床上便不肯下来。我们换好衣服,准备雨中看山。
阴天时节天黑较早,我驮着儿子沿路向上,路上不时有车经过。红云提议吃过饭再散步。我们走了不长一段,看到路边小店,我和儿子闲逛,红云询问,决定在此休息吃饭。
我拍了几张主人养的狗的照片,狗在雨中有点可怜。
天色更暗,山中云雾腾起,很漂亮。
店小饭菜贵且不好吃。稍有名气的景点都是通病。冬天封山的地界,经营者多是一季挣三季的钱,如果将菜价除三倒也合适。
我和红云对此都不挑剔,愚凡一点儿感觉也没有,给什么都吃的很嗨,我们看着他吃的非常高兴。
喝了一点酒,所以餐后的散步取消,回住的地方,看了几眼阅兵重播就睡了。
红云说儿子很兴奋,到十点多才睡。
第二天我醒的比平时早,惦记山中日出,不想阴天。
儿子不久也醒了,这怎么也没办法睡了。
全家起床,吃过简单早饭,张愚凡抗拒粥、鸡蛋、馒头等。
我们离山很近,在山下停车,被不太善良的本地山民坑了停车费(多收20元到25元),且无任何收据。
经历小波折,买到上山门票和缆车票。全家上山。
张愚凡见到公共厕所就说哗哗,我不知他是不是认识了公厕,而且学会了洗手,即便水很凉。
红云恐高,在缆车上几近哭状,儿子第一次坐缆车,对此只有新鲜感。我讲了华山下山坐缆车四下拍照乱动被枫哥说的故事。
下了缆车正式爬山,一进山便是大团水汽和雨雾。远处还有仿古小亭子。和我们同行的游客拿着自拍杆纷纷留念。红云帮我和儿子拍照,一路如斯。
儿子对山有着兴奋感,见到驱蚊蝇灯便喊:开灯。最近他着迷于开灯和关灯的动作。
正式爬山前有一个大平台,有蓝色硕大地球模型,标识全球各地地质公园。张愚凡对球状、轮状物极有兴趣,未到近前就一直对我说:大球!大球!听得出来,他很高兴。
平台中心景观应是刘海戏金蟾,因无介绍,没有确认。一众有人围观拍照。
我和红云商量路线,决定先去玻璃栈道再回玻璃桥。此路线在中途被认定为及错误的,尤其对红云来说。
山势高大险峻,路都是水泥浇筑一边靠山一边悬在半空的。山上雾大水汽多,基本看不到远处和对面。天空也是灰蒙蒙一片,我们像是提前进入冬天,只不过没有那么冷。
儿子对这一切都很陌生,他好奇的眼神让我感觉带儿子来是正确的。他告诉我他能认出的山、石头和他能背诵最后一字的古诗、三字经,我俩玩的不亦乐乎。红云跟在我们身后,因为儿子要不时回头张望妈妈在哪儿?
所有的景点都是白茫茫一片,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举家出游的兴致。红云因整个暑假都在锻炼,所以去到玻璃栈道的路上我们欢歌笑语。
玻璃栈道和想象中一样人多,没有夸张到吓尿的人。
儿子对玻璃下的悬崖无感,在上面蹦来跳去,反而是红云因恐高,站在靠近山的一侧彳亍前行,还有一好心大姐拉着红云走了一段。我追着儿子来回走,儿子见到红云不断笑啊笑。
走完栈道,我以为可以顺利返回,谁知这才是这次爬山真正挑战的开始。
跟清洁工大姐问好路线,我们踏上返程路线,此时我们还不知脚下的一路爬升是怎们回事。抵达一个类似户外远行剧场的地方张愚凡欢快奔跑。
走到返程缆车,张愚凡困了,躺在我怀里睡觉。我觉得他今天睡觉的样子很好看,虽然还流口水。
红云比上山时乘坐缆车好多了,没有那么怕,儿子一直再睡。
出缆车,雨渐大。红云穿好雨衣,我拿T恤盖好儿子,用头巾挡好儿子的脸。
这是困难的开始。
一路爬升,眼前是不断上山的台阶。红云有点厌烦,我一边看路线一边安慰,并说很快就可以回到出发地。
雨大,我们在一处石洞躲雨,碰到两个景区工作人员。其中一位好心的大姐说:你们的路线走错了,正好是反的。这样走,你们来是上山回依旧要上山,并且一直要上山。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走在云雾中一直向上的原因了。
我不知道红云此刻是不是崩溃了,但她不发一语。渐大的雨加重了她的焦虑,虽然我也一样。
张愚凡适时睡醒了。他不喜欢妈妈穿的雨衣,也拒绝自己穿雨衣。
在红云几次说服下,终于妥协。
上山返回,每每碰到来的人都会问,你们怎们这么走。碰到知道路线的人都会说,这样回去都是上山的路,尤其是景区工作人员。我不想这样的合理建议影响红云的心情,我知道这样的劝说会让她本已很累的身心更累,尤其是心理。
我带着儿子走在前面,担心儿子会不会感冒,同时反省自己的任性。
对于返程上山路我并不担心,因为近两年的爬山让我对景区的山毫无畏惧,即使再难。我对红云的状态和儿子的身体有隐忧。
好在儿子除了手脚很凉并无其他状况,红云只是不再说话,在连续上山几百步台阶时会要休息。这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内。
上台阶,上台阶……
四五公里的爬升后,我看到了来时大平台的雕像。
哦,我们回来了。
2015/9/6
意外三天假期,辛迪带新女友回家,本计划一起去爬山,因辛迪急回石家庄,此次爬山成为红云、愚凡我们一家三口之行。
送辛迪去火车站后,我们驱车去往涞源白石山。
雨从早上开始,淅淅沥沥不止,出门前妈对我带儿子爬山有诸多担忧,好在红云一直支持。
此前已经带儿子爬过野长城去过西胜沟,所以对白石山之行我并未多担心。
保定北徐水口上高速,京昆转张石,此路走过多遍。
儿子对窗外的车、淅沥的雨和不间断的隧道颇有兴趣,一路很是欢快。红云不住提示别超速,安全第一云云。
两个半小时抵涞源,因辛迪不来,未提前预定酒店,到达白市口村,拨打订房电话,之前看过的店已经客满。我们并不着急,一家成行到哪儿都可以。幸运的是离山不远的酒店就有房间,按图索骥很好找到路边酒店,店主在雨中等候我们到来。
红云对住的地方基本满意,愚凡爬到床上便不肯下来。我们换好衣服,准备雨中看山。
阴天时节天黑较早,我驮着儿子沿路向上,路上不时有车经过。红云提议吃过饭再散步。我们走了不长一段,看到路边小店,我和儿子闲逛,红云询问,决定在此休息吃饭。
我拍了几张主人养的狗的照片,狗在雨中有点可怜。
天色更暗,山中云雾腾起,很漂亮。
店小饭菜贵且不好吃。稍有名气的景点都是通病。冬天封山的地界,经营者多是一季挣三季的钱,如果将菜价除三倒也合适。
我和红云对此都不挑剔,愚凡一点儿感觉也没有,给什么都吃的很嗨,我们看着他吃的非常高兴。
喝了一点酒,所以餐后的散步取消,回住的地方,看了几眼阅兵重播就睡了。
红云说儿子很兴奋,到十点多才睡。
第二天我醒的比平时早,惦记山中日出,不想阴天。
儿子不久也醒了,这怎么也没办法睡了。
全家起床,吃过简单早饭,张愚凡抗拒粥、鸡蛋、馒头等。
我们离山很近,在山下停车,被不太善良的本地山民坑了停车费(多收20元到25元),且无任何收据。
经历小波折,买到上山门票和缆车票。全家上山。
张愚凡见到公共厕所就说哗哗,我不知他是不是认识了公厕,而且学会了洗手,即便水很凉。
红云恐高,在缆车上几近哭状,儿子第一次坐缆车,对此只有新鲜感。我讲了华山下山坐缆车四下拍照乱动被枫哥说的故事。
下了缆车正式爬山,一进山便是大团水汽和雨雾。远处还有仿古小亭子。和我们同行的游客拿着自拍杆纷纷留念。红云帮我和儿子拍照,一路如斯。
儿子对山有着兴奋感,见到驱蚊蝇灯便喊:开灯。最近他着迷于开灯和关灯的动作。
正式爬山前有一个大平台,有蓝色硕大地球模型,标识全球各地地质公园。张愚凡对球状、轮状物极有兴趣,未到近前就一直对我说:大球!大球!听得出来,他很高兴。
平台中心景观应是刘海戏金蟾,因无介绍,没有确认。一众有人围观拍照。
我和红云商量路线,决定先去玻璃栈道再回玻璃桥。此路线在中途被认定为及错误的,尤其对红云来说。
山势高大险峻,路都是水泥浇筑一边靠山一边悬在半空的。山上雾大水汽多,基本看不到远处和对面。天空也是灰蒙蒙一片,我们像是提前进入冬天,只不过没有那么冷。
儿子对这一切都很陌生,他好奇的眼神让我感觉带儿子来是正确的。他告诉我他能认出的山、石头和他能背诵最后一字的古诗、三字经,我俩玩的不亦乐乎。红云跟在我们身后,因为儿子要不时回头张望妈妈在哪儿?
所有的景点都是白茫茫一片,这丝毫不影响我们举家出游的兴致。红云因整个暑假都在锻炼,所以去到玻璃栈道的路上我们欢歌笑语。
玻璃栈道和想象中一样人多,没有夸张到吓尿的人。
儿子对玻璃下的悬崖无感,在上面蹦来跳去,反而是红云因恐高,站在靠近山的一侧彳亍前行,还有一好心大姐拉着红云走了一段。我追着儿子来回走,儿子见到红云不断笑啊笑。
走完栈道,我以为可以顺利返回,谁知这才是这次爬山真正挑战的开始。
跟清洁工大姐问好路线,我们踏上返程路线,此时我们还不知脚下的一路爬升是怎们回事。抵达一个类似户外远行剧场的地方张愚凡欢快奔跑。
走到返程缆车,张愚凡困了,躺在我怀里睡觉。我觉得他今天睡觉的样子很好看,虽然还流口水。
红云比上山时乘坐缆车好多了,没有那么怕,儿子一直再睡。
出缆车,雨渐大。红云穿好雨衣,我拿T恤盖好儿子,用头巾挡好儿子的脸。
这是困难的开始。
一路爬升,眼前是不断上山的台阶。红云有点厌烦,我一边看路线一边安慰,并说很快就可以回到出发地。
雨大,我们在一处石洞躲雨,碰到两个景区工作人员。其中一位好心的大姐说:你们的路线走错了,正好是反的。这样走,你们来是上山回依旧要上山,并且一直要上山。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走在云雾中一直向上的原因了。
我不知道红云此刻是不是崩溃了,但她不发一语。渐大的雨加重了她的焦虑,虽然我也一样。
张愚凡适时睡醒了。他不喜欢妈妈穿的雨衣,也拒绝自己穿雨衣。
在红云几次说服下,终于妥协。
上山返回,每每碰到来的人都会问,你们怎们这么走。碰到知道路线的人都会说,这样回去都是上山的路,尤其是景区工作人员。我不想这样的合理建议影响红云的心情,我知道这样的劝说会让她本已很累的身心更累,尤其是心理。
我带着儿子走在前面,担心儿子会不会感冒,同时反省自己的任性。
对于返程上山路我并不担心,因为近两年的爬山让我对景区的山毫无畏惧,即使再难。我对红云的状态和儿子的身体有隐忧。
好在儿子除了手脚很凉并无其他状况,红云只是不再说话,在连续上山几百步台阶时会要休息。这一切都在可控的范围内。
上台阶,上台阶……
四五公里的爬升后,我看到了来时大平台的雕像。
哦,我们回来了。
2015/9/6
还没人转发这篇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