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丽高华,悠然意远——1946年张定和先生作品演奏会琐记

富丽高华,悠然意远 ——1946年张定和先生作品演奏会琐记 说起苏州九如巷张家,或许大家会更多想起那在中国近代声名显赫的“张氏四姐妹”,其实张家这一代人中能人辈出,十姐弟里多才多艺者甚多,很多人都在日后成为了各自领域的精英,这其中就有音乐家张定和先生。张定和,出生于1916年,是年适逢蔡锷将军发起护国运动,父亲张冀牖为他第三个儿子取名定和,意为“重定共和”之意,并取字锷还。他1937年毕业于上海音专,师从黄自教授,抗战期间辗转内地,从事歌曲创作,曾为众多革命话剧作品谱曲,并谱写了大量当时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如《抗战建国歌》、《江南昔日风光好》、《江南梦》、《嘉陵江水静静流》、《大潜山合唱》等。抗战结束之后,张定和曾于1946年8月22日前后在上海逸园举办个人作品演奏会,将他在抗战期间创作了大量作品精选部分向上海观众作了一次集中的展示,本文即对当时演出的情况做一些简单的记述。 实际上在上海举办的张定和作品演奏会并非是张先生第一次举办的个人作品演奏会,据其弟张寰和先生回忆,早在1945年2月6日,张定和就曾在成都举行个人音乐会,叶圣陶先生也去听音乐会,并预言张定定和“将来深造,必有大发展”,此后张定和先生还曾在重庆举办过一次音乐会,则这次在上海举办的,实际上是他的第三次作品演奏会,同时也是影响最大的一次。关于此次演奏会的相关资料不多,赵景深先生曾在后来复刊的《水》杂志中写有一篇《记张定和作品演奏会》,张定和先生在自己的《定和自叙》一文中也有部分介绍。当时,张定和先生从大后方回到苏州,不久就到当时在苏州的苏州国立社会教育学院任教,工作之余,开始筹划自己在上海的作品演奏会。据赵景深回忆,当时的整个演奏会,可以说是十姐弟全部动员,演出之前,大姐张元和、姐夫顾志诚(顾传玠)、二哥张寅和主要筹办,三姐夫沈从文负责在《大公报》上撰文《张定和是个音乐迷》,而四姐张充和则负责为《大公报》的《张定和作品演奏会特刊》题写刊名。演奏中,张定和自己担任合唱指挥,弟弟张宁和负责小提琴演奏,其余的几位姐弟和三位姐夫(顾志诚、周有光、沈从文)还要兼作招待。而在演出剧目选择中也充分体现了这种“姐弟齐上阵”的架势,所选剧目中《抗战建国歌》、《江南昔日风光好》、《江南梦》的词作者是张寰和,《插秧歌》的词作者是张宇和,结束曲《大潜山合唱》的词作者则是二姐张允和。 在《大公报》的《张定和作品演奏会特刊》中,吴祖光先生为之撰文《写在演出前》,文中盛赞张定和先生的作品是“创造属于中华民族自己的内容”,是有别于“美国的爵士音乐和欧洲的古典音乐以外的中国民族的音乐,富丽高华,悠然意远,但他的情感又是与我们如此贴近的”。钱仁康先生也为此次演奏会作序,称赞张定和早年就登台演唱昆剧,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积淀,“像张君这样,能以西洋的作曲技术,表现我国音乐的特点”。张定和先生的老师黄自先生的遗孀汪颐年女士也为此次演奏会做推荐,称张定和“昔就读时,每星期必由吴门来沪一次,研究乐理,其酷爱音乐,好学不倦,兹者时隔多年,学乃大成”。《特刊》中,最神秘的是一篇署名素一的文章《试谈声乐》,文中记述了张定和创作很多细节,非亲近之人不能知晓,但无任何资料说明这位素一是谁。直到张定和先生晚年才揭开了谜底,原来这位素一女士,便是张定和先生的四姐,张充和女士。 最后,将当晚演出的二十一支歌曲名目辑录于下,以纪念这场七十年前的抗战歌曲演奏会。 1、抗战建国歌,张寰和词 2、江南昔日风光好,张寰和词 3、江南梦,张寰和词 4、后湖春暮,陈济略词 5、侬本枝头露,郭沫若词 6、连理花,牛希济词 7、嘉陵江水静静流,江村词 8、求你晚一点动手,施谊翻译 9、流亡之歌,吴祖光词 10、艺术战壕颂,罗亭词 11、插秧歌,张宇和词 12、胜利之歌,陈济略词 13、春晓,孟浩然词 14、雁子,陈梦家词 15、我要问句话,丁火词 16、满江红,岳飞词 17、比翼鸟,张世骝词 18、德米特里,田汉翻译 19、还乡行 20、母亲的心,钱风词 21、大潜山合唱,张允和词
收皮囊的恶魔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民国上海怡社京昆剧词二种杂记 (1人喜欢)
- 从全福班名伶到平声社曲师——陈凤鸣生平杂记(未定稿) (9人喜欢)
- 周信芳访苏演出纪略(未定稿) (16人喜欢)
- 苏州曲友葛缉甫及其《可读庐曲谱》(2025.2.25增补一稿) (6人喜欢)
- 苏州吴平音乐团往昔琐记 (8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