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黄花梨手串和越南黄花梨手串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
真格海黄
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small/public/p28961522.jpg
海黄越黄越黄越黄市场有很多把北越的料当海黄卖,把纹理质地很差的海黄当越黄卖。海南黄花梨仅产于海南。越南黄花梨则产于越南、老挝交界的长山山脉地区越黄越黄木材分为两类:有心与无心。有心的叫格木,无心的叫杂木。木材的心材部分称之为“格”,边材则称之为“漫”。木材的“格”分为两种:油格——产自于海南西部颜色较深、比重大而油性强的黄花梨心材部分;糠格——产自于东部、东北部浅色的油性稍差的黄花梨的心材部分。黄花梨的心材(格)是不断由边材转换而形成的,但过程极为缓慢,生长20几年的木头才开始有指头粗的格。黄花梨的漫为淡黄色无气味的软质部分,无滋无味,是白蚁的天然美食。白蚁会在很短时期内(1-3年)将边材部分咬蚀,当遇到有辛辣芳香而又坚硬的心材部分时自然地停止了咬蚀,可用的黄花梨心材部分就这样保留了下来,这便是黄花梨之虫蚀过程。黄花梨在虫蚀中置于山地裸露于自然环境之中。黄花梨伐材直接经过反复多次的干热、潮化,心材部分颜色趋于加深、醇厚而一致,油质及芳香物质浸润全身,使其玉质感更鲜明。新伐材其辛辣味刺鼻,木材表面发干,油性较差(特别是新伐人工林),尚未转化为心材的边材与心材交织,颜色斑驳无章,纹理及光泽不及经过潮化与虫蚀后的“格”。现在到海南收料,连树根、拆房料、旧门窗、农具料、老刨子、老墨斗之类都几乎收购尽了,真正能够达到胳臂粗的就算大料了。甚至趁别人家没人拆房顶取椽木。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对比: 1、海南黄花梨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成品小件味道很淡或闻不到,盒子里边可以闻到),越南黄花梨香味有一些冲鼻; 2、海南黄花梨文理清晰可辨且粗细宽窄均匀、木导管较细又有琥珀质感、文理或隐或现,如行云流水,但并不纠缠; 3、越南黄花梨木质发糠,棕线明显,色泽夹带紫药水颜色、浅绿色,纹理多数并不清晰、纹理斑驳成点状团状,宽窄不一,断断续续,棕眼粗大,似乎有水浸过后的痕迹,深色条纹呈现锯齿状,纹理相互纠缠; 4、海南黄花梨表面的细腻、光滑、手感温润,而越南黄花梨则比较粗糙,少油性,触之干涩滞手; 5、鬼脸、鬼眼纹并不是区分海、越的标志。但越南黄花梨的鬼脸纹松散,略显呆滞,缺少活泼生动。 6、有些海黄虽管孔粗大,仍能呈现半透明琥珀质感。 7、有些海黄木质干燥、不温润、色浅、纹理差,但管孔很细。
海南黄花梨;“沉水”试验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small/public/p28961522.jpg
海南黄花梨沉水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small/public/p28961522.jpg与否与颜色和材质的大小没有绝对关系,颜色浅的未必不沉水,颜色深的未必就肯定沉水,大块材料的未必就沉水,小块材料的未必就不沉水,新料未必就沉水,旧料未必不沉水,老料未必就沉水,照这样说下去有点理不清了……即使是海黄同一根料做出来的器物,也会有沉水与不沉水的,根料和地面上一尺和一尺以上以及树冠下一尺、还有树冠以上和树枝部分的油性和密度都有所不同,其它的一些红木并没有什么较好油性,但密度好几乎都沉水。对海南黄花梨来讲,由于地理环境和生长周期不同,其油性和密度也不尽相同,沉水的海黄只能说明沉水的那部分油性或密度较好,我们看见那些颜色较深的海黄未必油性和密度就好,而那些颜色较浅的海黄油性和密度未必就不好,所以不可以全凭“看”来断定海黄的质量,刚做出来的珠子再放一段时间重量都会改变,潮湿的气候环境和干燥的环境其重量也会改变。前段时间我们讲了一下如何检测自己的手串沉水与否,今天补上一条建议,不管是新到手的还是已经盘玩好的珠子让他在干燥的环境里呆一段时间后再按公式计算,这样子可能会准确一些。
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相识,都是一种缘分,让我们把这份缘持续到永远!!交友也是一种乐趣近两年,从各个方面看到我们木友的群体在一天天飞速壮大,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甚至初中生对紫檀、黄花梨都有爱不释手的。既然专业机构不给鉴定产地,那么玩家只能凭经验或者向行家咨询来辨别真伪了。海黄越黄对于这种以假乱真的普遍市场环境,很多玩家对商家已经缺乏了信任感,买到东西后总要拿着给自己信任的行家过过眼才能放心,但是某些“行家”能把对的看成不对的,使得有良商家蒙受不白之冤。单凭文玩界有责任心行家帮忙把关,对于日益庞大的红木市场也是杯水车薪。怎样才能联合相当一批有责任心的商家和老玩家来抵制无良商家,还有待探讨。目前以个人行为也只能发些知识贴,来提高初级木友的鉴别能力。
真格海黄
![]() |
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small/public/p28961522.jpg
海黄越黄越黄越黄市场有很多把北越的料当海黄卖,把纹理质地很差的海黄当越黄卖。海南黄花梨仅产于海南。越南黄花梨则产于越南、老挝交界的长山山脉地区越黄越黄木材分为两类:有心与无心。有心的叫格木,无心的叫杂木。木材的心材部分称之为“格”,边材则称之为“漫”。木材的“格”分为两种:油格——产自于海南西部颜色较深、比重大而油性强的黄花梨心材部分;糠格——产自于东部、东北部浅色的油性稍差的黄花梨的心材部分。黄花梨的心材(格)是不断由边材转换而形成的,但过程极为缓慢,生长20几年的木头才开始有指头粗的格。黄花梨的漫为淡黄色无气味的软质部分,无滋无味,是白蚁的天然美食。白蚁会在很短时期内(1-3年)将边材部分咬蚀,当遇到有辛辣芳香而又坚硬的心材部分时自然地停止了咬蚀,可用的黄花梨心材部分就这样保留了下来,这便是黄花梨之虫蚀过程。黄花梨在虫蚀中置于山地裸露于自然环境之中。黄花梨伐材直接经过反复多次的干热、潮化,心材部分颜色趋于加深、醇厚而一致,油质及芳香物质浸润全身,使其玉质感更鲜明。新伐材其辛辣味刺鼻,木材表面发干,油性较差(特别是新伐人工林),尚未转化为心材的边材与心材交织,颜色斑驳无章,纹理及光泽不及经过潮化与虫蚀后的“格”。现在到海南收料,连树根、拆房料、旧门窗、农具料、老刨子、老墨斗之类都几乎收购尽了,真正能够达到胳臂粗的就算大料了。甚至趁别人家没人拆房顶取椽木。 海南黄花梨和越南黄花梨对比: 1、海南黄花梨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成品小件味道很淡或闻不到,盒子里边可以闻到),越南黄花梨香味有一些冲鼻; 2、海南黄花梨文理清晰可辨且粗细宽窄均匀、木导管较细又有琥珀质感、文理或隐或现,如行云流水,但并不纠缠; 3、越南黄花梨木质发糠,棕线明显,色泽夹带紫药水颜色、浅绿色,纹理多数并不清晰、纹理斑驳成点状团状,宽窄不一,断断续续,棕眼粗大,似乎有水浸过后的痕迹,深色条纹呈现锯齿状,纹理相互纠缠; 4、海南黄花梨表面的细腻、光滑、手感温润,而越南黄花梨则比较粗糙,少油性,触之干涩滞手; 5、鬼脸、鬼眼纹并不是区分海、越的标志。但越南黄花梨的鬼脸纹松散,略显呆滞,缺少活泼生动。 6、有些海黄虽管孔粗大,仍能呈现半透明琥珀质感。 7、有些海黄木质干燥、不温润、色浅、纹理差,但管孔很细。
海南黄花梨;“沉水”试验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small/public/p28961522.jpg
海南黄花梨沉水http://img3.douban.com/view/note/small/public/p28961522.jpg与否与颜色和材质的大小没有绝对关系,颜色浅的未必不沉水,颜色深的未必就肯定沉水,大块材料的未必就沉水,小块材料的未必就不沉水,新料未必就沉水,旧料未必不沉水,老料未必就沉水,照这样说下去有点理不清了……即使是海黄同一根料做出来的器物,也会有沉水与不沉水的,根料和地面上一尺和一尺以上以及树冠下一尺、还有树冠以上和树枝部分的油性和密度都有所不同,其它的一些红木并没有什么较好油性,但密度好几乎都沉水。对海南黄花梨来讲,由于地理环境和生长周期不同,其油性和密度也不尽相同,沉水的海黄只能说明沉水的那部分油性或密度较好,我们看见那些颜色较深的海黄未必油性和密度就好,而那些颜色较浅的海黄油性和密度未必就不好,所以不可以全凭“看”来断定海黄的质量,刚做出来的珠子再放一段时间重量都会改变,潮湿的气候环境和干燥的环境其重量也会改变。前段时间我们讲了一下如何检测自己的手串沉水与否,今天补上一条建议,不管是新到手的还是已经盘玩好的珠子让他在干燥的环境里呆一段时间后再按公式计算,这样子可能会准确一些。
从无到有,从陌生到相识,都是一种缘分,让我们把这份缘持续到永远!!交友也是一种乐趣近两年,从各个方面看到我们木友的群体在一天天飞速壮大,而且越来越年轻化,甚至初中生对紫檀、黄花梨都有爱不释手的。既然专业机构不给鉴定产地,那么玩家只能凭经验或者向行家咨询来辨别真伪了。海黄越黄对于这种以假乱真的普遍市场环境,很多玩家对商家已经缺乏了信任感,买到东西后总要拿着给自己信任的行家过过眼才能放心,但是某些“行家”能把对的看成不对的,使得有良商家蒙受不白之冤。单凭文玩界有责任心行家帮忙把关,对于日益庞大的红木市场也是杯水车薪。怎样才能联合相当一批有责任心的商家和老玩家来抵制无良商家,还有待探讨。目前以个人行为也只能发些知识贴,来提高初级木友的鉴别能力。
还没人赞这篇日记